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老年主动脉夹层患者围手术期护理

老年主动脉夹层患者围手术期护理

中国临床护理2010年3月第2卷第2期 Chinese Clinical Nursing,March 2010,Vo1.2,No.2 ・ 123 ・ 

老年主动脉夹层患者围手术期护理 

Perioperative nursing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aortic dissection 

欧阳丹 

作者单位:430060武汉,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心m管外科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围手术期护理 doi:10 3969/j.issn.1674—3768.2(110.02 017 

主动脉夹层是血液渗入主动脉壁内膜,将其中 

层分开所形成的夹层血肿,是主动脉壁病变的重要 

急症,如不及时抢救和积极治疗,病死率高。而老年 

患者体质较差,器官功能随年龄的增长而退化。因 

此,做好老年主动脉夹层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对其康 

复至关重要。我科2005年1月一2008年9月,共 

收治老年主动脉夹层DeBakey III患者82例,以不 

同方式实施手术治疗,效果满意。 

1 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男65例,女17例,年龄56~75岁,平 

均年龄63.2岁。发病至入院时间3h~60d,平均 

5lh。合并高血压71例、糖尿病10例、左侧胸腔积 

液14例、动脉粥样硬化25例。突发剧烈胸背腹疼 

痛52例,部分患者向左肩部放射;患者表现大汗淋 

漓、面色苍白、气促、头晕、恶心、呕吐等心衰症状12 

例;昏厥2例;出现双侧肢体血压不对称16例。累 

及胸主动脉22例,胸、腹主动脉均受累6O例;夹层 

外径3.0~5.8CIll,平均3.4cm。术前心功能(NY— 

HA分级)II级40例,Ⅲ级3l例,IV级I1例。本 

组患者均经CT或磁共振成像(MRI)检查明确诊断 

及病变范围。心胸比率0.50~0.70,心电图检查有 

T波或ST段异常者34例。左室射血分(I VEF) 0.29~0.65,平均(0.45±0.32)分。 

1.2 于-术方法 

常规全身麻醉,胸部正中切口,锯开胸骨,悬吊 

心包,肝素化。经升主动脉插供血管、右心耳插二级 

管引流建立体外循环。降温过程中游离无名静脉、 

头臂干、左颈总动脉及左锁骨下动脉,鼻咽温降至 

1 4~2OC(降温40~6Omin)、肛温降至l8~24℃ 

时,阻断升主动脉,根部灌注冷血停搏液保护心肌。 心包内置冰屑。逐步减小流量至停循环,头低位,阻 

断头臂干、左颈总动脉、左锁骨下动脉起始部,左颈 

总动脉与左锁骨下动脉之问斜形切口切开主动脉前 

壁。术中探查见破口位于降主动脉起始部前壁16 

例,外侧壁42例,后壁17例,内侧壁7例。将国产 

CR()NUS术中支架系统插入降主动脉真腔,封闭破 

口。6例夹层破口靠近左锁骨下动脉开口,将其完 

全封闭。支架人工血管近端4 0prolene线连续缝合 

前壁大半周、3-0prolene间断缝合后壁与主动脉壁 

固定。毛毡片置于主动脉壁外侧,3 0prolene线连 

续水平褥式缝合主动脉切口,逐渐恢复流量,血管排 

气,开放Pots钳,连续缝合加固,打结。缓慢复温 

(升温55~95min),开放升主动脉阻断钳,鼻温 

3O℃,电击除颤心脏复跳。复温满意、循环稳定后停 

机撤管,鱼精蛋白中和肝素,常规止血关胸。 

2 护理 

2.1术前护理 

2.1.1 心理护理 

因老年患者情绪易波动,动脉夹层起病急、病情 

重,往往烦躁不安、惊慌、恐惧,入院后立即进监护室 

监护,陌生的环境,增加了患者的紧张情绪,治疗依 

从性差。因此,消除老年患者紧张焦虑情绪,有利于 

提高治疗效果。 

2.1.2严密监测和控制血压 

高血压是主动脉夹层最常见的致病因素。血流 

搏动增强和左室射血频率增加对动脉血管壁的冲 

击,加剧了夹层的发展。因此,有效地降低血压和控 

制心率是本病治疗的关键口 。护理中,我们采用心 

电监护仪,每15~30min测量1次无创血压,病情 

重者,右侧桡动脉穿刺,持续动脉压监测。因II

I型 ・ 124 ・ 中国临床护理2O1O年3月第2卷第2期 Chinese Clinical Nursing,March 2010,Vo1.2,No.2 

主动脉夹层破口位于左锁骨动脉开口远端,较多患 

者夹层逆行累及左锁骨下动脉,一般不用左侧桡动 

脉做有创血压监测。不同于年轻患者,老年患者长 

期高血压,冠脉及脑部血管基础灌注压高,降压过快 

过猛,会导致心、脑血管意外。因此,在使用降压药 

物时,给予硝酸甘油20mg持续泵人,同时配合口服 

药物降压。根据患者的耐受能力及平时基础血压, 

调整控制收缩血压在130mmHg(1kPa=7.5mm— 

Hg)以下。口服倍他乐克25mg,每8h 1次,控制心 

率在6O~80次/min。同时患者绝对卧床休息,避 

免剧烈活动和情绪激动,保持大便通畅,防止血压波动。 

2.1.3 镇痛 

疼痛是急性期最主要的临床表现,约90 的患 

者在急性期突发胸、背部和(或)腹部剧烈疼痛,多为 

撕裂样或刀割样,呈持续性,加上老年患者耐受能力 

差,增加了心脑血管意外的发生率。同时,疼痛使患 

者情绪波动大,血压增高,而血压升高会加剧夹层范 

围的发展,引起疼痛加剧和病情加重,产生恶性循 

环,严重时导致夹层破裂出血,患者死亡。因此,应 

密切观察疼痛的部位、性质、程度,掌握疼痛的特点。 

本组患者入院时均有不同程度的疼痛,适当镇静后 

予杜冷丁、吗啡肌内注射后疼痛缓解。 

2.2术后护理 

2.2.1血流动力学监测 

术前的基础疾病、手术创伤,以及术后心功能改 

变、容量的控制等因素,患者术后易出现血压波动, 

而血压过高易引起吻合口破裂、出血、脑血管意外等 

危险;血压过低又影响重要脏器的血液供应。因此, 

术后严密监测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对于患者近期康复 

以及远期疗效均有很重要的影响 。严密监测患者 

心率、血压变化。心功能差者,给予多巴胺或多巴酚 

丁胺2~3t ̄g/(kg・min)静脉泵入,能有效的提高肾 

灌注。血压难以控制者,可以在泵入硝酸甘油的基 

础上泵入硝普钠,注意避光,每4~6h更换药液1 

次。根据血压的变化情况,调整血管活性药物的泵 

人速度。 

2.2.2呼吸系统护理 

动脉夹层手术创伤大,术后肺功能呈不同程度 

的下降,伤口疼痛可能限制呼吸运动,加重对肺功能 

的损害 ]。因此,术后应加强呼吸功能支持和呼吸 

道管理。应用呼吸机的患者,应妥善固定呼吸机管 

道及气管插管,调节好呼吸机参数。保持呼吸道通 

畅,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可定时予0.9 Nacl 注射液加糜蛋白酶、庆大霉素、地塞米松行气管内滴 

药,呼吸气囊膨肺吸痰。吸痰前可将氧浓度调至 

70 。吸痰应严格按吸痰操作流程,吸痰时问不超 

过15s。吸痰时应注意心率、呼吸。如血压、心率增 

加异常,应停止操作。密切观察患者呼吸频率、节 

律、深浅度,听诊双肺呼吸音,观察口唇、指趾甲有无 

发绀,注意氧饱和度的改变。停用呼吸机后予持续 

面罩吸氧5I /min,超声雾化吸入,指导和鼓励患者 深呼吸、有效咳嗽,不宜剧烈咳嗽。定时拍背。保持 

呼吸道通畅。 

2.2.3 管道管理 

保持各引流管引流通畅,术后24h内每小时定 

时挤心包、纵隔引流管,避免拖、拉、拽和压迫引流 

管。每日更换引流瓶,严格无菌操作。密切观察和 

记录伤口渗出情况,心包、纵隔、胸腔引流管引流液 

的颜色、性质、量,术后连续3~4h引流液>100ml/ 

h,颜色鲜红,有血凝块,伴有血压下降、脉搏增快、 

出冷汗等症状,应及时报告医生,谨防心包填塞。各 

胸部引流管须低于患者引流管胸腔出口处。导尿管 

低于尿道口,使用一次性精密尿袋每小时监测尿量, 

保持尿量在1ml/(kg・h),并观察尿液的颜色。深 

静脉置管(右侧颈内静脉)患者,每日用肝素封管 

1O~15ml,正压封管2次,每日更换穿刺处透明敷 

料。常规术后第一天行胸部拍片,既能观察肺部情 

况,又可以了解中心静脉置管是否到达上腔静脉及 

右房,正确且有效地测量中心静脉压。 

2.2.4神经系统观察 

观察患者的神志、意识、瞳孑L、四肢肌力、躯体的 

运动和感觉,观察四肢供血情况,定时观察皮肤颜 

色、触摸皮肤温度、血管搏动以及上下肢的血压变 

化。深低温停循环引起脑部缺血、缺氧,脑细胞水 

肿、损伤,患者脱离呼吸机后常胡言乱语,出现一系 

列的精神症状。因此,我们常规在脱离呼吸机后第 

一天给予抗精神类药物。待患者病情稳定、精神好 

转后协助和鼓励患者床上活动四肢,进行功能锻炼。 

病情允许情况下,还可鼓励忠者下床活动。 

3 小结 

老年主动脉夹层是危重急症,加上老年患者体 

质差、免疫功能低下、器官组织因年龄增长而退化等 

诸多原因,给手术及护理带来极大的挑战。因此,对 

围手术期的护理提出了极高的要求。护理人员不仅 

应具备精湛的专业技术水平和丰富的护(-F-ft-125页)

 中国临床护理2OlO年3月第2卷第2期Chinese Clinical Nursing,March 2010,V91.2,No.2 ・ l25 ・ 

经鼻行蝶窦人路垂体瘤切除术的护理 

Nursing of nasal—line transsphen0idaI pituitary tumor resection 

彭文茜 罗志华 

作者单位:430022武汉,湖北省武汉市第一医院神经外科 

【关键词】垂体切除术;护理;蝶窦 

doi:1f)3969/3.issn 1674—3768 2010.02 01 8 

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进步,显微镜下经鼻蝶窦 

入路垂体瘤切除术被认为既能切除肿瘤,又能完好 

保存垂体功能,手术和麻醉时间短、并发症少、不良 

反应少、恢复快、死亡率低,能够避免开颅手术时对 

额叶、嗅神经、视神经损伤 的手术方法。因此,显 

微镜下经鼻蝶寞人路成为目前垂体瘤手术的首选人 

路。我科从2006年2月一2008年2月开展此项手 

术38例,手术效果满意。现将围手术期护理介绍如 

下。 

1 一般资料 

1.1 临床资料 

本组38例,男性18例,女性2O例,年龄25~ 

64岁。均为无蝶窦或其他鼻窦炎症患者。首发症 

状:头痛,视力模糊或减退,闭经,泌乳等。 

1.2手术方法 

患者全麻,由一侧鼻腔入路,在软骨和骨性鼻中 

隔之间切开鼻中隔黏膜,分离至鼻腔底部黏膜,置牵 

开器,显露蝶窦开口。用气钻在蝶窦腹侧壁开骨窗 进入蝶窦,切开鞍底硬膜。用刮圈和吸引器将肿瘤 

组织分块切除,鞍上部分肿瘤组织采用压颈静脉手 

法让其随脑搏动向鞍内塌陷后,再用刮圈、吸引器将 

其全部切除。吸出肿瘤时,避免鞍上珠网膜破损。 

清理手术野,止血,检查瘤腔创面无脑脊液漏后,用 

止血棉纱和明胶海棉片封堵鞍底,拔除蝶窦牵开器, 

鼻腔用膨体海绵条填塞。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术前准备 

术前完善各项常规检查,如血常规、肝功能、凝 

血功能、心电图、胸部x线摄片等,检查T。、T 、性 

激素、皮质醇激素,行CT、MRI检查,了解肿瘤的范 

围、蝶窦内分隔情况及鞍底的形态、位置、鼻部有无 

炎症等。对于巨腺瘤或垂体功能低下者,术前3天 

可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术前1天剪除鼻毛,指导患 

者练习用口呼吸。预防上呼吸道感染。 

(上接124页) 理工作经验,还要有“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指导意 参考文献 

见,认真、仔细观察护理患者。在对该患者的护理 [1]张爱琴.主动脉弓替换加支架“象鼻”术治疗StanfordA 

中,术前稳定患者情绪,积极控制血压、疼痛,术后密 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护理.护理学杂志・外科版, 

切监测血液动力学变化,稳定循环,加强呼吸功能支 2008,23(8):33~35・ 持和呼吸道管理,注意观察患者的神志、躯体运动和 [2]张瞿璐,吕健,刘迎晖,等・经颈动脉给药治疗脑血管痉 感觉、四肢供血变化,针对各类并发症对症治疗,对 挛的护理・护理学杂志, oO ’ 。(。 : 一 。- 

不同的并发症采用合理的治疗护理方式.对患者的 ‘收稿日期:。。。 o。一。 ’ 

康复起到至关荤要的作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