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April 2019 /
广东经济热点HOT POINT
2018年的整体物价水平处于合理区间,基本实现了政府对物价水平的调控目标,生产环节价格水平上涨速度较2017 年明显下降。2018 年总体物价水平始终处于合理可控区间,生产端价格水平上涨速度快于消费端价格水平上涨速度,对消费端价格水平产生较大推动作用。其中,推动物价上涨的主要因素是价格周期性涨价与生产环节的中间投入的上升,抑制物价水平的因素是需求的减少。预计2019年我国整体的价格水平将延续2018年的总体趋势,短期内价格仍然在合理区间内变化。2019年中国物价走势分析与判断
虞华 许欣 虞丽娜
2018年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比2017年上涨
2.1%,比年初确定的价格调控目标低0.9个
百分点,2014—2017年,全年CPI同比涨幅
分别为2.0%、1.4%、2.0%、1.6%,这意味着
2018年CPI在近四年来首次突破2%,物价整
体仍呈温和上涨态势。2018年,我国物价运
行主要表现为两大特点:一是CPI涨幅较低。
1—12月CPI累计平均上涨2.1%,与2017年
相比扩大0.5个百分点;二是工业生产品价格
涨幅有所回落, 上下游价格涨幅差收窄。2018年工业生产者价格依旧维持高位运行态势, 但
涨幅明显回落。全年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比上
年上涨3.5%,涨幅比上年回落2.8个百分点;
全年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比上年上涨4.1%,
涨幅比上年回落4个百分点。 2018年物价涨
幅较为温和,被控制在一个相对较低的水平,
既和2018年政府实施的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
有关,又受了外部国际大环境的影响,全球货
币市场利率相对稳定,金融市场运行平稳,跨
境资本流动趋稳。/ April 201939广东经济2018年全国各主要价格指数:居民消费
价格上涨2.1%,涨幅比2017年扩大0.5个百
分点,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上涨3.5%,工业
生产者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4.1%。
物价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虽然
老百姓不理解CPI是什么意思,可是他们对物价有最直观的感受,就是钱越来越不值钱了,
从统计的数据来看,如果以2010年1月为基
期,2018年1—12月各月消费价格水平均在
121.3以上,即代表2018年12月的122.7元
只相当于2010年1月的100元使用,10月
份价格水平是8年来最高的月份(如图2)。图1 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涨跌幅
图2 2010年以来各月全国消费价格水平走势比较(以2010年1月为
100)40April 2019 / 广东经济热点HOT POINT
宏观经济基本面:2018年GDP增长了
6.6%,总量突破90万亿元。总体来看,国民
经济运行基本平稳,经济增长保持在合理区
间,经济运行中出现一些积极变化,呈现出新
的亮点。当前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货币
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适度增长,市场利率运行
平稳。2018年年末,中国广义货币(M2)余
额182.67万亿元,同比增长8.1%,增速比上
月末高0.1个百分点,与上年同期持平。狭义
货币(M1)余额55.17万亿元,同比增长1.5%,
增速与上月末持平,比上年同期低10.3个百
分点;流通中货币(M0)余额7.32万亿元,
同比增长3.6%。全年净投放现金2563亿元。
全年人民币贷款增加16.17万亿元,同比多增
2.64亿元。全年人民币存款增加13.4万亿元,
同比少增1071亿元。
推动2019年物价上涨的主要影响因素
预计2019年中国经济会继续小幅增长,
价格平稳运行。从统计数据来看,2019年的
CPI指数应该会控制在预定目标之内,物价上
涨整体可控,不会成为政策层面的焦点问题。
——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支撑消费的持
续增长。我国在2018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
配收入有了较大的增长,全年名义增长8.7%,
达到了28228元人民币,扣除价格等因素,全
年上涨6.5%,比GDP增速略快,基本达到与
经济成长同速。与历史数据比较,2018年的
居民可支配收入是2010年的2.8倍,从2011
年到2017年的8年间,我国人均居民可支配
收入的增长分别为10.3%、10.6%、8.1%、
8.0%、7.4%、6.3%、7.3%和6.5%,一共增长
了85.7%。按照这种势头,预计2019年,我
国的城乡居民收入将继续稳步增长,长期稳定的收入增长,将有助于拉动需求进一步增长,
有助于宏观经济发展的稳定性。与此同时,居
民收入的稳步增长,有助于消费结构的进一步
优化,有助于消费领域的拓宽。需求产生的经
济拉力,将有力地推进我国经济发展从速到质
的转变,有利于经济结构的调整,从而促进新
行业、新消费点的产生,特别是促进高档商品
零售与高档服务业的规模扩大,在提升居民生
活品质的同时,新增的就业机会与就业收入,
将反过来进一步刺激居民收入的稳步增长,形
成良性循环。
——人工成本增加成为物价上涨的长期
压力。随着经济总量逐年扩大,经济的发展
与计划生育政策的调整,加之居民生育观念
的改变,中国的人口出生率较过去有了一定
的下降。人口红利正在逐步走低,劳动者数
量的减少导致了部分地区出现了用工荒的现
象。劳动者工资收入的上升,提高了用工成
本,导致生产性企业的人力资源成本的上升。
根据武汉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发布的中
国企业-劳动力匹配调查(CEES)报告,我
国的制造业占全球比重从2%上升到25%,
与此同时,我国的人工成本自2011年开始,
逐渐升高。2018年12月,有六个省份的最
低工资标准超过了2000元人民币。上海的
最低工资标准最高,为2420元。用工成本的
升高,导致了人口红利不复存在,虽然为中
国物价的上涨作出了不小的贡献,但为之带
来的压力在未来一段时间将长期存在。
——贸易保护主义倾向加剧。和往年相
比,中国经济运行、国际经济形势以及中国
的外需增长情况存在着更大的不确定性。
2018年,美国先后对自中国进口的500亿、
2000亿美元的商品加征了25%、10%的进
口关税。2019年,对剩余的2500亿美元出/ April 201941广东经济口商品,依然有加征关税的风险。作为反制
措施,我国先后对自美国进口的500亿美元、
600亿美元的商品加征了5%~25%不等的关
税。在征收关税的货物中,中国从美国和巴
西每年进口大量大豆,进口量分别占美国和
巴西出口大豆总量的58.7%和59.8%。由于
总量巨大,对美国进口的大豆加征的25%的
贸易关税,成为了推高CPI的主要因素。由
于巴西和美国是世界主要的大豆生产国,加
之大豆的生产具有周期性,替代货源地寻找
较为困难,经过测算,加征的部分关税将推
动CPI上涨0.19%。
——个税改革落地实施,提高居民消费
力。我国在2018年进行了个人所得税的第七
次修改。修订的重点主要是有分类税制转向
综合税制。自2018年10月1日起,个人所
得税的起征点从原来的3500元调整至5000
元,并且拓宽了3%、10%和20%三档低税
率的所得级差,同时对居民日常性支出做了
调整,例如子女教育、大病医疗、住房租金、
老人赡养等均有专项的附加扣除。个人所得
税的调整,将有效减轻居民的税务负担,特
别是中低收入群体。居民将有更多的余钱进
行消费。
——食品价格进入上涨周期。2018 年,
食品价格涨幅快速上升是推动CPI 同比涨幅
逐渐回升的主要因素。2017 年第一季度,食
品价格指数增速见底回升,并从2017 年第四
季度开始由同比下降正式转变为同比上升。
分类别来看:首先,蛋类、鲜菜类和鲜果类
价格水平快速上涨是推动食品价格见底回升
的主要因素。蛋类价格在2015 年至2016 年
间在底部徘徊,2017 年触底后迅速反弹,
2018 年1 月以来始终处于10%左右增速震
荡;鲜菜类价格自2017 年第一季度开始见底回升,当前正处于上升周期中;鲜果类价格
自2016 年开始稳定上涨,在2017 年经历大
幅波动后,当前正处于快速上升周期中。其
次,猪肉价格在2017 年经历了底部震荡后,
价格跌幅快速收窄,2018 年10 月跌幅已经
由2016 年6 月的16.7%缩小至1.3%,猪肉
价格对食品价格增长速度的限制大幅缩小(如
图3)。再次,水产品价格和粮食价格当前
正处于探底过程中。其中,粮食价格自2013
年以来趋势性下降,2016 年触底反弹后于
2017 年第四季度开始周期性下降,当前正处
于周期性探底过程中;水产品价格自2016 年
第三季度开始趋势性下降,2018 年第一季度
后下降速度开始加快,增速在2018 年7 月
时仅为0.1%。最后,酒类价格在2014 第一
季度见底反弹后,当前正处于上升过程中,
增长速度较2017 年同期略有提高,对食品烟
酒类价格指数的增长形成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与生活资料价格增速小
幅上升一致,食品类CPI 涨幅扩大的幅度亦
较小,始终保持在0.0%至1.0%之间,因而
生产成本并非当前阶段食品价格增速快速上
升的主要原因。进入2019年3月份,猪价迎
来近两年最快上涨。由于非洲猪瘟疫情影响,
现在市场不仅是被动去产能,还有很多主动
去产能的因素,所以周期不会完全遵循以往
的节奏,疫情对于生猪养殖行业的影响不仅
体现在价格,更体现在对产能的清退和产业
链的整合。因此,在供应缩减幅度大大超过
需求缩减幅度的情况下,预计2019年生猪价
格有重回2016年巅峰的可能,局地高价再次
接近或突破20元/kg,但2019年全国生猪
均价要达到2016年的可能性并不大,将明显
高于2018年的12.36元/kg,因此,猪肉价
格或又将成为影响CPI走势的“龙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