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加味葛根芩连汤灌肠治疗湿热蕴结型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观察

加味葛根芩连汤灌肠治疗湿热蕴结型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观察

《求医问药》下半月刊SeekMedicalAndAskTheMedicine 2012年第lO卷 第2期 605 

加昧葛根芩连汤灌肠治疗湿热蕴结型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观察 

张青云肖鑫波 

(湖南省东安县中医院425900) 

【摘要】目的:观察加味葛根芩连汤灌肠治疗湿热蕴结型溃疡性结肠炎42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 

按随机原则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子加味葛根芩连汤灌肠,对照组予美沙拉嗪栓塞肛,治疗2个疗程,分别统计2组痊愈、有效、无效 

病例数以及总有效率。结果:治疗组的临床综合疗效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2%和80.0默P<0.05)。结论:加味葛根芩连汤灌肠治疗湿热 

蕴结型溃疡性结肠炎疗效确切。 

【关键词】湿热蕴结;溃疡性结肠炎;加味葛根芩连汤;灌肠;美沙拉嗪栓 

【中图分类号】R656.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2523(2012)02—0605—02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 C)属于炎症性肠病(in— 

flammatory bowel diseflse,IBD)的一种,是一种病因尚不十分清楚的直 

肠和结肠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 t1.本病发病机制复杂,是多因素、多环 

节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中免疫因素是重要因素之 。其病变主要位于结肠 

的黏膜层,且以溃疡为主,多累及直肠和远端结肠,但可向近端扩展,以致 

遍及整个结肠。主要症状有腹泻、脓血便、腹痛和里急后 3j。该病常反复发 

作,迁延难=愈( 。 

笔者自2o09年9月至201lfg9月,对在本院门诊就诊及住院患者,采用 

加味葛根芩连汤保留灌肠治疗,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见下表l。治疗期间,对照组有3例出现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l例有轻微 

头痛,不影响治疗,治疗组未出现不良反应。两组复查血常规、肝功能.肾功 

能均无异常,未见其他严重不良反应。 

表1两组总疗效比较【例(%)】 

注:与对照组比较, P<O.05 

1.1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消化分会制定的“对炎症性肠病诊断4讨论 

治疗规范的建议”{ 。 

I.2 中医证候诊断标准参照《中西医结合外科学》符合湿热蕴结i正I 拄 

状:疼痛拒按,便下脓血,黏冻,肛门灼热,里急后重,4顺黄赤或有发热,舌 

红,苔黄腻,脉滑数。 

1.3纳入标准①年龄为l8-65岁。@符合E述诊断和辨证标准。②临床 

严重程度为轻度和中度。 

1 4排除标准①曾使用过美沙拉嗪者。②因药物过敏未能完成疗程者。 

③妊娠及Ⅱ甫乳期妇女及中途退出者。④治疗结束后未复查肠镜者。⑤其他 

严重并发症或进展眭疾病者,感染性肠炎患者。 

1.5一般资料89_t ̄J患者均来源于2009年9月至201 1年9月在我院治疗的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将82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42例,男性26例,女 

性l6例,年龄l8~75岁.平均年龄(43.61士18.16)岁,轻度l7例,中度25例; 

对照tJl40 ̄J,男性27例,女性l3例,年龄l8~76岁,平均年龄(4t.02士t6.65) 

岁,轻度t6例,中度24ff ̄。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病情等方面差异均 

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齐同可比性。 

2治疗方法 

2.1 治疗组采用加味葛根芩连汤保留灌肠.药物组成:葛根30g,黄连 

15g,黄芩2og,败酱草15g,马齿苋15g,仙鹤草15g,白芍15g,黄芪30g,党参 

lOg,炙甘草5g,将以上几种中药,加7Jq600II ̄‘,浓煎至lOOmL,去渣过滤,待 

温度至38"C左右灌肠,早晚各治疗1次。嘱患者采取膝胸位,保留2h以上。 

2.2对照组使用美沙拉嗪栓塞肛(黑龙江天宏药业有限公司),早晚各1 

次。4W为l疗程,观察两个疗程,结束后总结疗效。所有患者治疗期间均停 

用其它有关药物及治疗方法,并忌食生冷辛辣油腻食物,进清淡易消化饮 

食。 

2.3观察指标与方法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腹泻、腹痛及脓血便等症状、体 

征改善情况;大便常规、血常规、结肠镜下黏膜变化、活体组织病理检查・观 

察不良反应。 

2.4疗效标准参照《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中西医结合诊断,辨证 

和疗效标准]》【 据 愈:临床症状消失,结肠镜检查黏膜病变恢复。好转:临床 

症状减轻,结肠镜检查黏膜病变范围缩小。无效: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和结肠 

镜检查无变化。 

2.5统计学方法所有资料均使用SPSS 16.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等级 

资料采用秩和检验。计量资料以“平均值士标准差 (X士s)表示,完全随机 

两组样本均数间比较用 睑验,自身前后比较用配对啦验。计数资料采用x 

检验。 

3结果 

治疗8周后,经秩和检验,治疗组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O.o5),结果 溃疡性结肠炎归属于炎症性肠病,临床以腹痛腹泻、脓血便、里急后重 

为主要表现【目,现代医学认为,本病是由诸多因素相互作用下产生的一种局 

限于粘膜及粘膜下层的炎症过程,至今病因仍未完全阐明,一般认为是自 

身免疫l生疾病,发病与自身免疫损伤、遗传、感染、神经精神等因素有关[91。 

在中医学中本病可归于“泄泻”,“痢疾”,“便血”,“腹痛 等,属中医文 

献。滞下 、“大肠泄”等范畴【lO】,l临床以湿热蕴结证为多见。大肠的功能是 

传递食物残渣并形成粪便,为湿浊聚集之所.变化出运之府,湿浊久蕴化 

热,导致湿热蕴结,治宜清热除湿。目前中医治疗该病越来越多的采用中药 

汤剂保留灌肠,其优点有:①药物高浓度地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有利于发 

挥药物的局部作用“”-②药物通过直肠中下静脉丛吸收.防止或减少药物 在肝脏发生化学变化;③不经过胃与肠,避免了胃酸对药物的影响.既解决 

了患者的服药困难,又提高药物的利用度,减少对上消化道的刺激It2]。加 

味葛根芩连汤由葛根、黄连、黄芩、败酱草、马齿苋、仙鹤草、自芍、黄芪、党 

参、炙甘草组成。方中重用葛根为君,甘辛而蒎,入脾胃经,既能解表退热, 

又能升发脾胃清阳之气而治下利;以苦寒之黄连、黄芩、败酱草、马齿苋清 

热燥湿、解毒止痢,共为臣,仙鹤草收敛止血,白芍养血敛阴,黄芪为疱家圣 

药,与党参健脾益气,使脾健运,清气升,浊气化,泻自止,上药共为佐药;炙 

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药。全方标本兼顾,既能扶正。又能祛邪,寓消于补,使 

补不碍滞,消不伤正,共奏清热燥湿、健脾止泻之功。现代药理研究证实:黄 

芪、党参可调节机体免疫功 l,能促进肠道组织细胞再生,消除黏膜溃疡; 

黄芩、黄连、败酱草、马齿苋等均具有较强的抑菌消炎作用。可减轻肠道炎 

症反应[1 。诸药台用,具有抗炎、抗病毒、免疫调节的作用。 

本研究结果表明,通过中医辨证论治,针对性治疗,加味葛根芩连汤灌 

肠使药物直达病所,明显提高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l临床综合疗效。临床显 

效率明显高于美沙拉嚎栓,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美沙拉嗪栓。因此,加 

味葛根芩连汤灌肠对于湿热蕴结型溃疡性结肠炎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吉耀.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 

【2】 王觅柱,邬彩虹.陈吉.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清【L—j B、TNF一0【和IL-1 0 

的表达及其意义【JJ.国际消化杂志.2009.29(5):362--364. 

【3】 肖竖.自拟溃结汤治疗湿热内蕴型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观察【J】.广西中 

医学院学报,201 I。(02):8--1 0. 

【4J施海.自拟溃结方灌肠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60例【J】.上海中医药杂 

志,2008,(1 1):41--42. 

【51 欧阳钦,温忠慧.胡仁伟.等.对炎疰性肠病诊断治疗规范的建议【J】.中 

华消化杂志,200l,(04):43--46. 

【6】李乃卿.中西医结合外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转下页)

 606 《求医问药》下半月刊SeekMedicalAndAskTheMedicine 2012年第l0卷 第2期 

龙胆泻肝汤临床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分析 

李春博 

(浙江省永嘉县四川中心卫生院325 l l7) 

【摘要】 目的研究龙胆泻肝汤对带状疱疹临床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患有带状疱疹的病人36人,使用龙胆泻肝汤进行临床治疗,观察临床 

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等情况。结果使用龙胆泻肝汤治疗后,患者有效率可达1 D0%。结论使用龙胆泻肝汤治疗带状疱疹见效快.且副怍用很4、。 

【关键词】龙胆泻肝汤;带状疱疹 

【Abstract】Objective The study of the effects of DamPness Invasion of Lower Energizer treatment for herpes zoster.Methods chose 36 

patients with herpeszoster.use DamPness Invasion of Lower Energizer for clinical observation and treatment complications.Results After 

treatment using DamPness Invasion of Lower Energizer.88.9%of patients improved markedly,but 1 i.i%of patients gastrointestinal reactions. 

Conclusion DamPness Invasion of Lower Energizer can treatment of herpes zoster quickly,and less risk of recurrence. 

【Key Words】DamPness Invasion of Lower Energizer;Herpes zoster 

【中图分类号】R752.1+2. 【文献标识码1 A 【文章编号】I672—2523(201 2)02—0606—01 

ListenRead phonetica龙胆泻肝汤药用当归l 、龙胆草1Og、板蓝根 

3og,黄芩Log、柴胡tog、车前子zog(包煎)、郁金t0g,栀子log、木通6g、泽泻 

10g 生地10g,生甘草 ;随证加减:头面部疱疹患者加菊花;上肢疱疹患者 

加入姜黄,胸腹疱疹患者加苍术、玄胡;下肢疱疹患者加牛膝;感染严重的 

疱疹患者加银花、公英;腑热便秘疱疹患者加大黄;出现血疱坏死疱疹患者 

加白毛根、牡丹皮。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选择在某医[ ̄oo9年lOft至2010年9月间就诊的带状疱疹患者 

36人。患者的年龄构成为18-65岁,选择的患者均无合并症。不少病人曾经 

使用过多种药物进行治疗而无明显疗效。 

1 2方法 

1.2.1每日使用L剂,水煎两汁分早,晚餐后服用,7~10d为L个疗程。 

1.2.2疗效评价疗效判定标准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 

则》『3 进行判定,疗效指数 (治疗前评分一治疗后评分)/治疗前评分X 

10(Wo。临束座愈:疗效指数17"395%-100% 显效:疗效指数为60"/.一94%{有效: 

疗效指数为30%-59%t无效:疗效指数为0%一29%。总有效率=(临床痊愈 

例数+显效例数)/本组总例数X 100%r 。 

1.2.3数据的统计学分析对所收集的数据运用spssl3.0软件进行 

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组之间比较采用 ,同组治疗前后自身配对自 佥 

验,以p<O.05为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2结果 

2.1各组对湿疹治疗效果的比较。患者采用龙胆泻肝汤治疗后治疗 效果均较明显,总有效率达到了lOO%。详细结果见表l。 

表1治疗效果 

2.2患者用药后副作用较少,患者对于药物治疗效果的满意程度较 

高,详细结果见表2。 

表2患者用药后副作用及对药物治疗效果的满意程度 

3结论 

经过治疗前后对比,使用龙胆泻肝汤治疗带状疱疹治疗效果显著,而 且初步治愈的时间最短。基本无副作用。 

4讨论 

现代医学认为,带状疱疹(Herl:mS Zoster)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 

的急性炎症陛皮肤病,中医称为“缠腰火龙”、“缠腰火丹” 民间俗称“蛇丹”、 

“蜘蛛疮”。是一种最具有痛性特征的病毒性疾 I。病毒感染后以潜伏形式 

长期存在于脊神经或颅神经的神经节细胞中,被某些因素激活后,病毒从 

一个或数个神经节沿相应的周围神经到达皮肤,引起复发感染,即带状疱 

疹f2。】。因病毒主要侵犯感觉神经,所以几乎所有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剧烈 

疼痛。带状疱疹常呈散发性,与机体免疫功能有关。在老年人,局部创伤后, 

系统性红斑狼疱、淋巴瘤、白血病以及较长期接受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和 

放射治疗的病人,较正常人明显易感,且病程迁延,病情较重,后遗神经痛 

也较突出。认为多是正气不足,毒邪乘虚侵入为发病之因;肝气郁结、经络 

阻滞、气血郁闭是发病之理;湿热内蕴,感受毒邪是病机特点。湿热毒邪稽 

留,郁阻络脉,损伤络脉,亦损害孙络,故疼痛持久。治疗应以清肝泻胆、清 

利湿热、调和气血、通络止痛为原则㈧。本方治证,是由肝胆实火,肝经湿热 

循经上扰下注所致 上扰则头巅耳目作痛,或听力失聪;旁及两胁则为痛且 

El苦;下注则循足厥阴肝经所络阴器而为肿痛、阴痒。湿热下注膀胱则为淋 

痛等症。故方用龙胆草大苦大寒,上泻肝胆实火,下清下焦湿热,为本方泻 

火除湿两擅其功的君药。黄芩、栀子具有苦寒泻火之功,在本方配伍龙胆 

草.为臣药。泽泻、木通、车前子清热利湿,使湿热从水道排除。肝主藏血,肝 

经有热,本易耗伤阴血,加用苦寒燥湿,再耗其阴,故用生地、当归滋阴养血, 

以使标本兼顾。方用柴胡,是为引诸药人肝胆而没,甘草有调和诸药之效。 

综观全方,是泻中有补,利中有滋。以使火降热清,湿浊分清,循经所发诸证 

乃克相应而愈。另外,据现代药理研究,龙胆泻肝汤能抗炎、抗感染、抗氧化、 

清除有害自由基,对免疫系统产生积极作用[5~6],故用其治疗带状疱疹疗 

效显著。治疗后并未发现有不良症状,所以可以在临床上进行广泛的应用。 

参考文献 

I1】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I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 

社.1 994:l 44 

【2】赵辨.临床皮肤病学 】 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f 988:253 

【5】 张学军皮肤性病 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68 

【4] 张石革皮肤病性病用药备忘录【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7:105 

l5】麻仲学.国际针灸交流手册lM1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 992: 

517—520. 

【6】 吴贺算.高玉军.李秋华龙胆泻肝汤的免疫作用【J】.中成药研究, 

l 984 2.2l 

(接上页)2007. 

【71 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中西医结合诊断、辨证和疗效标准(试行 

方案)【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 994,(04):239—240. 

【8】 吴焕淦.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诊断与治疗【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 

2009 

【9】 李文.刘岢,唐尚友.自拟方联合溃结灌肠液治疗溃疡性结肠炎j8例 

【J1.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1 0,(o6):48—49. 

【1 0】康承君.李家邦.三皮汤加味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疗效观 』1t中国 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06,(03):1 64--1 66 

【11】 伟平.加味白头翁汤灌肠治疗湿热蕴结型溃疡性直肠炎 5例【J】.中 

医药导报.201f,(06):1 03--1 04. 

【1 2】李勇.中西药联用灌肠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50例【J].中国社区医师 

(综合版).2007.(24):1 40. 

【1 】沈映君.中药药理学【M1.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 

【1 4】张慧.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40例疗效观察【J1哈尔滨医药, 

201 f.(04):29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