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金属复合管焊接技术规范(报批稿--2)
四川石油管理局企业标准
Q/CNPC-CY XXX
双金属复合管焊接技术规范
Technical code for welding of the butting bimetal pipe
(送审稿)
Q/CNPC 3
XX-XX-XX发布 XX-XX-XX实施
四川石油管理局 发 布 I
目 次
前 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2
4 一般规定 .................................................................. 3
5 焊接工艺评定 .......................................................... 5
6 焊工 ........................................................................ 21
7 现场焊接 ................................................................ 24
8 无损检测 ................................................................ 29
9 缺陷的清除和返修 ................................................ 31
附录A(资料性附录)焊接工艺评定报告样表 ..... 33
附录B(资料性附录)焊接工艺规程样表 .............. 43
II
前 言
本规范根据四川石油管理局质安部函[2006]42号文“关于局企业标准制修订项目补充计划的函”的要求,由四川石油天然气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负责编制。
在我国油气田地面建设工程中,原料油气中所含的Cl-、H2S等腐蚀介质对普通碳钢或低合金钢造成很大的破坏,并发生过多次的爆管泄露事故。为此,国内部分油气田公司逐步在使用双金属复合管代替原来的普通碳钢或低合金钢管。为满足双金属复合管焊接的需要,特制定本规范。本规范是在总结以往施工经 III 验的基础上,针对双金属复合管焊接的特点,并借鉴目前国外先进技术和经验编写而成。
双金属复合管焊接工程施工除执行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执行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本规范仅作为双金属复合管焊接的补充要求,并不取代相应的设计规范、标准和规则的要求。
本规范附录均为资料性附录。
本规范由四川石油管理局机械与装备专业标准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规范起草单位:四川石油天然气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杨旭 王学军 朱洪亮
IV
1 双金属复合管焊接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油气田地面建设工程中,基层金属和覆层金属使用机械方式构成的双金属复合管焊接的施工及验收。
本规范规定了双金属复合管环形焊缝的焊接工艺评定、焊工资格考试、现场焊接施工及焊缝检验的基本要求。
本规范覆层金属所指的是不锈钢和镍及镍合金;基层金属所指的是碳钢和低合金结构钢。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范,然而,鼓励根据本规范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范。
GB 2650 焊接接头冲击试验方法
GB 2651 焊接接头拉伸试验方法 2 GB 2653 焊接接头弯曲及压扁试验方法
GB 2654 焊接接头及堆焊金属硬度试验方法
JB/T 3223 焊接材料质量管理规程
JB/T 4730.1~4730.6-2005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焊工考试与管理规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范。
3.1基层金属outer layer
主要提供给结构所需的强度和刚度的金属层。
3.2覆层金属inner layer
主要用于抗腐蚀的金属层。
3.3 双金属复合管the butting bimetal pipe
由基层金属和覆层金属贴合而成的双金属管。
3.4 过渡层transitional layer
焊缝中,从覆层金属到基层金属起过渡作用的焊接层。
3.5焊接工艺指导书 welding Technology
Instructor
根据可焊性试验结果或类似工程经验,由试验单位编制的用于进行焊接工艺评定的焊接工艺指导性 3 文件。
3.6焊接工艺评定 welding procedure
qualification
在工程焊接前,根据焊接工艺指导书对焊接工艺进行的鉴定性试验,经过力学性能、理化性能以及腐蚀性试验评定合格,并编制出焊接工艺评定报告。
3.7焊接工艺规程 welding procedure
specification
用经过评定合格的焊接工艺评定报告编制的用于工程施工的一整套详细的焊接技术规定和程序。按照此规程焊接可以保证焊缝具有合格的焊接质量。
3.8 返修 repair
焊接接头经外观检查或无损检测发现的缺陷进行的修补焊接。
4 一般规定
4.1 设备
焊接设备应具有良好的工作状态和安全性,能满足焊接工艺要求。
4.2 材料
4.2.1 管子和管件
管子及管件应符合现行标准的规定,并有材质证 4 明书。其质量不得低于现行标准的规定。
4.2.2 焊接材料必须具有制造厂的合格证和质量证明书。在使用前,按批次对焊接材料进行随机抽取复验。复验方法按相关的现行国家标准要求执行。
4.2.3 焊接材料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JB/T 3223《焊接材料质量管理规程》的规定,并满足焊接工艺规程的要求,同时建立保管、烘干、清洗、发放制度。
4.2.4焊接使用到的保护气体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相关规定,并满足焊接工艺规程的要求。
4.3 施工单位应具备国家“化工石油工程施工总承包一级”及以上资质。
4.4 检测单位应具备无损检测工程专业壹级承包资格。
4.5 人员
4.5.1 焊接技术人员应由大专及以上专业学历,有1年以上焊接生产实践人员担任。应具备焊接工艺评定,编制焊接作业指导书和制订焊接技术措施,指导焊接作业,参与焊接质量管理,处理焊接技术问题,整理焊接技术资料的能力。
4.5.2 焊接质检人员应由中专及以上文化水平、有一定的焊接经验或技术水平的人员担任。应具备对现场焊接作业进行全面检查和控制,评定焊接质量,参与 5 焊接技术措施审定的能力。
4.5.3 无损检测人员应由国家授权的专业考核机构考核Ⅱ级合格人员担任,并应按考核合格项目及权限,从事焊接检测工作,审核人员应有Ⅲ级资格证。
4.5.4焊工必须按本规范第6章的规定进行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施焊。
5 焊接工艺评定
5.1 工艺评定
5.1.1 焊接工艺评定的目的在于验证按给定的焊接工艺指导书进行焊接,其焊接接头能否获得符合工程设计的力学和理化性能(如强度、塑性、化学成分和耐腐蚀性)的要求。
5.1.3 凡变更5.4.2中所列项目,均应重新进行焊接工艺评定。
5.1.4 焊接工艺评定应由专业的焊接技术单位执行。
5.2 记录
应对评定合格的焊接工艺的各项参数和试验的各项结果进行记录,并保存好这些记录。记录应参考附录A的表格进行。
5.3 工艺规程
焊接工艺规程应参考附录B的表格,并包括以下 6 内容:
5.3.1 焊接方法
应指明是使用焊条电弧焊、气体保护焊、自保护药芯焊丝半自动焊或它们的任何组合方法。
5.3.2 管子及管件材料
5.3.2.1 基层金属管子和管件材料按表1进行分类:
表1 基层金属分类
类别 规定最小屈服强度σs
MPa
A σs≤289
B 289<σs<448
C σs≥448的各级碳钢及低合金钢均应进行单独的评定试验
注:表中的分类并不表示上述每类中所有的管材可任意代用已做过焊接工艺评定的管材或填充材料,还应考虑管材和填充金属在冶金、力学性能以及对焊后热处理的要求的不同。
5.3.2.2 覆层金属管子和管件材料按表2进行分类:
表2 覆层金属分类
类别号 组别号 金属 举例
Ⅰ Ⅰ马氏体不锈钢 1Cr13,2Cr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