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安徽省六安市教师招聘考试测试卷(二)

安徽省六安市教师招聘考试测试卷(二)

2016年安徽省六安市教师招聘考试测试卷(二)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将其代码填在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0.5分,共20分)

1.我国历代思想家、教育家有关师德修养的内容有( )

A.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B.温故而知新

C.见不贤而内自省 D.立志乐道,甘于奉献

2.在教师职业素养中,学生的年级越高,教师的威信越取决于教师的( )

A.专业知识 B.文化科学知识 C.实践知识 D.教育理论知识

3.教师在履行教育义务的活动中,最主要、最基本的道德责任是( )

A.依法执教 B.爱岗敬业 C.教书育人 D.团结协作

4.下列概念按照范畴由大到小逻辑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教育目标、课程目标、教育目的 B.教育目标、教育目的、课程目标

C.教育目的、教育目标、课程目标 D.课程目标、教育目标、教育目的

5.跨越式教学的提出者是( )

A.朱永新 B.何克抗 C.李吉林 D.邱学华

6.人或动物的某些行为与能力的发展有一定的最佳时间,我们称之为关键期。如果在此时给予适当的良性刺激,会促使其行为和能力得到更好的发展,反之,则会阻碍其发展。提出“关键期”概念的学者是( )

A.劳伦兹 B.加德纳 C.斯腾伯格 D.卡特尔

7.教育的本质属性是( )

A.阶段性 B.阶级性 C.生产性 D.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8.教育研究的第一步是( )

A.研究方案的设计 B.研究课题的选择

C.研究方案的实施 D.论文和报告的撰写

9.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在于职业角色的多样化。“亲其师,效其行,听其言,信其道”所体现的教师职业角色是( )

A.传道者 B.示范者 C.教育工作实施者 D.教育活动组织者

10.下列表述中,将教育视作一种过程的是( )

A.教育是振兴经济的基础

B.我从这个报告中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C.你的孩子真有出息,你是怎么教育孩子的

D.我今天听了一场关于愉快教育的学术报告 11.教育相对独立形态形成的标志是( )

A.专业教师的出现 B.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

C.学校的出现 D.社会对教育的需求

12.“在科学课程中,学生将通过科学探究等方式理解科学知识,学习科学技能,体验科学过程与方法,初步理解科学本质,形成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这句话表述的课程目标是( )

A.表现性目标 B.行为性目标 C.普遍性目标 D.生成性目标

13.综合课程打破了学科知识的界限,按照学生身心发展的阶段,以社会和个人最关心的问题为依据将内容组织起来。这种组织形式是( )

A.垂直组织 B.横向组织 C.纵向组织 D.序列组织

14.教师引导和促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德育活动的关键是( )

A.促使学生品德结构完善

B.激发学生道德冲突

C.促进学生自我教育能力提高

D.解决德育过程中的冲突与矛盾

15.规定基础教育应该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的文件是( )

A.《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

B.《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C.《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D.《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16.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是( )学习理论。

A.人本主义 B.认知主义 C.建构主义 D.行为主义

17.“虚心接受批评,勇于自我批评”体现了教师的( )

A.职业责任 B.职业纪律 C.职业良心 D.职业作风

18.2008年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明确禁止的教师行为是( )

A.不得严厉批评学生 B.不得进行家教服务

C.不得顶撞家长 D.不得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19.教师良心是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发自肺腑的一种精神力量,也是一定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在教师身上的体现。这体现了教师良心的( )特征。

A.公正性B.综合性C.内隐性D.稳定性

20.《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 ) A.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B.以教学为中心

C.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D.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21.小燕近期非常苦闷,一提到学习就心烦意乱、焦躁不安,对老师有抵触情绪,成绩也明显下降。小燕存在的心理问题是( )

A.焦虑症 B.神经衰弱症

C.强迫症 D.抑郁症

22.晓玲和她的同学都非常喜欢自己的学校,在很多方面都能很好地与学校保持一致。这体现了群体的哪种功能( )

A.归属功能 B.支持功能

C.认同功能 D.塑造功能

23.丁老师在工作中常以自己的想法代替学生的想法,以自己的思维方式推测学生的思维方式。丁老师的行为体现了哪种效应( )

A.首因效应 B.晕轮效应

C.刻板效应 D.投射效应

24.经验丰富的李老师一边上课,一边兼顾全班同学的活动,谁认真听讲、谁玩手机、谁看课外书,她都一清二楚。这主要体现了李老师的哪种心理品质( )

A.思维品质 B.注意品质

C.意志品质 D.个性品质

25.小丹说当她听到小刀刮竹子的声音时,就会觉得很冷,浑身不舒服。这种感觉现象是( )

A.适应 B.对比

C.联觉 D.综合

26.小琼十分内向,不爱说话,无论是在陌生的环境还是在家里,她都少言寡语。这表明人格具有( )

A.整体性 B. 稳定性

C.独特性 D. 功能性

27.让小丽先学习两组难易相当,性质相似的材料,随后的检查发现她对前面一组材料的记忆效果不如后面一组好。这是由于受到了( )的影响。

A.倒摄抑制 B.前摄抑制

C.分化抑制 D.延缓抑制

28.心理学研究表明,动机强度与问题解决效果的关系可以绘成( )

A.波浪线 B.斜线

C.U型曲线 D.倒U型曲线 29.杨老师一边讲课,一边观察学生的反应。这体现了注意的哪种品质( )

A.注意分配 B.注意稳定性

C.注意广度 D.注意转移

30.某儿童的实际年龄10岁,智力年龄12岁,其智商水平属于( )

A.低常 B.正常偏下 C.正常偏上 D.超常

31.小孩子边摆弄手指边数数,反映了他们的思维形式是( )

A.直观动作思维 B.具体形象思维

C.抽象逻辑思维 D.辩证逻辑思维

32.为了打击社会的不良行为,国家常用“杀一儆百”的做法。其理论依据是( )

A.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 B.经典条件反射理论

C.社会学习理论 D.期待惩罚理论

33.差别阈限越小表明差别感受性越( )

A.高 B.低 C.弱 D.小

34.童话故事里的美人鱼是运用了想象的( )加工方式塑造出来的。

A.黏合 B.夸张 C.拟人化 D.典型化

35.小刘打算用五天时间完成一项任务,但是领导派来了新任务,小刘又很快把精力投入到新任务上。这说明小刘的( )

A.注意广度大 B.注意稳定性强 C.注意分配性好 D.注意转移快

36.如果用眼睛注视一朵绿花约一分钟,然后将视线转向身边的白墙,那么在白墙上将看到一朵红花。这种现象是( )

A.正后像 B.负后像 C.视觉适应 D.感觉对比

37.点头微笑表示赞赏,摇头皱眉表示否定。这体现的是情绪情感的( )功能。

A.信号 B.适应 C.组织 D.动机

38.经过学习之后,把犬科、猫科动物归为哺乳类的思维过程是( )

A.系统化 B.具体化 C.抽象 D.概括

39.创造者把头脑中产生的新假设或新观点通过实践加以检验,这是创造性思维的哪个阶段( )

A.准备期 B.酝酿期 C.豁朗期 D.验证期

40.最近,王华为了通过下个月的出国考试而刻苦学习外语。这种学习动机是( )

A.外在远景动机 B.内在远景动机

C.外在近景动机 D.内在近景动机

二、多项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列出的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正确的,请将其代码填在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1分,共6分) 41.瞬时记忆的特点是( )

A.时间极短 B.容量较大

C.形象鲜明 D.意识清晰 E.操作性强

42.以下属于迁移现象的有( )

A.物以类聚 B.人以群分

C.举一反三 D.触类旁通 E.思维敏捷

43.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包括( )

A.稳定性 B.阶段性

C.互补性 D.顺序性 E.个别差异性

44.班级管理属于微观、具体的一种学校管理形式,班级管理的基本內容有( )

A.班级教学管理

B.班级德育管理

C.班级体育、卫生和课外活动管理

D.班级生活指导

45.教师合理选择教学方法的主要依据有( )

A.教学目标 B.教学内容 C.教学对象 D.教学技术

46.认识和理解教育的本质,可以从教育的产生和发展以及( )等方面来看。

A.教育认知和教育实践的关系 B.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C.教育与人发展的关系 D.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三、辨析题(判断下列各题的正误,并简要说明理由。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47.教材是教学活动可以利用的唯一资源。

48.学校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只会增加学生的课业负担。

49.有什么样的道德认识,就一定有什么样的道德行为。

50.学习所引起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是短暂的。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51.简述练习法运用的基本要求。

52.新时期班主任工作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53.简述教师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基本环节。

54.简述影响遗忘进程的因素。

55.如何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第56题11分,第57题11分,第58题12分,共34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