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井增产措施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X
蒋济成1,张存广
2
(1.中国石油冀东油田分公司南堡作业区;2.冀东油田南堡作业区 063207)
摘 要:用一系列能有效反映油田增产措施效果的评价指标构建了一个系统的油井增产措施评价
指标体系,以反映油田增产措施和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措施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由技术指标和经济指标
两个部分构成。技术指标主要包括:措施累积增油量、措施有效期、措施有效率、措施最低增油量、增产倍
数等;经济指标主要包括:措施增产产值、措施经济效益、投入产出比、措施投入回收期、经济有效率等。
通过对油田的各项增产措施进行科学的分析和研究,并运用层次分析法和归一化数据处理等数学方法,
计算出各项增产措施的评价参数,来正确指导和管理油田生产,减少措施投入的风险,提高经济效益,实
现效益最大化。
关键词:增产措施;指标体系;评价参数
中图分类号:TE3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981(2010)14—0018—02
目前,我国东部各油田的开发均己进入中后期阶段,稳产难度越来越大,为了阻止原油产量的递减,近几年各油田在不同程度地加大了进攻性采油措施的工作量,对油井采用了酸化、压裂、防砂、堵水等一系列技术措施,大大提高了油井的产量,有效的减缓了油田产量的自然递减速度。但与此同时,措施投入使生产成本随之增加,部分区块经济效益变差,特别是有些措施对增油收效甚微或无效,导致各油田在产量回升的同时整体经济效益降低。因此,需要对增产措施和经济效益进行有效的权衡,并从技术和经济两个方面综合考虑,采用相关的技术和经济指标,构成一个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来科学的评价每项油井措施的增产效果。1 措施评价指标体系油井增产措施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必须能够全面反映措施开发效果和经济效益,同时将实物评价模式和经济指标评价模式相结合,即措施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由技术指标和经济指标两个部分构成,并选取油田常用的4种重点油井增产措施:压裂、酸化、防砂、堵水进行对比分析。1.1 技术指标技术指标主要是从措施后油井产量变化和相关油藏地质参数的变化来评估增产措施的效果,选用措施累积增油量、措施有效期、措施有效率、措施最低增油量、增产倍数5项通用指标,和1项不同措施的各自特色技术指标来共同作为油井增产措施评价的技术指标。1.1.1 措施累积增油量:措施增油量是指在措施有效期内的累计增油量。措施增油计算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措施经济效益的评价程度。$qt=2Tt=1(1)1.1.2 措施有效期:是指措施实施后,油井产量降到措施前的日产水平所经历的时间。通过对增油量依据递减规律进行预测时求得,它是衡量措施效果的时间指标,本文以月为单位。
1.1.3 措施有效率:是指措施有效井次占措施总井
次的比。
措施有效率=措施有效井次措施总井次×100%(2)
1.1.4 措施最低增油量:是指抵偿措施投入的最低
增油量。
$qmin=
I+2
T
t=1
$C
d
po-T
ax
(3)
1.1.5 增产倍数:
PI=Jf/J
uf
(4)
1.1.6 各项措施特色技术指标
¹压裂-地层渗透率变化率:
$K
=
Kf-K
uf
K
f
(5)
º酸化-表皮系数变化率:
$S=
Suf-S
f
S
uf
(6)
»防砂-含沙量变化率:
$V=
Vuf-V
f
V
uf
(7)
¼堵水-平均含水率变化率:
$f
w
=fwuf-fwffwuf(8)
1.2 经济指标
本文采用经济评价方法中的“增量法”,即直接
计算增量效益的方法来对措施效益进行评价。故选
用措施增产产值、措施经济效益、投入产出比、措施
投入回收期、经济有效率5项指标作为经济评价指
标。
1.2.1 措施增产产值:
V=PO*$Np*B(9)
1.2.2 措施经济效益:是指措施实施后,在有效期
内,由措施增加的产量所带来的增量效益。它是考察
18
内蒙古石油化工
2010年第14期
X
收稿日期:2010-04-09
作者简介:蒋济成(1974-),男,工程师,河北省唐山市唐海县中国石油冀东油田分公司南堡作业区。
措施经济效果的主要指标。
措施收益E=2nt=1($qt(p-Tax)-$Ct)-I(10)
1.2.3 投入产出比:是指措施增量的产值与措施投
入资金量的比。其中措施投入包括措施投资和增油
(液)量的操作成本。它是衡量措施经济效果的主要
指标。
K=
2nt=1$qt(p-Tax)
1+2
n
t=1
$C
t
(11)
1.2.4 措施投入回收期:是指以措施的收益抵偿措
施投入所需的时间,即措施的净收益抵偿措施的投
资所需要的时间。它是考察措施回收能力的主要指
标。
2
p
t
t=1
($qt(p-Tax)-$Ct=I(12)
1.2.5 经济有效率:是指措施经济有效井次占措施
总井次的比例。它是考察措施总体实施经济效果的
主要指标。
经济有效率=经济有效井次措施总井次×100%(3-12)
1.3 构建增产措施评价指标体系
综上所述,我们得到了一个系统而合理的油井
增产措施评价指标体系,我们将其归纳为一个油井
增产措施评价指标体系结构图,如表1所示。
表1 油井增产措施评价指标体系结构图
油井增产措施指标体系
指标分类评价指标
技术指标
措施累积增油量
措施有效期
措施有效率
措施最低增油量
增产倍数
措施特
色指标
压裂-地层渗透率变化率
酸化-表皮系数变化率
防砂-含沙量变化率
堵水-平均含水率变化率
经济指标措施增产产值措施经济效益投入产出比
措施投资回收期
经济有效率
2 措施指标评价系统软件设计
结合本论文研究内容及计算机编程语言特点,
设计油井增产措施决策系统软件。
2.1 软件的主要功能
¹录入判断矩阵后,实现了对指标权重值的计
算;º录入相关技术和经济数据后,实现对技术指
标、经济指标的评价参数的计算,并比较出增产效果
最好的措施;»以各措施的总评价参数值为基础做
出柱状图,以便于用户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更好的评
价各项措施。
2.2 措施指标评价系统流程图,如图1。
图1 措施指标评价系统流程图
3 结论
油井增产措施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对于各油
田正确评价和分析各项增产措施的效果有着极为重
要的作用,使得油田管理者能够明确适应本油田的
增产措施类型及其通常能够达到的增产水平,辅助
其作出正确的决策。
变量说明:
$qi—措施后日产量-措施前日产量;
$qt—措施增油量,单位t(吨);
T—措施有效期,以天计算;
$q
min
—措施最低增油量,吨;
I
—单项措施投入,元;
Jf—措施后的采油指数;
J
uf
—措施前的采油指数;
V
—防砂增产产值,元;
PO—原油价格,元/吨;
B—原油商品率,%;
$qt—单项措施有效期内第t月的增油量,万吨;
p—原油价格(不含税),元/吨;
T
ax
—吨油税费,元/吨;
$C
t
—单项措施有效期内第t月的增量成本,万
元;
I—单项措施投入,万元;
n
—措施有效期,月;
Pt—措施投入回收期,月
[参考文献]
[1] 孙永仕.措施油井经济有效期研究.油气田地
面工程,2006,(6).
[2] 叶正荣,吴奇等.采油工艺措施效果经济评价
方法.石油勘探与开发,2004,(2).
[3] 谢艳艳.油井措施效益评价方法的建立与应
用.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05,(8).
[4] 党丽曼、秦涛等.油水井措施效果经济评价系
统研究.钻采工艺,2002.
[5] 尹永光.效益评价在油田开发中的应用.石油
经济,2003(4):347-348.
[6] 李敬松.油田开发经济评价.北京:石油工业出
版社,2000.
[7] 黄盛波.油井增产措施效益评价方法.新疆石
油地质,2006,(8).
[8] 肖斌,孙顺敏.油田单井措施评价及应用.江汉
石油学院学报,2003,(6).
19
2010年第14期
蒋济成等 油井增产措施评价指标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