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6-中国科技信息2007年第9期 CHIN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 May.2007健康与生物医药
面。1 黄芪的栽培及种子采收武保国等[1]通过研究提出塔落岩黄芪和细枝岩黄芪在内蒙古伊盟地区的适宜收获期为10月上旬,此时采收的种子品质好,种用价值高。不同发芽床上进行的发芽率比较试验表明,沙培法和土培法明显高于水选法和硝酸钾处理法,以沙培法的发芽率为最高。马世震等[2]在陇西首阳黄芪人工栽培基地按照海拔、地形和地貌条件的不同,各选取666.67m2试验样地,按照不同密度设计株行距,统一种苗和田间管理技术进行栽培试验,收获期统一测定黄芪产量和个体特征,利用HPLC方法对不同密度栽培黄芪甲甙含量进行测试。研究结果表明,从黄芪的外观等级、经济效益和黄芪甲甙含量等指标评价,最佳栽培密度为20cm×20 cm。徐福祥等[3]对渭源县黄芪白粉病的发生分布、症状、浸染循环及发病与生态环境的关系进行了调查研究,并通过防治试验从实行轮作倒茬、合理密植、增施农家肥、清洁田园提出了农业防治措施和几种无公害农药防治方法。李伟民等[4]在秦王川引大灌区进行蒙古黄芪不同栽植密度试验,结果表明,蒙古黄芪的最佳适宜栽植行距为40 cm,株距为15 cm,密度为16.7万株/hm2,其主根性状优、产量高,产量达8811.1 kg/hm2。可供蒙古黄芪的规范化栽培参考。2 黄芪的化学成分的测定杜雯等[5]通过比较中国药典规定的2种黄芪药材中皂苷类、黄酮类和多糖类物质的含量,确定了黄芪化学质量标准的评价指标。马英丽等[6]用甲醇回流提取黄芪中皂苷类成分,以氯仿:甲醇:水(65∶30∶10)为展开剂,采用双波长薄层扫描法,在λS=390nm,λR=590 nm下,对18个产地的黄芪样品进行了定量分析,以黄芪甲苷为指标成分,用系统聚类分析对其进行了化学模式识别研究。结果证明蒙古黄芪和膜荚黄芪中的黄芪甲苷含量较黄芪研究进展付国军 康杰 王维仁 五常市林业局 150211摘 要对黄芪形态、栽培、种子采收、化学成分和植物分类学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黄芪(Radix Astragali),又称北芪、元芪或黄耆。豆科,多年生草本。主根长,圆柱形,稍带木质,外质土黄色或棕红色。羽状复叶,小叶13~27,卵状披针形世椭圆形,两面有白色长柔毛。总状花序,蝶形花冠,淡黄色或白色。荚果具黑色短毛。花期6~7月,果期8~9月。喜干旱,适应性强。分布于河北、山西、陕西、甘肃、青海、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等地。黄芪的根是著名的中药。商品黄芪呈圆柱形,略扭曲,长20~60 cm,以条粗长、皱纹少、质坚而绵、粉性足、味甜者为好。含香豆素、黄酮类化合物、皂甙及微量叶酸和数种维生素等。味甘,微温,具有补气固表,托疮生肌、利水的功效,主治气血虚弱、自汗、久泻脱肛、子宫脱垂、肾炎浮肿、蛋白尿、糖尿病、慢性溃疡等症。近年来临床用来治疗高血压和急慢性肾炎。被历代医家认为是补药之长。著名的“补中益气汤”就是黄芪配人参、白术、升麻、柴胡、甘草、当归、陈皮等组成,对治疗脾胃虚弱、四肢倦怠、懒言短气、中气下陷有良好效果。近代研究表明,黄芪具有增加免疫机能,抗衰老等作用。黄芪以西北及内蒙产的质量最好,其质量好坏与微量元素硒有很大关系,越是质地好的黄芪,含硒量越高。另种多序岩黄芪的根,商品名“红芪”,在甘肃应用历史悠久,并销广东、福建及出口。近年来,有关黄芪的研究主要集中于黄芪类药材商品的真伪鉴别、栽培管理、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发芽条件等几个方高,这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年版将蒙古黄芪和膜荚黄芪列为正品相一致。此试验建立了一种黄芪质量评价的化学模式识别方法,可用于黄芪质量评价。3 从植物学角度对黄芪不同种类进行分类萨仁等[7]以蒙古高原岩黄芪属植物为对象,应用徐克学的最大同步法,探讨了蒙古高原岩黄芪属(豆科)植物的系统演化,并根据分支分类结果对蒙古高原岩黄芪属进行了系统学处理。作者首次将蒙古高原岩黄芪属分为岩黄芪亚属、半灌木岩黄芪亚属(新拟)和无刺岩黄芪组、丛枝岩黄芪组、无茎岩黄芪组、半灌木岩黄芪组等4个组。文章对蒙古高原岩黄芪组的划分符合前苏联植物志(1945)中的观点。燕玲等[8]对黄芪属的两种药用价值较高、分类学上又颇为相近的植物——膜荚黄芪和蒙古黄芪,就其种子和幼苗形态、营养器官解剖结构及染色体核型等作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2种植物营养器官的解剖结构基本相同,但在种子和幼苗形态、花粉形态及染色体核型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表现为:3.1膜荚黄芪的幼苗较蒙古黄芪高大、粗壮,密被长柔毛,电镜下表皮毛表面密被乳头状突起;第1至4真叶为三出羽状复叶,第5真叶开始出现具5小叶的羽状复叶并逐渐增多,成熟时小叶可达13枚~27枚;小叶较大,长7 mm~30 mm,宽3 mm~10 mm;而蒙古黄芪疏被短柔毛,毛表面较光滑,第2真叶即为具5小叶的羽状复叶,成熟时小叶多达25枚~37枚,小叶长5mm~10 mm,宽3mm~5mm。3.2膜荚黄芪的荚果表面伏生黑色短柔毛,种皮表面纹饰为复网状,蒙古黄芪的荚果无毛,种皮纹饰为皱折状。3.3膜荚黄芪的花粉粒近圆球形,萌发沟短而宽;蒙古黄芪的花粉粒长球形,萌发沟细。3.4膜荚黄芪的核型公式为2n=2x=16=10m+6sm,属1B型;蒙古黄芪为2n=2x=16=8m+8sm,属1C型。上述特征可用于2者的识别鉴定。吴玉虎等[9]发表了黄芪属一新变型。马建军等[10]在-177-回顾和总结前人对黄芪属(Aatragalus L.)植物研究的基础上,对内蒙古黄芪属(Astragalus L.)植物进行形态学、抱粉学和分支分类学研究。通过分支分类学研究获得了内蒙古黄芪属合意分支图。刘娟等[11]采用石蜡切片法研究伊春市北方绿色基地栽培黄芪的显微构造。得出该基地栽培的蒙古黄芪和膜荚黄芪在韧皮纤维的多少和分布、石细胞的有无、束间形成层是否明显、木射线切向切面尖端形状等方面有区别的结论。另外,对黄芪的药理药性也有许多研究,雷红等[12]从塔里木地区收集了黄芪等十四种中草药,经炮制后按常规水提取物用纸片法和试管二倍稀释法做体外抑菌试验。通过试验表明苦马豆茎叶、骆驼刺枝果、红柳嫩枝叶、罗布麻叶、苦马豆根、马齿苋、苦豆子种子、苦豆子茎叶对大肠埃希氏菌(E.coli)敏感,苦马豆茎叶抑菌效果最好。其中罗布麻叶、复方11、复方4、复方2、复方3、复方6、骆驼刺枝果、铃铛刺种子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敏感;尤其是罗布麻叶:复方4、复方2、骆驼刺枝果抑菌效果最好。叶新水 [13]对黄芪注射液临证应用进行了研究。刘爱好等[14]对黄芪注射液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进行临床观察。贾瑞喆等[15]探讨了黄芪对皮质区的神经保护作用。建立新生大鼠HIBD模型,分假手术组(Sham组)、模型组、黄芪治疗组。黄芪对未成熟脑HIBD后皮质部位有明显的神经保护功能,此功能与抑制caspase3的表达有关。张守信[16]等为了寻找脑出血的治疗新思路,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了黄芪注射液对脑出血后不同时间病变局部及其周围星形胶质细胞的标记物胶质细胞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的影响。随着研究的深入,黄芪应用范围愈来愈广,而野生黄芪资源日渐减少,不能满足用药需要。为满足国内市场对黄芪的需求,扩大药源,繁荣经济,近年来,各地对黄芪的人工栽培生产发展较快,并在栽培技术上取得了一些经验。但是,生产上仍存在着人工栽培黄芪发芽率低(3%-40%),播种量大,且难以抓全苗等实际问题。发芽率的研究.中国草地,1997,1:25~28[2]马世震,陈志国,张鼎新,等.陇西地区蒙古黄芪不同密度栽培试验研究.安徽农业科学,2004,32:119~119[3]徐福祥.黄芪白粉病无公害防治技术.甘肃农业科技,2005,1:46~47[4]李伟民,赵连德,贺建华,等.秦王川引大灌区黄芪移栽适宜密度试验研究.甘肃农业科技,2005,1:49~50[5]杜雯,吴晓俊,刘涤等.黄芪化学质量标准的初步研究.中成药,2001,10:745~747[6]马英丽,赵怀清,田振坤等.黄芪质量的化学模式识别研究.中草药,2003,5:460~462[7]萨仁,赵一之.蒙古高原岩黄芪属植物的分支分类学研究.植物研究,2001,1:18~23[8]燕玲,宛涛,张众等.膜荚黄芪与蒙古黄芪植物学特征分析.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01,4:71~77[9]马建军.内蒙古黄芪属(AstragalusL)植物的分类学研究.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1~82[10]刘娟,刘景丽.伊春市北方绿色基地栽培黄芪的显微鉴别.黑龙江医药科学,2004,3:24~25[11]雷红,应璐,祁成年等.塔里木地区黄芪等十几种植物的药性分析.中兽医学杂志,2004,5:8~10[12]张守信,汪丙昂,肖文等.黄芪注射液对大鼠脑出血灶周围区内胶质细胞纤维酸性蛋白表达的影响.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5,26:77~79
参考文献[1]武保国,阎贵兴,黄祖杰.塔落岩黄芪和细枝岩黄芪种子适宜收获期及提高参考文献[1]、秦小红.完善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思考.当代财经.2005年第9期[2]、高丽敏.构建符合中国农村经济新特点的医疗保障制度的设想.中国卫生经济.2002年第4期[3]、冯家宇.健全合作医疗制度 加强乡村卫生组织管理.中华医院管理杂志.1998年第14期[4]、王琦,胡志,鲁超.建立农民健康保障制度.中华医院管理.2002 年11 月[5]、G.布罗姆,汤胜蓝.中国政府在农村合作医疗保健制度中的角色与作用.中国卫生经济.2002年3月作者简介李树森,牡丹江医学院卫生经济管理学院讲师,东北财经大学会计学硕士,财务管理方向。80年代中期以来,合作医疗制度发展比较缓慢。有的建立起来后,没有几年就又垮掉了,一般认为这主要是筹资困难。因此,对于政府对于农村的医疗保障制度的建设,要保证资金的到位,对于经济落后地区,政府给予必要的补助是非常必要的。对于贫困地区的农民给予适当的资助,不仅有利于他们建立起最基本的医疗保障,而且,也有利于调动他们自觉参加医疗保险的积极性,使他们能够从自己有限的资金中使出一部分来用于自身的医疗保障。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合作医疗的管理与监督。对合作医疗保健基金的管理与监督,我国目前还缺乏一个完善的法宝框架,有限的医疗保障资金得不到合理的使用。从调查中发现,农民对地方政府部门的信任程度都不高,造成了人们对合作医疗失去信心,从面不愿意交纳合作医疗基金。这也是目前我国的合作医疗保障制度难以成功运转的一个原因。3、加大宣传,提高农民的医疗保健意识目前,中国农村的广大农民缺乏必要的医疗保健意识,这必然影响医疗保障制度的顺利开展。一方面,有他们的小家意识,即我们经济学中所说的“道德风险”,一些年轻人和身体好的人群,认为交了钱也不会花在自己的身上,因此不愿意参加医疗保障。只有那些家庭成员年龄结构偏大身体状况较差的家庭才愿意参加合作医疗,使合作医疗基金很难维持。另一方面,也有经济上的原因,只看到了眼前利益,而忽视了长远利益。我们要切记邓小平说过的“中国有百分之八十的人口住在农村,中国稳定不稳定首先要看这百分之八十稳定不稳定。城市搞得再漂亮没有农村这一稳定的基础是不行的”。和谐社会的构建任重道远。
上接第17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