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职学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资源整合的研究》研究方案

《中职学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资源整合的研究》研究方案

K1+478~K1+5888段左侧片石混凝土挡土墙第1部分
1页脚内容
《中职学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资源整合的研究》
研 究 方 案
一、为什么研究
1.适应中等职业学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要求。
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能够帮助学生认识职业、了解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
知识,帮助学生思考和树立自己的职业理想,认识到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
是我们实现职业理想、达到人生目标的有力保障。学习职业生涯规划课程,
学生能够了解自己所学的专业,了解与所学专业相对应的职业对学生素质
的全面要求,坚定“天生我才必有用”、学好专业有前途的信心。
2.改变《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单纯依赖课堂教学的现状。
虽然中职学校现在都开设了《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但职业生涯规划
教育目前也仅仅依赖于一个学期共近40个课时的课堂教学。实际教学过程
中教师并没有按照大纲要求用足课时,且训练形式、评价方式都只限于试
卷的卷面成绩,重理论轻实践非常明显,学生的厌学情绪明显。
3.符合“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在其初中阶段普遍不会被老师所重视,心里有较强
的挫败感,不利于其学习和今后的职业发展。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学
资源整合的研究就是要遵循“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尊重人的禀赋,开
发人的潜能,达到注重学生的发展的目的。
所以,我们开展《中职学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资源整合的研究》就
是要贴近中职办学实际和学生实际,打破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学手段和教
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能力。
二、研究什么
(一)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1、调查中职学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现状及效果。
通过对教师、学生的调查了解《职业生涯规划》课教与学现状,为进
一步探究有效教学策略做准备。
K1+478~K1+5888段左侧片石混凝土挡土墙第1部分
2页脚内容
2、如何针对中职学生开展成功教育。
根据中职学生普遍存在的挫败感,采用观看励志影片,听取成功人士
成长经历,个人反思等途径对学生进行理想教育。这是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的第一步。
3、如何提升《职业生涯规划》课堂教学质量。
课堂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阵地,更是学生获取职业生涯规划知识的主
要途径。通过研究,探索《职业生涯规划》课的有效教学模式。
4、如何整合校内外职业生涯教育资源。主要着眼于如何将课堂教学、
课外实践、竞赛活动相结合。
(二)核心概念的界定
1.中职学生,是指中等职业学校高一至高三年级的学生。
2.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个人对自己一生职业发展道路的设想和谋划,是
对个人职业前途的瞻望,是实现职业理想的前提。它是实施职业理想、职
业生涯教育的有效载体。它包括选择什么职业,以及在什么地区和什么单
位从事这种职业,还包括在这个职业团队中担负什么职务,以及实现这些
设想的措施等内容。
3.资源整合,是指对有利于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校园资源的整合,
它包括课堂教学策略、素材库的建立、系列讲座、课外活动的开展等。
三、研究的理论意义
1.深入开展此课题研究,体现了“能力为本”的教学理念。
2.深入开展此课题研究,切合“有效教学”的趋势。
四、研究的实践意义
1、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成功教育结合,增强学生发展优势和提升弱
势的信心。职业教育不同于同阶段的其他教育,不是面对经过层层选拔胜
出的学生,而是面对在选拔中失利的学生。因而,在“职业生涯规划”教
学全过程中,注重成功教育理念的渗透和成功教育方法的使用。
2、通过整合课内外、校内外教学资源,使“职业生涯规划”更好地发
挥德育主渠道应有的作用。成为最受中职生喜爱的一门课。“职业生涯规划”
K1+478~K1+5888段左侧片石混凝土挡土墙第1部分
3页脚内容
教学,是中等职业学校实施生涯教育的主渠道,然而,职业生涯教育不仅
难以通过一门课程的32-36个课时完成,而且需要贯穿于学生在校学习、
外出实训等。因而,整合校内外教学资源就显得尤为重要。
3、通过课题研究,整合学校职业生涯规划教学资源并合理利用,有助
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意愿,有助于学校对学生的管理。
五、综述国内外有关动态和自己的见解
职业生涯教育成为德育内容,有一个渐进的过程。在世界范围看,生
涯教育问世时间不长,自美国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以来,至今不过30余
年。引进我国后,“水土不服”,几经波折。它的学科背景即使从职业指导
理论诞生值日计算,也刚满一百年,与其他学科的历史差之千里。任课教
师不但没有专门学此专业的,而且在以往的学习经历中几乎没有学过此类
课程,在各级师训基地中也缺乏既熟悉职业教育,又专门研究职业生涯的
导师。任课教师虽然有指导学生参加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文明风采”相关
比赛项目的经验,但对《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性质、任务的把握也可能不
到位。更显不足的是,当前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仅仅只停留在课堂45分钟
的教学上,实践性和针对性都较差。
职业生涯规划是实施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的载体。在帮助学生学会职业
生涯规划知识、掌握职业生涯规划能力的过程中,进行职业生涯教育,不
但有利于富有职教特色德育内容的全面开展,而且有利于这些德育内容相
互渗透、相互作用,从而提高德育的针对性、时代性、实效性和吸引力。
六、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1)研究思路
本课题在研究的过程中,将围绕专题开展活动。通过这些活动,进行
尝试、反思、检验、总结,以求整合符合中职学生实际的“职业生涯规划”
教学资源,形成体系。不求“面”上全面展开,力求在“点”上有所探究,
着重从以下方面进行:1.了解学生情况是立足点。2.改变学习方式是着
力点。3.教与学的和谐是关键点。4.形成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体系是最
终目标。
K1+478~K1+5888段左侧片石混凝土挡土墙第1部分
4页脚内容
(2)研究方法:
1、资料查寻法:通过资料查找了解国内外相关课题的研究情况,取其
长,补其短,正确定位本课题的研究方向和特色亮点。
2、调查法:采用问卷调查、个别谈话和学生座谈相结合的方法,对学
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科学的调查。
3、行动研究法:在日常教育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并及时积累,积极思
考、研究,边研究边实践。
4、对比分析法:采用问卷调查、个别谈话和学生座谈相结合的方法,
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科学的调查,与第一次调查进行比对,得出研究效
果。
5、个案研究法:通过“职业生涯规划”教学的案例分析,促进教学反
思,提高教师“职业生涯规划”课堂教学的实际操作能力。
七、研究保障措施
1、人力保障:课题组领题人有两次地、市级级课题研究的经历,有一
定的理论水平、实践经验和课程改革实践的研究兴趣。以教研组组为支撑,
聘请有关教师一起开展合作研究,形成优势互补的研究队伍。
2、组织保障:以学科组为实施单位,建立上下一体、内外结合、协作
攻关的研究组织;基于课堂,以教学实践、反思总结等为主要研究方法,
适合于一线教师,参与人员和时间都有保障。
3、物力保障:学校为课题研究提供经费和必要的设施、设备、信息资
料、实验研究对象等。
4、制度保障:建立课题组定期活动制度,加强课堂教学实践。开设听
课、评课、说课活动,探讨取得成绩和存在问题。
八、研究的预期成果
通过研究,预期达成的成果为:
一是通过学情调查,把握目前中职学校《职业生涯规划》教学现状和
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二是通过资料的收集与学习,深刻把握职业生涯
规划的理论基础和对职业教育改革的意义;三是结合理论的研究与实践的
K1+478~K1+5888段左侧片石混凝土挡土墙第1部分
5页脚内容
分析,研究出如何整合学校资源,有效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九、课题组成员
领题:张高峰
课题组成员:张高峰
十、研究阶段与步骤
第一阶段为申报、筹备、论证阶段。时间安排为2012年6月至9月。
第二阶段为开展研究。时间安排为2012年9月至2013年4月。
第三阶段为深化研究、结题评估、展示评估阶段。时间安排为2012年
5月至2012年6月。
十一、主要参考文献
[1] 柳建营:《大学生就业指导丛书》, 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5年3月版
[2] 《加强中职德育工作就是加强中职生综合竞争力》,《中国教育报》2009年6月27日第2

[3] 《中职课改:学得会用得上才是有实效的文化课》,《中国教育报》2008年7月4日第8

[4]马新建.人力资源开发管理[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3,第135页

宜兴市张渚职业高级中学
2012年9月
即使生活费尽心思为难你,你也要竭尽全力熬过去;即使别人想方设法刁难你,你也要坚强勇敢挺
过去。做人当自强。自己强,比什么都强!不求事事顺利,但求事事尽心;不求控制他人,但求掌
握自己。记住,没有伞的孩子,必须努力奔跑。靠自己的人,命最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