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学生学术诚信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大学生学术诚信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生的习惯和行为颇有看法,只是害怕种族歧视的嫌疑, 不好明说而已。 那么,什么是学术不诚信呢?我们应该怎样避免发 生学术诚信的问题呢?维基百科关于学术不诚信一条里 列举了以下几条:剽窃,编造(数据、信息、引用), 误导,欺骗,贿赂,破坏(阻止他人完成工作),教师 行为不端,和个人关照等。 基于这个定义,我认为出国留学的学生应特别注意 以下几点: 一、树立诚信意识。学术诚信问题事关学生的道德 品质修养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因此,不管你所就读 的学校有何种关于学术诚信方面的规定,同学们应该首 先从培养自身的道德品质层面来严肃认真看待这个问题。 二、学好学术规范。特别是如何引用他人的成果。 记得我在英国留学的时候,入校注册时在我的Welcome Package里面就有各方面的资料,有一学年的课程,各个 课程内容和授课方式,有什么作业,课程评价是考试还 是做论文等。其中也包括学校对学习规范的要求,比如 对学术不诚信的惩罚条款。同时许多学校为了进一步避 免此类问题的出现,教师会专门就引用等规范做出专门 说明,同时学生也可以把草稿送给自己的导师(personal tutor)帮助把关。 【上接50页】 (二)以论辩文化和实务教育激荡学术 论辩文化和实务教育是西政在6O 余年的发展历程中积淀下来的两大办学 特色。学校经常性举办“金开名家论坛”、 “西南法学论坛”以及“法律实务论坛”, 同学们在人山人海的论坛现场更容易受 到感染,更能激荡学术思维,更能感受 到法学学术展现的魅力、唇枪舌剑所需 的实力。应用法学院还依托“应法学子 实务技能拓展训练平台”,通过“全员 参与、层层选拔”的竞赛方式训练全体 学生在法庭辩论和即席演讲等方面的实 务能力,既锻炼学生的“脑瓜子”,又 训练学生的“嘴皮子”。通过这些颇具 西政特色的论坛和竞赛,更能够持续地 激发同学们的学术兴趣,更能够深切地 感受到学术的严谨,更能够深刻地理解 探求知识和科学研究来不得半点虚假。 INVITED MANUSCRIPTsi特约专稿 三、学会使用相关软件。由于学术不诚信已 经成为一个较为普遍的问题,所以软件公司专门 编写了此类反剽窃的软件,现在许多学校都在用 的是一个叫Turnition的软件。这个软件有一个巨 大的数据库作为支持,学生只要将论文提交到这 个软件中,它会在数据库中自动搜索,然后根据 搜索结果告诉你论文是否能够成功提交。 总之,学术诚信是我们学习和职业生涯成功 的重要基础。计划出国留学的同学们一定要在思 想上、学习习惯上和相关技术手段上做好充分准 备,为自己的学习和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Broken window theory Brokml_Willdowstheory 2.《中国留美学生面临三大困境》,南桥,《中国教育报》 2011年¨月3日 3.《"-3代大学生学术诚信问题及其对策分析》,张爱芳, http://wenku.baidu.corn/view/2280fU34ee06ef19aef8074c.html 4.《美国大学学术诚信问题的研究报告》,李奇, http://wenku.baidu.com/view/9 1 3b88d528ea8 1 c758f578ba. html 5 Academic dishonesty,http://en.wikipedia.org/wiki/ Academichonesty ■责任编辑:汪楠 (--)以学术训练和激励机制保障诚信 应用法学院一是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每学期均在 班团活动、党建活动之中让学生自主策划开展学术诚信主题教育活 动,既注重内容也适当注重形式,通过签署《诚信考试承诺书》、《毕 业论文诚信承诺书》等方式营造良好氛围,使得学术诚信的警钟长 鸣。学院先后在学校关工委和科研处的支持下多次开展“学术诚信” 征文活动,并将其作为学术诚信教育的实践环节,要求学生在撰写 文章的过程之中严格遵守学术道德规范。二是根据全员育人的理念, 充分调动辅导员和专业教师两支队伍的力量,根据年级的不同,在 学生学习考试、社会实践调查报告、专业实习报告、学年论文及毕 业论文的写作过程之中针对性地开展学术规范教育,系统传授学术 研究的基本原理和技能,还通过本科生导师课外导读经典的方式提 高学生“读”的能力从而提高“写”的能力,实现学术诚信教育的 全覆盖,既避免了学生“无知误犯”,又提升了学生的创造性学习 能力和学术探索能力,实现了“零作弊率”。三是启动学术不端检 测系统,对“明知故犯”的学生予以惩戒,在评优评奖过程中严格 实行“一票否决制”,并通过总结经验教训逐步健全奖惩激励机制, 防止“劣币驱逐良币”、歪风邪气蔓延的现象。 ■责任编辑:汪楠 

【诚信箴言】诚实和勤勉,应该成为你永久的伴侣。——(美)富兰克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