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西安铁路枢纽西安站改扩建新增纺织城站改扩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西安铁路枢纽西安站改扩建新增纺织城站改扩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西安铁路枢纽西安站改扩建新增纺织城站改扩建工程(增设客运设施)环境影响报告书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国环评证甲字第3611号)二○一六年八月西安前言(1)项目由来及概况西安铁路枢纽是全国铁路八大客运中心之一,是全国铁路路网性编组站及集装箱中心站之一,也是西北、西南各省联系华北、华东、中南等地区的经济纽带,在全国铁路网中起着骨干作用,在政治、经济和国防上也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西安铁路枢纽将形成“三主两辅”客运站布局。

其中西安、西安北、新西安南站为主要客运站,阿房宫、纺织城站为辅助客运站。

西安枢纽客运站作业分工如下:西安北站:主要办理郑西、西宝、西成、大西高铁及包西铁路中长途动车组及部分短途动车组的始发终到和通过作业。

西安站:以办理普速车为主,并兼办郑西、西宝、西成、大西高铁及包西客运通道部分短途动车组及银西铁路的客车。

纺织城站:办理安康与郑州、安康与延安方向的通过普速客车作业。

阿房宫站:办理西成高铁与郑西高铁、大西高铁、包西方向的通过动车组作业。

新西安南站(远期):办理汉中、成都方向动车组作业及规划的安康、商州、潼关、周至城际列车作业。

在西安站改扩建期间,车站接发车能力受到很大影响,为满足旅客运输的需求,需将西安站办理的部分始发终到及通过列车进行分流。

纺织城站地处西安市灞桥区纺织城东南侧,紧邻东三环及绕城高速公路,距城区仅8km,交通十分方便。

结合西安枢纽总图规划的“三主两辅”客运站布局,提前实施纺织城辅助客运站工程,在西安站进行改扩建期间,将目前西安站承担的部分旅客列车作业分流至纺织城站办理,为西安站改过渡创造条件。

纺织城站主要办理向东、向北、向南的始发终到列车和东南、南北方向间通过车作业。

纺织城站改扩建工程(增设客运设施)位于西安市灞桥区纺织城以南,既有西康铁路与绕城高速之间,工程内容主要为增设客运设施,包括既有纺织城车站改扩建、增设客车存车场及预留机务折返所。

本项目新增永久用地63.51hm2;土石方总量为257.75万m3,其中填方85.30万m3(含表土回填11.36万m3),挖方183.81万m3(含表土剥离11.36万m3),挖方远远大于填方。

经土石方调配后,本工程共利用挖方85.30万m3,西安站改扩建新增新丰镇至窑村工程利用本工程挖方33.21万m3,挖方利用率为64.5%,工程弃土65.30万m3;总建筑面积206393m2;总投资178277.16万元;计划2017年初开工,2018年底建成,总工期为24个月。

(2)环评工作过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等有关规定,本项目属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中“Q铁路”中“126、枢纽大型枢纽”,应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西安铁路局西安站改扩建工程指挥部委托我院承担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接受委托后,我院环评工作人员依据项目规划建设内容,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地方相关规划和环境影响评价相关技术导则,在工程污染因素分析、环境现状和影响评价及污染防治措施可行性论证基础上,编制完成了本报告书。

在报告编制过程中得到了西安市环保局、灞桥区环保分局等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协助,在此表示衷心地感谢!(3)关注的主要环境问题根据本工程实施的特点及沿线环境特征,关注的主要环境问题为噪声和振动及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4)评价结论西安铁路枢纽西安站改扩建新增纺织城站改扩建工程(增设客运设施)建设符合西安市总体规划、西安铁路枢纽规划、西安市环境保护规划以及西安市生态城市建设专项规划,工程建设对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虽然工程修建将对项目附近一定区域内的生态、水、大气、噪声、振动等环境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但项目在设计中采取了积极有效的防治措施,本报告也提出了有针对性的环保措施和建议,在环保措施与主体工程实现“三同时”的情况下,工程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可控制在环境所能允许的限度内,从环境保护角度分析,项目建设可行。

西安铁路枢纽西安站改扩建新增纺织城站改扩建工程(增设客运设施)环境影响报告书目录纺织城站改扩建工程(增设客运设施)地理位置图纺织城站改扩建工程(增设客运设施)卫星影像图纺织城站改扩建工程(增设客运设施)平面布置示意图前言 (1)1 总论 (1)1.1编制依据 (1)1.2评价目的及评价原则 (4)1.3评价工作等级 (5)1.4评价范围及评价时段 (6)1.5评价标准 (7)1.6评价重点 (9)1.7环境控制目标与环境保护目标 (9)2 建设项目工程概况及工程分析 (10)2.1项目地理位置及工程意义 (10)2.2既有纺织城站概况 (10)2.3改扩建工程概况 (11)2.4工程分析 (14)3 建设项目周围地区环境现状 (22)3.1自然环境 (22)3.2社会环境 (23)4 铁路建设与城市规划相容性分析 (26)4.1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 (26)4.2工程建设与城市总体规划相容性分析 (26)4.3工程建设与交通规划相容性分析 (28)4.4工程建设与西安市环境保护规划相容性分析 (30)4.5工程建设与西安市生态城市建设专项规划相容性分析 (31)— 1 —西安铁路枢纽西安站改扩建新增纺织城站改扩建工程(增设客运设施)环境影响报告书4.6小结 (33)5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34)5.1概述 (34)5.2生态环境现状 (34)5.3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39)5.4水土流失影响预测及分析 (41)5.5环境保护预防与恢复措施 (46)5.6小结 (49)6 声环境影响评价 (50)6.1概述 (50)6.2环境噪声现状评价 (50)6.3环境噪声预测评价 (54)6.4噪声防治措施方案 (61)6.5施工期噪声环境影响评述 (61)6.6小结 (64)7 环境振动影响评价 (66)7.1概述 (66)7.2振动环境现状评价 (66)7.3运营期振动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69)7.4减振措施及建议 (74)7.5施工期振动环境影响分析 (74)7.6小结 (76)8 水环境影响分析 (77)8.1概述 (77)8.2既有工程水环境影响评价 (79)8.3本工程运营期水环境的影响评价与预测 (79)8.4施工期水环境的影响评价 (82)8.5水环境影响减缓措施 (82)— 2 —西安铁路枢纽西安站改扩建新增纺织城站改扩建工程(增设客运设施)环境影响报告书8.6小结 (82)9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 (83)9.1概述 (83)9.2大气环境现状调查 (83)9.3营运期大气环境影响分析 (85)9.4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 (88)9.5大气污染防治措施 (89)9.6小结 (90)10 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 (91)10.1概述 (91)10.2既有工程固体废物排放情况 (91)10.3改扩建工程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 (91)10.4防治措施及建议 (93)10.5小结 (94)11 总量控制 (95)11.1总量控制依据 (95)12 社会经济环境影响分析 (96)12.1社会经济环境现状 (96)12.2工程建设对社会经济环境的影响分析 (96)12.3征地、拆迁与再安置 (99)12.4小结 (102)13 公众参与 (103)13.1公众参与目的和意义 (103)13.2调查范围及调查对象 (103)13.3公众参与形式及内容 (103)14 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 (107)14.1收益部分 (107)14.2损失部分 (108)— 3 —西安铁路枢纽西安站改扩建新增纺织城站改扩建工程(增设客运设施)环境影响报告书14.3综合损益分析及结论 (108)15 环保措施及其环保投资估算 (109)15.1环保措施 (109)15.2环保措施投资估算 (114)16 环境管理与监控计划 (115)16.1环境管理 (115)16.2施工期环境监理计划 (116)16.3环保设施竣工验收管理 (119)16.4环境监控目的与计划 (120)16.5环境监督管理 (122)17 结论 (123)17.1项目概况 (123)17.2工程建设与规划相容性分析 (123)17.3环境现状 (123)17.4环境影响评价 (124)17.5社会经济环境影响 (127)17.6评价总结论 (127)附表《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审批登记表》附件 1 西安铁路局西安站改扩建工程指挥部关于委托编制纺织城站改扩建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的函(西站改指函〔2016〕41号)— 4 —西安铁路枢纽西安站改扩建新增纺织城站改扩建工程(增设客运设施)环境影响报告书1 总论1.1 编制依据1.1.1 法律(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年1月1日修订施行);(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16年9月1日修订施行);(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7年3月1日施行);(4)《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16年1月1日修订施行);(5)《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年6月1日施行);(6)《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15年4月24日修订施行);(7)《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年8月28日施行);(8)《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2011年3月1日施行);(9)《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2009年8月27日修订施行);(10)《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2015年4月24日修订施行);(1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16年9月1日修订施行);(12)《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16年5月修订,7月执行);(13)《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15年4月24日修订施行);(14)《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2015年4月24日修订施行)。

1.1.2 法规、条例(1)《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1998年11月29日起施行);(2)《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环境保护部令第33号),2015年6月1日起施行;(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2011年1月8日起修订施行);(4)《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植物保护条例》(1997年1月1日起施行);(5)《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2014年7月29日起修订施行);(6)《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2013年12月7日起修订施行);(7)《土地复垦条例》(2011年3月5日起施行);(8)《国务院关于酸雨控制区和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区有关问题的批复》(国函— 1 —西安铁路枢纽西安站改扩建新增纺织城站改扩建工程(增设客运设施)环境影响报告书[1998]5号);(9)《国务院关于印发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的通知》(国发[2000]38号);(10)《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国发[2005]39号);(11)《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环境保护部等部门关于推进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工作改善区域空气质量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10〕33号);(12)《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国发[2011]35号);(13)《国务院关于印发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3〕37号);(14)《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节能部分) 》(2015年10月29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15)《关于公路、铁路(含轻轨)等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环境噪声有关问题的通知》(环发〔2003〕94号);(16)《关于加强铁路噪声污染防治的通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铁道部环发〔2001〕108号);(17)关于印发《铁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噪声振动源强取值和治理原则指导意见》(2010年修订稿)的通知(铁计〔2010〕44号文);(18)环境保护部等十一部委《关于加强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工作改善城乡声环境质量的指导意见》,2010.12.15;(19)《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令第 157 号,2007年7月1日起施行);(20)《关于发布“铁路综合治理沿线垃圾污染监督管理办法”的通知》,铁教卫〔1995〕178号;(21)《关于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环发[2005]125号,2005年12月;(22)《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年修正);(23)《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环发2006[28号];(24)《关于加强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工作改善城乡声环境质量的指导意见》,环发〔2010〕144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