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开题报告
题目名称: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 院系名称:经济管理学院 班 级:工商093 学 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2013年1月 一、选题依据 (一)背景 1.国际背景 当今世界,人类正在经历一场全球性的世界经济和科技浪潮。随着经济全球化、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尤其是加入WTO之后,我们面临的是世界经济和科技的竞争与挑战。前不久,中央确定了全面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国发〔2005〕44号)。《规划纲要》要求经过15年努力,到2020年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建设创新型国家,核心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走出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推动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近年来,我国对外开放也明显从“引进来”为主转向“引进来”与“走出去”并重。中国民营企业如何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如何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拓展自己的发展空间?最根本的还是要靠自主创新。
2.国内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民营企业得到了蓬勃发展, 逐步成为最有活力、最有竞争力的经济成分, 为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有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自主创新是科技发展的灵魂, 也是企业实现更快更好发展的动力源泉。提高民营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是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和适应经济全球化的首选战略举措。
目前我国整体科技水平已取得长足进步,但很多核心技术受制于人,民营企业处于价值链低端,更加处于不利地位。要破解这个难题必须以自主创新为突破口,健全国家创新体系,构建支持和推动民营企业自主创新的三个平台,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行为,加强创新人才管理,推动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
3.民营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高的具体背景 民营企业,在中国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民营企业又是中国经济最薄弱的环节,因此,提高民营企业市场生存能力,改变其市场被动地位,将有助于稳固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这也是中国经济现在和将来最重要的工作之一。而自主创新,作为民营企业提升自身品牌价值,掌握核心竞争力,提高自身所处产业链位置,为中国民营企业走向世界大舞台提供更加充沛的动力。
(二)意义 自主创新是企业实现更快更好发展的动力源泉,提高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也是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和适应经济全球化的首选战略措施。
自主创新有利于增强企业竞争,进而促进我国民营企业的发展。一直以来,薄弱的自主创新能力制约着我国的经济发展,对于国际先进技术的过分依赖使得我们在国际竞争中没有主动权和话语权。从国内竞争角度看,民营企业面临着国有企业、外资企业的激烈竞争,民营企业要想在优胜劣汰的自然选择中求发展,只可能依赖高效的自主创新。
自主创新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需要。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实质上就是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生产力的发展,这些都离不开科学技术进步的支持。根据产品周期理论,国外先进技术的外溢效应是有限的,因而自主创新才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经济结构合理化的必然选择。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是以企业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为基础的,而民营企业在我国企业构成的数量中占有很大比例, 因此直接关系到构建创新型国家的成败。因此,我国加大自主创新力度势在必行;只有摆脱了对国外高新技术的依赖,才能更好地参与国际竞争。
企业自主创新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可持续涉及的范围很广,既有企业自身的竞争力的持久带来企业的可持续,也有资源的有效利用带来的国家资源的可持续。企业的任何一项工作都是在创新中不断发展的,没有创新就不可能有企业的进步。科学技术进步越来越快,谁先采用新技术,谁就能在市场中领先,最先满足消费者的新需求,新的关键的技术是靠自主创新获得的,企业如果不加快自主创新步伐,就有可能被国内外的竞争对手抢先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的民营企业是在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进行的经济及金融体制改革中蓬勃发展起来的。在经过了经济飞速发展的80至90年代以后,我国的民营企业已成为了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据统计,目前全国工商注册登记的民营企业已超过1000万家,占全部注册企业数的90%。这几年,伴随我国经济活动的市场化、社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民营企业发展迅猛,其速度远远超过了国有企业,呈现出了欣欣向荣的局面。在国民经济中已占据了重要地位的我国民营企业,它在保证中国经济适度增长、缓解就业压力、方便群众生活、推动技术创新、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和保持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没有民营企业的发展,就不可能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的奇迹。未来15年内中国经济必将面临巨大的就业压力,因而,民营企业的发展将对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民营企业在社会经济中表现活跃,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升,其优势日益明显。现阶段的民营企业主要有以下几大优点:(1)民营企业家的个人素质大都比较全面,综合能力(管理能力、市场预测能力、人机关系处理能力等)都比较强。这是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下来的最根本的原因。(2)民营企业的机制和经营方式比较灵活。(3)民营企业特别注重市场信息的收集和社会关系的处理(包括与政府、大型企业、金融机构的关系等)。
2.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关于自主创新的研究最早可追溯到内生经济增长理论,Arrow 将技术进步最早纳入经济增长模型内在因素进行分析,并将技术进步的一部分作用内生化。Uzawa 则为解释内生技术变化提供了一个可能的尝试。Grossman, G.M.等建立了一个基于自主创新的长期经济增长模型。但是自主创新是我国最新提出的一个组合名词,国外没有等同的概念,相似的概念有内生创新,国外涉及到的实质性的自主创新研究源自发展中国家或者新兴工业化国家对技术创新道路的选择。以韩国学者J.Lee 为代表的新兴工业化国家的专家们已经指出: U-A模式只是基于发达国家的实际所提出的,并不能揭示发展中国家技术创新的动态规律,因而对后起国家的企业实践难以起到有效的指导作用,甚至会产生误导作用。韩国的Linsu Kim 在分析韩国企业的技术学习与创新机制时,引入了4 个分析框架: 全球技术框架、组织机构框架、企业层面上的主动学习与技术转移。从这4 个框架出发,他提出了韩国企业技术追赶与自主创新的几个关键要素: 吸收能力、技术需求、技术供给和技术学习的动力。相应的自主创新模式也被概括为3 种:跟随追赶、跳跃式追赶创造新的技术轨道。Naushad Forbes和DavidWield 的研究表明 技术追赶者的自主创新是非常必要的,而且这种研发的方式和技术领先者有很大的不同: Kim and Lee( 进一步对韩国的产业发展经验进行了研究,他们提出的“逆向A- U 模型”表明,发展中国家的技术追赶路径是在对引进技术创新的不断积累上最后形成的自主创新能力。
3.发展趋势 我国民营企业在以后的发展中会注重自身品牌的研发以及知识产权的保护,并形成自主创新能力形成和提升的综合模型。并且在以后的发展中,我国民营企业不会照搬照抄国外的发展模式而是学习国外的先进发展模式,并结合本地实际,探索出具有自身特色的自主创新模式,尽快走上创新型发展的道路。 二、研究目标与主要内容 (一)研究目标 民营企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民营企业得到蓬勃的发展,其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本文通过分
析民营企业自主创新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旨在探求提高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有效措施,引导民营企业走上依靠自主创新的良性发展轨道,促进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地发展。
(二)主要内容 在论文中,首先对自主创新的含义进行了论述,然后分析我国民营企业自主创新现状及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找出制约我国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因素;并以长三角地区民营企业自主创新为例,分析了长三角地区民营企业发展中的一些问题,和良策。论文以此为例,从而解决我国民营企业自主创新中遇到的问题,并提出提高我国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措施。最终提高我中民营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促进我国民营企业的发展,为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做出贡献。
(三)论文提纲 1.引言 1.1研究背景 1.2研究意义 2.自主创新涵义概述 2.1国外对自主创新涵义的理解 2.2国内对自主创新涵义的理解 3.我国民营企业自主创新的现状分析 3.1我国民营企业发展的特点 3.2制约我国民营企业自主创新的因素 3.3我国民营企业自主创新优劣势分析 3.3.1我国民营企业自主创新的优势分析 3.3.2我国民营企业自主创新的劣势分析 4. 长三角地区民营企业自主创新的发展分析 4.1长三角地区民营企业自主创新发展现状分析 4.2长三角地区民营企业发展特点分析 4.2长三角地区民营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措施 5.我国民营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必要性 5.1民营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原因 5.2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高的意义 5.2.1对民营企业自身的影响 5.2.2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6.提高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对策及建议 6.1提高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措施 7.目标与展望 三、文献综述 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文献综述 摘要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虽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民营企业取得长足发展,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有所提高,但许多重要领域的核心技术和关键产品大量依赖进口的格局并未改变,民营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的状况还需要进一步改善。本文对民营企业自主创新所遇到的问题,发展现状、原因等方面进行综述问我论文的写作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民营企业 自主创新 提高 民营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促使民营企业持续成长是全面实现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但现实中,不少民营企业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成长困难,而创新则是民营企业成长及生存发展的必由之路,许多专家对民营企业自主创新提出思路和对策,为民营企业发展壮大提供了建议。
(一)对自主创新概念的综述 谢燮正(1995)进一步指出,自主创新不同于技术创新。过去的技术创新省略了许多由发明到应用的中间环节,失败风险很小,所要进行的主要是学习消化,至多做一点适应性修改。自主创新则不然,必须包括选择发明和科技成果,使其逐步成熟到适合于生产应用和市场成功,还应包括根据市场和生产需要去开发技术的各种措施。
毛蕴诗(2006)等认为自主创新就是引进—消化吸收—模仿—自主创新,是一个积累和学习的过程,在模仿和积累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自主创新能力。自主创新和模仿创新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自主创新的含义是依靠企业自身的力量来完成技术创新全过程,在关键技术上的突破由本企业来实现;模仿创新则是企业通过学习模仿率先创新者的创新行为和创新思路,吸取率先者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引进、购买或破译率先者的核心技术和技术秘密,并在此基础上改进和完善并进一步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