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4月第46卷第12期
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与防治
朱建昌张波
(四川省岳池县中医院普外科,四川岳池638300)·论著·
【摘要】目的探讨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对2002年1月~2007年6月期间收治的914例腹部手术患者中,发生切口脂肪液化的53例进行临床分析总结。结果肥胖、使用电刀、营养不良及糖尿病患者切口脂肪液化发生率明
显增高。结论重视和加强术前、术中、术后的处理是防治切口脂肪液化的关键。
【关键词】腹部;手术;脂肪液化;防治;原因【中图分类号】R619I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01(2008)12—35—02
C肌ses,PreventionandTreatmentofAbdo幽alIncisionFatNecrosis乃形肠nch硼晤乃蝴BD
D印amnent0fGeneralSurgery,HospitalofTmditi∞alChineseMedicineinYuechi,Sichu粕638300
【Abstmct】objectiveTo印proachtIlec绷sesaTIdprevention锄dtreahllentofabdominalincisionfatnecmsis.MetlIods53
ofabdomiIlalincision缸rK圮msi8inour}腊pital舶mJ粕uary2002toJune2006were肌alyzedretrospec6vely.IksllItsAhi曲er
incidenceofinci8ion白tnecmsisw鹳duetoobe8ity,usingelectrosu晒caIknif毫,malIlutri6∞ordiabetes.ConclⅧ娃onhisc瓶ealto
preventaIldcureiIlcisi明缸Ilecr∞istIlat8u噌e0璐tlliIlkhiglllyoftlleⅡeahnentforinci8ionbefbre,during明da能r叩eration.
【KeyWor曲】Abd锄既;Surgery;Fatnecrosis;PreV训on孤d№栅ent;Reason
近年来。随着肥胖人群的增加及高频电刀在外科领域的广
泛应用,术后发生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有增多的趋势。切口脂肪液
化发生后既延长了切口愈合的时间.又给患者及其家属增加了
精神上、肉体上的痛苦和经济负担。及早发现和合理的治疗,能缩短疗程,减轻患者的痛苦。现对我院2002年1月~2007年6
月期间收治的914例腹部手术患者中,发生切口脂肪液化的53
例进行临床分析总结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914例,男性429例,女性485例,年龄最大82岁,
最小15岁,平均56.7岁。其中肥胖患者196例,发生切口脂肪
液化17例(占8.7%),非肥胖患者718例,发生切口脂肪液化36例(占5.O%);术中它下脂肪层使用电刀523例,发生脂肪
液化39例(占7.5%),未使用电刀391例,发生脂肪液化14
例(占3.6%);糖尿病、低蛋白血症及营养不良患者39例。发生脂肪液化7例(占18%),非糖尿病、非低蛋白血症及营养不
良患者875例,发生脂肪液化46例(占5.3%)。53例脂肪液
化患者中,发生上腹部切口13例,中腹部切口15例,下腹部切口25例。见表1。
1.2脂肪液化的临床表现及诊断依据
脂肪液化患者表现为术后3~7d出现切口不同程度哆开、
游离,伤口内有水样物溢出,或水样物中混有油珠,挤压时增多,无臭味,切口无明显红肿、疼痛等炎症表现,切口边缘及皮
下组织无坏死现象。渗出液细菌培养阴性。
脂肪液化的诊断依据【lJ:(1)手术切口不愈合,皮下组织游
离,大量渗出液内可见漂浮的脂肪滴;(2)切口边缘及皮下组织
外观无坏死征象;(3)属于非细菌性炎症,渗出液细菌培养无细菌生长,镜下可见大量脂肪颗粒,即可诊断。肥胖诊断【2】:腹部皮
下脂肪厚度>5.ocm,即为肥胖患者。1.3治疗方法
在红外线照射理疗(1’DP)的基础上,根据切口脂肪液化范表1腹部切口脂肪液化发生率
CHINAMODERN
DOCTOR中国现代医生35 万方数据·论著·…——
围、程度分成三类给予不同的外科处理。
第一类28例,切口液化小于切口全长的1/3,切口渗液少,仅
局限于皮下组织浅层内。此类患者拆去少部分缝线(1~2针),挤压
伤口排除渗液,内置凡七林纱条引流,每日换药直至切口愈合。
第二类14例,切口脂肪液化长度小于切口全长的2/3,切
口渗液多,愈合不良达脂肪深层。此类患者切口拆除部分缝线,用凡士林纱条或盐水纱条引流,敷料浸湿即换药,待肉芽组织
长出后用蝶形胶布牵拉固定。第三类10例,切口脂肪液化大于切口全长的粥以上,切
口渗液量大,液化可深达皮下组织全层。此类患者拆去足够长
的缝线,用凡士林纱条或盐水纱条引流,根据敷料浸湿情况每日换药数次,清除切口部份失活组织及缝线,待新鲜肉芽形成
后作切口Ⅱ期缝合。
2结果
第一类患者在7一12d愈合,不需缝合;第二类患者经10~15d
换药后伤口用蝶形胶布牵拉固定后愈合;第三类患者经10~25d
的换药后切口行Ⅱ期缝合后愈合。全组患者无l例形成窦道及继发感染。
3讨论
3.1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原因
有关切口脂肪液化的生理、病理机制目前尚未明确,可能的原因有:(1)患者体型肥胖,由于脂肪组织血供不良,在体型肥胖
者表现更为明显,切开皮下组织后破坏局部血供,影响愈合。(2)
腹壁切开时脂肪组织大块钳夹、结扎,或手术中严重挤压、挫伤,
切口暴露时间长,造成无菌性炎症。(3)术中运用高频电刀切割、
止血,电刀产生高温、热辐射造成皮下脂肪组织灼伤,部份脂肪细胞发生变性。同时脂肪组织内毛细血管由于热凝固而栓塞,进
一步产生血运障碍。(4)患者年老体弱、低蛋白血症、重度贫血等
造成全身营养不良,致脂肪液化;特别对于糖尿病患者,如果在
围手术期血糖控制不佳,使本身血运较差的肥厚脂肪组织血液
供应进一发生障碍,且由于糖尿病患者组织问(脂肪层)水肿,使
大量热能被传导、被消耗,电刀效能下降,使用时间增加,致使组
织间储存了更多的热能,导致术后脂肪液化的范围更广、时间更长。(5)关闭切口时打结过紧、切割脂肪组织过多,或打结过松、
皮下留残腔,积液等,造成脂肪无菌性坏死、液化。(6)术中使用
酒精消毒,酒精町进入切口内,导致脂肪组织变性,而后液化。
3.2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治疗原则
对脂肪液化者常规辅助红外线照射理疗,根据切口脂肪液2008年4月第46卷第12期
化范围、程度,本组将切口脂肪液化分为i类给予不同的治疗,
取得良好效果,若为一类,可拆除1~2针缝线,置凡士林纱条引流,通过换药至切口愈合。若为二类,町拆除部份缝线。伤口用凡
士林纱条或盐水纱条引流,待肉芽组织长出后用蝶形胶布牵拉
固定。若为三类,此类切口渗液多,深层液化,应及时敞开足够长
切口,清除失活组织及缝线,用凡士林纱条或盐水纱条引流,敷
料浸湿即换药,待肉芽组织新鲜后及时行Ⅱ期缝合。3.3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预防
要避免腹部切口脂肪液化发生,我们认为:(1)熟悉外科基
本操作,术中应注意无菌操作原则,妥善保护切口,动作轻柔,仔
细止血,避免大块钳夹组织,尽量避免伤口长时间暴露。(2)合理
使用电切。对肥胖患者切开皮下脂肪组织时尽量不用电刀。如用电刀切开,应调好电刀频率,尽量减少电刀与皮下组织接触时
间,避免使用电刀反复切割组织以及对脂肪组织出血点的盲目
电凝止血。(3)腹膜缝合后以大量生理盐水冲洗切口,将失活、
脱落的脂肪组织冲洗掉。(4)缝合皮下组织时要全层缝合,不留
死腔,缝合间隔适当,缝合打结松紧适度。(5)皮下脂肪过厚者,
可放置橡皮引流条引流,2和48h内拔出。还可用TDP照射理疗有利于切口干燥,防止切口脂肪液化;彭林辉呶寸皮下脂肪组织
过厚的患者,结合患者手术时的情况,估计有发生脂肪液化的可
能时,可于皮下深层、前鞘前面置管持续负压吸引,24_48h后拔
除【3】。(6)对年老体弱,低蛋白血症、重度贫血等营养不良者,应加
强围手术期处理等。特别对于老年糖尿病患者要注意围手术期血糖的控制,如需急诊手术时,要考虑到术后发生脂肪液化的可
能性,及时采取预防措施。(7)术后做好手术切口的护理,保持室
内空气清新,勤换床单,按时换药,积极治疗其它合并症闱。(8)对
于肥胖患者,在术后早期换药时注意观察切口的情况。可从切口
上方向下方以适当的压力挤压切口,一方面可将渗液挤出,避免
脂肪液化的发生;另一方面可早期发现脂肪液化,有利于早期处理。(9)预防性应用抗生素与脂肪液化无因果关系。
【参考文献】
…苏明保,王一平,王旭飞.切口脂肪液化20例诊疗体会m.中国实用外科杂志,1999,19(3):144.【2】崔兆清,苗瑞政,姜言明.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诊断与治疗【刀.腹部外科,2004.17(2):101一102.【3】彭林辉,霍枫,詹世林,等.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防治体会(附62例报告)叨.腹部外科,2006,19(6):35l一352.【4】何瑾玢,李卿,江金燕.10l例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调查及分析叨.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2,12(2):110—111.(收稿日期:200r7一12—22)
36中国现代医生CHINAMODERN
DOCTOR 万方数据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与防治
作者:朱建昌, 张波, ZHU Jianchang, ZHANG Bo作者单位:四川省岳池县中医院普外科,四川岳池,638300刊名:中国现代医生英文刊名:CHINA MODERN DOCTOR年,卷(期):2008,46(12)被引用次数:2次
1.何瑾玢;李卿;江金燕 101例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调查及分析[期刊论文]-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2(02)
2.彭林辉;霍枫;詹世林 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防治体会(附62例报告)[期刊论文]-腹部外科 2006(06)
3.崔兆清;苗瑞政;姜言明 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诊断与治疗[期刊论文]-腹部外科 2004(02)
4.苏明保;王一平;王旭飞 切口脂肪液化20例诊疗体会 1999(03)
1.凌媚 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36例诊治体会[期刊论文]-安徽医药 2011(2)
2.杨丽娟 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诊治分析[期刊论文]-中国医药导报 2009(21)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zwkjzlml-yyws200812018.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