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作文教学方法

浅谈作文教学方法

浅谈作文教学方法
写作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师最头痛的问题,它往往花去语文教师大量的时间和
精力却收效甚微。因此,寻求比较科学的写作教学方法来指导学生写作,是一个
亟待解决的问题。近年来,笔者采用了分类教学的作文教学方法,取得了较好的
效果。

第一类,优秀型
这类学生在班内往往只有几个。我对他们采用鼓励成功法和引进竞争法。我
首先把自己写的日记和已发表过的文章给他们阅读,并指出只有用心去体会生
活,才能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写出有深意的作文,并要求他们一定要坚持勤写
日记。然后我把他们写得好的作文或日记及时推荐给学校文学社发表,同时还在
语文课上组织学生们来共同欣赏其写得精彩之处。这样,不但有力地激发了学生
的写作兴趣,还使他们对写作过程的成功之处有更深刻的认识,从而使他们的写
作水平得到提高。我用这种成功鼓励法并不集中在一个优秀生身上,这次鼓励了
甲,下次则鼓励乙,再下次则鼓励丙……这样就把这些尖子引入了竞争之中,促
使这些写作尖子的水平不断提高。曾经有好几个学生升学后成了高一级学校文学
社的主要负责人

第二类,优良型
这类学生在班内稍多一些,他们平时就隐匿在写作水平中间的学生里面,由
于没有受到语文教师的重视而未露头角。每逢新学年初,我抓住学生们都喜欢在
新教师面前表现自我的心理特点,要求全班同学都写日记、写作文给教师批改,
因而很快就发现这类被埋没了的“千里马”。我用培养优秀生的同样方法来培养他
们,同时要求他们勤写日记、认真写好每次作文,指导他们去涉猎课外读物,有
意识地组织他们积极参加讲故事比赛、背诵诗歌比赛等,促进他们的阅读水平和
写作水平得到同步提高。我认为对优良型学生的培养,关键是善于发现班内的写
作人才,否则语文教师会面对千里马而一无所知。

第三类,中间型
这类学生占班内一半以上,他们怕写作文,一到作文时就往往拿作文书来移
植。我曾用下水作文来引导学生写作,结果大多数人都依葫芦画瓢,不但照搬下
水作文中的语言词汇和题材,还有许多句子出现语病。这与那些一、二类学生的
作文相比,真有天壤之别,优秀生作文不但不模仿,而且句子流利、词汇丰富、
语意连贯,还能写出真情实感。我反复琢磨制约这类中间型学生写作难以进步的
原因,原来是这类学生平时很少涉猎课外读物,因而阅读能力低下,词汇积累少,
视野狭窄。我曾在初二学生中多次开展讲故事比赛活动,结果有过半的学生不敢
参加,这类学生阅读能力低下得真叫人不敢相信。针对这些问题,我一方面组织
他们学写日记,一方面教导他们要主动去涉猎课外读物,并组织他们参加背诵诗
歌比赛、查字典比赛、剪报比赛,平时的作文批改则尽量找出他们的优点并加以
鼓励。经过一个学年的教学,这类学生的写作才稍有提高。我深深体会到;这类
学生的写作教学的收效其实在大长,教师们往往辛苦了半年、一年,还收效甚微,
非有二年、三年的连续工作不能根除这类学生怕写作文的心理,而山区中学不跟
班教学的模式,又把这一大部分学生推进了写作教学被遗忘了的角落,这正是造
成山区中学的学生写作水平特别低下的原因之一。

第四类,后进型
这类学生占班内学生的20%左右,是班级中的弱势群体。他们阅读能力较低,
积累的词语很少,大多懒散、自卑,平时连背一首诗、写一篇日记都有困难。对
这类学生,我便主动地亲近关心他们,引导他们从背诵、默写一首诗开始,使他
们慢慢地从懒散与自卑中解脱出来,从而对学习写作渐渐有了一些欲望。我把他
们的写作要求放到最低的起点上,教他们从每天学造句、写一篇日记或抄一首短
诗开始,只要他们肯认真去做,有一点进步,我就肯定他们,表扬他们,使他们
树立起写作的信心。经我的长期努力,也曾转化了不少这类学生。在转化后进学
生的教学工作中,又影响了班内写作水平中间的大部分同学,他们会感到既被优
秀生所压抑,又被后进生所追赶的压力,因而产生一定要写好作文的强烈愿望。

初中作文教学的任务是极其艰巨的,它绝不能靠一种、二种“特效”方法来解
决大部分同学怕写作文的问题,只有运用分类教学法,对学生们在写作中存在的
问题作实事求是的分析,用发展的而不是静止的、主动的而不是被动的、全面的
而不是片面的教学思想来指导写作教学,抓住各种类型中的主要问题,将因材施
教、循序渐进、启发诱导的原则落到实处,苦干二年、三年,我们才能取得写作
教学上的丰硕成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