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八章合同及合同法的基本理论

第八章合同及合同法的基本理论

第八章合同及合同法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合同的基本理论

一、合同是什么?

(一)合同现象是最常见生活和法律现象。

合同原则“根据法律行为成立债的关系以及变更债的内容的,需有双方当事人之间的合同,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二)合同的理论界定

1、合同是最典型的法律行为

2、合同是一种以发生、变更、终止债权债务关系为目标的法律行为

3、结论:合同是一种以发生、变更、终止特定人之间的给付义务为后果的双方法律行为。(三)我国立法对合同的界定

民法通则第85条:“合同是当事人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关系的协议。”

合同法第2条:“本法所称合同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婚姻、收养、监护等有关身份关系的协议,适用其他法律的规定。”

二、合同的作用

(一)合同是私人设计个人生活的基本工具

(二)合同是调配市场资源的基本方式

(三)合同是实现市场公平正义的基本途径

三、合同的分类

(一)有名合同和无名合同/典型合同和非典型合同

1、分类的标准和结果

分类标准:法律对有关合同类型有无明确的规定。

有名合同是指法律对有关合同类型做出明确规定的合同。(合同法分则15种有名合同:买卖合同,供用电、水、气、热力合同,赠与合同,借款合同,租赁合同,融资租赁合同,承揽合同,建设工程合同,运输合同,技术合同,保管合同,仓储合同,委托合同,行纪合同,居间合同)无名合同或者非典型合同是指法律对有关合同类型没有做出明确规定的合同。

2、有名契约的意义

(1)、参考功能

第215条租赁期限六个月以上的,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当事人未采用书面形式的,视为不定期租赁。

(2)、补充功能

合同法第208条

借款人提前偿还借款的,除当事人另有约定的以外,应当按照实际借款的期间计算利息。(3)、维护公共利益功能

合同法204条

办理贷款业务的金融机构贷款的利率,应当按照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贷款利率的上下限确定。

3、无名契约的法律适用

颇为困难,合同法总则、债法总则以及民法总则的内容对其当然可以适用。

分则的适用应区分处理:

(1)纯粹无名契约(TypenfremdeVertrag)

只能适用合同法总则、债法总则以及民法总则的内容。

(2)混合契约

混合契约是指“由数个典型或非典型契约的部分而构成的契约。”如饭店中预定包间吃饭的

合同;一方将住房提供给另一方使用,另一方负责打扫楼宇;甲赠与给乙价值100万的车辆,但收取10万元。

“结合理论(Konbinationstheorie)”和“吸收理论(Absorptionstheorie)”。

合同联立

合同连立是指数个完整的合同通过当事人的意志互相关联、结合。合同联立不是混合合同。分别适用,顾及当事人意思。

4、发展趋势:典型合同的类型不断的增加

法民:10;德民,14;瑞民17.

(二)双务合同与单务合同

(三)有偿契约与无偿契约

(四)一时性合同和持续性合同

(五)诺成合同与践成合同

(六)要式合同和不要式合同

(七)射悻合同和实定合同

1、分类标准和结果

契约成立是否需采取当事人约定或者法定的特定方式

要式契约是指契约的成立除了当事人的合意之外,尚需具备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的特定方式的契约。

仅需当事人的合意而不需要任何特定形式的契约为不要式契约。

2、分类的意义

形式具有如下特定功能:

(1)保存证据

(2)促使当事人慎重

(3)确保合同确定和完整

(八)束己合同与涉他合同

(九)主合同和从合同

(十)本约与预约

经济类经济法合同法

经济类经济法合同法模板 第一节合同法概论 一、合同的概念与特征 1、概念 合同又称契约或协议,是指有关当事人之间确定、变更或消灭相互权利与义务关系的协议。 合同是产生债的原因之一。在债的体系中,合同属于约定之债,称合同之债。 2债的种类 1)合同之债 2)侵权行为之债 3)不当得利之债 4)无因管理之债 3、合同的特征 (1)合同是一种民事法律行为。 (2)合同是两方以上当事人的意识表示一致的民事法律行为。 (3)合同以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民事法律行为。 (4)合同是当事人各方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产生的民事法律行为。 4. 合同的类型 根据《合同法》,合同类型主要包括: 买卖合同供用电、水、气、热力合同 赠与合同借款合同 租赁合同融资租赁合同 承揽合同建设工程合同 运输合同技术合同 保管合同仓储合同 行纪合同 委托合同 居间合同 理论上的分类: 单务合同与双务合同;诺成 合同与实践合同;有名合同 与无名合同;主合同与从合 同;要式合同与不要式合 同;有偿合同与无偿合同等 等。 甲、乙双方达成协议,约定甲将房屋无偿提供给乙居住,乙则无偿教甲的女儿学钢琴属于什么合同5、合同的内容 (1)当事人的名称或者姓名和住所; (2)标的; (3)数量; (4)质量; (5)价款或者报酬;

(6)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 (7)违约责任; (8)解决争议的方法等。 第二节合同的订立 一、合同订立的含义及条件 1、合同的订立,是指缔约人为意思表示并达成合意的状态。合同的订立描述的是动态与静态的统一 结合体。 合同订立、合同成立与合同生效、合同有效的区别。 经批准或登记生效的合同类型 1. )针对市场准入资格的批准: 房地产销售、证券/期货经纪业务 2. )针对交易行为:国有企业转让国有资产、上市公司国有股转让 3. )关于合同登记的规定: (1)不动产担保物权的生效 (2)特殊动产的对抗效力 此处要注意区分债权行为和物权行为,即合同成立并生效以及合同中相关权利取得的区 别。 2、合同订立的条件 (1)缔约人; (2)意思表示一致。 3、合同的形式 (1)书面合同 (2)口头合同 (3)其它形式的合同 二、要约 (一)含义 要约是一种意思表示,是一方当事人以缔结合同为目的,向对方当事人提出合同 条件,希望对方当事人接受的意思表示。 ★(二)有效要约的构成要件 1、要约必须是特定人所为的意思表示。 特定人是指能够为外界所客观确定的人,至于是自然人、法人或合伙企业等则在 所不问。 自动售货机是否可视为要约

第六章合同法

第六章合同法 一、单项选择题(在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 1.格式条款的理解发生争议时,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是_________。A.不利于条款提供人的原则 B.平等原则和自愿原则 C.诚实信用原则 D.公平原则 答:A 2.要约是__________的表示。 A.希望他人邀请自己与之订立合同 B.希望和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 C.希望他人与自己约定订立合同 D.希望他人提出合同主要条款 答:B 3.一般来说,要约的生效时间是________。 A.要约发出的时间 B.要约到达受要约人之后的一段时间内 C.要约到达受要约人的时间 D.要约到达受要约人居住地的时间 答:C 4.承诺是_______的意思表示。 A.受要约人部分同意要约,但就价款不同意 B.受要约人部分同意要约,但就履行形式不同意

C.受要约人接到要约,经研究同意要约 D.受要约人部分同意要约,但就发货时间不同意 答:C 5.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自双方当事人____合同成立。 A.仅当盖章时 B.仅当签字时 C.签字或者盖章时 D.签字并且同时盖章时 答:C 6.口头订立的合同一般以______地点为合同生效地点。 A.口头承诺地点 B.交货地点 C.确认书签字的地点 D.看样品的地点 答:A 7.采用书面形式订立合同,在签字或盖章之前,一方当事人履行了主要义务,而对方接受的,合同____。A.成立 B.不成立 C.已履行的主要义务的条款成立 D.视为新合同 答:A 8.“已经成立的合同在某种事实发生时,才发生法律效力”,属于_____的合同。 A.附生效条件B.一般C.附解除条件D.附期限

经济法合同法重点

合同法 1合同的概念(我国合同法的调整对象):合同,又称为契约,是当事人之间设立、变更、终止债权债务关系的协议。我国合同法规定,合同是平等主体之间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2.2合同的分类(实践性合同与诺诚性合同)。根据合同成立除了当事人的合意外是否需要以交付标的物为条件,可将合同分为诺诚合同和实践合同。这种分类的意义在于合同成立产生法律约束力的时间。 ·诺诚合同(不要物合同),是指当事人之间意思表示一致就能成立的合同。 ·实践合同(要物合同),是除了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以外,还需要交付标的物才能成立的合同。3要约与承诺(全部规则)。 随意一 点 要约承诺 概念是希望和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的表示受要约人同意要约的意思表示。 条件1,特定合同当事人的意思表示 2,要约必须向要约人希望与之结缔合同的相 对人发出 3,必须具有缔约目的并表明经承诺即受此意 思表示的拘束 4,内同必须具备足以使合同成立的主要条件, 要求内容必须是确定的和完整的。1)承诺必须由受要约人向要约人作出。 2)承诺必须在规定的期限内达到要约人。3)承诺的内容必须与要约的内容一致。 4承诺的方式【包括口头和书面等明示方式】符合要约的要求。 效力到达主义,采用特定系统接收数据电文的,该数据电文进入该特定系统的时间为到达时间; 否则进入收件人的任何系统的首次时间为到 达时间承诺通知到达要约人时生效。承诺不需要通知的,根据交易习惯或者要约的要求作出承诺的行为时生效。 受要约人超过承诺期限发出承诺的,除要约人及时通知受要约人该承诺有效的以外,为新要约。 撤回可以撤回,但撤回要约的通知应当在要约到达受要约人之前或者是同时到达受要约人是指受要约人在发出承诺通知以后,在承诺正式生效之前撤回其承诺。承诺可以撤回。撤回承诺的通知应当在承诺通知到达要约人之前或者与承诺通知同时到达要约人。如果承诺通知已经生效,合同已经成立,则受要约人当然不能再撤回承诺。【撤回承诺的通知应当在承诺通知到达要约人之前或者与承诺通知同时到达要约人】

第8章 合同法-答案

课后答案 1、合同法是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交易关系的法律,主要规范合同的订立、效力、履行、变更和转 让、终止、违约责任等问题。合同法适用于平等主体之间订立的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权利义务的协议,但有关婚姻、收养、监护等有关身份关系的协议,不适用合同法。 2、同法的基本原则是合同法的主旨和根本准则,是制定、解释、执行和研究合同法的出发点。合 同法的基本原则包括合同自由原则、当事人地位平等原则、诚实信用原则、公平原则等。 3、要约(offer)的概念:《合同法》第14条规定,“要约是希望和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要 约是一方当事人以缔结合同为目的,向对方当事人所作的意思表示。 要约的主要构成要件如下: 第一,要约是由具有订约能力的特定人作出的意思表示。 第二,要约必须具有订立合同的意图,包含了在被接受时就受其约束的意思。 第三,要约必须向要约人希望与其缔结合同的受要约人发出。 区分要约和要约邀请:最根本的区别:要约是要约人有订立合同并愿意受其要约被接受后受其 意思表示的约束的愿望。 4、承诺,是指受要约人同意要约的意思表示。 承诺的构成要件: ①承诺必须由受要约人向要约人作出。 ②承诺必须在规定的期限内达到要约人。 ③承诺的内容必须与要约的内容一致。 4、无效合同是指虽经当事人协商成立,但因不符合法律要求而不予承认和保护的合同。 5、根据《合同法》第52条规定,无效合同的主要类型如下: (1)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 (2)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人利益的合同 (3)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4)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5)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6、可变更、可撤销合同,是指合同当事人订立的合同欠缺生效条件时,一方当事人可以依照自己的意思,请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作出裁判,从而使合同的内容变更或者使合同的效力归于消灭的合同。可变更、可撤销的合同,是指虽经当事人协商成立,但由于当事人的意思表示并非真意,经向法院或仲裁机关请求可以消灭其效力的合同。 可变更、可撤销合同的种类 (1)因重大误解订立的合同 (2)在订立合同时显失公平的合同 (3)因欺诈胁迫而订立的合同 (4)乘人之危而订立的合同 7、同时履行抗辩权,是指在没有规定履行次序的双务合同中,当事人一方在当事人另一方未为对待给付以前,有权拒绝先为给付的权利。 同时履行抗辩权的成立条件

经济类经济法合同法

第一节合同法概论 一、合同的概念与特征 1、概念合同又称契约或协议,是指有关当事人之间确定、变更或消灭相互权利与义务关系的 协议。合同是产生债的原因之一。在债的体系中,合同属于约定之债,称合同之债。 2 债的种类 1)合同之债 2)侵权行为之债 3)不当得利之债 4)无因管理之债 3、合同的特征 (1)合同是一种民事法律行为。 (2)合同是两方以上当事人的意识表示一致的民事法律行为。 (3)合同以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民事法律行为。 (4)合同是当事人各方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产生的民事法律行为。 4.合同的类型根据《合同法》,合同类型主要包括: 买卖合同供用电、水、气、热力合同 赠与合同借款合同 租赁合同融资租赁合同 承揽合同建设工程合同 运输合同技术合同 保管合同仓储合同 委托合同行纪合同 居间合同 理论上的分类: 单务合同与双务合同; 诺成合同与实践合同; 有名合同与无名合同; 主合同与从合同; 要式合同与不要式合同; 有偿合同与无偿合同等等。 甲、乙双方达成协议,约定甲将房屋无偿提供给乙居住,乙则无偿教甲的女儿学钢琴。属于什么合同5、合同的内容 (1)当事人的名称或者姓名和住所; (2)标的; ( 3 )数量; ( 4 )质量; ( 5 )价款或者报酬; (6)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 (7)违约责任; (8)解决争议的方法等。

第二节合同的订立 一、合同订立的含义及条件 1、合同的订立,是指缔约人为意思表示并达成合意的状态。合同的订立描述的是动态与静态的统一结合体。 合同订立、合同成立与合同生效、合同有效的区别。 经批准或登记生效的合同类型 1.)针对市场准入资格的批准: 房地产销售、证券/ 期货经纪业务 2.)针对交易行为:国有企业转让国有资产、上市公司国有股转让 3.)关于合同登记的规定: (1)不动产担保物权的生效 (2)特殊动产的对抗效力此处要注意区分债权行为和物权行为,即合同成立并生效以及合同中相关权利取得的区别。 2、合同订立的条件 (1)缔约人; ( 2 )意思表示一致。 3、合同的形式 (1)书面合同 (2)口头合同 (3)其它形式的合同 二、要约 (一)含义要约是一种意思表示,是一方当事人以缔结合同为目的,向对方当事人提出合同条件,希望对方当事人接受的意思表示。 ★(二)有效要约的构成要件 1、要约必须是特定人所为的意思表示。特定人是指能够为外界所客观确定的人,至于是自然人、法人或合伙企 业等则在所不问。自动售货机是否可视为要约 2、要约必须向相对人发出相对人一般为特定的人,如某一具体的自然人、公司或其他主体。在特殊情况下,要约也可以向不特定的人发出。 例如:悬赏广告。 3、要约必须具有缔结合同的目的 判断: (1)甲对乙说:“我正在考虑购买你公司生产的‘考试无忧牌大脑芯片 '。” (2)甲对乙说:“我愿意购买你公司生产的‘考试无忧牌大脑芯片 '。” 4、要约的内容必须具体确定要约的内容一般也是合同的内容,为了让受约人清楚明了以致决定是否做出承诺,因此要约的内容必须具体确定。 例如:在商业买卖中,要约一般应包括商品的名称、价格、数量以及交货或付款的时间地点等。 5、要约应表明经受要约人承诺,要约人即受该意思表示的约束 如:某汽车销售商于报纸上发一广告,称“新到一批德国原产奥迪轿车,价格为40 万元人民币,见报后10天内保证有货。”1“0 天内保证有货”即为受约束的意思表示。 ★(三)要约与要约邀请的区别 1、什么是要约邀请(invitation for offer)是希望他人向自己发出要约的意思表示,又称为要约引诱或 邀请要约。常见的要约邀请:寄送的价目表、拍卖公告、招标公告、招股说明书等。 例:顾客甲在逛商店时看到一时装,上前询问销售员:“这件时装多少钱可以卖”乙即问:“你出多少钱”甲回答:“400 元,你卖不卖”乙应声回答:“至少800 元,少了不卖!” 分析:哪些是要约邀请,哪些是要约 2、区别 如果是要约,它一经对方承诺,合同即告成立,要约人则必须受其约束;如果是要约邀请,即使对方完全同意或接受该要约邀请提出的条件,那么,发出该项要约邀请的一方仍然不受其约束,除非他对此表示承诺或确认,否则合同仍然不能成立。 喜好网球和游泳的赵某从宏大公司购买某小区商品房一套,交房时发现购房时宏大公司售楼部所展示的该小区模型中的网球场和游泳池并不存在。经查,该小区设计中并无网球场和游泳池。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A赵某有权要求退房 B赵某如要求退房,有权请求宏大公司承担缔约过错责任

《合同法》总则 第八章 其他规定

《合同法》总则第八章其他规定 本章共七条,是对关于其他法律对合同另有规定应如何适用法律、对无名合同如何适用法律、合同条款发生争议或者词句不一致的解释、涉外合同法律适用、对合同监督处理、对合同争议处理方式以及对国际货物买卖和技术进出口合同争议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的期限的规定。 百二十三条其他法律对合同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释义」本条是关于其他法律对合同另有规定应如何适用法律的规定。 有些单行法律对某些合同作了较为具体的规定,如商标法、专利法、著作权法、担保法、保险法等法律规定了注册商标、专利权的转让、著作权的许可使用以及保证、保险等合同。实施中,这是讲的依照其规定,指的是优先单行法对有关合同的规定。如海上运输合同,首先适用海商法的有关规定;海商法没有规定的,可以适用合同法总则中运输合同一章的规定。 本条规定的“其他法律”是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审议通过的法律,不包括法规。 百二十四条本法分则或者其他法律没有明文规定的合同,适用本法总则的规定,并可以参照本法分则或者其他法律最相类似的规定。

「释义」本条是对无名合同如何适用法律的规定。 现实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各类无名合同很多。合同法只能将一些现实生活普遍发生并较为成熟的合同在合同法中加以规定。还有一些无名合同没有在合同法中规定,将来还可能出现一些新的合同,对这些无名合同如何用现有的法律进行约束和指导,是十分重要的。合同法总则的规定是所有合同所适用的共性的规定。因此,无名合同可以适用合同法总则的规定。合同法分则规定的有名合同,虽然是对某种合同的专门性规定,但其与某一类合同也有着共同之处或者相近之处。例如买卖合同是典型的有偿合同,无名合同中也有许多有偿合同,这些有偿的无名合同可以参照买卖合同最相类似的规定。其他无名合同也是这样,可以参照合同法分则或者其他法律最相类似的规定。 本条所指的法律是指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审议通过的法律,不包括法规。 百二十五条当事人对合同条款的理解有争议的,应当按照合同所使用的词句、合同的有关条款、合同的目的、交易习惯以及诚实信用原则,确定该条款的真实意思。 合同文本采用两种以上文字订立并约定具有同等效力的,对各文本使用的词句推定具有相同含义。各文本使用的词句不一致的,应当根据合同的目的予以解释。 「释义」本条是关于合同条款发生争议或者词句不一致

第八章 合法分则中其他合同

第八章合同法分则中其他合同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供用电、水、气、热力合同、居间合同相关法律规定。掌握融资租赁合同、建设合同、仓储合同及行纪合同相关法律规定。 教学重点难点:融资租赁合同、建设合同、仓储合同及行纪合同相关法律规定。 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讲授、课堂讨论、课后练习。 教学时数:3课时。 参考资料: 李永军主编:《合同法》,法律出版社,2005年7月第2版。 王清平主编:《实例合同法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1月第1版。 韩世远主编:《合同法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11月第1版。 教学内容: 第一节供用电、水、气、热力合同 一、供用电、水、气、热力合同概述 1、概念:供用电、水、气、热力合同是指一方提供电、水、气、热力供另一方利用,另一方利用这些资源并支付报酬的合同。 2、供用电、水、气、热合同的特点 供用电、水、气、热合同具有以下特点: (1)公用性所谓公用性,是指供应人提供的电、水、气、热力的消费对象不是社会中的某些特殊阶层,而是一般的社会公众。因此,供应人有强制缔约义务,不得拒绝利用人通常、合理的供应要求。 (2)公益性所谓公益性,是指供用电、水、气、热力合同的目的不只是为了供应方从中得到利益,更主要的是为了满足人民生活的需要,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3)继续性在供用电、水、气、热力合同中,利用人的合同目的的实现需要供应方持续不断地履行合同义务,在供用电、水、气、热力合同因各种原因终止之时,其效力仅能向将来发生,而不能溯及过去。 二、供用电合同 1、供用电合同的概念和特点 根据《合同法》第176条的规定,供用电合同是供电人向用电人供电,用电人支付电费的合同。 供用电合同具有以下法律特点: (1)合同的主体是供电人和用电人 (2)合同的标的物是电力 (3)供用电合同属于持续供给合同 (4)供用电合同一般按照格式条款订立 (5)电力的价格实行统一定价原则 (6)供用电合同为诺成、双务、有偿合同 2、供用电合同的内容

经济法4第四讲 (第六章)合同法(练习题)

第四讲(第六章)合同法 一、单项选择题: 1、某商店橱窗内展示的服装上标明“正在出售”,并且标示了价格,则“正在出售”的标示视为( ) 。 A、要约 B、承诺 C、要约邀请 D、既是要约又是承诺 2、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其合同成立时间为()。 A、要约人提出要约时 B、合同内容协商一致时 C、从双方当事人在合同上签字或者盖章时 D、承诺方接受要约方的要约意思表示时 3、承担缔约过失责任的方式只有()一种。 A、继续履行 B、赔偿损失 C、采取补救措施 D、支付违约金 4、甲公司于6月10日向乙公司发出要约订购一批红木,要求乙公司于6月15日前答复。6月12日,甲公司欲改向丙公司订购红木,遂向乙公司发出撤销要约的信件,于6月14日到达乙公司。而6月13日,甲公司收到乙公司的回复,乙公司表示红木缺货,问甲公司能否用杉木代替。甲公司的要约于()失效。 A、6月12日 B、6月13日 C、6月14日 D、6月15日 5、某企业在其格式劳动合同中约定:员工在雇佣工作期间的伤残、患病、死亡,企业概不负责。如果员工已在该合同上签字,该合同条款( )。 A、无效 B、是当事人真实意思的表示,对当事人双方有效 C、不一定有效 D、只对一方当事人有效 6、一般情况下,无权代理订立的合同,依法须经被代理人追认而未被追认的,()。 A、归于无效 B、由行为人承担责任 C、由被代理人承担责任 D、由相对人承担责任 7、某甲的儿子患重病住院,急需用钱又借贷无门,某乙趁机表示愿意借给2000元,但半年后须加倍偿还,否则以甲的房子代偿,甲表示同意。根据合同法规定,甲、乙之间的借款合同( ) 。 A、因显失公平而无效 B、因显失公平而可撤销 C、因乘人之危而无效 D、因乘人之危而可撤销 8、甲乙双方就某一执行国家定价的产品订有买卖合同,合同约定乙方应于当年6月30日提货并付款,但乙方迟延付款至7月15日。合同约定的货物单价为1万元,但自7月1日起该产品国家定价调整为1.1万元,则该合同的结算单价依法应按()执行。 A、1万元 B、1.1万元 C、A或B D、双方另行商定的价格 9、甲公司向乙公司订购一批家具,双方在合同中未约定履行期限。则()。 A、双方若有相关交易习惯的,可按该习惯确定 B、甲公司可以随时提出履行,乙公司必须接受 C、乙公司可以随时履行,甲公司必须接受 D、甲公司可以随时要求乙公司履行,但应给乙公司必要的准备时间。 10、甲与乙签订一份合同,约定由丙向甲履行债务,若丙履行债务的行为不符合合同的约定,甲有权请求()。 A、乙承担违约责任 B、丙承担违约责任 C、乙或丙共担违约责任 D、乙和丙承担连带责任 11、债务人提前或者部分履行债务给债权人增加的费用,由()负担。

经济法-合同法

第一节合同法概述 一、合同的概念与特征 1.概念: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的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如买卖关系、租赁关系) 2.特征:(1)平等主体之间的民事法律关系。 (2)多方当事人的法律行为。 (3)特定权利和义务。 (4)法律效应。 二、合同法的概念和特征 1.特征:是调整平等主体间商品交换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2.特征:(1)强调主体平等、自愿协调、等价有偿的原则。 (2)贯彻契约自由的原则。(而不是强制性) (3)动态角度为当事人提供财产关系的保护。 3.合同法的基本原则: (1)平等原则:一指合同关系中当事人之间的平等;二是仅指合同当事人在法律地位上的平等。 (2)自由原则:依法享有自愿签订合同的权利。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干预。 ·缔约自由(订与不订) ·选择相对人自由(与谁签订的自由) ·决定合同内容的自由;选择合同形式。 ·变更或解除合同的自由。 (3)公平原则:利益大体平衡(不是绝对公平,而是一个指导原则。) (4)诚实信用原则。(5)遵纪守法原则。 4.合同的分类: (1)有名与无名合同:即典型合同与非典型合同。 (2)单务合同与双务合同:(单务-赠予合同双务-买卖合同) (3)有偿合同与无偿合同:(是否需要从合同利益中支付相应代价。) (4)诺诚合同与实践合同:(实践合同:保管合同、借款合同、定金合同、借用合同。)(5)要式合同与不要式合同:(是否按法律特定形式) (6)主合同与从合同:(是否可独立存在。从合同-保证合同) 第二节合同的内容及其订立 一、合同的内容与形式 1.合同的内容: 即合同当事人订立合同的各项具体意思表示,具体体现为合同的各项条款。合同内容当事人依法约定。 ·合同的一般条款: (1)当事人的名称或者姓名和住所;(2)标的(合同当事人权利义务所共同指向的对象);(3)数量;(4)质量;(5)价款或者报酬;(6)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7)违约责任;(8)解决争议的方法。

经济法合同法案例分析

经济法合同法案例分析 经济法合同法案例分析 一、A公司为大型棉毛制品公司下属有两个公司一个为B制衣公司(独立法人)为A公司的子公司;另一个为C制衣公司为A公司的分公司已由王某承包 在承包协议书中明确规定:在承包期间债权债务由王某负责 XX年6月在某市经贸洽谈会上A公司董事长李某遇到了某棉纺厂厂长孙某 孙某说:本厂有一批质地良好的棉布待销 A公司董事长李某想到下属两个公司正需要棉布就给孙某牵线介绍 XX年7月份棉纺厂与B、C两个公司签订了一份购销合同棉纺厂供应各种棉布240包价值120万元 B公司和C公司为共同需方各提货120包价款各为60万元合同规定货到一个月后付款 但是棉纺厂发货后三个月两个公司以各种借口拒不付款 棉纺厂就以A、B、C三个公司为共同被告要求其承担违约责任并支付货款 问:1、该合同是否有效? 2、B公司应承担什么责任?与A公司有何关系? 3、C公司应承担什么责任?与A公司有何关系? 4、法院应如何判决?

答:1、本合同完全有效 从法律角度上讲两个公司可以为共同需方签订一份合同 2、B公司为独立法人依法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所以其60万元的货款与利息应由B公司独立承担与A公司无关系 3、C公司是A公司的分公司分公司不具有法人资格其民事责任由总公司承担 虽然已经承包给王某王某所签的承包协议规定了债权债务由王某承担但是承包协议为企业内部承包性质对外无独立承担民事责任能力 因此C公司所欠棉纺厂的60万元货款及利息由A公司承担 4、法院应判:B公司给付原告货款及利息A公司给付原告货款及利息 二、甲、乙签订了一份买卖合同合同约定:甲将一批木板卖给乙乙于收到货物后一定期限内付款 为了保证合同履行经乙与甲、丙协商同意甲又与丙签订了一份质押合同 质押合同约定丙以其可转让商标专用权出质为乙担保(已向有关部门办理了出质登记)当乙不能履行合同义务时由丙承担质押担保责任 合同生效后甲依约将木板运送至乙所在地乙认为木板质量不合标准要求退货

经济法第九章合同法

第九章合同法 一、单项选择题 1.根据合同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关于合同法的特征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A.合同法是私法 B.合同法是自治法 C.合同法是主要调整财产归属及利用的财产关系 D.合同法是从动态角度为财产关系提供法律保护 2.根据合同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各项中,属于要约的是()。 A.招标B.投标C.开标D.定标 3.甲公司于3月5日向乙企业发出签订合同的要约信函,且要求乙企业在3月12日前回复。3月8日乙企业收到该要约的信函,3月10日乙企业收到甲公司撤销该要约的传真。根据《合同法》的规定,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A.要约撤回B.要约撤销C.要约生效D.要约失效 4.甲、乙同为儿童玩具生产商。六一节前夕,丙与甲商谈进货事宜。乙知道后向丙提出更优惠条件,并指使丁假借订货与甲接洽,报价高于丙以阻止甲与丙签约。丙经比较与乙签约,丁随即终止与甲的谈判,甲因此遭受损失。对此,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乙应对甲承担缔约过失责任 B.丙应对甲承担缔约过失责任 C.丁应对甲承担缔约过失责任 D.乙、丙、丁无须对甲承担缔约过失责任 5.根据《合同法》的规定,下列合同中,属于效力待定合同的是()。 A.王某乘人之危以1万元自李某处购得宝马轿车一辆 B.某公司法定代表人赵某超越权限与善意第三人张某订立的买卖合同 C.自然人甲、乙、丙、丁各自出资10万购买轿车一辆,丙未经其他人同意以60万将该轿车转卖给戊 D.12岁的小丽将自己的铅笔以1元卖与同班的小明 6.甲是丙公司业务员,丙公司授权甲可自行决定10万元以内的交易,2010年6月1日甲自作主张以丙公司的名义向乙订购价值15万的货物。乙有理由相信甲有代理权,便与之订立了买卖合同。根据规定,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丙公司有追认权 B.乙可行使催告权 C.甲有撤销权 D.乙有权基于表见代理要求丙公司履行合同 7.甲、乙订立一份价款为10万元的图书买卖合同,约定甲先支付书款,乙2个月后交付图

第八章农业经济合同的订立.doc

第八章农业经济合同的订立、变更和终止 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契约经济,合同是商品经济的产物,是商品交换的法律表现形式。在农业再生产的全过程中,无论是农业企业还是个人的经济往来,主要是通过合同形式进行的,所以合同管理十分重要。本章阐述了农业经济合同的签订、履行、担保、变更、转让及终止的基本知识。 第一节农业经济合同的含义及内容 一、合同的含义和特点 (一)合同的含义 合同又称契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合同是指两个以上民事主体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包括债权合同、物权合同、身份合同等。狭义的合同仅指债权合同,即两个以上的民事主体之间设立、变更、终止债权债务关系的协议。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 2 条规定:‘‘本法所称合同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婚姻、收养、监护等有关身份关系的协议,适用其他法律的规定。”从这一规定来看,我国合同法所指的合同是债权合同。 (二)合同的特点 1.合同是一种民事法律行为民事法律行为是民事主体实施的能够引起民事权利和民 事义务的产生、变更或者终止的合法行为。合同是一种民事法律行为,合同当事人通过有意识的活动,建立起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关系,并引起一定的法律后果。合同当事人所做出的意思表示必须是合法的,合同才具有法律约束力,并受国家法律的保护。 2.合同是两个以上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的民事法律行为合同是合意的结果。合同的 成立必须要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当事人在自愿的基础上互相做出意思表示并且趋于一致,合同关系才能成立。 3.合同以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为目的尽管合同主要是有关债权债务 关系的协议,但并不完全限于债权债务关系,而是要涉及整个民事关系。合同不仅导致民事法律关系的产生,而且可以成为民事法律关系变更和终止的原因。 4.合同的主体是公民、法人、其他组织,其法律地位平等合同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 法人或其他组织所订立的,订立合同的主体在法律地位上是平等的,任何一方都不得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另一方。 二、农业经济合同的含义 经济合同是指平等民事主体的法人、其他经济组织及个体工商户、农村承包经营户之间,为实现一定的经济目的,明确相互权利义务关系而订立的合同。它属于合同的一种形式。 农业经济合同是指平等民事主体的法人、其他经济组织及个体工商户、农村承包经营户之间,在农业生产经营过程中,为实现一定经济目的,明确相互权利义务关系而签订的一种具有法律效力的契约。如:农业承包合同,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与其成员之间,为落实生产经营责任制,明确相互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按照这种协议,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将土地和其他集体生产资料发包给承包者,从事一定的生产经营活动,并按照约定的标准和方法进行。农业经济合同主要有农业承包合同、农业技术承包合同、农产品购销合同、联营合同等。农业经济合同是经济合同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农业经营过程顺利进行的重要手段。 三、农业经济合同的形式 合同的形式,又称合同的方式,是当事人合意的表现形式,是合同内容的载体和外在表现形式。根据《合同法》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有书面形式、口头形式和其他形式。农业经济合同也同样具有这三种形式。

经济法_第八章_合同法 课后案例分析参考答案

经济法第八章案例分析答案 1、什么是代位权与撤销权,债权人行使这些权利的法定要件是什么? 债权人的代位权,是指因债务人怠于行使其到期债权,对债权人造成损害时,债权人以自己的名义向人民法院请求代位行使债务人的债权的权利。 债权人行使代位权应具备以下条件: (1)债权人对债务人的债权合法。 (2)债务人对第三人享有合法的不是专属于债务人自身的债权。 (3)债务人怠于行使其对第三人的到期债权。 (4)债权人的债权有不能实现的危险。 债权人的撤销权,是指当债务人放弃对第三人的债权、实施无偿或低价处分财产的行为而有害于债权人的债权时,债权人可以依法请求法院撤销债务人所实施行为的权利。它是一种债的保全制度。 债权人行使撤销权应具备以下条件: (1)债权人对债务人的债权合法。 (2)债务人在债权成立后实施了一定的法律行为。 (3)债务人实施了严重降低债务人自身偿付能力的行为。 (4)债务人实施的上述行为,危及到债权人债权的实现。 2、B公司能否向C公司行使代位权? 可以。 根据《合同法》规定,债权人行使代位权应具备以下条件:(1)债权人对债务人的债权合法。(2)债务人对第三人享有合法的不是专属于债务人自身的债权。(3)债务人怠于行使其对第三人的到期债权。(4)债权人的债权有不能实现的危险。 本题中,A商场欠B公司货款50万元,双方约定于2000年3月10日之前付清货款,到期后A商场仍未付款。而A商场对其母公司C享有同年1月15日到期的债权70万元,但A 商场从未要求C公司还款。B公司要求A商场还款遭拒,所以,B公司有权向C公司行使代位权。 3、B公司能否要求撤销A商场向他人设定的抵押? 不能。 根据《合同法》规定,债权人行使撤销权应具备以下条件:“债务人在债权成立后实施了一定的法律行为。”即债权成立之前已存在的行为,不作为撤销权的标的。 本题中,A商场向他人设定的抵押是在A商场和B公司之间的债权成立之前就存在的。所以,B公司不能要求撤销A商场向他人设定的抵押。 4、B公司能否要求撤销A商场与D公司之间的无偿转让合同? 可以。 本题中,B公司于2000年5月12日从他人处得知在同年的4月5日A商场曾向D公司无偿转让资产。B公司应在2001年5月12日前向法院提请撤销A公司对D公司的无偿赠与合同。题中提到B公司是于2000年5月25日向法院起诉的,该时间属于规定时间。所以,B公司可以行使撤销权。

中经济法第八章(一)合同的订立

封面 作者:ZHANGJIAN 仅供个人学习,勿做商业用途

第八章合同法律制度 最近3年题型题量分析 2009年教材的主要变化 2007年教材在第九节新增了“赠与合同、建设工程合同、技术合同”等内容 2008年教材根据新《物权法》(2007年10月1日生效)对第五节进行了重大调整 2009年教材基本未进行调整 第一节合同法律制度概述(了解) 第二节合同的订立 一、格式条款(P311) 1、提供格式条款的一方免除其责任,加大对方责任,排除对方主要权利的格式条款无效。 2、格式条款具有《合同法》第52条规定的情形时(损害社会公共利益、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无效。 3、格式条款具有《合同法》第53条规定的情形时(造成对方人身伤害的、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对方财产损失的)无效。 4、对格式条款有两种以上解释的,应当作出不利于提供格式条款一方的解释。 5、格式条款与非格式条款不一致的,应当采用非格式条款。 【例题1】根据《合同法》的规定,合同格式条款的使用必须合法,否则格式条款无效。下列各项中,属于无效的格式条款有()。(2002年) A、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格式条款 B、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的格式条款 C、有两种以上解释的格式条款 D、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格式条款 【答案】ABD 【例题2】根据合同法律制度的规定,属于无效格式条款有()。(2008年) A、有两种以上解释的格式条款 B、恶意串通损害国家利益的格式条款 C、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格式条款 D、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的格式条款 【答案】BCD 二、合同订立的方式(P311) (一)要约(P312) 1、要约和要约邀请的区别 (1)要约的内容应当具体明确,如果缺少某一主要条款(如数量、价款),则属于要约邀请。 (2)要约具有法律约束力,要约邀请没有法律约束力。 【例题1】要约是只能向特定的人发出的,邀请他们与自己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2003年) 【答案】× 【例题2】甲公司7月1日通过报纸发布广告,称其有某型号的电脑出售,每台售价8000

合同法总论部分第八章合同权利义务的终止

合同法练习题集 第八章合同权利义务的终止 名词解释题 1.法定抵销与合意抵销 2.提存 3.债务免除 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合同权利义务的终止是指()。 A.合同的变更 B.合同的消灭 C.合同效力的暂时停止 D.合同的解除 2.李某于2000年1月向张某借款1 000元,约定2001年1月偿还,嗣后张某于2001年1月又向李某借款1 000元,约定2年后偿还。2003年1月,李某向张某表示,各自都不用偿还债务了,张某表示同意,这产生的法律后果是()。 A.合同的变更 B.合同的终止 C.行使同时履行抗辩权 D.合同的转移 3.下列选项中,可以由第三人代替债务人清偿的是()。 A.甲与乙之间的关于不许在甲家房前修建建筑物的协议 B.甲与乙之间的演出合同 C.甲与乙之间附有不得由第三人代为清偿的条款的合同 D.甲与乙之间的借款合同 4.甲公司与乙公司存在债权债务关系,甲公司为债权人,乙公司为债务人。在尚未届至债务履行期时,甲公司吸收合并了乙公司。根据合同法的规定,此时会发生()。 A.解除 B.免除 C.抗辩 D.混同 5.甲公司于10月4日到乙公司购买一批原料,当场提货并付款25万元。次日,甲公司因货物质量不合格,将这批原料退回乙公司,乙公司签收,但未退款。10月7日,甲公司到乙公司购买电器一批,价款28万元,提货时与乙公司约定2日内付款。2日期满,甲公司未付款,乙公司上门催收。甲公司认为前后债务相抵,只需支付3 000元。双方发生争议,下列对此案的处理意见中哪项是正确的?()(1999年律考) A.甲公司应先付给乙公司28 000元,再请求乙公司退款25 000元 B.乙公司应先退给甲公司25 000元,再请求甲公司付款28 000元 C.甲公司付给乙公司3 000元,双方了结债务 D.甲公司应付给乙公司14 000元,待乙公司退款之后,再付给14 000元 6.债权人胡某下落不明,债务人沙某难以履行债务,遂将标的物提存。沙某将标的物提存以后,该标的物如果意外毁损、灭失,其损失应由谁承担?()(1999年律考) A.应由胡某承担 B.应由沙某承担 C.应由沙某与胡某共同承担 D.应由提存机关承担(二)多项选择题 1.甲对乙享有10万元到期债权,乙对丙也享有10万元到期债权,三方书面约定,由丙直接向甲清偿。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2006年司考) A.丙可以向甲主张其对乙享有的抗辩权 B.丙可以向甲主张乙对甲享有的抗辩权 C.若丙不对甲清偿,甲可以要求乙清偿 D.若乙对甲清偿,则构成代为清偿 2.甲与乙签订销售空调100台的合同,但当甲向乙交付时,乙以空调市场疲软为由,拒绝受领,要求甲返还货款。下列说法哪些是正确的?()(2003年司考) A.甲可以向有关部门提存这批空调 B.空调在向当地公证机关提存后,因遇火灾,烧毁5台,其损失应由甲承担 C.提存费用应由乙支付 D.若自提存之日起5年内乙不领取空调,则归甲所有 3.李某向王某借款10万元,由于李某无力偿还,其兄李某某代为偿还。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有()。 A.李某和王某之间的合同关系消灭,李某免除再向王某清偿的义务 B.李某某向王某清偿的时候,王某不得拒绝受领

第八章合同法教案

第一章合同法 第一节合同法概述 一、合同的概念: 1、合同的概念: 《合同法》第二规定:“本法所称合同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婚烟、收养、监护等有关身份关系的关系,适用其他法律的规定。” 2、合同概念的外延或适用范围 二、合同的法律特征: (一)合同是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民事行为 1、合同是一种民事行为。 2、合同的目的及内容是设立、变更或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 3、《合同法》调整的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内涵是财产关系而不包括身份关系。 (二)合同是双方或多方的民事行为,是当事人意思一致的表示 1、合同的成立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当事人,当事人的法律地位是平等的。 2、各方当事人须互相作出意思表示,且该意思表示建立在自愿的基础上。 3、各方当事人作出的意思表示应当是一致的,即当事人之间具备了“合意”。 (三)合同主体具有特定性,合同本身与具有相对性 1、合同关系原则上只能发生在特定的定约主体之间。例外,第三人不破租赁。 2、合同内容具有相对性。例外,代位权、撤销权。 3、违约责任具有相对性。 三、合同的种类: (一)双务合同与单务合同 1、概念。 2、划分意义:单务合同不能适用同时履行抗辩权。 (二)有偿合同与无偿合同 1、概念。 2、划分意义:(1)注意义务;(2)主体要求;(3)行使撤销权条件不同。 (三)有名合同与无名合同 1、概念 2、划分意义:15种有名合同 (四)诺成合同与实践合同 1、概念。 2、划分意义:合同生效时间不同 (五)要式合同与不要式合同 1、概念。 2、划分意义:成立或生效要件不同。 (六)有效合同,无效合同,可撤销合同与效力待定合同 (七)单边合同与双边合同 1、概念。 2、区别

经济法-6-合同法(1)

教学设计(讲稿)

教学内容与设计 导入课题: 市场经济→商事交易→商事组织→合同! 第五章合同法律制度 一、合同的概念 合同是指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与义务关系的协议。 二、合同的订立 任务:草拟一份买卖合同 ?坐在一张桌子上的同学,一名为甲方,一名为乙方; ?买卖的标的物为《经济法》书一本; ?价格:36.00元。 分析总结: 复习导入5′ 讲授 布置任务40′ 师生讨论

(一)合同的内容 ?当事人的名称或者姓名和住所; ?标的; ?数量; ?质量; ?价款或者报酬; ?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 ?违约责任; ?解决争议的办法。 (二)格式条款 小张毕业后创业,加盟了一家品牌洗衣干洗店。一天一名客户送来了一套名牌西装需要干洗,洗衣店出具给客户一张洗衣店统一的收据,收据上载明,“洗衣费15元,洗衣如果发生毁损、遗失,赔偿衣服费用的2倍”。可是衣服在运往总店的途中发生遗失,现客户要求赔偿,赔偿多少呢? 总结: 对格式合同有两种以上解释的,应当做出不利于提供格式条款一方的解释。 三、合同订立的方式 1、要约,一方当事人以缔结合同为目的,向对方当事人提出合同条案例分析 分析总结 讲授20′ 甲借给乙1万元人民币,后来乙有钱了还甲8000元。乙向甲出具借条。如下: 借条 今借甲人民币壹万元整。 乙

件,希望对方当事人接受的意思表示。 2、承诺,是受要约人同意要约的意思表示。 3、要约邀请,是希望他人向自己发出要约的意思表示。 4、强制缔约,是指当事人对对方的要约非有正当理由不得拒绝承诺。 5、缔约过失责任,是指当事人在订立合同过程中,因违背诚实信用原则给对方造成损失时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案例分析1: 下面哪些言辞属于要约? A、甲对一直想购买其珍藏的猴年邮票的乙说“我正在考虑是否要将这张邮票卖给你。” B、某建筑公司发传真给某水泥厂,上面写着“请速运20吨150型号水泥来我司。” C、某大学生张三勤工俭学出售IC卡,他在各个学生宿舍都散发了销售传单,上面写着“面值100、50、30元的IC卡9折优惠,如需要请呼191--88888” D、赵六素来想购买好友郭七祖传的一副黄庭坚真迹,郭七都不肯割售。一日,两人共饮正欢(未醉),赵六以言语相激,说郭七自己不懂欣赏书法却不肯出售黄庭坚真迹,郭七不胜赵六之激,便说,“好,你拿30万块钱来,这副画就归你。” 案例分析2: 甲厂向乙大学发函表示:“我厂生产的Z型电教室耳机,每副30元。如果贵校需要,请与我厂联系。”乙大学复函:“我校愿意向贵厂订购Z型耳机1000副,每副30元,但需要在耳机上附加一个音量调节器。”两个月后,乙大学发来耳机1000副,但没有调节器,学校拒收。 问:甲、乙的合同是否成立?甲厂是否违约?为什么? 案例分析3: 甲向乙写信要把某物以某价出售给乙,乙在收到甲的信之前,也向甲发出了一封信,表示愿意同样的价格购买甲的该货。事后,甲方后悔不愿出售该货,乙方则认为合同已成立,双方争执不下。 问:该合同是否成立?案例分析20′

《经济法基础》第八章劳动合同与社会保险法律制度

第八章劳动合同与社会保险法律制度第一节劳动合同法律制度 不适应劳动合同法 现役军人、小时工等 安置就业困难人员的公益性岗位(无固定期限和经济补偿) 劳动合同订立的原则 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 劳动合同订立的主体 1、禁止用人单位招用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文艺、体育、特种工艺单位除外) 2、用人单位不得扣押劳动者的居民身份证和其他证件; 3、用人单位不得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或者以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 (否则罚款500-2000) 劳动关系建立时间: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劳动合同订立形式 书面形式 1、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2、建立劳动关系后,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 3、未签订劳动合同补偿方式

口头形式(非全日制) 1、非全日制用工(日<4h、周<24h)可以口头协议 2、试用期:非全日制双方不得约定试用期 3、任何一方可以随时通知对方终止用工,不支付经济补偿 4、用人单位按时、日、周结算工资,但支付周期不得超过15日 劳动合同的效力 无效劳动合同的情形 ①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 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 ②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 ③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 无效劳动合同的法律后果 ①从订立时起就没有法律约束力 ②劳动者已付出劳动,应当支付劳动报酬 ③给对方造成伤害的,有过错的一方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④部分无效不影响其他部分的效力 主要内容:劳动合同必备条款 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期限届满,劳动关系即告终止。 ②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 ●以完成单项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 ●以项目承包方式完成承包任务的劳动合同。 ●因季节原因用工的劳动合同 ●其他双方约定的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 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有下列情形之一,劳动者提出或者同意续订、订立劳动合同的,除劳动者提出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外,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1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用人单位自用工之 日起满1年的当日已经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10年的(已实行劳动合同制)。 ●用人单位初次实行劳动合同制度或者国有企业改制重新订立劳动合同时,劳动者在该用 人单位 ●连续工作满10年且距法定退体年龄不足10年的。(双十规点) ●连续订立二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且劳动者没有下述情形,续订劳动合同的(劳动者有 大错,无能力): a.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b.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c.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