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SY-AQ-02139
( 安全管理 )
单 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 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 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 A4打印 / 可编辑
挤压铸造原理及缺陷分析
Principle and defect analysis of squeeze casting
机械安全 | Mechanical Safety
安全管理
第 1 页
挤压铸造原理及缺陷分析
挤压铸造技术与传统金属型重力铸造相比区别较大,对于某些
铸件的生产有独特优势,然而实际生产中出现的一些铸造缺陷,成
因也不同于传统铸造,本文试图从原理和生产实际出发,分析挤压
铸造的原理和流程参数,及其铸造常见缺陷,利用技术上的经验和
实践提出改进方法,已达到推进该项铸造技术的推广,减少损失。
挤压铸造原理及特点
1.1.基本原理
挤压铸造又可称为液态模锻,是将金属或合金升温至熔融态,
不加处理注入到敞口模具中,立即闭合模具,让液态金属充分流动
以充填模具,初步到达制件外部形状,随后施以高压,使温度下降
已凝固的外部金属产生塑性变形,而内部的未凝固金属承受等静压,
同步发生高压凝固,最后获得制件或毛坯的方法。由于高压凝固和
塑性变形同时存在,制件无缩孔、缩松等缺陷,组织细密,力学性
导语:进行安全管理的目的是预防、消灭事故,防止或消除事故伤害,保护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在安全管
理的四项主要内容中,虽然都是为了达到安全管理的目的,但是对生产因素状态的控制,与安全管理目的关
系更直接,显得更为突出。
机械安全 | Mechanical Safety
安全管理
第 2 页
能高于铸造方法,接近或相当锻造方法;无需冒口补缩和最后清理,
因而液态金属或合金利用率高,工序简化,为一具有潜在应用前景
的新型金属加工工艺。
1.2.挤压铸造的特点
挤压铸造的工艺对铸造设备有特殊的要求,并且目前只对部分
铸件有较好的效果。首先,挤压铸造设备,需要提供低速但流量较
大的液态金属填充能力,速度约为0.5~3m/s,流量可达1~5kg/s,
这样熔融态金属才能平稳地将铸型内气体排出,并填充铸型,随后
铸型填满的瞬间(50ms~150ms),应能将铸型内铸造比压提升到
60~100MPa,这样合金便能在高压下凝固成型。由于前述的低速大
流量,且挤压铸造内浇道有冒口补缩的作用,内浇道口径较大,且
位于铸件最肥厚的部位。
由于上述特点,挤压铸造适合厚壁铸件(10~50mm),但铸件
尺寸不宜太大(小于200mm)。与压铸相同,挤压铸造只可使用脱
模剂,不适用保温涂料,故而金属凝固速度极快,达到300~400摄
氏度/s,与金属型重力铸造冷却速度相比,达到了其3~5倍,伸长
机械安全 | Mechanical Safety
安全管理
第 3 页
率高于其他铸造方法约2~3倍。
挤压铸造的生产工艺流程
以直径190系列的铝活塞为例,介绍挤压铸造的工艺流程,挤
压铸造借鉴于压力铸造和模锻工艺,其大体工艺流程为把液态金属
直接浇入金属模内。然后在一定时间内以一定的压力作用于熔融的
金属液体使之成形。并在此压力下结晶和塑性流动。从而获得铸件。
在315t的液压机上生产铝活塞的具体流程是:首先将铝加热到
700~720摄氏度,形成铝液,倒入凹模中,进行扒渣得到相对纯净
的铝液,液压机上缸下行,上压头对铝液加压,主缸的峰值加压压
力达到280t,上压力加压至最大表压力22MPa起,到上压头起模
止,维持保压时间在350秒,保压结束后开模,用底缸将铸件顶出
即可。整体上可分为四个步骤,模具准备,浇注,合模加压,开模
出件。
具体的铸造过程,注意的参数如下:
顶缸上升速度和金属流速;对铸造机而言,顶缸上升速度应该
是丰富可调的,而金属流速须由铸件壁厚和尺寸决定,以不产生湍
机械安全 | Mechanical Safety
安全管理
第 4 页
流,平稳填充铸型为原则,铸件的壁厚越大,尺寸越小,则流速较
小,壁厚越小,尺寸越大,则流速较大。
挤压机顶缸上升顶力和瞬间及时增压速度;当前我国普遍装备
的油顶机顶缸顶力足够满足挤压铸造的需求。瞬间及时增压速度是
较为重要的参数,在合金液刚刚充满铸型之初,铸造比压极小,在
50ms~150ms内,下顶缸顶力上升到额定顶力,以保证高比压下合
金液凝固成型。
挤压铸造缺陷分析
以铝活塞为例,介绍常见的挤压铸造的缺陷分析和解决措施。
3.1.气孔
气孔的出现一般是由于最初的铝液中气体含量较高,或者浇注
过程中侵入了气体,因此气孔可分为析出性气孔和侵入性气孔。具
体的应对措施由其形成原因入手。析出性气孔的减少,主要需要对
铝液的精炼处理进行强化,得到含气量低的铝液。侵入性气孔则涉
及更多的流程,首先熔融态合金注入模具的速度要平稳,不超过
0.08m/s,避免产生涡流卷入气体,并且充分排出铸模中的气体,速
机械安全 | Mechanical Safety
安全管理
第 5 页
度太低也可能造成金属凝固而没有充满铸模,这需要由上压头加压
速度来控制,一般厚壁铸件需控制住0.03~0.06m/s,而壁薄的铸件
则速度稍高,控制在0.05~0.08m/s。
3.2.缩松和缩孔
缩松和缩孔会伴随着气孔产生,通常会出现在活塞最后凝固的
区域,上压头下行至型腔封闭时,铝液存在向上的反向流动,而挤
压铸造不能设置冒口补缩,故只能将未凝固的铝液挤入活塞销座和
头部热节处,实现补缩,这有赖于上压头的压力对铸件进行压缩,
而压力不足会导致补缩效果不明显,活塞稍座和头部可能出现缩孔
和缩松。
对于该问题,首先是对上压头的压力进行合理选取,依据合金
类型和铸件外形因素设置压力。上压头的最低压力值需在80MPa以
上,而最高不宜超过120MPa,在该范围内逐步提高压力值以减少
缩松和缩孔,其次,一定的保压时间也是消除缩松和缩孔所需条件,
持续的保压中,确保金属能够全部冷却凝固,不发生卸压后仍有液
态金属继续凝固产生缩孔缩松,同时,过长的保压时间会导致模具
机械安全 | Mechanical Safety
安全管理
第 6 页
温度升高,且脱模困难,不利于模具的寿命,经过验证,保压时间
在150s~350s内,铸件质量较好,该时间由铸件最大壁厚来大致估
计。
3.3.氧化夹杂
挤压铸造中,不设置浇冒口,也很少设置集渣包,排渣系统不
足,但铝液在熔炼和浇注中,不断产生氧化夹杂,在形成铸件后,
氧化夹杂融入其中,导致外圆氧化夹杂的缺陷。
对于氧化夹杂问题,首先铝合金的融化过程,温度精确控制在
700~720摄氏度,使渣浮起,除尽铝液内氧化渣,并且坩埚和浇勺
也清理干净,浇注之时,避免直接通过漏斗直浇道,可使用孔眼直
径在1mm左右的过滤网以便滤去氧化渣和溶剂渣。加压之前,进行
一个快速的扒渣,由模壁向中心,从中心剔除残渣,而在压制之前,
不得有冷隔金属参与挤压铸造过程。
挤压铸造是一项优质高效的生产工艺,如果各工艺环节控制得
当,可以产生质量较好的铸件,然而在实际生产中,却因为种种原
因产生缺陷,给厂家和使用者带来损失,本文对缺陷原因从技术上
机械安全 | Mechanical Safety
安全管理
第 7 页
进行了分析,从生产流程上提出了应对措施,结合实际情况,使挤
压铸造技术更好地用于生产。
这里填写您的公司名字
Fill In Your Business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