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传统工艺的传承与创新

传统工艺的传承与创新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传统工艺的传承与创新
作者:周小琴
来源:《新校园(下)》2018年第02期

摘 要:工艺美术专业性强、学习周期长。本文以小学综合实践拓展课程“风筝”为例,对传
统工艺的传承与创新教学进行详细阐述,以期为传统工艺传承的现代化提供借鉴。

关键词:传统工艺;综合实践拓展课程;传承与创新
一、综合实践之探根求源
1. 在工艺技术学习中探源
对于非遗项目来说,传统工艺的传承离不开对文化的理解。传承风筝技艺不仅要学习风筝
的制作过程,更多的还要回到初心,探求根源,了解风筝文化的起源与发展。让学生了解风筝
工艺的源头,教师可以从风筝的由来、风筝的典故、风筝的相关艺术作品,以及风筝对世界的
影响等方面展开。

2. 在传世名作欣赏中探源
美术核心素养要求重视图像识读在欣赏教学中的重要性。在欣赏著名的古画时,让学生通
过识读感受风筝的生活化特点。例如识读《清明上河图》时,教师通过“你看到了什么?”“感
受到了什么?”“从哪里可以感受到放风筝的愉悦性?”等问题,可以让学生学会从整体到局部
进行观察,从而认识从古至今风筝的亲民化和大众化特点,也使风筝欣赏教学更加深入。让学
生感受风筝的历史,增强对文化的理解,这也是美术核心素养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二、综合实践之匠心悟艺
小学综合实践教学对匠心的培养也不可或缺。匠心,指能工巧匠的心思,常指文学艺术方
面创造性的构思。如何让学生感受匠心?又如何让学生内化这种精神?这需要学生在体验的过
程中关注工艺,并体会从工艺学习中所获得的感悟。

1. 在工艺程序学习中显巧
工艺学习不仅需要匠心,还要凸显“巧”。结合一些美术手工课,例如二年级的“剪窗花”,
三年级的“巧折巧剪”,四年级的“纸版画”等,让学生通过自己喜欢的表现形式去制作自己的风
筝。在制作风筝的过程中,将剪纸元素融入风筝面的装饰,或者纸版画的制作结合版画装饰元
素等,能够使学生结合美术课堂所学巧用传统工艺。表现形式的多样性同样突破了风筝固有的
概念。学生在基本骨架制作的过程中寻求新的突破,尝试更为复杂的骨架轧制技艺,在此过程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中不要忽略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创造。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创造中学会应用,如做微型风筝用
于装饰等,增加生活的情趣。

2. 在工艺思维学习中益智
美术核心素养提出了创意实践的要求。手工制作课不再以单纯的形式出现,而是以多种形
式呈现。风筝课的欣赏教学无疑也是一种尝试。从风筝技艺本身出发,让学生对风筝技艺有认
同感,能在风筝制作学习中找到适合自己的表现方式,并在小组合作中学会团结协作。风筝技
艺学习可以让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学习的价值,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自主意识,体现学生的自
我价值。智慧不仅仅是知识的学习,还包括将学到的知识融入生活,解决真实问题。

三、综合实践之匠哲思辨
1. 在工艺大师学习中融情
工艺的传授从古至今都是师徒制,在一定程度上,这种独特的手艺传承方式具有特有的优
势。小学工艺教学需要工艺大师的参与并融合当地特有的民俗文化,进而给予美术工艺新生
命。我校的风筝技艺教学结合当地的拨浪鼓文化特色,同时请到了当地的风筝制作传承人定期
指导,并与学生现场互动。通过观摩,学生能更好地把拨浪鼓“敢、钻、容”的精神融入风筝技
艺的学习中。

2. 在工艺创新学习中呈慧
我校的风筝教学也遇到了一些问题。教师通常会让学生通过三个学段进行“十字、土字、
王字”风筝骨架的学习,简单且容易入手,但也有很多的限制。基于此,教师可以先指导部分
学生尝试研究学习,从装饰性微型风筝制作入手,让学生体验风筝骨架烤制成型的过程。风筝
面的绘制也从传统绘制的程式中解放出来,从绘制到粘贴,从题材元素的创新出发,融入各种
美术元素和表现形式,在风筝面上找突破口。

另外,我校将剪纸、版画、国画、水彩等元素融入风筝的制作教学,在表现题材上使学生
可以选择喜欢的事物,如动物、植物等,增强了风筝的表现力。

四、结语
小学综合实践拓展课程教学是传统工艺传承的现代形态,它既有艺术的元素,又有技能的
元素。随着文化艺术、设计艺术、手工艺术的繁荣与发展,设计审美与艺术观念的演化与更
新,以及新材料、新工艺的大量出现,传统工艺将逐渐被大众所接受,实现在传承中创新,在
创新中传承。

参考文献: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陶旭泉.中小学美术有效教学模式[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