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卷第4期 2012年8月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of Chinese Universities NO.4、,01.26 Aug. 2012
文章编号:1003—9015f2012)04-0575-06
介电材料辅助的微波冷冻干燥的数值模拟
王 维 一,许英梅 ,马鸿信 ,陈国华。
(1.大连民族学院生命科学学院,辽宁大连l16600;2.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发动机气动热力国家
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91;3.香港科技大学化学与生物分子工程系,香港)
摘要:通过数值求解一个考虑吸湿效应的带有移动升华界面的多孔介质热、质传递耦合模型,理论考察介电材料对 微波加热冷冻干燥过程的影响。介电材料用烧结的碳化硅(SiC)。甘露醇,一种典型的药物赋形剂被选为待千溶液中的 溶质。模拟结果表明在微波冷冻干燥过程中使用介电材料可以加快冷冻干燥速率,特别是在待干溶液的固含量很低或 者固体产品的介电损耗因子很小的情况下尤为有效。模型预测和实验测定的干燥曲线相比较显示了良好的一致性。通 过考察冰饱和度和温度的分布侧形,研究分析了物料内部的质热传递机理,并讨论了干燥速率的控制因素。 关键词:微波冷冻干燥;介电材料;干燥曲线;多孔介质;传热传质 中图分类号:TQ026.6;TQ028.678 文献标识码:A
Numerical Simulation on Freeze Drying with Dielectric Material
Assisted Microwave Heating
WANG Wei .一,XU Ying.mei ,MA Hong.xin2,CHEN Guo.huaa
(1.College ofLife Science,Dalian Nationalities University,Dalian 1 16600,China; 2.National Key Laborato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n Aero-Engine Aero-thermodynamics,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Beijing 100191,China;3.Department ofChemical and Biomolecular Engineering,The Hong K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Hong Kong,China)
Abstract:The effects of the dielectric materiaI on the microwave freeze-drying process were theoretically studied by mathematically solving the heat and mass transfer model considering the hygroscopic effect with a moving boundary in the porous media.Sintered silicon carbide(SiC)was used as the dielectric material,and the mannitol,a typical pharmaceutical excipient,was selected as the solute in aqueous solution.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dielectric material can significantly enhance the microwave freeze drying rate under the experimental operating conditions,especially when the solid content in the freeze dried solution is very low or the solid product has a very small dielectric loss factor.Comparisons of the drying CUl-Ves display good agreements between experimental measurements and model predictions.Based on the profiles of ice saturation and temperature,mechanisms of heat and mass transfer inside the material were analyzed,and the drying rate-controlling factor was discussed. Key words:microwave freeze drying;dielectric material;drying curve;porous media; heat and mass transfer
1 引 言
良好的数学模型能够对过程进行预测和再现,而建模过程还能加深对过程的理解…。例如冷冻干燥
数学模型不仅可以预测适宜的操作条件,也可以分析传递机 。绝大部分经历干燥的固体物料都可视
收稿日期:20114)1-25:修订日期:2011-06.26。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1076042/B060302):香港研资局(RGC)基金(HKUST600704/C4586);大连民族学院自主科研基金(DCl20lO2O9)。 作者简介:t ̄(1962-)-男,辽宁大连人t大连民族学院教授.博士。通讯联系人:王维,E-mail: wjwang@dlnu.edu.
ca 576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2012年8月
为吸湿的多孔介质并伴随着质、热的多相传递。现有的模型都是基于Luikov[ 】体系和Whitakert 】理论,
但是两人的工作都没有考虑结合水。对于吸湿多孔介质,热力学平衡关系应被吸附平衡关系所替代I 。
微波加热被认为是强化冷冻干燥的独一无二的方法。微波加热的效果取决于待干物料介电损耗因子 的大小。对于冷冻干燥液体物料,Wang和Chen[。1提出了介电材料辅助的微波冷冻干燥。最近的实验研 究结果表明使用介电材料确实可以有效地强化微波冷冻干燥过程【7J。而前期的理论研究结果也得到相同 结论D,8,91。然而,任何模型须经实验检验。因此,非常有必要基于实验操作条件进行进一步的理论研究,
预测和再现真实的干燥过程,使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相吻合。本文是介电材料辅助的微波冷冻干燥系列
研究的理论部分,通过将球坐标系数学模型转换为柱坐标系,并且修正已建的吸附平衡关系,首次将一 个考虑吸湿效应的带有移动升华界面的多孔介质热、质传递耦合模型【5】应用于真实操作条件下的干燥过 程【7】。本研究的目的是:(1)数值求解一个考虑吸湿效应的带有移动升华界面的多孔介质热、质传递耦合
模型,理论验证介电材料在微波冷冻干燥中的强化作用;(2)将模型预测与实验测定的干燥曲线相比较, 以检验其是否能获得良好的一致性:(3)通过考察冰饱和度和温度的分布侧形,分析物料内部的质、热传
递机理,讨论干燥速率的控制因素。
2数学模型
2.1传质传热方程
本研究使用饱和的冷冻物料,内部有一个升华界面,如图1所
示。由于吸湿效应,升华界面的移动只除去部分水分,仍有一定量
水分处于吸附一解吸平衡。界面移动后的区域称做干燥区;界面移
动前的区域为冷冻区。模型及其主要假设参阅文献【5】。为配合实验
条件,本研究将原来的球坐标系方程转换成柱坐标系方程。
在干燥区,质量和热量守恒方程可得如下: 国
图l干燥样品示意圈 Fig 1 Schematic diagram of a sample
OS= 1 c3(rKs雾)+ 昙(, ) ㈣
舯 = R KDK
,r&p,T+(I-
fS)e.。 OT r R ̄p,T+ 。 l v z. I v f l(
= 导l,( + △Ⅳ) l+ ( △喀)+寸 c2
其中:pc=(1-6)psCs+ ̄Spici+,0-S)pvc , =(1一占) 十 + (1一s)z,寸--[0一 ) +sSki]E 。
为干燥多孔物料的固有渗透率, 为相对渗透率。 在冷冻区,热量守恒方程可以表示为:
詈=T㈤-' ̄ k (3、 J+g 【j
其中:pc=(1—6)p ̄c。+蜀 ci, =(1一 ) +以,尊=[(1一 ) +6ki]E 。
在介电材料区只有热量传递,守恒方程是:
at= , D0一=一一l, 一I十曰 I‘.J , l / 一
其中:pc= c , = ,,寸=kmE 。
2.2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 在样品内部:caTIOrIr:0=0,as/ ̄I,:‰ 0。
在样品表面:ql =creF(T L 一T ̄amb), f,: 只mb/(/L TI ̄=np)。
在升华界面:.,§f:一 ( — i) ̄,dR/dtI 一, I += 和口l 一一ql = △Ⅳ。
第26卷第4期 王维等:介电材料辅助的微波冷冻干燥的数值模拟
样品的初始温度和冰的饱和度分布均匀: =To,sl =So;升华界面从样品表面开始:R = 。
3 数值模拟 表l模拟所用物性数据
3.1物性Table 1 Properties used in the simuIation
在冷冻多孔介质内,分子扩散和Kundsen扩散是主要的传递 : !坚 机理。与分子扩散相比,分子平均自由程要远大于平均孔隙半径嘲, cIC i 179l350 ;.( kg_.K)一- 1 176
因此Kundsen扩散是控制步骤。扩散系数可以写出如下式子【l0】: cs l310 J‘(kg‘K)_】 【18
D=97.0Fe/r√ / 2.839 ̄106 J.kg- 【l8】 其中 是空隙半径。根据类似物料的实验数据[2】,确定干燥多 w.rn_ m(v2.旷 广禺
孔产品的平均空隙半径为2.65 ̄10 m。 岛 1.5 W.m-3(V・m- )-2【l7】
根据刚性多孔介质的假设,干燥多孔物料的固有渗透率硒不 :.0.06 2i 变。根据NieId和Vlejan… ,相对渗透率是: 三 8.805.489 0lo7 F.m- ̄ 【 】
Kr=l— ^ 2.22 J・(s・m・K) 【1 6]
式中S为饱和度。 。 1.06 J.;s.m.K,-J 20j
吸附_解吸平衡采 关系 / /v o.o・・ , 三 164
s /(T+961) ( , )/只( )= …… 该处理类似D。的修正Ant。ine方程【l2】。按照Ni等【l3 建议,吸附 :. :::
一解吸平衡在整个干燥过程有效。发射率P与孔隙率相等。根据 1489 .kg.,m-:. 【6 . 仃 5.576 ̄10 W・(m ・ f14] Bird等建议【¨】,角系数F等于1。其他物性见表1。 1.2 一 2 3.2计算步骤 在第1干燥阶段,用有限差分法求解方程(1)~(4)以及初始和边界条件方程。在第2干燥阶段,只需
求解方程(1),(2)和(4)。 源项按照Patanker推荐的方法处理[1 ,方程离散采用全隐式控制体积法,网格节点在控制体积的几
何中心上。方程(1)^<4)被离散成如下的线性方程组: 口P盘 =1]E口 +口w4 +b 其中 表示广义的独立变量(温度 或饱和度 ,由于系数口。,aE,口w和源项b都取决于 和 ,因此
必须迭代计算。在每个时间步里,都包含以下的步骤:(1)对每个网格点的 的值进行猜测或估计;(2)根
据这些猜测的 ,试探性的计算系数和源项值;(3)解线性方程组,求得 值:(4)用计算出的 作为新的
猜测值,返回到步骤2,重复上述步骤直到获得的 值没有明显的改变。
本模拟使用TDMA算法【 】求解离散方程。为避免发散,迭代计算时采用欠松弛法。模拟过程中使用
了相当细的网格以获得更精确的结果。迭代的收敛判据所示如下: abs(T/-T/-')/T/-<l ! 二 <1旷8
4模拟结果与讨论
4.I实验和模拟干燥曲线比较 模拟条件与实验条件【7】完全相同。模拟过程首先针对25 ̄C下的传统冷冻干燥。结果发现理论分析和
实验结果非常吻合,如图2所示。本理论预测是基于传递现象的基本理论、真实的物料性质和实际的操
作条件,以及仅有的一个作者提出的平衡方程来描述物料的吸湿效应。对于25℃时介电材料辅助的微波
冷冻干燥过程,当电场强度E为3450 V.m 时,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吻合良好。图3所示的完美符合程
度,使我们相信给定的E值是合理的。应该注意,在给定的操作温度下,只有这个参数把传统冷冻干燥 和介电材料辅助的微波冷冻干燥区分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