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热锅炉的故障处理 一、总则 1、发生事故时,当班人员的主要任务是: ① 沉着冷静、正确、迅速地判断和处理事故。 ② 采取一切可行的办法、尽快消除事故根源,隔绝事故点,防止事故扩大。 ③ 在设备和人身不受损害、伤害的前提下,尽快恢复本工艺和锅炉机组的正常运行。 ④ 发挥正常运行设备的最大出力,尽量减少对本冶金工艺上、下道工序和发电车间汽轮机组、发电机组的影响。 2、在上级领导的统一指挥下,司炉为本炉处理事故的总负责人,巡检人员在司炉的领导下工作和执行有关操作任务。 3、发生事故时,司炉不得离开工作岗位,而应明确自己专责的任务和操作。分清主次,指挥巡检人员积极、镇定、正确、迅速地处理事故。 4、发生事故时,应立即与冶金炉有关人员联系并汇报直接上级领导进行处理。 5、在处理事故时,应做好与有关人员的联系,联系必须清楚、简明,并说明各自的姓名。受令人必须复诵命令,执行后立即汇报给发令人。未独立上岗值班人员不得进行联系工作。 6、事故处理过程中,一般不得进行交接班。接班人员可以协助值班人员做具体工作,但事先须征得运行值班司炉的同意,不允许无关人员擅自指挥和参加处理工作。值班人员有权劝阻无关人员退出现场。 7、事故处理完毕,司炉将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设备名称等详细情况记入运行日志,尽快地用电话向车间领导汇报;与事故有关人员应在下班前把事故发生和处理的经过写成文字性材料,以供分析时用;下班后,由班长召集全体本班人员在有关领导的参加下进行事故分析,找出原因,制定措施,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必须按对事故“三不放过” 的原则,做到:事故责任不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和应受到教育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没有防范措施不放过。 二、锅炉事故停炉 1、锅炉遇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立即紧急停炉 ① 汽包水位达到不允许的高水位或低水位时 a、锅炉严重满水,水位超过汽包就地水位计的上部最高可见水位时。 b、锅炉严重缺水,水位在汽包就地水位计中消失,循环水流量开始降低(即下降管开始带汽)而给水又来不及向汽包补充时。 c、在汽包水位计(就地)中看不到水位,又难以判明缺水或满水时。 ② 所有水位计损坏时。 ③ 低读水位计虽有两个,但其指示不可靠时。 ④ 给水管道、蒸汽管道(包括其阀门、附件、弯头、三通)发生爆破,或者泄漏有立即发展成爆破危险时(如弯头、三通、阀门焊缝等裂纹性泄漏)。 ⑤ 水冷壁、下降管、对流管束等受热面爆管不能维持正常水位,或者虽然能维持水位,但由于加大给水量导致汽包上、下壁,内、外壁温差大于许可值(任何时候,汽包的上、下壁,内、外壁温差都不得大于40℃)时;或焙烧炉盘管发生爆管时。 ⑥ 汽包压力超过安全阀动作压力而安全阀不动作,锅炉向外排汽(有汽包手动向空排汽和汽包出口蒸汽管道气动向空排汽两种方式)不足以抑止汽包压力继续上升时。 ⑦ 安全阀动作后无法回座时。 ⑧ 锅炉高温排烟风机停止运行,锅炉正压时。 ⑨ 热工仪表电源中断,不能立即恢复,运行人员无法监视汽包水位、压力、循环水流量和烟气压负压时。 ⑩ 冶金炉紧急停炉时。 其他部件损坏使运行人员或设备安全受到威胁时。 2、锅炉在下列情况下应停止运行,其停炉时间由上级领导决定: ① 给水管道、受热面管子以及其它承压部件泄漏时。 ② 锅炉给水、蒸汽品质急剧恶化,而短时间内不能恢复时。 ③ 锅炉入口部分、烟道、灰斗和对流管束结渣严重影响烟气流通,锅炉出入口、锅炉入口与凝渣管束间和凝渣管束与锅炉出口间烟气负压差值过大,使冶金炉、余热锅炉难以维持运行时,不停炉不能消除时。 ④ 锅炉刮板运输机损坏不能运行,灰斗内积灰严重,影响安全运行时。 ⑤ 汽包水位、和压力的自动控制回路的装置调节不灵难以维持汽包水位、压力正常运行,或汽包水位调节阀泄漏量大,难以维持汽包水位正常运行时。 ⑥ 所有汽包水位计损坏,不能在短期内恢复时。 3、事故停炉操作 ① 运行值班员根据锅炉事故发展情况,达到紧急停炉规定时,应立即联系本炉前道工序、冶金炉有关人员和班长,立即在最短时间内紧急停止冶金炉。 ② 如属受热面管子爆管或泄漏,应联系冶金炉有关人员,在余热锅炉内不再向外冒汽时,再关闭电收尘出口管道上的调压阀,停止锅炉高温排烟风机(电收尘后)。焙烧炉盘管爆管发生后,应立即紧急停炉,并关闭焙烧炉盘管的强制循环水进口阀。 ③ 尽量保持汽包正常水位。 ④ 其它操作按正常停炉进行。 ⑤ 把事故情况和采取紧急停炉的理由向班长和车间领导作详细汇报,并记入运行日志。 ⑥ 紧急停炉后应做好尽快恢复的准备工作。 三、锅炉事故 1、锅炉汽包满水 (一)汽包满水的现象 ① 低读水位计指示正值增大,高水位信号报警出现。 ② 给水流量不正常地大于蒸汽流量。 ③ 汽包水位高于正常水位。 ④ 饱和蒸汽含盐量增大,超过标准。 ⑤ 严重满水时,蒸汽管道发生水冲击,法兰不严处冒白汽。 (二)汽包锅炉满水的原因: ① 由于运行人员工作疏忽大意,对水位监视不够,调整不及时或误操作。 ② 水位指示不准,造成误判断。 ③ 汽包水位自动控制装置失灵或调整机构故障(仪表压缩空气压力低于规定值或电源故障等),调节阀全开或开度过大,运行人员未及时发现和处理。 ④ 给水气动调节阀卡涩,调节阀开大后无法关闭。 ⑤ 水位表、蒸汽流量表或给水流量表指示不正确,使运行人员误判断而操作错误。 ⑥ 汽包安全阀动作。 (三)锅炉满水的处理: ① 当汽包压力、给水压力正常,而汽包水位高于正常水位时,应采取下列措施: a 将汽包水位自动控制(三冲量自动控制)改为手动,关小给水调节阀,减少给水量。 b 立即派人校对汽包就地水位计。 c 如汽包水位自动定值发生变化,应立即通知仪表人员重新整定。 d 如给水调节阀故障时,原则上应汇报上级领导,决定计划停炉后检修,临时短期运行时,允许用旁路阀暂时调整,原则上不应过夜处理。 ② 在进行上述处理过程中,水位超过+100时,应当: a 继续减少给水量。 b 立即开启汽包放水阀,进行排污放水,但要严格监视水位。 ③ 经上述处理后,水位仍未恢复正常,并且高出就地水位计最高可见水位时,应采取下列措施: a 联系冶金炉有关人员,紧急停炉,防止蒸汽管道发生水冲击。 b 立即关闭给水管道各个阀门,停止向锅炉上水。 c 派人现场监视汽包水位,加强汽包放水,但应注意汽包水位在“+200mm”时,停止放水。 d 水位恢复正常后,请示班长及车间领导,重新启动。 2、锅炉汽包缺水 (一)汽包缺水的现象: ① 低读水位计指示负值增大,低水位信号报警出现。 ② 给水流量不正常地小于蒸汽流量(炉内受热面管子爆破时则相反)。 ③ 汽包水位低于正常水位,严重时就地水位计看不见水位,循环水流量指示数值开始减少且减少的速度越来越快。 (二)汽包缺水的原因: ① 由于运行人员工作疏忽大意,对水位监视不够,调整不及时或错误操作。 ② 低读水位指示不准,造成误判断而误操作。 ③ 汽包水位自动调整失灵或调整机构故障,运行人员未及时发现。 ④ 给水压力突然降低,给水调节阀卡涩,调节阀关小后无法开大。 ⑤ 水位表、蒸汽流量表、给水流量指示不正确,使汽包水位三冲量自动控制或运行人员误判断而操作错误。 ⑥ 汽包排污阀门、管道泄漏(包括连排、定排),排污量过大。 ⑦ 炉内受热面管发生泄漏或爆破。 (三)锅炉缺水的处理 ① 当汽包压力、给水压力正常,而汽包水位低于正常水位(-50mm)时,应采取下列措施: a 将汽包水位自动控制改为手动给水调整,开大给水调节阀,增大给水量。 b 立即派人就地校对水位。 c 如汽包水位自动控制定值变化,应通知仪表人员重新调整。 d 如给水气动调节阀出故障,应立即开启旁路阀,调整汽包水位正常,并马上汇报班长或上级领导,准备计划停炉后处理,原则上不能过夜处理。 ② 在进行上述措施处理过程中,水位仍下降,且超过(-100mm)时应当: a 继续增加给水量。 b 关闭锅炉泡包所有排污阀和放水阀。 c 与冶金炉有关人员联系,减少进料量、烟气量和降低烟温,降低锅炉蒸发量。 ③ 在进行上述处理后,如果汽包水位仍继续下降,且在汽包水位计中消失,必须马上与冶金炉有关人员联系,冶金炉紧急停止进料,关小、关闭汽包压力调节阀及其出入口阀。继续向锅炉上水,并注意观察就地水位计中的水位出现。 ④ 由于运行人员疏忽大意,使水位在水位计中消失,且未能及时发现,依低读水位表的指示能够确认为缺水时,应采取下列措施: a 关闭汽包压力调节阀及其出入口阀旁路门。 b 进行汽包水位计的“叫水”(见下面‘锅炉汽包水位不明’)。 c 经“叫水”后,水位在汽包水位计中出现时,可适当向锅炉给水,恢复水位。 d 经“叫水”后,水位未能在汽包水位计中出现,且强制循环水流量开始快速下降备用泵启动后流量增大后又很快下降时,严禁向汽包上水,紧急停炉(包括:冶金炉紧急停炉和锅炉紧急停炉即停止循环水泵运行)。即锅炉发生严重缺水。 ⑤ 如给水压力下降时,应立即联系发电车间值班人员和调度,恢复给水压力正常。如给水压力迟迟不能恢复正常,使汽包水位降低时,应立即并不断与冶金炉有关人员联系,不断降低锅炉蒸发量,维持水位,并派人对给水气动调节阀进行检查,发现缺陷应立即联系仪表值班人员和调度处理,处理不了的,立即向上级领导汇报,决定处理意见;如循环水流量指示数值开始减少,应立即并不断与冶金炉有关人员联系, 冶金炉紧急停止进料,、必要时冶金炉紧急停炉以保持汽包水位;如冶金炉紧急停炉后,锅炉汽包水位仍旧继续下降至严重缺水时,本锅炉应紧急停炉。 3、汽包水位不明 汽包就地水位计中看不到水位,用低读水位计又难以判明水位,且循环水流量指示数值开始减少备用泵启动后流量增大后又很快下降时,应立即与冶金炉有关人员联系,冶金炉、锅炉均应紧急事故停炉,并停止上水。 停炉后,利用“叫水法”,按下列程序查明水位: ① 缓慢开启水位计放水阀,注意观察水位,水位计中有水位线下降,表示轻微满水。 ② 不见水位,关闭汽阀,使水部分得到冲洗。 ③ 缓慢关闭放水阀,注意观察水位,水位计中有水位线上升,表示轻微缺水。 ④ 如仍不见水位,关闭水阀,开启放水阀,水位计中如有水位线下降,表示严重满水;如无水位线出现,则表示严重缺水。 查明后,将水位计恢复运行,按前述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4、汽包水位计损坏(指汽包就地水位计) (一)汽包水位计损坏的处理 当汽包就地水位计损坏时,应立即将损坏的水位计解列,关闭水门(水侧阀门,下同)及汽门(汽侧阀门,下同)开启放水门。 (二)如汽包就地水位计损坏一侧,应用另一侧水位计监视水位,并通知维护人员,马上修复损坏的水位计。 (三)如汽包就地水位计全部损坏,具备下列条件,允许锅炉继续短时运行,但原则上不允许超过两小时: ① 控制室仪表盘上有两块水位表指示正确,并且在两小时内曾与汽包水位计对照过。 ② 水位信号报警器好用。 ③ 汽包水位三冲量自动控制回路装置动作可靠。 ④ 循环水流量指示数值准确,仪控元件运行可靠。 此时,应保持锅炉运行稳定(要与冶金炉有关人员联系,保持冶金炉运行稳定),并采取紧急措施,尽快修复一侧汽包就地水位计,再修复另一侧就地水位计。 (四)如汽包水位自动控制回路或水位报警器动作不可靠,在汽包两侧水位计全部损坏时,应立即与冶金炉的有关人员联系,紧急事故停炉。 5、汽水共腾 (一)汽水共腾时的现象 ① 炉水含盐量增大(有可能给水含盐量增大,给水品质不合格)。 ② 汽包水位急剧波动,严重时汽包就地水位计看不清水位。 ③ 严重时,蒸汽管道发生水冲击,法兰不严处冒白汽。 (二)汽水共腾的原因 ① 炉水质量不符合标准,悬浮物或含盐量过大。 ② 没有按规定进行排污,定排和连排量过小,加药量过大。 (三)汽水共腾的处理 ① 立即派人就地监视水位变化,并随时向司炉汇报水位变化情况。 ② 与冶金炉有关人员联系,适当减少、停止进料量及燃料量,达到适当降低锅炉蒸发量,并保持稳定。 ③ 将汽包水位自动控制改为手动,维持汽包水位略低于正常水位(-30~-50 mm)。 ④ 全开连续排污阀增大排污并保持水位正常。 ⑤ 必要时可开定排阀门加大排污并保持水位正常。 ⑥ 停止加药泵运行。 ⑦ 取样化验,采取措施改善炉水品质。 ⑧ 在炉水品质未改善前,应经常与冶金炉有关人员联系:不允许增加锅炉蒸发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