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国的政党制度

我国的政党制度


考点拓展
正确认识党与人大的关系。 (1)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事业的领导核心。党集中人民的意志,形成路线、方针 和政策,然后通过人民代表大会上升为国家意志,从而 实现对国家的领导。党必须尊重和支持人大依法行使职 权,而不能代替人大行使国家权力。 (2)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机关,在我国政权体系中 居于最高地位。它依照法律规定组织建立其他国家机关, 如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等,并监督这些机关 的工作。 (3)人民代表大会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在党的领导下开 展工作,同时党要接受人大的监督,各级党组织和全体 党员必须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宪法和法律范围内 活动。
【思维拓展】四种监督权的不同
区别 人大监督 政协监督 法律监督 公民监督 是公民依法参 与国家政治生 活、管理国家 事务和表达意 愿的政治权利 法律监督 权力监督, 民主监督, 包括检察院、 性质 其监督具有 没有法律约 的监督,上 不同 级法院对下 法律约束力 束力 级法院的监 督 监督宪法法 律的实施; 对象 监督“一府 不同 两院”的工 作
【思维拓展】
(1)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领导核心。 但是党并不是国家重大事务的决定者,也不是让老百 姓行使决定权。 这是因为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权力机关,代表人民 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决定重大事务。政府是国家权力 机关的执行机关,担负管理和服务的职能。我国的政 治生活实行民主集中制,政府决策只能在民主的基础 上集中,由我国的决策机关决定。 (2)党不负责具体国家事务的管理,管理国家具体事 务的职能由“一府两院”行使。党不能直接组织经济 建设,不能代替国家机关行使国家职能。
人大监督 政协监督
法律监督
【思维拓展】我国政治生活中的几对关系 ①党和人民的关系。中国共产党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 本利益,坚持执政为民。 ②政府和人民的关系。我国政府是人民意旨的执行者 和利益的捍卫者,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便民利民 的政府。 ③党和政府的关系。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提出构建和谐社会,体现了党对国家的政治领导;政 府的政策措施是在贯彻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④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国务院是我国最高行政机关, 各级地方政府在中央政府统一领导下,根据本地实际 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
§
考点一:中国共产党 1、党的地位 ⑴地位: 我国执政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 核心 ⑵原因63 页 ①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是由党的性质和 宗旨决定的 ②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不是自封的,是我国社会 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中国人民的正确选择 ③坚持党的领导的意义 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坚持和发展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维护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 ,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 ;才能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实现全 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宪法和法律 对国家机关、 的实施,重 国家机关工 要方针政策 作人员的违 人民代表;国 的贯彻执行,法行为实行 家机关及其工 国家机关及 监督。 作人员 其工作人员 的工作
公民监督 一方面,选民和原选举 单位有权依照法律规定 的程序罢免本单位选出 通过其他国 方 的代表;另一方面,公 家机关向其 式 建议和批 法纪监督;侦察监 民对任何国家机关及其 报告工作的 不 评 督;审判监督; 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 方式进行监 建议的权利,对其违法、 同 督 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 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 或者检举的权利 有利于协 保证了国家 打击各种犯罪分子, 结 助国家机 有利于克服官僚主义和 机关之间能 维护国家统一,保 果 关改进工 不正之风,改进国家机 够明确责任, 卫人民民主专政制 不 作,提高 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 分工合作, 度,从而保障社会 同 效率,克 有利于维护国家利益和 协调一致进 主义现代化建设顺 服官僚主 公民的合法权益。 行工作 利进行。 义。
【思维拓展】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关系
①在政治上: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是执政党与 参政党的关系,是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亲密 友党。 ②在组织上:是相互独立的关系,不存在隶属关系。 ③在法律上:法律地位平等的,都以宪法和法律为 根本活动准则。 ④在事业上:是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事 业的亲密友党,不是在野党、不是反对党、不是兄 弟党的关系 ⑤在监督上:是互相监督的关系,更加强调各民主 党派对共产党的监督,不是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 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是领导与被领导、监督 与被监督的关系 ×

考点二:我国的政党制度
1、民主党派的性质: 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 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拥护社会主义爱国 者的政治联盟,都是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政治力量。 2、我国的政党制度 ⑴地位: 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是我国基本政治制度。 ⑵基本内容 ①通力合作的友党关系: 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 党派是参政党,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是通力合作、 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亲密友党。 民主党派参政的基本点: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国家大 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 ,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 ②多党合作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政治领导,即政治原则、政治方向 和重大方针的领导。 ③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 照、荣辱与共
④多党合作的根本活动准则: 遵守宪法和法律 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以宪法和法律为准绳,民主协 商,互相监督 ⑤多党合作的重要机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政协的性质:是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合作的组织 形式(机构),也是共产党领导的、具有广泛代表性 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 义民主的重要形式。 政协的构成: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 各人民团体、少数民族人士、各界爱国人士、港澳特 别行政区同胞、台湾同胞等。 政协的主题:团结和民主。 政协的职能: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是协 商民主的重要渠道。 【特别提示】 人民政协是爱国统一战线组织,不是 国家机关,不能履行政府职能,但可以参政议政,实 行民主监督。政协委员不是由人民选举产生,而是推 荐产生。
必修Ⅱ 政治生活
第三单元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第六课 我国的政党制度
结构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领导核心,执政地位 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中国 地位 原因 人民的正确选择 坚持党的领导的必要性 党的性质 中国共产党 党的宗旨 我国的国体、党的性质决定 党的指导思想 4 党的执政理念 我 党的执政方式 国 我国的民主党派构成、性质、地位 的 政 党 通力合作的友党关系 制 度 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 我国政党制度 基本内容 基本方针 根本活动准则 性质 重要机构 主题 优越性 职能
【思维拓展】区分三种执政方式: 科学执政强调执政的科学性,强调的是“遵循规律”; 民主执政强调执政的为民性,强调的是“发扬民主”、 “为民执政”; 依法执政强调执政的合法性,强调的是“依法”即“领 导立法,带头守法,保证执法”。依法执政要做到依宪 执政。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我国宪法是符合国情、充分体现 人民共同意推动国家发展进步的好宪法,是我们始终沿 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的根本法制保证。 三者回答了为谁执政、靠谁执政和怎样执政的根本性问 题,核心是为人民执好政、掌好权。 三者结合在一起,体现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 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原因。 (1)从党的性质角度看:党的性质决定党始终站在立党为公的基点上,始终代表最广 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2)从党的宗旨角度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宗旨,党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造福 人民,党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 点和落脚点。 (3)从坚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角度看:坚持与时俱进、坚持党的先进性,都是为了人 民掌好权、用好权、执政为民。 (4)从党的权力来源角度看:党的权力来自人民,是代表人民行使权力的,必须实现好、 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5)从党立于不败之地的保证角度看:人民群众的拥护与支持是党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 保证,党必须把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规律方法】 :高考中政治常考考点常见题型的答题模式 在我们平时的练习和高考中,经常出现运用“政党”的知识 分析说明一些政治现象。回答此类问题,一定要用以下知识 点来 说明其理论依据:党的性质、宗旨、地位、执政方式、指导思想、 执政理念、我国的政党制度。 1.党为什么要做某一件事? 党的性质(两个先锋队和三个代表)和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 务)决定的;党的地位决定的(领导核心和执政地位);执政方式 的要求;执政理念,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要求;党的作用 (三个“只有„„才能”);是加强党自身建设的需要,有利于巩固 党的执政地位等。 2.党怎样做某一件事? 宗旨、践行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实现最广大人民 的根本利益;坚持党的指导思想,加强党的领导,完善执政方式 (科学、民主、依法执政);加强党自身的建设(执政能力建设、 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 作用等。 3.党是如何执政的或如何体现党的执政方式? 回答此类问题时,一般涉及党的三个执政方式,并结合材料加以 说明:党坚持科学执政+材料;民主执政+材料;依法执政+材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