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艾灸治疗2型糖尿病并发胃肠功能紊乱36例

艾灸治疗2型糖尿病并发胃肠功能紊乱36例

吉林医学2010年6月第31卷第18期 

艾灸治疗2型糖尿病并发胃肠功能紊乱36例 

刘光华(江西省永丰县中医院针灸科,江西永丰331500) 2879 

【摘要】目的:观察艾灸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确诊的36例2型糖尿病患者,不服用降糖药,只用艾灸治疗。结果:36例患 

者嘱其控制饮食,5例患者血糖得到满意控制。23例患者的血糖达到一般控制,8例患者血糖未能满意控制。半年后随访,有7例『lll糖略 

有上升,4fro需要吃降糖药控制血糖,其余血糖比较稳定。结论:艾灸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肯定,方法简便,绿色,值得深入研究。 

[关键词】艾灸;2型糖尿病并发胃肠功能紊乱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膳食结构的改变,糖尿病的发病率 

急剧上升,近年来有资料表明,我国糖尿病的发病率是10oF前 

的3倍,已经成为严重威胁人类身体继康的疾病之一,临床一一般 

长期使用降糖药控制血糖,但降糖药的不良反应越来越受到人 们的关注,寻找一种绿色的治疗方法是临床医务人员的责任。2 型糖尿病起病缓慢,临床表现隐匿,往往以其并发症为首诊, 

2005年~2009年收治以胃肠功能紊乱为首诊的2型糖尿病36例, 

治疗胃肠功能紊乱并发症的间时发现患者的m糖也得到了有效 

地控制,现报 如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36例患者,均符合世界U生组织(HWO 1997) 提出并修订的空腹血糖≥7.8 mmoFL或餐后2 h血糖≥1 1.1 mmol/L 

的糖尿病诊断标准,合并植物神经病变一胃肠功能紊乱,属于非 

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其巾男21例,女15例,年龄36~67岁,平 

均44岁。空腹血糖12.1~19.2 mmol/L。36例患者均以胃肠功能紊 乱为首诊,反复发作的上腹不适,疼痛,恶心、呕吐,腹胀,腹 

泻或便秘,身体消瘦,或伴多饮,或伴多尿每遇情志变化或冷饮 时症状加重,都经胃镜或肠镜榆查无明显器质性问题。病史1~5 

年。 1.2治疗方法:主穴:①胰俞,足三里。关元;②脾俞,肾 

俞,上巨虚。两组穴位交替使用。配穴:肝郁脾虚加阳陵泉,湿 

热内蕴加内庭,下巨虚,胃热灼盛者加中脘采用清艾条温和灸, 

每次每穴灸致皮肤潮红为度,15 d为1个疗程,疗程间隔休息 

3 d,治疗1个月测血糖1次。 

2结果 36例患者嘱其控制饮食,适当体力活动,但暂不服用降糖 

药,只使用艾灸治疗,经过2~4个疗程的治疗,患者胃痛,腹 

泻,或便秘,呕吐,【:J渴或小便增多等临床症状均消失,5例患 者血糖得到满意控制(空腹血糖4.6~6.7 m mol/L),23例患者的 

血糖达到一般控制(空腹血糖6.8~8.0 m mol/L),8例患者血糖 未能满意控制(空腹血糖8 0~9.9InmoFL),停止门诊治疗后, 

嘱患者控制饮食,加强锻炼体质,长期用艾条灸足三里,定期复 

金血糖,半年后随访,有7例血糖略有E升,4例需要吃降糖药控 

制血糖,其余血槠比较稳定。 3讨论 

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细胞代谢作用缺陷引 起的葡萄糖、氨基酸、脂质代谢紊乱,以血中葡萄糖浓度异常增 

高为其特征。躯体在高血糖状态下由于神经细胞及神经髓鞘中山 

梨醇堆积,肌醇含量减少,使神经细胞,神经纤维发生病变,同 时糖尿病患者血液黏稠度增高,血小板功能异常及营养神经干的 

微『【IL管内皮细胞肿胀,血管受阻,微血管缸流量下降,致使神经 发生病变, 现一一系列神经受损的症状,糖尿病患者并发胃肠功 

能紊乱就是植物神经受损的表现。 

糖尿病,祖国医学称为“消渴”或“消瘅”。本证主要由于 

素体阴虚,饮食不节,复因情绪失调,劳欲过度所致,《灵枢・ 五变》篇说“五脏皆柔弱者,善病消瘅”。指出了五脏虚弱是发 

生消渴的重要因素。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故选肾俞, 

脾俞陪补五脏之本,关元为小肠募穴,主治小便频数,虚劳瀛 瘦,足三里是胃经下合穴,益气培本,上巨虚乃大肠经下合穴, 

主治胃痛,腹痛,泄泻,便秘等,胰俞乃本脏背腧穴,配内庭清 

热,阳陵泉疏肝理气,中脘理中焦之气。 曾有学者研究足三里穴对糖尿病的神经一内分泌一免疫调控 

影响,发现针刺或艾灸足三里能明显改善糖尿病患者并发的神经 

病变,显著降低下丘脑一垂体一肾上腺轴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 素,皮质醇),免疫细胞因子,血小板聚集率,纤维蛋白原以及 

空腹血糖含量,提高凝血酶原浓度。通过针刺、艾灸,可增加神 

经血流量,改善神经缺血缺氧,降低神经突触前肾上腺能反应, 有效地控制高血糖状态,使得机体的内环境得以稳定。故嘱咐患 

者长期灸足三里穴”]。 

本组患者有8例血糖控制不满意,一是治疗时间偏短,二是 

饮食控制不好,三是患者体型都偏胖。半年后随访,能坚持长期 灸足三里穴,饮食控制良好者,血糖能得到满意的控制。 灸疗具有调节阴阳之偏,促进机体功能活动恢复正常的作 

用。艾灸取材方便,操作简单,无疼痛,无不良反应,绿色环 

保。治疗效果良好,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4参考文献 [1]智粉香,刘爱敏.甲氧氯普胺针刺加艾灸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尿 潴留l2例分析[J].山东医药杂志,2007,10(4):162. 

[收稿日期:2010—03—28编校:高山】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