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麻醉药PPT课件

麻醉药PPT课件

学习目标
第十章 麻醉药
1 掌握局麻药的主要不良反应与用药护理 2 熟悉普鲁卡因、利多卡因的作用特点、临床应
用及复合麻醉方法及常用药物
3 了解其他麻醉药的作用及特点
情景导入
第十章 麻醉药
导入情景: 李先生,42岁。左脚因意外受伤行清创术,为减轻
病人痛苦,需用局部麻醉药。
请思考: 1.该选用何种麻醉药? 2.用药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3.麻醉后的护理 帮助患者苏醒和处理术后并发症
二、静脉麻醉药
§10-2 全身麻醉药
静脉麻醉药麻醉方法简便易行,麻醉速度 快,诱导期不明显 主要用于诱导麻醉
硫喷妥钠
§10-2 全身麻醉药
属超短效巴比妥类药物,脂溶性高 主要用于诱导麻醉及小儿基础麻醉 刺激性强,肌内注射部位要深,静脉注射若漏 出血管外可出现组织坏死
预防的方法是(1)分次小剂量注射(2)加入少量肾上腺素 收缩局部血管,延缓局麻药的吸收,可延长局麻作用时间和预防 吸收中毒。
但在手指、足趾及阴茎等末梢部位用药时,禁止使用肾上腺 素,否则可引起局部组织缺血坏死。
2.变态反应
用药前应详细询问过敏史。
三、不良反应与用药护理
§10-1 局部麻醉药
3.局麻后用药护理
麻醉作用与药物的脂溶性呈正相关,脂溶性越 大,越易通过肺泡的血管进入血液,到达脑组织, 产生麻醉作用。
§10-2 全身麻醉药
常用吸入性麻醉药的特点比较
药物
乙醚
氧化亚氮 氟烷 异氟烷
血/气分布系数 12.1
脑/血分布系数 1.14
易燃易爆

0.47
2.3
1.4
1.06
2.3~3.5 4.0



诱导期




恢复期




麻醉肌松




临床应用
较长时间时 中时手术 短时手术 复合麻醉 需
恩氟烷
1.8 1.45 难 短 短 强 复合麻醉、 麻醉前给药
不良反应与用药护理
§10-2 全身麻醉药
1.麻醉前应监测呼吸、心率、血压以及重要器官 的生理和生化指标
2.麻醉前的护理和用药 ①必要时给予镇静药 ②作好术前的准备 ③术前药物 ④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做好患者的护理工作
全身麻醉药指能使外科手术病人达到全身麻醉状态 的药物,如镇痛、意识丧失、感觉和自主反射被抑制 和一定程度的骨骼肌松弛。
根据给药途径的不同,全麻药分为吸入麻醉药与 静脉麻醉药。
一、吸入麻醉药
§10-2 全身麻醉药
一类挥发性液体或气体 通过肺部吸入而达到麻醉效果
作用与应用
§10-2 全身麻醉药
麻醉药能阻断脑神经细胞的突触传递,使意识 和感觉消失。

10倍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持续时间 1.5~2h
2~3h
5 ~ 10h
毒 性大小 较普鲁卡因大 较普鲁卡因大 较大,与丁卡
10 ~ 15倍,发生 因相当或略逊
率高
临床应用 用于各种局麻方 表面、传导、腰 浸润、传导
法,抗心律失常 麻、硬膜外麻醉 硬膜外麻醉
第十章 麻醉药
第二节 全身麻醉药
全身麻醉药
§10-2 全身麻醉药
在局麻药作用下,痛觉先消失,其次是冷 觉、温觉、触觉和压觉。神经冲动传导的恢复 按相反的顺序进行。
二、局麻方法与临床应用
1.表面麻醉 2.浸润麻醉 3.传导麻醉 4.蛛网膜下隙麻醉 5.硬脊膜外麻醉
§10-1 局部麻醉药
三、不良反应与用药护理
§10-1 局部麻醉药
1.毒性反应
主要是中枢神经和心血管系统的反应。
氯胺酮
§10-2 全身麻醉药
静脉注射可使患者较快进入一种特殊麻醉状态,即分 离麻醉
临床主要用于麻醉诱导和不需肌松的小手术 与苯二氮䓬类合用于外伤及外科急症处理等 口服用于小儿麻醉前给药
高血压、动脉硬化、肺动脉高压、颅内压增高、青光眼患者禁用或慎用
羟丁酸钠
§10-2 全身麻醉药
毒性最低的静脉麻醉药 常与其他药配伍用于基础麻醉、全麻诱导和维 持椎管麻醉的辅助用药和复合麻醉
1.穿透力较弱,不用于表面麻醉 2.临用前应加入少量AD,目的是延长局麻药作 用时间和减少不良反应
二、临床应用
§10-1 局部麻醉药
1.用于各种局麻:如浸润麻醉(0.50%~1%)、 传导麻醉、腰麻、硬膜外麻醉(2%)
2.用于损伤部位的局部封闭
三、不良反应与用药护理
1.过敏反应 应用前常规皮试
§10-1 局部麻醉药
第十章 麻醉药
第一节 局部麻醉药
局部麻醉药
§10-1 局部麻醉药
概述
局部麻醉药是局部应用于神经末梢或神经干, 能暂时地、完全地、可逆性地阻断感觉神经冲动的 发生和传导,在意识清醒的条件下,使局部痛觉暂 时消失的药物。
分类:
根据结构分为酯类和酰胺类两类 根据作用持续时间分为短效、中效和长效三类
研发历程
2.其他
①腰麻和硬膜外麻醉时可引起血压下降,术前肌 内注射麻黄碱可预防;
②局麻药液不得与碱性药液配伍应用。不与磺胺 类药物(因分解产物有对氨基苯甲酸)、强心苷类 药物、胆碱酯酶抑制药合用。
常用局麻药比较
局麻药 利多卡因
丁卡因
布比卡因
作用特点 穿透力大,约为 穿透力更大, 穿透力大,约为
普鲁卡因1.5~2 为普鲁卡因的 利多卡因的4 ~ 5
三、复合麻醉
§10-2 全身麻醉药
为了克服单独使用麻醉药的不足,常同时或先 后应用两种或更多的麻醉药物或其他辅助药物联合 应用,已达到理想的麻醉效果。
《护用药理学》
配套课件
Thank You!
§10-1 局部麻醉药
古柯树
可卡因
在18世纪中叶的南美,人们有咀嚼古柯树叶以 消除饥饿及疲劳感觉的习惯
1860年,Niemann分离出局麻有效成分可卡因 1884年Koller首度用于眼部局部手术 1905年人工合成了毒性较可卡因小的普鲁卡因
一、概述
§10-1 局部麻醉药
局麻药对任何神经元都有阻断作用,使神 经纤维失去兴奋性和传导性。
采用脊髓麻醉的病人清醒后可能导致头痛和尿闭 现象,由于头痛与体位有关,可保持病人头低脚高仰 卧位12h可减轻,如果病人在给药后8h内要活动,应有 人陪同,并告知医生。
常用局麻药
§10-1 局部麻醉药
普鲁卡因(procaine)
普鲁卡因其盐酸盐又称奴佛卡因(novocaine)
一、作用
§10-1 局部麻醉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