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下颌骨骨折

下颌骨骨折


治 疗
颌骨骨折的治疗主要是复位和固定 颌骨骨折复位 的重要标志是恢复上下颌牙齿的正常咬合关系,否则 影响骨折愈后咀嚼功能的恢复。 一、传统的治疗方法:(存在诸多弊病,如固定时间 长、继发龋齿、进食及语言障碍等。 ) 1、手法复位:在单纯线性骨折早期,可用手法复位 2、颌间牵引复位固定:应用牙弓夹板和橡皮圈作颌 间牵引,即在上下颌牙列上结扎、安置带有挂钩的牙 弓夹板,然后根据骨折段需要复位的方向,套上橡皮 圈,作弹性牵引,是骨折段恢复到正常的位置。 单 纯的颌间牵引固定效果不好。
2、焦虑—与疾病、手术有关 预期目标:病人陈述舒适感增加。 护理措施: 1)认识到病人的焦虑,承认病人的感受,对病人表示理 解。 2)主动向病人介绍环境,消除病人的陌生感与紧张感。 3)耐心向病人解释疾病知识,消除病人的紧张和顾虑, 使能积极配合治疗和充分休息。 4)护理过程中,对病人表示关心,使病人感到放心。 5)及时了解病人的需要,帮助病人解决问题,鼓励病人 当产生焦虑时告诉护理人员。 6)进行手术治疗与检查时要用通俗的语言进行耐心的解 释。 7)指导患者使用放松术,如缓慢的深呼吸,全身肌肉放 松,听音乐等。
二、切开复位坚强内固定+颌间牵引固定法 1、切开复位坚强内固定 现在用小型钛 板和钛钉进行内固定术,根据需要选择不同形 态的小型钛板,大大减少了颌间固定的时间, 愈合能力强,小型钛板体积微小,术后无不适 。一般术后6个月需要再次手术拆除内固定的钛 板钛钉。 也可用超高分子量聚乳酸可吸收夹板及螺钉 进行坚强内固定,术后6-12个月固定材料自动 分解吸收,不必再次手术。


下颌骨骨折是由于下颌骨受到 暴力外伤所致疾病。下颌骨位于 面部最突出的部位,是颌面骨中体积最大、面积 最大的,也是颌面骨中唯一能活动的骨骼,骨质 结构远较上颌骨致密,由于处于面下份的位置, 可接受多个方向的暴力,因而下颌骨骨折比较常 见。据有关资料统计,下颌骨骨折的发生率占颌 面部骨折的55%~70%。居颌面部骨折的首位。
功 能 锻 炼
下颌骨骨折术后需颌间牵引6—8周后才能拆除。
拆除颌间牵引固定装置后,要指导患者进行张口 训练。 具体方法: 1、嘱患者做张口的动作,用力张口致颞下颌 关节酸胀为度,每天3次,每次15分钟。 2、用筷子勺子、开口器给予辅助。
出 院 指 导
1、半个月后来院复诊。 2、进行张口功能锻炼,锻炼时做到循序渐进,不可急于 求成。 3、有牙列缺损,应及早行义齿修复,恢复牙的完整性及 稳定性。 4、术后第一个月进流质饮食,第2-3个月内进软食,6个 月后方可进普食。 5、保护骨创面,防止再次受到骨创伤,引起骨折。 6、6个月内尽量勿咬硬物,尽可能恢复原有功能。注意 做好口腔卫生。 7、6个月后行手术取出骨折内固定装置。
2、颌间牵引固定法 对于下颌骨骨折,利用上颌骨来固 定折断的下颌骨,并使上下颌的牙固定 在正常咬合关系的位置上,待骨折愈合 后,恢复咀嚼功能。此种固定的缺点: 固定期间不能张口活动,影响咀嚼和进 食,也不易进行口腔清洁和保持口腔卫 生。一般需要6—8周。
手术前护理
1、完善有关化验检查(如血常规、肝功能、凝血功能、血生化、胸 片、心电图等),做CT检查以确定骨折位置。 2、伴有高血压、糖尿病者,手术前应控制血压及血糖在正常范围。 3、保持口腔清洁,预防术后感染。 4、术前做好手术区皮肤准备:剔除胡须,并做好个人清洁卫生,更 换干净病服。 5、术前一日作药敏试验并记录。嘱患者术前八小时禁食水。术晨充 分漱口。 6、做好心理护理,向病人讲解疾病知识,消除患者心理负担,保持 心情舒畅和充足睡眠。 7、准备弹力绷带、别针。 8、防止感冒,注意外界温度变化及时更衣。 9、术前测量生命体征,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师。 10、术晨去掉活动义齿,贵重物品代为保管,送患者入手术室前,嘱 病人排空大小便。 11、送患者入手术室后,整理病人床单位,按全麻准备床单元,备齐 抢救用品和器械,如监护仪、氧气、吸引器等。
临床表现
(一)骨折段移位 下颌骨骨折后,有多种因素 可以影响骨折段的移位,其中以咀嚼肌对颌骨 的牵引为主要原因,因其他因素还有外力的方 向、骨折的部位、骨折线的方向和倾斜度及骨 折段是否有牙存留等。 (二)咬合错乱 咬合错乱是颌骨骨折中最常 见和最有特点的体征。下颌骨骨折后,骨折段 多有移位,有时即使只有轻度移位,也可出现 咬合错乱。自觉症状是牙咬不上,咬合无力或 咬合疼痛。
6、知识缺乏(缺乏本疾病知识) 预期目标:病人及家属能够遵守各种治疗。 护理措施: 1、向病人讲解疾病相关知识。 2、发放健康教育资料,进行疾病知识健康指导 。 3、讲解内容通俗易懂。 4、把疾病知识渗透到日常生活护理中,加强病 人的理解。 5、通过交谈确认病人对疾病和未来生活方式的 顾虑,针对病人的顾虑给予解释和指导。
4、有感染的危险、口腔卫生不良—与外伤、手术 有关。 预期目标:患者不发生感染。 护理措施: 1、监测患者体温。 2、进行各种治疗护理时,严格无菌操作。 3、遵医嘱给予抗菌药应用,注意观察药物疗效与 副作用。 4、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每日通风两次,每次1530分钟。 5、嘱患者适量饮水。 6、保持口腔清洁,每日口腔护理两次。
9、活动无耐力—与手术有关 预期目标—病人能保持最佳的活动状态 护理措施: 1、评估病人的活动能力。 2、协助病人进行日常生活护理,以减少 能量消耗。 3、根据需要生活用品放在容易拿到的地 方。 4、指导病人逐渐增加活动,术后当天卧 床休息,随后根据病情增加活动量。
10、语言沟通障碍—与颌间牵引固定有关 预期目标:病人能以改变后的沟通方 式表达自己的需要 护理措施: 1、术后教会病人用手势、书写文字形式 进行沟通。 2、与病人交谈时应用通俗语言,简单清 楚地提示,重复关键词,给予病 人以充 足的时间回答问题。 3、及时巡视病房,主动与病人沟通,了 解病人需求,给于解决。
(六)感觉异常 下颌骨骨折后,可因骨 折断端活动或摩擦,发生疼痛。如伴发下牙 槽神经损伤或断裂,则出现同侧下唇麻木。
(七)功能障碍 下颌骨骨折病人可由于 疼痛、骨折段移位和咬合错乱,限制了正常 的下颌运动,影响咀嚼、进食和吞咽。因局 部水肿、血肿和炎液增多等,可影响正常呼 吸,严重者可发生呼吸道梗阻。
8、体温过高—与手术有关 预期目标:患者体温正常 护理措施: 1、嘱病人卧床休息,鼓励病人多饮水。 2、每4小时测量体温、脉搏和呼吸。并观察降 温效果,及时准确记录护理记录。 5、给予口腔护理。 6、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每日通风2次,每次1530分,并注意保暖。 7、病人出汗时,及时更换清洁衣服。
11、潜在并发症:出血 预期目标:病人不出现此并发症 护理措施: 1、术后严密观察术区敷料有无渗血,如 渗血较多,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2、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手术切口,避免 皮下出血积液,要注意观察颏部绷带,避 免压迫气道,引起呼吸困难。
谢谢指导!
下颌骨的解剖生理特点
下颌骨呈马蹄 形,由弯曲的下 颌体和双侧的下 颌升支构成。下 颌骨正中联合、 颏孔区、下颌角 和髁颈部是下颌 骨的结构薄弱区 ,因而是骨折的 好发部位。
下颌骨的解剖生理特点
下颌骨的骨皮质较厚,骨松质较少,骨质结 构上较上颌骨坚实,但也有几处比较薄弱的区域 ,在外力作用下,易在此处发生骨折。下颌骨有 两组强大的咀嚼肌肉附着,担负咀嚼运动。一组 是下颌骨升颌肌群:嚼肌、翼内肌和颞肌;另一 组是下颌骨的降颌肌群:颏舌骨肌、二腹肌。下 颌骨骨折时,两组肌肉的平衡关系被破坏,骨折 片上的咀嚼肌因不同方向的牵引力而使其移位, 常使牙列变形、咬合错乱及咀嚼功能障碍,甚至 阻塞呼吸道,发生呼吸困难。
3、有营养不良的危险—与进食受限有关 预期目标:体重保持在正常水平。 护理措施: 1、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高钙的流 质饮食(如牛奶、鸡蛋、骨头汤、瘦肉、蔬菜、 水果等)。 2、教会病人喂食的方法,将食物用搅拌机搅成 糊状,用大乳头的注射器连接吸管通过磨牙后将 食物注入患者口腔。注意速度要缓慢。饭后用温 开水冲洗。 3、注意餐具的清洁卫生。 4、注意观察患者体重变化。
7、有窒息的危险—与全身麻醉、口腔出血有关 预期目标: 病人不发生窒息 护理措施: 1、术后严密监测生命体征。 2、保持呼吸道通畅,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 及时用吸引器吸出口鼻内分泌物, 严密观察呼吸 情况,观察有无呼吸道梗阻。 3、给予吸氧3升/分。 4、观察患者有无恶心、呕吐,呕吐时将病人头 偏向一侧。 5、鼓励病人积极排痰,痰多不能排出者,可行 雾化吸入。必要时吸痰。 6、备开口器、牙垫、舌钳、气管切开包。
5、睡眠形态紊乱(与疼痛有关) 预期目标:病人能够得到充分休息。 护理措施 : 1、保持病室周围环境安静,避免大声喧 哗。 2、病室内温度适宜,被子厚度合适。 3、尽量减少白天的睡眠次数和时间,在 病人休息期间减少不必要的护理活动。 4、指导病人使用放松技术如:缓慢深呼 吸,全身肌肉放松。 5、必要时应用止痛药物。
手术后护理
1、严密观察病情变化,保持呼吸道通畅 ①术后应置去枕平卧位,头偏向一侧, 以利于口腔分泌物和呕吐物的排出;②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吸出口腔内分泌物, 避免分泌物和呕吐物误吸入气道而引起窒息;③给予吸氧、心电监护,密切观察 生命体征、面色、口唇颜色、呼吸频率,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处理;④患者清 醒6h后,取半卧位以利于呼吸及头颈部静脉回流,也可减轻手术部位水肿;⑤ 观察术后有无呼吸道梗阻现象。 2、手术切口护理 ①观察伤口敷料有无渗血;②应用弹力绷带时观察绷带松紧 度,同时保证加压的有效性,观察颏部绷带,避免压迫气道,引起呼吸困难。 3、饮食护理 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高钙的流质饮食(如:牛奶、 鸡蛋、骨头汤、瘦肉、蔬菜、水果等)。鼓励患者少食多餐,以促进骨痂生长、 伤口愈合,忌食刺激性食物,禁咬硬物。 4、口腔护理 保持口腔清洁卫生,不能自行漱口者可用漱口液擦洗或用注射器 清洗口腔。 5、遵医嘱用药,观察用药效果及不良反应。 6、监测体温,如有发热,及时处理。 7、鼓励病人早期下床活动,改善全身及局部血液情况。 8、心理护理 做好心理护理,患者术后会面部肿胀,容貌改变,要加强与患者 的沟通,进行正确的心理辅导和心理安慰,使患者平稳的度过此阶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