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1+478~K1+5888段左侧片石混凝土挡土墙第1部分
1页脚内容
《中职学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资源整合的研究》
研 究 方 案
一、为什么研究
1.适应中等职业学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要求。
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能够帮助学生认识职业、了解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
知识,帮助学生思考和树立自己的职业理想,认识到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
是我们实现职业理想、达到人生目标的有力保障。学习职业生涯规划课程,
学生能够了解自己所学的专业,了解与所学专业相对应的职业对学生素质
的全面要求,坚定“天生我才必有用”、学好专业有前途的信心。
2.改变《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单纯依赖课堂教学的现状。
虽然中职学校现在都开设了《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但职业生涯规划
教育目前也仅仅依赖于一个学期共近40个课时的课堂教学。实际教学过程
中教师并没有按照大纲要求用足课时,且训练形式、评价方式都只限于试
卷的卷面成绩,重理论轻实践非常明显,学生的厌学情绪明显。
3.符合“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在其初中阶段普遍不会被老师所重视,心里有较强
的挫败感,不利于其学习和今后的职业发展。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学
资源整合的研究就是要遵循“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尊重人的禀赋,开
发人的潜能,达到注重学生的发展的目的。
所以,我们开展《中职学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资源整合的研究》就
是要贴近中职办学实际和学生实际,打破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学手段和教
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能力。
二、研究什么
(一)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1、调查中职学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现状及效果。
通过对教师、学生的调查了解《职业生涯规划》课教与学现状,为进
一步探究有效教学策略做准备。
K1+478~K1+5888段左侧片石混凝土挡土墙第1部分
2页脚内容
2、如何针对中职学生开展成功教育。
根据中职学生普遍存在的挫败感,采用观看励志影片,听取成功人士
成长经历,个人反思等途径对学生进行理想教育。这是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的第一步。
3、如何提升《职业生涯规划》课堂教学质量。
课堂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阵地,更是学生获取职业生涯规划知识的主
要途径。通过研究,探索《职业生涯规划》课的有效教学模式。
4、如何整合校内外职业生涯教育资源。主要着眼于如何将课堂教学、
课外实践、竞赛活动相结合。
(二)核心概念的界定
1.中职学生,是指中等职业学校高一至高三年级的学生。
2.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个人对自己一生职业发展道路的设想和谋划,是
对个人职业前途的瞻望,是实现职业理想的前提。它是实施职业理想、职
业生涯教育的有效载体。它包括选择什么职业,以及在什么地区和什么单
位从事这种职业,还包括在这个职业团队中担负什么职务,以及实现这些
设想的措施等内容。
3.资源整合,是指对有利于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校园资源的整合,
它包括课堂教学策略、素材库的建立、系列讲座、课外活动的开展等。
三、研究的理论意义
1.深入开展此课题研究,体现了“能力为本”的教学理念。
2.深入开展此课题研究,切合“有效教学”的趋势。
四、研究的实践意义
1、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成功教育结合,增强学生发展优势和提升弱
势的信心。职业教育不同于同阶段的其他教育,不是面对经过层层选拔胜
出的学生,而是面对在选拔中失利的学生。因而,在“职业生涯规划”教
学全过程中,注重成功教育理念的渗透和成功教育方法的使用。
2、通过整合课内外、校内外教学资源,使“职业生涯规划”更好地发
挥德育主渠道应有的作用。成为最受中职生喜爱的一门课。“职业生涯规划”
K1+478~K1+5888段左侧片石混凝土挡土墙第1部分
3页脚内容
教学,是中等职业学校实施生涯教育的主渠道,然而,职业生涯教育不仅
难以通过一门课程的32-36个课时完成,而且需要贯穿于学生在校学习、
外出实训等。因而,整合校内外教学资源就显得尤为重要。
3、通过课题研究,整合学校职业生涯规划教学资源并合理利用,有助
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意愿,有助于学校对学生的管理。
五、综述国内外有关动态和自己的见解
职业生涯教育成为德育内容,有一个渐进的过程。在世界范围看,生
涯教育问世时间不长,自美国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以来,至今不过30余
年。引进我国后,“水土不服”,几经波折。它的学科背景即使从职业指导
理论诞生值日计算,也刚满一百年,与其他学科的历史差之千里。任课教
师不但没有专门学此专业的,而且在以往的学习经历中几乎没有学过此类
课程,在各级师训基地中也缺乏既熟悉职业教育,又专门研究职业生涯的
导师。任课教师虽然有指导学生参加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文明风采”相关
比赛项目的经验,但对《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性质、任务的把握也可能不
到位。更显不足的是,当前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仅仅只停留在课堂45分钟
的教学上,实践性和针对性都较差。
职业生涯规划是实施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的载体。在帮助学生学会职业
生涯规划知识、掌握职业生涯规划能力的过程中,进行职业生涯教育,不
但有利于富有职教特色德育内容的全面开展,而且有利于这些德育内容相
互渗透、相互作用,从而提高德育的针对性、时代性、实效性和吸引力。
六、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1)研究思路
本课题在研究的过程中,将围绕专题开展活动。通过这些活动,进行
尝试、反思、检验、总结,以求整合符合中职学生实际的“职业生涯规划”
教学资源,形成体系。不求“面”上全面展开,力求在“点”上有所探究,
着重从以下方面进行:1.了解学生情况是立足点。2.改变学习方式是着
力点。3.教与学的和谐是关键点。4.形成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体系是最
终目标。
K1+478~K1+5888段左侧片石混凝土挡土墙第1部分
4页脚内容
(2)研究方法:
1、资料查寻法:通过资料查找了解国内外相关课题的研究情况,取其
长,补其短,正确定位本课题的研究方向和特色亮点。
2、调查法:采用问卷调查、个别谈话和学生座谈相结合的方法,对学
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科学的调查。
3、行动研究法:在日常教育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并及时积累,积极思
考、研究,边研究边实践。
4、对比分析法:采用问卷调查、个别谈话和学生座谈相结合的方法,
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科学的调查,与第一次调查进行比对,得出研究效
果。
5、个案研究法:通过“职业生涯规划”教学的案例分析,促进教学反
思,提高教师“职业生涯规划”课堂教学的实际操作能力。
七、研究保障措施
1、人力保障:课题组领题人有两次地、市级级课题研究的经历,有一
定的理论水平、实践经验和课程改革实践的研究兴趣。以教研组组为支撑,
聘请有关教师一起开展合作研究,形成优势互补的研究队伍。
2、组织保障:以学科组为实施单位,建立上下一体、内外结合、协作
攻关的研究组织;基于课堂,以教学实践、反思总结等为主要研究方法,
适合于一线教师,参与人员和时间都有保障。
3、物力保障:学校为课题研究提供经费和必要的设施、设备、信息资
料、实验研究对象等。
4、制度保障:建立课题组定期活动制度,加强课堂教学实践。开设听
课、评课、说课活动,探讨取得成绩和存在问题。
八、研究的预期成果
通过研究,预期达成的成果为:
一是通过学情调查,把握目前中职学校《职业生涯规划》教学现状和
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二是通过资料的收集与学习,深刻把握职业生涯
规划的理论基础和对职业教育改革的意义;三是结合理论的研究与实践的
K1+478~K1+5888段左侧片石混凝土挡土墙第1部分
5页脚内容
分析,研究出如何整合学校资源,有效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九、课题组成员
领题:张高峰
课题组成员:张高峰
十、研究阶段与步骤
第一阶段为申报、筹备、论证阶段。时间安排为2012年6月至9月。
第二阶段为开展研究。时间安排为2012年9月至2013年4月。
第三阶段为深化研究、结题评估、展示评估阶段。时间安排为2012年
5月至2012年6月。
十一、主要参考文献
[1] 柳建营:《大学生就业指导丛书》, 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5年3月版
[2] 《加强中职德育工作就是加强中职生综合竞争力》,《中国教育报》2009年6月27日第2
版
[3] 《中职课改:学得会用得上才是有实效的文化课》,《中国教育报》2008年7月4日第8
版
[4]马新建.人力资源开发管理[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3,第135页
宜兴市张渚职业高级中学
2012年9月
即使生活费尽心思为难你,你也要竭尽全力熬过去;即使别人想方设法刁难你,你也要坚强勇敢挺
过去。做人当自强。自己强,比什么都强!不求事事顺利,但求事事尽心;不求控制他人,但求掌
握自己。记住,没有伞的孩子,必须努力奔跑。靠自己的人,命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