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市场潜力巨大 2008-01-23 17:26:29| 分类: 默认分类 | 标签: |字号大中小 订阅
老年人对精神消费和物质消费方面有很大的市场需求。2001年我国人均预期寿命已达71.8岁。1981年中国人均寿命为67.77岁,20年间增加了4岁。而60岁以上的老年人每年以3.3%的速度在增加,80岁以上的老年人每年以5%的速度在增加,这意味着我国每年净增380多万60岁以上的老年人,50多万80岁以上的老年人。按照这个增长速度发展,专家预计,5年内老年人市场消费将达到5万亿元以上。 就我国而言,可供老年人消费的市场还远远赶不上老年人的真正需求,很多方面才刚刚起步,在生活中,老年人不仅购物难,还有理发难、娱乐难、旅游难等等。这种种"难"事表明老年消费市场还存在着很多的"空白点"。 长期以来,老年人需要的商品奇缺,精神文化生活单调贫乏,据调查,有90%左右的老人对现在的老年消费品不满意,老年人的消费额占的比例很小,主要原因是对老年人消费的特点、潜力还未引起社会的足够重视。在岁月流逝间老人们愈发佝偻,在不经意间他们的步履愈发迟缓。可谁知道老年市场犹如老钻石历经岁月磨练却变得神采奕奕,光芒四射,只待开采。 一、4000亿大"蛋糕" 等待分切 1、老年产业蕴藏巨大商机 老年产业是一座待挖的"金山", 中国有1.45亿的老年人,其消费潜力巨大。数据表明,每年老年人的离退休金、再就业收入、亲朋好友的资助等加在一起,可支配的收入达到4000-5000亿元。因此,目前中国老年人市场年需求非常保守的估计也超过4000亿元,到2010年将达到10000亿元,但在目前市场上,专门为老年人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尚不足1000亿元。老年人需求市场蕴藏着巨大的商业机会。 在对"4000亿购买力"的估算中,择取的参量仅是限于老年人的退休金、再就业收入和派发赡养费,这是为了方便统计的需要,而实际上的购买力显然远胜于"4000亿"。 我国老年人有长期储蓄积累的习惯,据有关资料统计,42.8%的城市老年人拥有储蓄存款,在农村则是14.1%。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经济负担已大为减轻,他们的子女已长大成人,有了独立的生活能力,这样一部分老年人备作不时之需的储蓄款便成了其未来潜在的购买力。 老年人群除有政府和社会福利机构派发的专门赡养费之外,也有相当一部分能够得到子女额外的转移支付,这种现象在贵为"礼仪之邦、孝行天下"的中国是非常普遍。实际的调查结果也显示,推动老年保健品和保健器材等行业发展的主力绝大部分来自于子女。在经济上需要子女帮助,子女也愿意支付的人群比例高达64.2%,这也有力佐证了子女是老年人群购买力的一大支柱。 同时,随着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和养老保险体系的完善,在未来的老年人收入构成里,社会保障金和养老保险金也将扮演着不可忽视的角色。更重要的一点是,传统的对老年市场的购买力分析也有所局限,他们往往忽视了对老年人所拥有的有形或无形资产的评估。如老年人大部分都有自己的住房,这一不动产的价值自然也应作为其潜在的支付能力的考虑。 据预测,2010年,我国老年人的退休金总额将达到8383亿元;2020年,将达到28,145亿元;2030年,将增加到73,219亿元。这些资金,大部分将进入市场消费,关键看有没有适应老年人需求的产品。 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快、老年人收入水平的逐步增加、相关政策环境的逐步改善,中国老年产业蕴藏巨大商机。 中国社会科学院老年科学研究会会长熊必俊认为,中国在经济尚不发达的情况下进入老年社会,面临着老年人口比重上升和养老保障压力增大的挑战。但是,老龄化在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制约的同时,也孕育着一个巨大消费市场,发展老年产业这个新兴的产业还能带动相关第三产业的发展。日本1970年进入老年社会后,就大力发展老年产业应对老龄化挑战,把第三产业视为老龄化社会的"救世主"。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院长翟振武认为,未来中国倾斜于老年人的各种社会政策将越来越系统和全面,未来几十年将是老年产业迅速发展的时期。 中国老年学学会会长李本公表示,虽然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机遇,但是目前中国老年产业仍面临着尴尬:一方面,老年人的需求十分庞大,也十分迫切;另一方面,老年产品和服务的有效供给严重不足,整个产业尚未在国民经济中形成一定的产业规模和产业链。据专家预测,目前中国老年人市场需求大约为7000~8000亿元,而当前每年为老年人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总价值不足1000亿元。 南开大学教授原新说:"如果说过去30年开发最成功的市场之一是少儿产业,21世纪将会是老年产业和少儿产业平分秋色甚至老年产业更加辉煌的时代。" 2、老年产业是新朝阳产业 老人市场蕴藏真金,在世界刚刚进入21世纪之后不久,人口的老龄化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必须面对的一项重大挑战。然而这对企业来说,却意味着一个潜力巨大、亟待开发的藏金蕴银的大市场。在一些发达国家,围绕老年人消费市场应运而生的企业眼下已经初步形成了一个现代商品和服务的产业延伸链。 老年产品从研发、生产、仓储物流以及销售等环节,都蕴藏着巨大的市场商机。老年服务市场的发展更是方兴未艾。 中国的大多数老年人虽然仍注重节俭,但生活和经济负担不断减小,开始注重晚年生活质量,花钱买健康、买愉悦。许多老年人都有补偿性消费动机,常会寻找机会满足年轻时因条件限制未能实现的消费愿望,圆年轻时未圆之梦。 据统计,中国城市老年人在保健品消费、外出旅游的支出大多已占到总消费支出的40%以上。在中国一些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已对老年产业开始分类:如老年日用品市场,包括食品、服装、家庭用品、药品、保健品、辅助医疗设备等;老年服务市场,包含卫生保健、医疗护理、老年公寓、托老所、心理咨询陪伴服务、婚姻介绍等;老年文娱市场,包含老年人旅游、老年兴趣爱好学校、老年职业培训等。 老年产业是朝阳产业,老年消费市场发展的前景广阔。在中国,老年市场的发展还跟不上经济发展的步伐,这一市场有待商家进一步开发。老龄化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国外也有巨大的市场,所以中国企业在开拓国内市场的同时,也应重视国际市场的开发。通过合资、合作、交流等方式与国外公司建立国际战略联盟伙伴关系,可以掌握先进的技术和经验。 随着中国市场的不断开放,外资企业也在瞄准中国老年市场。有些外国保险公司已经在华推出老年保险品种。面对竞争,中国的保险公司也正逐步认识到老年保险市场的重要性,一些公司相继推出了专为老年人开发的险种,如新华人寿在全国推出的投保年龄高达80岁的"美满人生"保险,太平洋保险公司推出的将参保年龄放宽到70岁的"医疗住院补贴险"等。相信其他行业在"银发市场"中也面临着同样的竞争。 专家预测,老年产业将成为同汽车、房地产等产业共同构成的21世纪最赚钱的十大行业之一。中国企业不应错过商机。 二、庞大老年市场等待挖掘 由于我国老年人口多、收入稳定增长、需求层次多,庞大的"空巢家庭"、丧偶老人和独居老人群体对社会服务的需求与日俱增,从物质消费需求看,老年人对服装、保健食品等市场消费有很大的需求。在精神消费需求上,老年人有了更高的追求,不但要玩得尽兴,还要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讲究生活质量。因此老年人市场需求多、消费空间大,前景广阔。 目前国内的老年产业主要集中在医药、医疗保健方面,食、住、衣、旅游等其它方面还处于起步阶段,甚至是短缺的。"厂家不想做,商家不愿卖,顾客无处买",是目前老年用品市场的真实写照。商家们普遍认为老年人钱难赚,市场利润太薄,无利可图。老年产业存在"小而散"的状态,巨大的商机还未成为市场消费的"热点"。 与中青年相比,老年人收入不高,但退休者有固定收入,随着社会保障制度的逐步完善和内需的拉动,这个市场是有巨大潜力的。在欧美、日本,老年人的消费能力与年轻人并没有明显的区别,在我国一个有着亿万人的越来越大的老年人市场正等待着我们的企业去开发。 (一)尊老文化不断地推动孝心消费 自上世纪70年代后期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已逐渐进入老龄化阶段,在逐渐形成的"4:2:1"家庭结构(即一对夫妻赡养四位老人和抚养一个孩子)中,子女对老人的日常护理总是力不从心,所以老人用品就成为分担子女一部分责任的最好载体。繁忙的年轻人力求孝敬长辈,送礼从无计较,花钱从不心疼,孝心市场在老人消费市场中独占熬头。 当下的老年人用品市场上,60%~70%是老年保健品,而购买者的74%为老年人的子女。在此背景下,中国传统的尊老文化将会推动"孝心消费",从而在冷门领域创造出一个大市场。 老年人用品消费可利用的促销机会非常之多。首先从时间上来说,中国是个礼仪之邦,遇到传统节日或生日,给老人送礼物庆贺祝寿是人之常情,仅中国自己的春节、元旦、中秋、国庆、重阳节等节日就是很好的消费旺季,再加上由国外传入的父亲节、母亲节、国际妇女节、国际劳动节、国际老人节、圣诞节等更是不胜枚举。 从销售对象来说,中国素有尊老美德,与关爱老人为主题的机构数量众多,例如老年委、老干局、休干所、疗养院、福利院等,与老年人相关的部门机构也有很多,如卫生局、妇联、团委、工会、体育局、文化局、民政局、医院、组织人事等。这些机构部门每年都会组织一些活动与老人联欢或进行健身保养。 因此企业除了向零售终端供应货品外,还可与上述机构达成长期团购合作关系,以各种节假日为契机,与他们联合举办以类似"关爱老人"、"老年人健康"、" 老干部生活"、 "老人健身运动"等为主题的各种活动,以礼品的形式推荐给老年人。值得注意的是,这种途径往往可形成规模效应,且供求关系稳定,收益远远大于零散的零售终端,尤其在市场尚未培育成熟的早期,这种推销方式往往事半功倍。 (二)未来越来越多的老人期待消费 随着老年人的消费观的变化,过去的勤俭为家型已经逐步转化为自我享受型。当老年人手上的"活钱"不断增多时,他们的购买欲望甚至比青年人更强烈。虽然老年人市场供应疲软由来已久,但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快速提高,老年人遇上了前所未有的物质丰富时代,因而将形成井喷消费。 1、世界老龄化,中国老龄化,数亿老人期待老年专用产品消费,而且这个比例还将不断攀升。 2、全球注目老年人市场,"关爱老人"受到政府大力支持。 3、老人离休金不断提高,子女孝敬老人支出持继增加,二者合计可达数千亿消费潜力,只待适宜消费品出现。 4、老人正抛弃传统观念,"重积蓄、轻消费"、"重子女、轻自己"的传统观念已经逐渐淡化,花钱买健康,花钱买潇洒成为现代老年人的时尚追求。 5、在物质和精神生活相对贫乏的五六十年代度过青春年华的老年人,一直没有机会满足各种生活追求。现在,他们终于从繁忙的工作和家庭负担中解脱出来,为了弥补曾经未得到的物质和精神享受,老人们开始花钱买补偿;让自己的晚年生活更幸福、充实和绚丽多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