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早期梅毒患者血浆氧化应激指标变化及临床意义

早期梅毒患者血浆氧化应激指标变化及临床意义

现代医药卫生2017年6月第33卷第12期 J Mod Med Health,June 2017,Vo1.33,No.12 早期梅毒患者血浆氧化应激指标变化及临床意义 张丽翠 ,明心亮 ,张 亮 ,梁 洁。,徐 潇 ,方俊婷 ,钟 晨 (1.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 院检验科,新疆石河子832003;2.石河子大学医学院,新疆石河子832000;3.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 附属医院普外三科,新疆石河子832003) 

【摘要】 目的探讨早期梅毒患者血浆氧化应激指标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 在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就诊和体检的患者及健康人群150例,将其分为早期梅毒组、非梅毒组和健康对照 组,其中早期梅毒组60例,非梅毒纽50例,健康对照组40例。对比分析三组氧化应激指标。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比 较,早期梅毒组与非梅毒组隐性氧化蛋白产物、丙二醛、一氧化氮水平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均降低.而早 期梅毒组谷胱甘肽(GSH)水平降低,非梅毒组GSH水平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早期梅毒组SOD活性 下降程度高于非梅毒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梅毒患者机体存在氧化应激状态.体内氧化应激 水平的检测对梅毒的早期诊断、治疗及评价预后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梅毒; 早期; 超氧化物歧化酶; 氧化应激; 丙二醛; 隐性氧化蛋白产物 doi:10.39690.issn.1009—5519.2017.12.0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5519(2017)12.1822.03 

近年来,我国梅毒发病率有逐年上升趋势。由于梅 毒在早期临床表现不明显,一期梅毒皮疹临床可表现 为单一的溃疡、硬下疳、轻度糜烂等,而二期梅毒皮疹 表现多为掌跖梅毒疹和扁平湿疣,同时呈多形性、多部 位出现,常常造成患者对病情的忽视及医生的误诊,给 患者的身心健康带来极大危害,也使梅毒的传播更为 迅速[1]。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感染引起的一种慢性、系 统性、播散性传播疾病。梅毒螺旋体通过破损的皮肤或 黏膜入侵机体,从而侵犯机体所有组织和器官,而其所 有的临床表现都是长期慢性炎症反应的一个过程翻,处 于机体慢性氧化应激状态。而氧化应激过程中产生的 活性氧(Ros)具有较强的氧化活性,具有损伤细胞结 构、脂质过氧化和诱导细胞表型改变的能力。目前,有 研究表明,氧化应激参与许多疾病的病理生理发展过 程【3],但尚缺乏对梅毒患者尤其是早期感染的人群氧化 应激状态的改变方面的研究。因此,作者通过对比分析 早期梅毒患者、非梅毒患者与健康人群,从而进一步了 解早期梅毒与机体氧化应激的相关性。为梅毒的预防、 预后评价及早期治疗提供有力证据。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在石 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人员150例,年龄 20~76岁,平均(44.5+25.1)岁;将其分为早期梅毒组 (60例)、非梅毒组(50例)和健康对照组(40例)。早期 梅毒组中男35例,平均年龄(42.0±14.0)岁;女25例, 平均年龄(39.2_+12.0)岁;非梅毒组中男27例,平均年 龄(37.0+13.0)岁;女23例,平均年龄(41.6+9.0)岁;健 康对照组中男20例,平均年龄(31.0+11.0)岁,女2O例, 平均年龄(35.5_+10.0)岁。早期梅毒组患者检测血浆快 通信作者.E・mail:1167542260@qq.com。 速血浆反应素(RPR)呈阳性,采用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 心2002年推荐的梅毒确诊试验——梅毒螺旋体颗粒凝 集试验(TPPA)呈阳性,临床表现一期梅毒皮疹以单一 的溃疡为主,而二期梅毒皮疹以掌跖梅毒疹为主,作为 诊断早期梅毒的确诊分期依据:非梅毒组选取与梅毒患 者具有相似临床症状且排除抗生素等药物影响,但 RPR检测为阴性的患者;健康对照组选取同期来本院 体检的健康人群。 1.2方法 1.2.1标本采集与处理采集患者的空腹静脉血3 mL, 每例2支,共300支,给予肝素钠抗凝,离心取血清500 L, 用于TPPA、RPR的检测,留取800一l 000 L血浆置于 无菌EP管中。一80℃冰箱里保存,用于后期检测丙二醛 (MDA)、隐性氧化蛋白产物(AOPP)、谷胱甘肽(GSH)、一 氧化氮(N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等指标。所有 梅毒患者的血浆经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RPR初 步筛选后,使用TPPA仪器(日本富士公司)进一步确诊。 1-2.2指标检测方法 采用硫代巴比妥酸比色法检测 SOD、MDA、NO水平,试剂盒由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 所提供。而GSH和AOPP由ELISA法检测,试剂盒由 上海西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试剂盒的各项指 标及质控参数均在允许范围内,且严格按照说明书进 行操作。 1.3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 分析,计量资料以 表示,进行方差齐性检验,三组数 据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检验水准a=0.05。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 果 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早期梅毒组与非梅毒组AOPP、 现代医药卫生2017年6月第33卷第12期J Mod Med Health,June 2017,Vo1.33,No.12 表1三组氧化应激指标比较(面± ) 

注:与健康对照组比较, P<O.05;与非梅霉组比较,bp<0.05。 MDA水平均升高,SOD活性均降低,而早期梅素毒 组GSH水平均降低,非梅素组GSH水平升高,而NO水 平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早期梅毒组 SOD活性下降程度高于非梅毒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1。 3讨 论 早期梅毒无明显临床症状,且症状较轻,易被患者 和医务人员忽视.但患者机体处于慢性氧化应激状 态。氧化应激是指机体在遭受各种有害刺激时,体内高 活性分子如活性氧自由基和活性氮自由基产生过多. 氧化程度超出氧化物的清除能力,氧化系统和抗氧化 系统失衡,包括引起生物大分子如蛋白质、脂类、DNA/ RNA的氧化,出现生物膜脂质过氧化、细胞内蛋白质及 酶变性、DNA损害等病理状态,最后导致组织器官损伤 和疾病发生[4】。目前,针对氧化应激的临床研究大多以 检测脂质过氧化产物如MDA或AOPP作为反映体内 氧化一还原状态的指标。在临床研究中,AOPP是反映机 体早期氧化应激状况的敏感指标,氧化应激时机体血 清中AOPP可呈高表达( 。AOPP是氧化应激作用对体 内各种蛋白质氧化后形成的蛋白氧化终末产物,可激 活单核细胞和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 (NADPH)氧化酶,释放细胞内活性氧,在体内可正反馈 诱导或加重氧化应激反应,呈持续氧化应激状态[81。本 研究中,早期梅毒组的AOPP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早期梅毒患者在 氧化应激过程中蛋白氧化损伤较为严重。且早期梅毒 组AOPP水平升高幅度大于非梅毒组。同时AOPP刺激 合成及其释放大量促炎性细胞因子,引起全身微炎症反 应,可进一步促进氧化应激的发生,引起脂质过氧化[8】。 而MDA可反映体内自由基脂质过氧化程度。间接反映 细胞损伤的程度。 正常机体在代谢反应中会形成一些自由基.通常 这些自由基被称为ROS。与此同时,正常机体组织含有 多种抗氧化酶和非酶系统,促进ROS清除,阻止或限制 ROS对机体的损伤,维持正常的细胞代谢活动[91。当外 源性或内源性因素作用于机体时,氧化与抗氧化平衡 被打破,体内的抗氧化物质不足以对抗自由基引起的 组织损伤时,组织可能发生不可逆损伤,同时自由基的 生成增加,体内的SOD、GSH及NO水平也会随之发生 改变。当机体遭受到梅毒螺旋体攻击,氧化与抗氧化平 衡被打破时,检测梅毒患者循环中抗氧化水平包括血清 SOD活性、GSH水平等均能间接反映氧化应激状态㈣。 SOD是细胞抗氧化酶系统中的一种酸性金属蛋白质, 存在于真核细胞胞液、线粒体和原核细胞中,可以通过 歧化作用清除体内氧自由基,维持机体的氧化与抗氧化 的平衡.保护细胞减少损伤,被认为是体内抗氧化系统 的第一道防线ll1】。SOD活力的高低与自由基、低密度脂 蛋白的氧化损伤密切相关,测定SOD的活力可间接反 映组织细胞抗氧化损伤、机体清除自由基的能力。本研 究中,相对于健康对照组和非梅毒组.梅毒组SOD水平 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梅毒患 者抗氧化,清除自由基的能力降低。 作为机体的还原剂,还原型GSH是羟基自由基和 单线态氧的清除剂,其化学结构中的巯基作为主要基团 发挥作用,通过巯基与自由基结合成酸类物质,可加速 对自由基的排泄。并且GSH通过与过氧化物和自由基 结合后,可参与机体的氧化还原反应,参与对抗氧化剂 对巯基的破坏作用。使细胞膜中含巯基的蛋白及含巯基 的酶免遭破坏『l 2l,所以,GSH是体内的重要保护因子,也 是机体重要的抗氧化物质,其水平的高低是衡量机体抗 氧化能力大小的重要因素。本研究中,早期梅毒患者GSH 水平均低于健康对照组和非梅毒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表明梅毒患者体内抗氧化保护作用能力减 弱,细胞膜含巯基的蛋白及含巯基的酶破坏增加 NO在 氧化应激过程中具有松弛血管、抑制白细胞的迁移和黏 附、减少氧自由基及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等作用口31.可 以降低自由基对组织的损伤作用。本研究结果还显示,早期 梅毒患者体内的NO作为抗氧化物质,其水平相对于健 康对照组和非梅毒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总之,针对早期梅毒患者体内氧化系统与抗氧化系 统的失衡,反映机体的氧化系统的指标AOPP、MDA水 平增多,反映抗氧化系统的指标SOD活性、GSH水平降 低,因此,测定以上氧化一抗氧化相关的酶活性和脂质 过氧化指标对研究早期梅毒患者体内氧化应激状态具 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早期梅毒的诊断和后期治疗及预 后提供一定依据。 

参考文献 【1】 白志艺,谢震,林昭春.梅毒螺旋体耐阿奇霉素研究进展[J1.实用医 院临床杂志,2014,3(3):173.176. [2】朱琳.神经梅毒的诊断及其免疫炎症性损伤机制的研究[D】.合肥: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