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如何推进新时期组织工作创新

如何推进新时期组织工作创新

如何推进新时期组织工作创新

组织工作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胡锦涛同志强调,党要站在时代前列带领人民不断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必须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自身建设,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组织工作创新是党的执政方式和领导方式创新的重要方面,也是组织工作改革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新形势下,组织工作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的理念,进一步深化对新形势下组织工作特点和规律的认识,不断加强组织工作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及机制创新,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一、科学的方式方法是组织工作改革创新的重要支撑

科学的方式方法是组织工作创新的重要基础。组织工作改革创新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体现在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工作内容上,而且体现在组织领导形式和工作方式方法上。组织工作的内容与方式方法相辅相成,相互作用,两者缺一不可。科学的方式方法能够使组织工作的内容实质更好地得到实施,使组织工作的质量更高。方式方法创新在推进组织工作中具有基础性、支撑性作用,也是反映组织工作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

1.组织工作的发展要用科学的方式方法来促进。改革开放以来,组织工作在改革创新中不断丰富完善,取得了一系列重大发展和突破,近年来,港口集团主动适应组织结构和经营机制的变化,努力寻找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活动方式,探索党建的新思路、新方法。针对改革的实际情况,积极探索,将如何进一步发挥党的政治核心作用、党支部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如何使党建工作更好地为生产服务,切实加强党的组织建设作为党建工作研究的一个新课题。在重点突出后勤单位与生产经营性单位、党的建设与行政管理,自身特色与整体联动有机结合的基础上,提出开展“三星联创”活动。将党支部、责任区、党员三个层次的党建工作贯穿为一体,逐级负责、逐级确保,实现公司党建工作的整体推进。在党建活动方式上,实行党员设岗定责,发挥各级各类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把一切力量凝聚到推动港口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上来。实践证明,推动组织工作与经济的融合和体制机制的创新,增强组织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应度,促进了组织工作的发展和完善。 2.组织工作的效能要用科学的方式方法来增强。当前组织工作的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对组织工作的方式方法提出了新的挑战。当前组织工作头绪多、任务重,如果方式方法不当,就会出现效率低、成本高、效果差的现象。提高组织工作效能,一是要在管理层面上,运用科学的管理方式,适应大势,降低成本,追求效益的最大化。要把握组织工作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突出重点,抓住难点,牵一发动全身。善于凝聚内力、巧借外力,最大限度地把各种资源注入组织建设中。实行上下联动、左右协调的工作机制,保证信息及时反馈、彼此相互衔接、工作有序进行。二是在技术层面上,要更新和配好组织工作装备,加强组织工作信息化建设,减少手工操作程序,提高办公自动化水平,形成信息系统完善、工作反应敏捷的格局。近年来,集团34个直属党组织都建立了党员信息管理系统,大大提高了党内统计和日常组织工作的效率。

3.组织工作的评价要用科学的方式方法来体现。提高组织工作的满意度,关键是坚持公道正派,选拔任用好干部,加强组织部门自身建设,树立良好形象。这不仅要求组织部门解放思想、转变作风,而且要创新方式、改进方法,一方面进一步扩大民主,保证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监督权。如在集团选拔干部工作中,不仅听取本单位职工意见,还要听取主要服务对象和相关人员意见,科学运用考察结果,量才适用,人岗相应。另一方面,践行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理念,坚持以人为本,树立为基层、为党员干部、为职工群众服务的意识,多解决一些困扰组织工作的突出问题、关系到党员干部切身利益和群众反映的热点问题,提高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对组织工作的满意度。

二、理念思路、方法机制创新是组织工作改革创新的主要路径

在新形势下推进组织工作方式方法创新,必须深刻把握组织工作的时代特征,遵循科学的方法论,以开阔的思路广泛吸收和借鉴其他工作领域的先进经验和优秀成果,使组织工作方式方法具有时代性、富于科学性、体现创造性。

1.把服务科学发展作为组织工作改革创新的根本任务,在工作理念上求创新。推进新时期组织工作改革创新,必须把服务科学发展作为根本任务,要把组织工作放在历史的坐标上来审视、置于时代的视野里来谋划、融于发展的格局中来部署,把科学发展观作为谋划组织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求科学发展之真,务科学发展之实,谋科学发展之策。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组织工作理念是做好新时期组织工作的根本保障。一是要树立发展至上的理念。始终坚持把服务发展作为组织工作的第一要求,把推动发展作为组织工作的第一目标,把促进发展的成效作为衡量和检验组织工作的重要标准,围绕发展选干部、配班子,围绕发展引进人才、培养人才,围绕发展组织基层党组织开展活动,围绕发展管理党员、激励党员,真正做到一切围绕发展、一切为了发展、一切服从和服务于发展。二是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始终坚持把人才作为推动经济发展最具有可塑性和最具活力的因素,充分认识人才对经济发展的决定性作用,紧紧围绕港口经济发展重心吸引人才、培养人才、激励人才,认真研究人才的成长规律,正确看待人才、公正评价人才、精心培养人才、合理使用人才,真正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三是要树立组织工作出生产力的理念。始终坚持把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作为组织工作的根本任务,在谋划、组织、落实、推进各项组织工作时,始终把着力点放在增强干部、人才、党员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战斗力上,从而达到提高工作效率、产生经济效益的目的。

2.把与时俱进作为组织工作改革创新的动力源泉,在工作思路上求创新。面对新形势、新任务,组织工作必须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改革创新,在思想观念、工作方法、行为模式、价值判断等方面进行一场深刻的“自我革命”,使组织工作更好地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推进组织工作改革创新,需要不断深化规律性认识,正确把握问题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要正确处理继承与创新、肯定与否定、破旧与立新的辩证关系,坚持宝贵历史经验,总结新的实践经验,研究科学发展规律,推动组织工作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要着眼于对现实问题的理性思考,着眼于组织工作新的发展和提高,回顾过去,分析现在,对成熟的经验进行提炼和升华,对创新的举措进行大胆的实践。一是拓展工作领域。针对新形势下组织工作不断涌现的现实情况,切实加强党的建设,做到哪里有党员哪里就有党组织,哪里有党的组织,哪里就有健全的组织生活。集团经过不断探索,成立有合资公司党组织、劳务用工党组织、组织关系挂靠而人事关系不在集团党组织。二是创新工作载体。以组织实施“四有”目标管理为重点,不断创新党建工作载体,推进基层组织建设的创新和发展,改进党建活动的内容、方式、方法。积极开展“三星联创”、“红旗党支部”、“党员责任区”、“党员示范岗”等载体活动。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进一步探索生动活泼、行之有效的党建活动新载体,确保党的任务层层落实到位。三是培育示范典型。继续培育像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东联公司,全国人大代表、省优秀共产党员唐艳等为代表的先进典型。以示范求带动,通过全方位地树立各个层次的典型,着力培育组织工作的先进群体,在建设和谐社会中比贡献,带动整个组织工作不断发展,促进整体工作上水平。

3.把职工群众满意作为组织工作改革创新的重要检验标准,在工作方法上求创新。组织工作必须把职工群众满意作为检验和衡量改革创新成效的重要标准,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职工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组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把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作为重中之重,实行民主推荐和民主测评办法,进一步推行和完善公开选拔、竞争上岗、轮岗交流、聘任制等竞争性选拔干部方式,逐步加大竞争性选拔干部的比例。进一步规范差额推荐、差额提名、差额选举的办法,积极稳妥地开展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直选试点工作,切实推进基层民主建设。拓展党员干部联系服务职工群众的领域和渠道,创新党员干部联系服务群众的形式和手段,努力体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盼,我有所为”的理念,使组织工作改革创新的过程成为体现职工群众意愿、实现职工群众利益的过程。组织工作必须注重方法创新,依靠有效的方法来推动工作、取得实效。一是老问题要有新突破。要敢于跳出惯性思维,全面、客观、发展地思考和分析问题,从偶然中探究必然,从结果中追寻原因,在解决问题中寻求突破。二是解决新问题要有新办法。新形势下,组织工作领域的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针对这些问题,要用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新思维、新办法去解决,逐步提高工作创新的能力。三是前瞻性问题要有新对策。要高度关注国情、党情、社情、港清发生的新变化,在不断发展变化的环境中提高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依法执政的能力、总揽全局的能力,对每项工作、每个阶段可能遇到的问题和困难,都能够及时拿出对策和预案,牢牢把握工作主动权。

4.把公道正派作为组织工作改革创新的基本准则,在工作机制上求创新。组织部门是管干部的部门,管好自己是管好干部的前提,组工干部能否把公道正派作为立身之本、为人之道、处事之基,直接决定着组织工作改革创新的成功与否。要不断提高组工干部知人善任、拒腐防变的能力和水平,始终做到公道正派看人、用人、待人,使公道正派真正成为组织部门新形象最鲜明的特征。不断创新工作机制。一是健全引导激励干部干事创业的机制。完善干部综合考核办法,把推进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成效作为评价干部的基本依据,引导干部自觉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群众和历史检验的政绩。二是落实基层党建工作常抓不懈的机制。建立基层党组织抓党建工作责任制,形成责任目标明确、考核方法科学、奖惩落实到位的党建工作责任体系。坚持突出重点、分类指导、整体推进,不断扩大党的工作的覆盖面和影响力。适应新要求,调整组织设置,健全组织体系,增强服务功能,形成上级为下级党组织服务、党组织为党员服务、党组织和党员为职工群众服务的“三位一体”格局。三是巩固党员长期受教育、永葆先进性的机制。引导党员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坚定理想信念,在建设和谐社会的实践中充分体现共产党员的先进性。着力改善党员队伍结构,增强党员队伍的活力。

三、处理好几种关系是推动和实现组织工作创新的必要手段

通过对集团推动组织工作创新经验的分析和研究,我们也深深地体会到,推动和实现组织工作创新,除了大环境和职工队伍自身素质的因素外,还必须注意处理好几种关系问题:

1.要正确处理好创新与实事求是的关系。解放思想、开拓创新,要建立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之上,开拓创新不能标新立异。我们在工作中遇到了困难要有战胜困难的勇气,遇到了问题要有解决问题的决心,遇到了挑战要有应对挑战的办法,总之,面对新情况、新问题要拿出新办法、新举措,但决不能离开实际去空想,脱离了实际、不求实效,必然会损害广大职工群众的利益。

2.要正确处理好创新与继承的关系。破旧才能立新,但创新是为了更好地继承。从理论上讲创新是一种扬弃而不是全盘地去否定。就组织工作本身而言,党的建设的理论和实践在不断地创新,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党的宗旨、党的组织原则是不能变的,我们党在多年的革命和建设中积累的丰富的经验是不能丢的。 3.要正确处理好创新与学习他人新鲜经验的关系。学习借鉴他人的经验,改进和完善自己的思路和做法,是创新的重要渠道和方式,也是我们应提倡的。但学习他人的新鲜经验有一个适用问题,不能照搬照抄,因为每一个地方的新经验和新做法都是与其当地的经济、政治、文化以及各方面的条件相联系的,如果盲目照搬照抄,会事与愿违。因此学习他人的新鲜经验和先进的方法要与自己的实际情况相吻合,或者说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合理地借鉴他人的经验,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4.要正确处理好创新与发展的关系。只有不断的创新才能推动发展,发展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但推动发展必须注意工作创新的可能性和可行性。从组织工作的实际来看,创新要把握和利用好条件和时机,推动组织工作的创新,要抓住发展的机遇,紧紧围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来定目标、出思路、拿措施,不断拓宽组织工作的新领域。既要善于抓住成熟的时机和条件,推动工作的开展;又要善于创造条件,为组织工作创新打好基础。要充分发挥党员群众的创造性,充分考虑到社会环境和干部群众的心理承受能力,把组织工作的创新与社会的发展统一起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