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物流实时跟踪系统及实现 文/ 李 利 周福全 申金升 刘志硕 多数现存的物流系统未能真正实现物流作业过程的电子化,这使得物流这种现代经济综合服务模式不足以实现最佳的经济效益。鉴于这种情况,现代物流实时跟踪系统平台设计问题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也许能在为货主提供尽可能详细的信息和咨询服务的同时,进一步提高物流系统的运营效率和质量,增强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科技含量和竞争力。 鉴于我国传统物流系统存在的诸多问题,开发一套物流全程实时跟踪查询系统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所有前述分析的基础上,文章将重点阐述并初步建立集成物流作业的实时信息采集、分析、处理、运载工具实时监控、WebGIS物流信息实时查询与发布等技术的"物流实时跟踪服务系统"总体结构框架、软件功能框架及其实现的具体研发方案。 物流实时跟踪系统框架设计 系统硬件组成 如图1所示,物流实时跟踪系统由物流信息实时采集、信息传输、信息处理和信息发布等子系统组成,各子系统实现的功能和采用的技术包括: 1)物流信息实时采集子系统 物流信息实时采集子系统的功能是实时采集货物在仓储、运输或生产加工过程中的动态 信息,为物流的实时跟踪提供信息和数据来源。它采用的技术包括前面介绍的条码技术、射频识别技术以及GPS技术等。 2)物流信息传输子系统 物流信息传输子系统的功能是将信息采集子系统得到的数据通过无线或有线的通信方式传到物流管理控制中心。目前常用的无线通信方式有集、GSM、CDPD、CDMA、GRPS以及蓝牙技术等,有线通信方式包括DDN、X.25、PSTN、ISDN、LAN以及宽带网等。 3)物流信息处理与发布子系统 物流信息处理与发布子系统负责对相关的物流数据进行存储、分布式处理和发布。它涉及的技术包括数据库、GIS、人工智能以及Internet相关技术等。 物流实时跟踪系统的实现 系统预期实现的目标 如图1所示,按预期实现的功能来划分,本系统将包含物流信息实时采集、信息传输、信息处理和信息发布等子系统;如果按照完成上述功能所需要的核心技术来划分,可以归纳为如下几个子系统: 1)货物自动识别系统; 2)基于GSM/GPS技术的运载工具调度监控系统; 3)基于GIS技术的物流网络和配送优化模型与系统; 4)基于WebGIS的货物实时信息查询与发布系统; 本系统的主要目标就是集成子系统1-4的所有技术成果,在系统总体设计的指导下将其打包为一个整体解决方案,也许能为现代物流实时跟踪系统平台设计提供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 系统实现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 1)货物自动识别与运载工具一体化的信息实时采集技术: 2)基于GSM/GPS技术的运载工具调度监控技术; 3)基于WebGIS的全程货物信息查询与物流信息发布技术; 4)现代物流实时跟踪系统平台的设计与开发。 各子系统采用的研发方案与技术路线 1)货物自动识别系统(图2) 利用物流Bar Code、POS系统、EDI等数据采集技术,对物流中的货物进行标识和描述,可以将其与运载工具定位信息打包,通过无线(/有线)通信系统将货物信息上传至监控中心。 2)运载工具调度监控系统(图3) 基于GSM/GPS技术的运载工具调度监控系统由移动目标车载单元和监控中心组成。 ①移动目标车载单元包括GPS接收模块、GSM双向无线通信模块、天线等设备,实现的功能包括: ● 通过GSM与监控中心实现双向无线通信; ● 通过GPS模块采集运载工具定位信息,通过GSM短消息将定位信息和货物信息发往监控中心; ②监控中心由SMSP、服务器、Oracle 数据库和GIS等组成,实现的功能包括: ● 对运载工具进行跟踪、监控; ● 对不同类型的信息做分布式处理,并提供给Client和Browser端应用; 3)物流网络和配送优化模型与系统 基于GIS技术的物流网络和配送优化模型与系统的研发拟采用CS(Client/Server)结构,将任务分配到服务器及客户两端。 ①Client端的程序开发使用VC++及MapX,实现的功能包括: ● 与服务器端数据库的通信; ● GIS的基本管理功能,包括电子地图的显示、缩放、漫游等基本操作; ● 对运载工具进行实时监控,包括全屏监控和分屏重点监控; ● 采用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作为物流网络和配送优化模型,并将算法软件嵌入到GIS中;[4] ②服务器端的主要功能包括: ● 接收运载工具实时定位信息与货物识别信息一体化的打包信息,并将其存入数据库。 ● 负责Client端与数据库之间的通讯,即由货物信息查询数据库,反馈回相关车辆信息(经度、纬度、速度、方向等)以供Client端程序更新车辆显示。 4)货物实时信息查询与发布系统: 货物实时信息查询与发布系统拟采用BS(Browser / Server)结构:即所有任务集中于服务器端处理,客户端仅需浏览器。服务器端程序开发使用MapX、HTML、ASP,数据库开发使用Oracle。 系统的工作流程是:Browser访问网站并提交货物查询信息(货物编号、授权密码等)后,服务器对数据库索引查询,再根据两类不同的查询结果(货物处于静止仓储状态,货物处于动态运输状态)采用不同的信息处理方式。 ①当货物处于静止仓储状态时,服务器将货物仓储位置在电子地图上标识,然后将电子地图以GIF或JPEG格式压缩后,传输给Browser以供浏览。 ②货物处于动态运输状态时,服务器向Browser传送运载工具的实时经纬度定位信息,并将运载工具以符号的形式加入电子地图中,同时将地图以GIF或JPEG格式压缩后,传输给Browser以供浏览。 专家声音 张智文:科技部"十五"科技攻关计划"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关键技术研究、开发及示范工程"重大项目管理办公室主任 在"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应用示范工程"项目实施一年后的今天,科技部组织了对该项目的中期检查,主要目的是按照节点控制的原则,对前一阶段工作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判断该项目下设各课题的质量和进度是否符合课题任务书中的要求,使项目领导小组、专家组和项目办公室能够总体把握项目进展情况;及时发现项目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和专家的交流提出今后工作方向,为2003年的总结验收奠定基础。 一年来,各课题组结合课题任务书中的指标和各自基础,在"九五"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国情,有针对性的开展了一些技术开发和软课题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有些技术还申请了国家专利。领导小组、专家组和项目办公室在这一年中做了大量的协调和指导工作。他们从整个项目出发,在区域示范中强调了电子商务和物流的相互协调发展;在突出了行业特色的前提下做好电子商务与物流的行业示范;在技术开发方面明确了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相互联系和依存的关系。这也是本项目的创新点。 目前,项目办公室和各课题承担单位克服了任务量大、经费有限等困难,绝大部分课题已经按课题任务书制定的计划完成了本年度的目标。项目实施中得到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如"北京社区电子商务示范工程"、"济南市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示范工程"、"重庆摩托车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示范工程"等,都超额完成任务。 尽管该项目已取得了预期的成绩,但是专家组和项目办公室成员也在检查过程中发现了一些问题:目前最主要的问题是各课题组虽然能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思考问题,保证了所承担课题能够快速、高效的完成合同任务,但缺乏从项目整体高度来看待和解决问题,不了解其它相关课题的发展情况,也就无法考虑与其 它课题的配合;而且,与标准制订和技术开发的结合还不够紧密。 针对以上情况,专家组和项目办公室从各课题、专题间的衔接出发,提出了意见、建议和更高的要求,并指出了各课题的努力方向。技术开发课题应该针对应用进行开发,与标准制订、应用示范紧密结合在一起;各课题要注意相互协作,在项目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指导下,在项目的内部建立更紧密的连接,最终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推进。 各课题承担方对此次检查极为重视。检查结束后,各课题承担单位立即组织召开协调会,结合专家组和办公室的意见、建议,对前一阶段的工作作出总结,同时调整和部署下一步工作。 中期检查既肯定了以往的成绩,又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和努力的方向。它是"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应用示范工程"的加油站,对促进整个项目在2003年年底前顺利完成,或超额完成起到促进和推动的作用。 项目进入第三个年头后,项目领导小组和办公室提出要加强宣传、培训和中介体系的建设,并争取在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开展电子商务和物流的应用,推动电子商务和现代物流技术在更多地区、更多企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这需要各课题承担单位、项目领导小组、专家组的通力合作、共同努力。 流通信息化的阳光地带 推进我国流通信息化是关系到国民经济持续增长的基础,国家经贸委主任李荣融2002年1月20日指出: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与繁荣,离不开创新与变革。一个行业、一个企业的持久发展和繁荣,也离不开创新与变革。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流通领域的创新与变革也呈现出加快的趋势。推进流通现代化是对传统流通业的创新与发展,代表着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和流通业的改革方向。 "面向现代流通的客户关系管理与 供需链技术攻关及应用"作为科 技部"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关键技术研究、开发及示范工程"项目的重要课题之一,经过承担单位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近一年的努力,目前已获得阶段性成果。 2002年11月18日,科技部"十五"科技攻关计划"面向现代流通的CRM/SCM技术攻关及应用"课题中期检查会议在北京召开,课题的负责人在课题汇报时对课题实施过程中的指导方针、技术路线、特点进行了总结。 应用为先 初见成效 2002年4月,在国家经贸委与科学技术部的关心下,中商生产力促进中心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电子商务部正式签订了大型工业集团电子商务典型应用项目合同。为保证项目高效有序的开展起来,中国石油电子商务部示范工程项目组制定了全面细致的工作任务安排,将项目分为四个发展阶段,同时将每个阶段的工作分解成17个工作任务,明确了详细的工作目标、阶段成果以及完成时间,各负责人签订了项目责任状。项目主要分为中国石油发展电子商务的总体设计、网上采购与销售的商务模式设计、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及网上购、销业务的实现、网上购/销管理规范和技术标准研究四个发展阶段。 目前,该项目已取得可喜的进展,截止到2002年11月份,第一阶段总体设计工作提前完成,第二阶段电子采购与销售商务模式设计工作基本完成,第三阶段工作之一的中国石油电子商务平台开发与建设工作全部完成。依照专题合同的年度计划及年度目标,现已全部按合同要求完成2002年度专题计划内容。 中国石油开展电子商务的目标是发挥优势,借鉴国际大公司的通行做法,采用世界最先进的技术、管理和机制,统一规划,分步实施,从物资采购入手,逐步扩大到产品销售和技术服务,创立及运营一个国际一流的、以中国石油天然气工业为主要对象的企业对企业(B2B)电子交易平台,推动公司持续重组和加快经营机制的转变,进一步促进中国石油业务流程自动化,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公司的整体效益。 中国石油之所以选择电子采购、电子销售、电子市场三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