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户外广告对城市形象的影响

浅谈户外广告对城市形象的影响

浅谈户外广告对城市形象的影响
摘要:本文通过对日本户外广告的特点分析,反观我国城市户外广告存在的问题,浅谈广告牌的投放和设立不应忽略和影响到城市形象的展现。

广告商、设计师和相关部门都有义务和责任协调好商业活动与城市建设间的关系,使二者有机统一,和谐共生。

关键词:户外广告城市形象少则多
行走在城市街区中,感受最直接的广告形式当数户外广告。

作为平时生活中常见的一种广告形式,我们常见的户外广告有:路边广告牌、t字型广告牌、灯箱广告、霓虹灯广告牌等。

由于从事广告设计与教学工作,因此在平常生活中,对有关广告的事物特别关注。

以在东京银座观察和拍摄的户外广告为例,将其特点总结如下:形态考究、色调融洽、设计简洁、位置合理。

形态考究是指户外广告牌在尺寸、角度和形式上充分考虑了街道、建筑、行人等细节因素,力求达到最佳视觉效果。

比如在主要街区的户外广告牌尺寸稍大,但尽量避免破坏建筑物外观的完整性。

尽量调整广告牌角度朝向行人的最佳视域范围。

结合建筑物外观选用不同的几何形和有机形展现自身个性,凸显广告内容。

色调融洽体现在广告牌色彩与建筑外观色彩的协调搭配上。

比如在饱和度较低的街道墙面上的广告就尽量避免运用生硬突兀的
色彩,尽量使广告本身融入到建筑的整体环境中,也尽量避免饱和度较高的色彩大面积使用,破坏整体感觉,造成视觉污染。

在繁华
街区中,这些丰富的户外广告做到了井然有序、和谐共生。

日本的设计素以简洁著称,从其户外广告的平面设计来看,大多主题突出、柔和内敛、制作精良。

注重字体设计,讲究细节品质,于细微处见其设计功力,并不追求形式的“大”、色彩的“抢”,而是平和而准确的表达广告内容,体现产品特质。

处处体现“少则多”的设计精神。

众所周知,日本是世界经济强国,其国民生活水平很高,但由于国土狭小,地价昂贵,因此在一分一厘的设计与摆布上,都异常认真与苛求完美。

在追求现代设计风格的同时坚持保留民族风格,从字体设计,版面编排,色彩使用,设计元素的选择上处处体现和风的表达。

简洁的设计不仅有效传达商品信息,同时还让街景显得干净整洁。

这些户外广告牌摆放的位置可谓煞费苦心。

在街道上,离行人位置较近、高度较低、供行人近距离观看的广告牌,尺寸较小,制作尤为精良。

而在离行人较远、位置较高的广告牌则尺寸稍大,在照顾行人视觉感受的同时,也注意了安全性,并不一味求“大”。

并且建筑物外立面的广告牌尽量不遮挡建筑物本身,减少对街景的影响。

其采光和建筑物的功能性也得到了完整的保留。

另外,这些广告牌不仅注重白天的展示效果,同时也充分考虑了夜晚的灯光效果。

反观我国商业街区的户外广告,确实有值得向日本学习的方面。

比如,一味求“大”、求“新”,过分看重大面积的广告位给广告效果带来的正面影响,而忽略了广告位所处的环境因素。

一个比一个
大的广告牌不知不觉破坏了街道的整体外观,这对城市形象的建设尤为不利。

另外,过度的“大”,不仅造成了展示空间、广告费用的浪费,也埋下了一定的安全隐患,不可忽视。

近年,也常看到广告牌倒塌伤人的事故。

粗放型的广告投放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广告行业的激烈竞争,在寸土寸金的商业街区,广告的投放应追求精准有效,同时,城市相关管理部门也应该充分考虑户外广告牌对城市形象的影响,在满足商业竞争的同时,规范好街道外观的整体性,让繁多的户外广告做到正规、合理、有序的投放。

为城市形象的提升锦上添花。

以北京王府井大街、上海南京路、重庆解放碑、成都春熙路这四大商业街区的户外广告为例,可以总结出许多值得改进的地方。

(如图)
从北京王府井的这张图片上可以看到,广告牌色彩比较突兀,影响街道建筑物的外观整体效果。

同时,广告牌的设计感较弱,形式单一。

没能体现街区风格,显得生硬、单调,品质感不强。

上海南京路作为中华商业第一街,早期装饰艺术风格的建筑众多,风格独特,但大量的外立面广告牌不顾城市形象的需求,阻挡行人视线,破坏建筑特征的体现,让珍贵的历史遗存淹没在喧嚣繁杂的广告信息当中。

重庆解放碑位于商业街区的核心地段,周围高楼林立,此地段的户外广告也可谓琳琅满目。

但存在的问题却更为典型,如图可见,巨大的广告牌完全遮盖了建筑物本身,远看就像给建筑物穿上了一
件打了补丁的衣服。

求“大”的思想在这里尤为突出。

成都春熙路是西南地区的代表性商业街,广告牌也存在着摆放位置欠考虑,缺少整体规划的问题,且不注重维护,破损及脏乱的情况比较普遍。

对城市形象的建立没有起到积极作用。

我国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带动下,一线城市的“硬件”得到极大的提升,基础设施的投入和建设达到甚至超过了发达国家。

但在城市“软件”的建设方面还有很大差距,城市形象的提升不仅需要硬件设施的提高,对城市历史文化的继承和保留也同样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建筑是承载一个城市历史文化的载体,街区中的建筑集中体现了这个城市的底蕴和内涵,是城市形象的重要展示窗口。

广告牌的投放和设立不应忽略和影响到城市形象的展现。

广告商、设计师和相关部门都有义务和责任协调好商业活动与城市建设间的关系,使二者有机统一,和谐共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