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栗园早期丰产栽培技术
摘要介绍板栗园早期丰产栽培技术,包括栗园选址、整地、栽植、授粉树的配置、土肥水调控、整形修剪、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内容,以供种植户参考。
关键词板栗;早期丰产;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664.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02-0182-02
板栗是木本粮食果树之一,分布广,寿命长,被人们称为“铁杆庄稼”,栗果肉含蛋白质5.7%~10.7%,脂肪2.0%~7.4%,淀粉51%~60%,含va、v■、v■、vc以及矿物质ca、k、p等。
由于板栗实生苗开始结果需要7~8年,到15~20年后才进入盛果期,而嫁接板栗树苗2~5年即开始结果。
通过加强板栗园栽培管理,可提高板栗园早期产量,在三年生时出现始果现象,四年生板栗树产量能达到2 250 kg/hm2,6年以后会出现稳高产期,即达到3 375~4 125 kg/hm2的产量水平,从而很好地提高了板栗园早期的经济效益。
因此,提高板栗园早期丰产性栽培技术,是提高板栗园经济效益的基础。
1 建园
板栗为喜光树种,在花期有微风情况下有助于板栗树传粉,但板栗树抗风力较弱。
因此,建园时应选择向阳南坡、地下水位较低、排水良好的砂性土壤。
忌土壤黏重、低湿易涝、风大的地方。
2 整地
一般以挖大穴、栽大苗为原则。
板栗为深根性树种,侧根发达,一般先按株行距2 m×3 m挖长、宽均为1 m、深0.6 m的大穴,再将熟化有机质肥料作基肥回填大穴,回填面高于大穴口平面3~5 cm,从而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促进板栗根系生长,以加强板栗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
3 栽植
在每年2—3月将二至三年生嫁接大苗距地面150 cm处定干进行截干栽植,也可将三至五年生实生板栗距地面100 cm处截干嫁接栽植,栽植面呈馒头形。
栽植时应进行合理化密植,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河北昌黎果实研究所的研究报告指出,板栗进行合理密植后3~4年的产量相当实生稀植15~20年的产量。
同时,在合理密植中利用中间砧推广高接苗,均可使植株矮化,提早结果。
矮化密植按株行距2 m×3 m模式栽植,进行精密修剪以保留比较优良的结果母枝组,使1 m2树冠保留6~8个枝条,并且每年整形、修剪与树体结果母枝更新同时进行,可提高板栗园产量和稳产性。
4 科学配置授粉树
板栗为雌雄异花同株果树,雄花有一类是雄性不育,另一类有雄蕊,但花丝长短不一,在花丝长度为5~7 mm的花药中含有大量花粉。
板栗的雌花量较少,自花授粉结实率较低,且雌雄花的花期
不一致,从而影响结实。
为此,科学配置授粉树是必要的。
如可将母本红光与父本红栗或宋早丰进行4∶1或6∶1组合配置[1]。
5 土、肥、水管理
5.1 土壤管理
板栗树为深根性树种,要求土层深厚,肥水充足,在幼龄板栗园中秋、冬季节进行扩穴,在树冠边缘向树里挖穴,深度为60~70 cm,把根引出来,以不伤0.5 cm以上的根系为宜,再回填杂草落叶、基肥、绿肥等有机质,以改善土壤状况,提高肥力。
因为板栗根损伤后皮层与木质部分离愈合和再生能力均较弱,伤根后需要较长时间方能发出新根,且苗龄越大,伤根越粗,发根就越晚。
5.2 合理施肥
(1)结合秋季田间翻地每株施基肥25 kg,有利于促进早春花芽分化,提高花芽质量,加速板栗树生长。
(2)在萌芽前后每株施1次氮、磷复合肥0.5 kg,其中氮、磷比例为7∶3。
花原基分化期施氮肥可抑雄促雌,增加单位果枝的总苞数。
(3)在授粉期每株施氮、磷复合肥0.5 kg,其中氮、磷比例为5∶5,不仅可以增加当年产量,还可以延长叶片功能期,为第2年增产打下基础。
5.3 水分调控
在春季干旱时进行灌水,可促进雌花形成,有利于枝条生长,
对提高当年的产量有显著作用。
在板栗萌芽后至新梢迅速生长期,各器官分化与构成及发育时,要加强水分调控管理[2]。
6 整形修剪
6.1 定干
根据土壤肥力与树势生长情况,在距地面80~100 cm的饱满芽处剪截定干,以便形成低干矮冠形,促进早结果和便于田间管理。
6.2 主枝留选
在定干后的剪口下方萌发出新枝,留选上部生长健壮、直立生长的枝条作为中心杆,向下再选3个方位角较好且生长健壮的枝条作为第1层结果主枝。
第2层结果主枝选2个,要求与第1层结果主枝交错插空排开。
6.3 侧枝留选
要在主枝两侧选择向斜上方生长的枝条作为侧枝,要求这些侧枝空间布局合理,不影响主枝生长,有利于结果和提高产量。
6.4 摘心
适量适时摘心对于控制树形有重要意义。
在幼树整形期间一般不短截,对生长量过大的枝条进行夏季摘心,促进分枝加速成形,促进早结果。
忌对幼树采用清膛、清枝过重的修剪方法[3]。
7 病虫害防治
要坚持早发现、早治疗的原则,促壮树势而达到早期丰产的目的。
板栗园主要病虫害有栗干枯病,其防治应在伤口处或高接处涂
抹福美砷等杀菌剂,并在涂药处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3—4月喷施1∶1∶160波尔多液可防治栗毛锈病。
在7—8月喷施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可防治栗炭疽病。
在6月上旬至7月上旬喷施50%杀螟松乳油800倍液,隔7~10 d再喷施1次,可防治栗瘿蜂。
在8月喷施25%滴滴涕200倍液2次,间隔期为7~10 d,可防治栗实象虫[4]。
8 参考文献
[1] 李娜,张雪杰,余聪慧,等.板栗丰产稳产的管理技术[j].果农之友,2012(10):18.
[2] 赵师成.信阳市板栗标准化栽培技术要点[j].湖北农业科学,2012,51(16):3496-3500.
[3] 陈凤兰,何惠兰,黄胜科.板栗丰产栽培技术[j].广东农村实用技术,2009(1):18-19.
[4] 冯新平.板栗主要病虫发生规律与综合防治[j].广东农村
实用技术,2011(11):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