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运用任务教学法在语境中进行词汇教学

运用任务教学法在语境中进行词汇教学

・61・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年第1期 Journal of Harbin Vocational & Technical College

一、任务型教学法的基本理论

任务教学法(Task - based Approach)兴起于20世

纪80年代,它的发展及不断完善得益于语言理论、第

二语言习得理论及外语教学等理论的支持。所谓任

务, Richards, Platt and Weber[1]开始从语言教学的角

度界定任务,他们认为,任务是人们加工或理解语言

信息后做出的一个行动或一个活动(即作为一种反

应),如根据言语提示绘图、执行命令等都可以称作任

务。语言教学中引入各种各样的任务有利于语言的交

际,因为任务为语言教学提供了目标,使语言教学不

仅仅限于单纯的语言练习。Nunan[2]进一步指出,任务

是课堂的一项活动,活动中学习者用目标语言理解、

控制、表达或者互动。Nunan认为,教学任务有别于真

实生活任务,教学任务指课堂上有助于学习者语言

能力提高的活动,这些活动不一定是真实生活任务

的演练,如:让学习者听录音带,完成拼图阅读任务

或小组解决问题等都是课堂教学任务,学习者在生

活中不一定会遇到这种任务,但它们却能提高学习

者的语言能力。

尽管语言学家从不同角度给出了任务的定义,他

们都强调任务是注重意义而非语言形式的真实的语

言交际活动。语言学习的“任务”就是有目标的交际活

动或学生为取得特定效果而进行的语言交际。任务型

教学法是指: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完成任务使学生自然

地习得语言,扩展交际词汇,使语言教学真实化和使

[收稿日期]2011-09-25[作者简介]肖维娜(1973-),女,成都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8970—(2012)01—0061—02

语言课堂社会化,从而提高语言教学的效果。

关于任务教学法的实施,Willis[3]提出了任务教学

的三阶段模式:任务前阶段、任务中阶段和任务后阶

段。三阶段相辅相成,互相作用。其中任务中阶段是中

心,任务前阶段为其创造了有利条件,而任务后阶段

则是前两个阶段的归宿,它是促进学习者语言内化的

具体手段。

二、运用任务教学法在语境中进行词汇教学

语境决定词义,语境的改变能使同一词汇具有不

同的含义。Harmmar[4]指出,最重要的是相同的语音

和字母聚集在一起能产生许多不同的词义,词的这种

多义现象只能在语境中得到辨析。

应用任务教学法在语境中进行词汇教学的目的

是获得生动而有意义的词汇学习效果,发挥学生在词

汇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其优势有两个:

第一,使词汇学习具有真实性。语境能产生真实

或模拟真实的氛围让学生习得语言,使词汇学习更生

动、清晰和持久。

第二,能将词形和词义结合。词形和词义是词汇

学习中的两个重要部分,设计各项学习任务,并在语

境中教词汇,不仅能让学生学习词形,而且能使他们

有效掌握词汇的意义和使用方法,从而将词形和词义

有机地结合,形成有效的词汇学习。那么,如何应用任

务教学法在语境中进行词汇教学呢?

笔者认为,根据Willis的任务教学三阶段模式,可运用任务教学法在语境中进行词汇教学

肖维娜

(成都大学外国语学院, 四川 成都 610106)

摘要:在任务型教学法中,词汇教学以任务为中心,教师鼓励学生使用英语完成各项任务。通过完成任务,学生参与到语言活动中,将词汇学习和词汇运用有机地结合起来,同时其语言交际能力也得到了提高。本文从任务型教学的基本理论入手,探讨了如何在语境中运用任务教学法进行大学英语词汇教学。关键词:任务型教学法;词汇教学;语境・62・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年第1期 Journal of Harbin Vocational & Technical College

将词汇教学任务分为三个阶段。任务前阶段为准备阶

段,教师可给学生提供一些利用语境推测词汇意义的

方法;任务中阶段,学生可通过自我阅读、小组讨论来

完成教师设计的活动;任务后阶段侧重于学生对词汇

知识的自我归纳学习,同时,教师可对必要的知识进

行总结。下面笔者以HONG KONG DISNEYLAND

一课[5]为例,具体介绍如何运用任务教学法进行词

汇教学:

(一)任务前阶段

本阶段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一些利用语境

线索推测词汇意义的方法。利用语境线索推测词义,

即利用上下文中其它词汇来推测目标生词的意思。常

用的语境线索有:定义线索、举例线索、解释线索、同

义词线索、反义词线索、标点符号线索、语篇标签线索

等。定义线索指利用上下文中出现的给生词下定义的

句子来推测生词;举例线索指利用说明生词意思的例

子来推测生词;解释线索指利用解释生词含义的句子

推测生词;同义词线索指利用生词的同义词推测生词

的含义;反义词线索指利用生词的反义词推测生词的

含义;标点符号线索指利用语篇中出现的标点符号来

推测生词的意思;语篇标签线索指利用语篇标签如

on the other hand, that is to say, for instance, while,

but, unlike, to put it in other way等推测生词的含义。

(二)任务中阶段

本阶段的目的是鼓励学生进行目标语言的交流,

利用语境线索推测课文中出现的生词含义,同时完成

一些课堂活动。

通常,笔者将学生分为3 ̄4人的小组,要求学生快

速阅读课文,掌握文章大意,然后利用语境线索推测

生词的含义。下面的配对练习可用来巩固学生对生词

的理解。

配对练习指在文章中识别词汇,将它们与词汇的

定义、同义词、反义词或一段译文进行匹配,从而巩固

学生对生词的学习。以HONG KONG DISNEYLAND

一课为例:

在学生读完课文后,教师说:“We are going to

play a guessing game and you will learn some words’

meanings. Here is the meaning of each word. I am

going to think of a word in paragraph two. You will

try to guess which one it is. First, the word is used as

an adjective here. When the word is used before food

or drink, you can only have this kind of food or drinkin a particular place. If the word is used before time, it

refers to the time at a particular place in the world. It is

usually different from the time in your country.”

设计配对练习可检查学生利用语境线索学习词

汇的效果。教师可鼓励小组成员表达自己的观点,并

说服其他同学接受自己的观点。通过完成任务,学生

可产生一种成就感,从而乐于保持一种积极的学习状

态。在配对练习时,教师可让学生先反复听英语,理解

后再去找生词,上述一系列的活动吸引了学生的注意

力,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进入了积极的词

汇学习过程。同时,教师也可以借此帮助学生复习旧

词汇并拓展新词汇。

(三)任务后阶段

在任务后阶段,教师要鼓励学生对词汇知识进行

归纳,对词性、词义和词的搭配进行分析,还可对必要

的词汇知识进行总结,并在黑板上写出板书。

三、结语

运用任务教学法在语境中进行词汇教学反映了

英语教学目标与功能的转变,是英语词汇教学从“以

教师教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学为中心”的一大进

步,它顺应了英语教学从注重词汇本身转移到注重词

汇习得与运用的变革趋势。我们相信,任务型教学法

在词汇教学中的合理运用将有效地提高大学英语词

汇教学的效果,增强词汇教学的实用性,进一步提高

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 Richards, J.C., J. Platt, and H. Weber. A Dic-

tionary of Applied Linguistics[M]. London: Longman,

1986:289.

[2] Nunan, D. Second Language Teaching and

Learning[M]. 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1:25.

[3] Willis,J. “A Flexible Framework for Task-

based Learning”[A]. Eds. Willis,J. and Dave Willis.

Challenge and Change in language Teaching[C].

Shanghai: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2:56.

[4]Harmer, J. The Practice of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M].Beijing:World Affairs Press,2003:18.

[5]苏联波,柴明.新世纪应用英语教程[M].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127.(责任编辑:刘 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