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3’()*@;.*6.-2.3ABC60-2.3%D$E53C" />
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武术馆校发展的现状_问题及对策

武术馆校发展的现状_问题及对策

体育文化导刊!""#$%!%&’()*+’+,)-./’)0/0123+/,.45)67$8/6.3/+6)0/+9:053/+901;*036’<+3=.6)/>?;*0/’03’()*@;.*6.-2.3A BC60-2.3%D$E53C0@F$<$?G+H+330@I$J %DDK L $M’’.’’)/>6(..N C0/0-)C )-*+C6+/,1)/+/C)+9 3.653/0/)/H.’6-./601+/+6)0/+9’*036)/>.H./6$;*036<+3=.6)/>O5+36.397@P09$!@8’’$K@%Q R !K !"$S+/>@T$J !""#L $;*036’*0/’03’()*)/U()/+V M ’63+6.>)C )/H.’6-./6$W/*529)’(.,<M 6(.’)’)/E(.W/)H.3’)6701X3)6)’(U095-2)+(作者单位: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人类运动学院L责任编辑A 古柏武术馆校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马宇峰摘要:武术馆校的出现顺应了社会对教育多元化发展的要求,顺应市场经济的需要,顺应武术自身发展的需要,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旺盛的生命力。

同时@武术馆校作为改革开放后的新生事物@如何引导和规范武术馆校的持续健康发展@已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本文就武术馆校的现状、影响其发展的原因进行了探索,并就其发展提出了建议和措施。

关键词:武术;馆校;对策一、武术馆校的发展现状及作用分析(一)武术馆校的发展历程类似现代武术馆校的习武社团教育组织,古已有之,如宋朝民间传统的武术组织“社”、“堡”、“塞”等。

民国时期中央国术馆的成立为现代武术馆校的发展开创了先河,并推动了各地市、县分馆的建立和发展。

新中国成立,为武术的发展开辟了新的天地。

武术作为社会主义体育事业的一部分,其性质、地位、目的和作用也发生了变化。

特别是%DQY 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各种政策的确立为武术的发展提供了鼓励和支持。

%DY!年召开的全国武术工作会议上所提出的大力开展各种形式的群众武术活动,允许民间开办武术馆校、授拳传艺,给群众性武术活动指明了方向,各种形式的武术馆校、站、社等应运而生。

Y"年代初,电影《少林寺》的播出@使武术热在中国大地骤然兴起。

各地武术馆、拳社、辅导站等社会武术组织活跃起来,武术学校也相继产生。

随着改革开放和国际间交流的与日俱增以及《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DDK 年)、《社会力量办学条例》(%DDQ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育育改革@全面推动素质教育的决定》J %DDQ 年L 等政策条例的出台,民族文化教育积极进行改革,武术馆校出现迅速发展的趋势。

目前@我国已有各类武术馆校一万余所。

纵观武术馆校近!"年的发展,我们发现它已经摒弃了旧时代“内不传外,传男不传女Z 的保守思想,抛开了门派之别,广纳各门各派之长,立足于素质教育的要求,着眼于提高创新能力,提高教育、教学、服务质量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探索出了一条文化教育与武术教育密切结合、共同发展的办学路子(公办、民办、合资办学等形式),这是对原有教育体制做出的有益的补充,为弘扬民族文化做出了重要贡献。

武术学校的出现顺应了社会对教育多元化发展的要求,顺应市场经济的需要,顺应武术自身发展的需要,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旺盛的生命力。

(二)武术馆校发挥的作用%$继承和弘扬地方传统武术文化。

武术有很多流派。

以河南为例,河南以少林拳和太极拳为主要拳种。

少林拳以嵩山少林寺为中心,遍布全国@形成了数百所以少林拳为主的武术馆校[陈氏太极拳的发源地温县陈家沟是全国享有盛名的太极之乡,以太极拳为主要拳种的馆校有数十所之多,许多馆校多以享有盛名的老拳师为校长、馆长或主教练,他们把自己研习了几十年的工夫传给武术馆校学生,使地方传统武术不断发扬光大。

!$使中国武术得到兼收并蓄。

中国武术传统思想是保守的,门派对立非常严重,在各拳师传授武艺时对其他门派的拳种是不认可的,所以说门户之见、宗派主义是影响武术自身发展的重大障碍。

为适应改革开放和办校经济效益的双重需要,武术馆校打破了以前的禁锢思想,兼收并蓄了各种流派的长处,如现在的河南塔沟武校开设的不仅仅是少林拳@还有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散手、跆拳道等。

这些武术馆校兼收并蓄的思想和做法,为中国的武术发展起到了很大作用。

K$培育大批武术竞技人才。

总的说来,武术馆校学生的学习目的是很好的。

大部分学生都愿意献身武术事业。

这些学生或者从小就受武术的熏陶@或者个性使然@他们热爱武术事业@立志为繁荣我国武术文化做出努力。

武术馆校的应运而生@为繁荣武术事业,培养武术专业人才做出了贡献。

据调查@仅河南塔沟武术学校@截止到!""!年%%月底@共培养国际级冠军#D 人@国家级冠军%DK 人。

&$促进经济发展。

武术馆校在满足武术爱好者需要的同时@也吸引了全国各地乃至国外的武术爱好者前来学艺。

这些学生的到来为武术馆校和当地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少林拳的发源地———河南登封市,充分发挥“少林武术”的名牌效应,大力发展武术产业。

登封市现有Y!所武术馆校,其中外地人士投资办的武校有KD 所,仅此一项就吸引外来投资!亿元。

一批武校的开办吸引了#万多来自海内外的学员,每年为该市输入逾亿元资金,极大地促进了该市农业、交通运输、金融、保险、商业和旅游业的发展。

据该市有关统计资料显示,仅习武的学生每年消费粮食高达%K#"万斤,蔬菜瓜果!&""万斤,肉类!&"万斤,极大地促进了该市的消费。

两年一次的国际武术节,邀请了众多国内外武术爱好者前来参赛,同时也给河南旅游业带来了很好的效益。

举办少林武术节不但能以武会友,推动少林武术的普及和提高,而且还促进了当地的经贸活动。

目前该市已把武术产业作为推动该市经济发展的一个支柱产业。

(三)武术馆校办学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硬件设施不足。

目前,大部分武校属于民间私人办学,创业都很艰苦,在建校初期启动资金少$多数临时租借其他单位的场地,采取只招生不建校舍的办法,教舍破烂不堪,学校地址经常变动,学生住宿拥挤,训练场地简陋,训练器材严重不足,没有图书馆、阅览室和微机房。

尽管经过几年的艰苦奋斗,武校的条件有所改观,但武校教学设施还是薄弱环节。

现在,学生人均拥有的教室面积和训练场地大多数达不到全日制普通中等专业学校的标准。

%#师资力量薄弱。

应该说武术师资队伍是一支朝气蓬勃、有着很大发展前途的师资队伍,但学历水平普遍偏低,其中无学历者和无级别教练所占比重较大。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是一部分专业运动员退役转行当教练员,鉴于年龄较大和认识水平所限,无继续深造的要求;二是武术馆校受资金所限,留用本校学员直接转变为教练,没有经过专门高等教育培训;三是高学历及高职称教练员,由于待遇和家庭问题,不愿意到基层武术馆校任教;四是武术馆校领导对教练员专业水平的提高不够重视。

这种状况势必造成馆校师资队伍教学和科研水平偏低,只有极少数教练员在刊物上发表过文章,暴露出武术教练员科研意识淡薄,理论思维枯竭,科技知识贫乏的弱点。

在组织课堂教学中,教练员们训练内容的设计和安排多以经验为依据,科学化程度较低。

&#学生来源无保障。

许多武术馆校招生来源混杂,生源质量、数量无保证。

据初步了解,大部分武术馆校拥有学生在"’’名以下,甚至有不少武校只有几十个人,而拥有学生!’’’人以上的武术馆校只占!’(左右。

可见学校规模小$生源相对分散$生源严重短缺$已成为制约武术馆校发展的一大障碍。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一是大多数家长认为,学生接受教育还以地方办学中的九年义务教育为主$没把武术馆校当作学习文化课的场所,而只是把它当作习武健身,进行业余活动的场所对待*二是武术馆校项目设置、办学规模和方式受到具体条件的制约,导致在校学生流动性很大;三是部分学生对武术学习存在错误认识$盲目崇拜武术$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偶遇挫折就轻易放弃了学习。

+#开办武术馆校的动机不同。

大部分开办武术馆校者是为了发展武术事业,这表明当今大多数武校的办学宗旨是正确的。

但也有一部分馆校负责人更注重于赚钱,或者说办学目的是纯粹商业性的行为。

部分馆校办学宗旨不端正$常常利用虚假广告骗取学生钱财,败坏了武术馆校办学的声望,阻碍了武术馆校今后的发展。

"#政策法规不够健全,多头审批现象比较突出。

政策法规因素对武术馆校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

在实际工作中不难发现,很多地市有关的法制建设已日趋完善$但往往是原则性强$而实际可操作性差$致使现实中出现许多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难纠的情况。

另外$在武术馆校审批通过方面存在着较为严重的问题$多头审批现象比较突出。

参与审批的不仅有各级政府、教育部门、体育部门、武协,还有工商部门、旅游部门、民主党派$甚至有些武术馆校是由所在村党支部同意就挂牌成立了。

由于审批部门掌握的尺度不一,尤其是一些部门工作人员,不懂办学审批条件或者是不负责任,导致一些不具备办学条件的学校草草上马$甚至有个别馆校未经任何主管部门审批也开始招生办学了。

二、武术馆校发展的对策(一)加强管理,规范办学秩序,提高管理水平政府加强对武术馆校的宏观管理,是保证武术学校健康发展的前提。

从%’世纪,’年代以来,国家体育总局和各省级体育行政部门相继制定了关于武术馆校发展的政策法规。

如:《经营性武术组织的管理规定》,《关于进一步加强民间武术工作管理的通知》等等。

而教育系统到!--.年陆续制定了各种社会力量办学法规,包括《社会力量办学若干暂行规定》,《社会力量办学财务管理暂行规定》,《社会力量办学教学管理暂行规定》,《社会力量办学印章管理暂行规定》,《社会力量办学条例》(国务院下发)以及《关于实施社会力量办学条例若干问题的意见》(国家教委下发)等等。

%’’’年.月,国家公安部、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联合下发《关于加强各类武术学校及习武场所管理的通知》,要求各省市加强各类武术学校与习武场所的管理,并首次明确指出了武术学校与习武场所的区别,要求规范武术学校的审批程序,并要求各职能部门协调工作,相互配合,各负其责,齐抓共管。

一系列适用于武术学校、习武场的管理规定,为调动社会力量办学的积极性,引导规范办学,保护有关各方的利益发挥了积极作用。

国家的宏观管理在于克服武术馆校办学上的盲目性,运行上的无序性,教学上的随意性,避免因缺少宏观指导而使个别武术馆校陷入自生自灭的境地,促使其良性发展。

政府宏观管理,更应注重强化服务指导,做到宏观指导正确,督促保障有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