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试论我国行政权力的法制监督

试论我国行政权力的法制监督

试论我国行政权力的法制监督

【内容提要】

随着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 国家的职能大为扩张, 行政权力急剧

膨胀,其活动范围随之扩展,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我国正处

于社会转型、体制转轨、政府职能转变的变革时期。因此,强化行政

权力的法制监督尤为迫切和必要, 经济基础、 上层建筑诸多领域中的

深层次矛盾比较集中的暴露出来, 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不

断增强,全社会对依法行政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本文论述的行政权力, 就是一个国家权力体系中负责执行权力机关意志维护社会经济文化 秩序、增进社会福利,管理社会事务的支配力。这包括两部分内容: 一是行政权力必须授予一定的载体, 并形成一定的体制, 以及这些权 力组织内部活动的各种规则; 二是规定哪一类行政组织享有哪项行政 权力是国家公共权力, 享有个人私权力无法比拟的特权。 它的行使必 然改变或重新确立行政机关与公民、 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之间的权力义 务关系,必然会影响到公民、法人的合法权益。如果行政机关违法或 不当地行使权力, 不仅损害相对人的利益, 而且会破坏统一的法律秩 序,从而影响公共利益。因此,必须对行政权力的取得运用等加以监 督,使之更加符合公民、法人的合法利益和公共利益。对行政权力的 监督方式和途径不是单一的, 监督规则也是多样的, 但如何才能更有 效的监督,中共十五大确立了依法制国方略和实行依法行政的原则, 建立健全对行政权力监督的法律制度在依法制国中显得尤为重要。 本 文着重论述我国现行行政权力法制监督的主体、 内容方式以及监督不 力的原因,如何强化行政权力监督和达到的要求做了论述。

【关键词】 ; 行政权力、法制监督、依法行政 第一部分:我国现行行政权力法制监督概述

一、 ;行政权力法制监督的概念和主体 行政权力法制监督,是指国家权力机关、国家司法机关、专门行政监 督机关及国家机关系统外部的个人、 组织依法对行政主体及国家公务 员行使行政职权行为和遵纪守法行为的监督。 行政权力法制监督的主 体是国家权力机关、 国家司法机关、 专门行政监督机关以及国家机关 系统外部的个人、组织(即行政管理法律关系中的行政相对人)国家 权力机关、国家司法机关、

专门行政监督机关作为行政全力法制监督 主体,能对监督对象采取直接产生法律效力的监督措施, 如撤消行政 行为、处罚违法违纪的公务员等。 行政权力法制监督的对象是行政主 体及国家公务员。 在行政权力法制监督法律关系中, 一方是监督主体, 一方是监督对象。监督对象首先是行政主体,即行政机关和法律、法 规授权的组织, 其次是国家公务员。 国家公务员在行政管理法律关系 中是行政主体的代表,

在行政管理中代表行政主体行使行政职权, 但 在行政权力法制监督法律关系中, 却不于行政主体并列, 成为独立的 监督对象。特别是在行政监察中,国家公务员是最主要的监督对象。 行政法制监督的主要内容是行政主体行使行政职权的行为和国家公 务员遵纪守法的行为。

二、 ;行政权力法制监督主体的种类及监察内容 1、;权力机关的监督

各级国家权力机关, 特别是全国人大和全国人大常委会是行政法制监 督的最重要的主体。 国家权力机关对行政的监督主要是对行政抽象行

政行为的监督,如果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对国务院行政法规的监督,

省、 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大、人大常委会对地方政府规章的监督,其他地 方国家权力机关对相应地方人民政府规范性文件的监督, 国家权力机 关对抽象行政行为的监督即可以通过备案制度进行, 也可以应其他监 管主体的请求进行。 国家权力机关通过审查监督, 如认为行政机关的 抽象行政行为。 除了对抽象行政行为进行监督外, 国家权力机关对行 政的监督还包括对各级人民政府组成人员的监督。 国家权力机关如发 现政府组成人员有渎职、失职行为,可以通过法定程序罢免渎职、失 职的政府组成人员。

2、;国家司法机关的监督

国家司法机关包括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 人民法院作为行政权力法制监督主体, 起主要监督方式是通过行政诉 讼——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进行审查, 撤消违法的具体行政行为, 以实现其监督职能。除次以外,人民法院还可以通过司法建议的方式, 建议行政机关纠正不属人民法院撤消范围的违法行政行为, 和建议处 分在违法行政行为中有过错的国家公务员。

人民检察院作为行政权力法制监督的主体, 主要限于对严重违法乱纪, 可能构成犯罪的国家公务员的监督。 人民检察院特别通过对犯有渎职 罪、贪污罪、贿赂罪的公务员进行侦察和提起公诉,实现其行政权力 法制职能。此外, 人民检察院还具体对劳改、劳教场所及其管教人员 实施日常监督,通过处理劳改、劳教工作中违法行为,保障这一特定 行政管理领域的行政法治。

3、;专门行政监督机关的监督

; 专门行政监督机关主要指行政监察机关和国家审计机关。二者既

是行政系统内部监督机制的环节, 同时也是国家行政权力法制监管机

制的环节。

; 行政检察机关作为行政法制监督主体,主要是国家公务员遵纪守

法情况实施监督。 行政检察机关通过主动调查和接受行政相对人的申

诉、控告、检举,发现相应国家公务员的违法乱纪行为、违纪的公务

员,以纠正国家公务员队伍中的违法、腐败现象,保障整个行政系统

的廉洁、勤政。

; 国家审计机关作为行政法制监督的主体,主要是对各级人民政府

及其工作部门的财政收支行为进行监督。 审计机关通过审计职能, 发

现监督对象违法或违反国家有关规定的财政收支行为, 依法予以处理、 处罚或提请有权处理的机关依法予以处理、 处罚,以保证财务领域的 行政法治。审计机关对行政机关以外的金融机构、企、事业组织的财 务收支进行审计监督不属于行政法制监督,而属于行政监督的范围。

4、;社会监督

; 个人、组织在行政管理法律关系中是管理对象,是行政相对人,

而在行政法制监督关系中, 则是监督主体, 有权对行政主体行使职权

的行为和国家公务员遵纪守法的情况实施监督。当然,个人、组织作

为行政法制监督主体, 不能直接对监督对象采取有法律效力的监督措 施、监督行为,个人、组织的监督是通过向有权国家机关提出批评、

建议、申诉、控告、检举、起诉、 ,或通过报刊、杂志、电台、电视

台等舆论工具对违法行政行为予以揭露、 曝光,为有权国家机关的监

督提供信息,使之采取有法律效力的监督措施、监管行为,实现行政

法制监督的目的。由此可见,国家机关系统外部的个人、 组织的监督, 是其他法制监督启动的动力,是行政法制监督的基础。

三、;行政权力法律监督的形式

(一) ;人大法律监督的方式

1、;人大法律监督的主要方式

1) ;经常了解人民政府遵守和执行宪法、 法律、法规和法律法规性决议 的情况;

2) ;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撤消国务院制定的同宪法、 法律相抵触的行政 法规决定和命令; 地方各级人大和县级以上地方人大常委会撤消同级 人民政府的违法、不当的决定和命令,包括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省 会、自治区首府所在地的市及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大及它们 的常委会撤消同级人民政府制定的同法律、 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相 抵触的规章;

3) ;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审议国务院提出的法律草案, 省、自治区、

直 辖市和省会、自治区首府所在地的市及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 大及它们的常委会审议同级人民政府提出的地方性法规草案。 审议法 律、法规草案既是一道立法程序,又是一道监督程序。

2、;工作监督 1) ;审查政府的工作报告。 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 通过听取、

审议 同级政府的工作报告对政府工作进行监督。

2) ;审查和批准政府提出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和计划执行情况

的报告。政府编制和执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实质上是政府的

施政方针,关系到人民的眼前和长远的利益,人大必须认真监察。

3) ;审查和批准预算和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 审查和批准预算及其执行 情况是国家权力机关政府拥有的支配国家资财权力的一种重要控制

手段,国家资财是劳动的积累,反映了人民劳动的成果,也是人民利

益的体现。 人大监督政府在行政管理中正确使用它, 使之符合人民的

利益。

4) ;组织人大代表对政府工作进行视察和检查。 通过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的视察和检查, 国家权力机关可以更具体、 更切实地监督政府及其工 作部门和工作人员在实施个方面行政管理活动中正确贯彻执行宪法、 法律、法规,促使行政机关在工作中坚持依法行政,合法、适当地行 使其行政管理职权。

5) ;办理公民来信、来访和申诉。我国各级人大常委会普遍设立了来信、 来访机构,专门接待群众来信、来访和申诉。通过群众来信、来访和 申诉,及时地发现执行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工作中的违法失职行为, 督促有关部门采取措施予以查处, 也是实现人民代表大会对行政监督 的一种方式。

6) ;监督政府处理人民代表的提案和意见。 人民代表在向人大或其常委 会提出的各方面工作的建议、 批评和意见, 由常委会的办事机构交由 有关机关、组织研究处理,并负责答复。代表如果对答复不满意的, 可以提出意见,并再作研究处理,并负责答复,监督政府处理并答复 人大代表的意见和提案的办法, 在我国各级人大以形成制度,

是对行 政进行监督的一种方式。

7) ;质询和询问。质询一般是针对政府及其工作部门工作出现重大失误, 政府工作人员实施了违法违纪行为时采取的一种监察手段, 除质询权 外,人民代表还可以行使询问权,通过询问,要求政府有关部门对议 案中不清楚的事项作进一步的解释和说明, 使人大代表更好地了解议 案的全部情况和理由, 以使对议案正确地作出决定。 询问是国家权力 机关的一种事前监督。

8) ;组织特定问题调查委员会。 人大的特定问题调查委员会对行政管理 过程中特定问题的调查是及时查处国家行政管理中重大的、 特殊的违 法和不当行为的一种较为灵活的监督方式。

3、;人事监督、选举权、任命决定权是对政府组成人员的事前监督,

罢免权,免职决定权是对他们的事后监督, 这是国家权力机关人事监

督的两个方面。 通过人事监督权的行使, 可使那些不符合条件的人不

得担任各级政府组成人员, 有能将那些不称职、 违纪违法的各级政府

组成人员予以撤消。

(二) 司法机关对行政的监督方式

1、 ;人民法院的监督,主要是通过审理行政案件来进行的。 1990 年

10 月 1 日起实施的《行政诉讼法》明确了监督的形式、特点、范围

和程序等,并且该法第 56 条规定,人民法院在审理行政案件中认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