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后进生的转化

浅谈后进生的转化

1
浅谈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唯物辩证法认为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对于后进生我们也应该注重其内在因素,用一分为二的观点来看,从中发现他们的
闪光点,激发其内在的积极性,使其在外部环境的积极作用下,转化为进步的动力。
通过多年的教育教学工作,我总结以下几种做法:
一、 运用赏识教育
实践告诉我们,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长,后进生也同样有自己的理想和愿望,
只要我们善于捕捉他们的心灵上若隐若现的“闪光点”,并及时抓住机会,去鼓励他们,
帮助他们上进,他们一定会取得好成绩的。
二、 注重与家长沟通的艺术
改变后进生的“逆反心理”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师生之间的沟通。对于后进生,我们
教师要不失时机地把握他们的脉搏,捕捉他们的“喜讯”,随时收集他们的优点,对他
们的点滴成绩力争做到胸有成竹,从而找出研究、解决、调整其“逆反心理”的办法。
在给家长报喜的同时,也指出学生存在的问题,使家长心理有数,使学生得到促进,
易于付之行动,从而起到家校联系的教育网络作用。
三、 创造良好的周围环境
正确合理的编排学生的座位,创造良好的周围环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积极上进,
达到“一帮一,一对红”的目的。多年来的教学实践告诉我,编排学生座位也是每个教
师必须重视的一个问题。假如把后进生总是排在后面角落,从心理学角度,他们自
尊心会受到伤害,自暴自弃,甚至产生抵触情绪,出现破罐子破摔的“逆反心理”。通
过合理安排座位,能使学生相互促进,相互制约,调整后进生的“逆反心理”,收到良
好的效果。
四、 以诚相见,不急于求成
后进生的最大弱点是纪律松散,我行我素。对坏思想、坏行为缺乏鉴别力和抵
制力,大错不犯、小错不断,缺乏自控能力,“逆反心理”严重,有的甚至“对着干”。
但后进生又有可取之处,他们性格直爽,敢于承认错误,并有改错之心。只是在认
识上还没有根本转变,所以在行动上难以持之以恒。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有耐心,
不能急于求成,因为任何事物从量到质的飞跃,都有一个过程。我们不可听风是雨,
急躁粗暴,要让学生从言谈的态度和语气上认识你、了解你、亲近你,敢于说内心
话。要以诚相见,平等待人。有时一次两次不见效果,也不要紧,下次再谈。一个
思想观念的形成,非一日之寒,要改变它,也非一朝一夕所能见效,在这种情况下,
教师必须有耐心,允许其反复,并不失时机对其进行有利、有理、有节的教育。只
有当学生体会到老师的良苦用心,至诚之情后,才会“亲其师,信其道”。
转变一名后进生和培养一名优秀学生是同等重要的,要做好后进学生教育转化
工作,班主任一定要舍得下功夫,开动脑筋,不断研究和改进工作方法,要针对后
进生的思想实际和心理特点,做到有情有理,严而有方,把无限的信任与不断要求
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把后进生转化为好学生,为国家培养更多的合格人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