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资源情报地质环境和成果管理2005年第5期41我国发达地区海岸带面临的地质环境
问题及海岸带调查工作展望
周良勇刘健
(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青岛,266071)
( 中国地质调查局海岸带地质研究中心,青岛,266071)
一、引言
我国海岸线北起辽宁鸭绿江口,南至广西北
仑河口,全长超过18000km,加上岛屿岸线总长
达32000km。由于海岸带的宏观区位优于单一
陆地环境和单一海洋环境,因此,这里成为人口
稠密、产业云集的经济发达区。从北至南,我国
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包括环渤海经济区、长江三角
洲经济区、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福建的漳(州)厦
(门)泉(州)经济区、广西与海南沿海经济区等。
根据2001年的统计资料来看,上述5个沿海经
济发达区的总人口约占全国总人口的30%之
多;国内生产总值(GDP)约占全国GDP的80%。
随着海岸带经济的全面发展,海岸带在全国的经
济地位更趋重要。海岸带还是我国人口最密集
的地区。据研究,到2030年前后,将有50%以
上人口居住在沿海地区。另一方面,近年来,我
国海洋经济发展迅速,2001年海洋产业总值为
72338亿元,占GDP的25%。根据!全国海洋
经济发展规划纲要∀,2005年海洋产业将占GDP
的4%左右,2010年将占5%以上,逐步成为国
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由于海岸带地区环境承载力有限,经济增长和人口的增加导致海岸带地区环境压力增加,环
境趋向恶化。保护海岸带地质环境、防治地质灾
害,合理开发利用海岸带,从而实现海岸带社会
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战略性任
务。国内外的经验都表明,进行系统的海岸带地
质环境调查工作,促进海洋资源的合理开发利
用,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基础工作。#初步完成大
江、大河和重要经济区环境地质调查,生态环境
有明显改善∃是#十五∃期间资源调查评价目标
之一,因此,海岸带环境地质系统调查工作亟需
展开。据此,我们建议首先在我国发达地区海岸
带进行地质环境调查,并制定2004~2010年中
国海岸带计划,旨在系统地调查研究我国重要经
济区海岸带的地质环境,为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
展和环境质量的提高服务。本文将介绍我国这
一重要区域的环境地质问题及调查、评价设想。
二、我国海岸带主要环境地质
问题及地质灾害
海岸带系指海洋和陆地相互交接、相互作
用的地带。对于海岸带的定义,目前有不同的认
识。我们认为,海岸带应从地学和社会经济两方
面加以定义:海岸带原则上限定为自海岸向陆延
伸10km、向海至风暴浪基面的狭长区域。我国地质环境和成果管理国土资源情报422005年第5期海岸带的环境地质问题包括生态环境地质问题、
地质灾害和由于海岸开发造成的问题。
1生态环境地质问题
我国海洋环境总体质量仍不容乐观。沿海
滩涂湿地、红树林和珊瑚礁均遭受严重破坏,海
底沉积环境受到污染,产生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和
健康问题,若不未雨绸缪,必将影响经济的发展。
可以说,海岸带环境质量的退化是海岸带经济进
一步发展的瓶颈。
湿地被誉为#自然之肾∃,是地球上具有多
种功能的独特生态系统。我国沿海滩涂湿地非
常重要,1992年和2001年列入!湿地公约∀国际
重要湿地名录的中国湿地共有21个,9个为滨
海湿地。我国沿海滩涂湿地约有200万公顷。
这些湿地具有调节气候、储水分洪、抵御风暴潮
及护岸保田的作用,也是重要的野生动物栖息
地。我国在上世纪掀起的以围海造田、造地和发
展滩涂养殖业为目标的大规模围垦,使滩涂湿地
总面积减少了一半,严重破坏了湿地景观,造成
了巨大的损失;由于水利工程和自然因素的共同
影响,我国黄河三角洲湿地正在减少。目前,虽
已加强了滩涂湿地的保护工作,建立了大量的保
护区,但是海岸滩涂湿地保护现状仍不容乐观,
在个别地区环境改善的同时,大部分区域的状况
仍在恶化。如何加强保护区的建设,搞好非保护
区滩涂合理开发,需要了解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
对海岸湿地的作用过程,必须系统开展全国性海
岸带地质环境调查。
我国红树林的生态状况令人担忧。红树林
素有#海底森林∃之称,是珍贵的生态资源。红
树林具有防浪护岸功能,提供重要生境和海岸碎
屑营养物质,维护海岸生物多样性和资源生产力
至关重要,并能净化环境,是重要的生物资源和
旅游资源。近40年来,特别是最近10多年来,
由于围海造田、围海养殖、砍伐等人为因素,不少
地区的红树林面积锐减,甚至已经消失。我国红
树林面积已由40年前的42万公顷减少到146
万公顷。1998年,南澳、深圳等地海域先后暴发
大面积的赤潮,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近亿元。广东
省生态专家一致认为,赤潮泛滥的主要原因之一,便是红树林的大面积减少。海岸生态关键区
的丧失,必然导致海岸生物多样性和海岸水产资
源及一系列相关社会价值和生态价值的丧失或
削弱,并带来污染加剧、海岸环境恶化的严重后
果。我国已建立国家级红树林自然保护区4个、
省级6个、县市级8个,保护区的红树林已占全
国红树林总面积的一半以上。实现红树林和红
树林海岸的有效保护,还有大量工作要做。其
中,海岸带地质环境调查与研究是红树林海岸管
理的基础。
我国海岸带的珊瑚礁生存现状亦岌岌可危。
珊瑚礁具有重要的环境价值、经济价值和科学价
值。但我国珊瑚礁目前受到海洋污染、人为破坏
的严重威胁。例如,海南省文昌县清澜港出海口
东侧的邦塘湾,邻近海域有500余公顷的珊瑚
礁。但近年来,由于滥采珊瑚礁,邦塘湾的生态
环境遭受严重破坏。据统计,到1990年6月,文
昌县境内年珊瑚礁挖采量达6000多吨。近岸
珊瑚礁已所剩无几,海岸遭受严重侵蚀,海水冲
击村庄,迫使居民举家后迁。同时,由于珊瑚礁
的乱采、滥挖,海洋动植物赖以生存的家园遭受
破坏,致使珊瑚礁鱼类、贝类资源锐减。因此,在
珊瑚礁海域进行系统的环境调查并进行保护已
刻不容缓。
要保护好滨海湿地、红树林和珊瑚礁,必须
加强生态环境地质调查工作及研究工作,查清影
响生态变化的地质作用背景和作用过程,揭示人
为活动及自然作用对这一过程的影响。利用对
海岸带生态环境地质作用的认识,为海岸带的开
发决策提供服务,为海岸带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恢
复服务。
2地质灾害
海岸带灾害影响着海岸带地区的社会、经济
和环境。中国沿海的许多区域,尤其是三角洲区
域,对海洋自然变异极其敏感和脆弱。我国沿海
有这类低洼地区1439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逾
7千万。这些区域受台风、风暴潮的影响最为严
重。在沿海、海岸带和海洋经济迅猛发展的同
时,海洋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也在以大体相同或
略高的速度增加。因此,我国减轻海洋灾害的任国土资源情报地质环境和成果管理2005年第5期43务的确相当繁重。海岸带地区的防灾减灾工作
必须以认识海岸带的地质作用规律为基础。
海岸侵蚀、港湾河口淤积、海平面上升、沿岸
土地盐渍化、海咸水入侵地下含水层、沿海地面
沉降等缓发性海洋地质灾害,有日益严重的趋
势。这些灾害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分布日益严
重。沙质海滩和大部分处于开阔水域的泥质潮
滩受到侵蚀。河口淤积问题已经涉及到几乎所
有的重要河口。海平面上升对沿海地区带来多
方面的严重影响,最突出的影响是加重海岸带地
区的自然灾害。由于海平面上升,至2050年,珠
江、长江和黄河三角洲地区淹没损失和防护海堤
的加高加固费用在8814亿元到15047亿之
间(武强等,2002)。沿岸土地盐渍化是风暴潮
海侵、海平面上升、沿海地面沉降的必然结果。
一次严重风暴潮海侵可使大片土地盐渍化,造成
农业连续减产达3年之久。海咸水入侵地下含
水层,严重破坏沿海地区的平衡,直接影响了沿
海人民的生活和生产。沿海地面沉降已成为沿
海地区许多城市的重大问题,继上海、天津等大
城市之后,河北沧州、浙江宁波、嘉兴、广西北海
等中等城市也很严重。
另外,海岸带突发性灾害的预报防治工作也
需要地质环境调查。近海海底滑坡、风暴潮和暴
浪都会造成严重的后果,每年给我国造成近百亿
元的损失。通过海岸地质环境调查,可以提高对
海岸带突发灾害的认识,从而为预防措施提供重
要依据。
防止和减轻海洋地质灾害,根本的出路是,
了解海岸带地质灾害作用过程、发生频率,提高
对海岸带地区灾害的预报能力,为海岸带地区防
灾、减灾提供依据,为已有的缓发性地质灾害的
治理提供方案。
3海岸带资源开发、海岸工程建设引
起的环境地质问题
很多环境地质问题是由自然因素和间接的
人为因素造成的,还有一些环境地质问题是由于
人类的开发所直接导致。
海岸地下水资源和砂矿资源开发利用涉及
到诸多环境问题,这些资源的利用必须与环境问题的解决同步进行。地下水开发诱发的主要环
境地质问题有地面沉降、海水入侵、土地盐碱化
等,特别是地面沉降已给我国很多沿海城市的发
展造成严重影响。海砂资源,特别是滨海的建筑
用砂,成为一项重要的资源。我国在上世纪90
年代初期及中期掀起两次海砂开采热潮。由于
对海砂开采造成的后果缺乏认识,开采行为盲目
无序,引发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如海岸侵蚀、海水
倒灌等,导致耕地及植被被毁,道路堤坝被破坏,
养殖业、渔业生产受损。如何在保护环境的情况
下,开发和利用海岸带资源是国土资源管理部门
面临的一个重要的问题。进行海岸带环境地质
调查,可以认识海岸的地质作用过程,为海岸带
水资源和海砂资源的合理利用和资源开发中的
环境保护问题提供可靠数据,对其环境效应进行
评价。
近年来,随着对外开放的深入发展,沿海地
区的工程建设越来越多,如港口建设、石油开采、
高速公路修建、筑坝、填海工程等。这些工程的
布局和实施都需要海洋环境地质调查数据。如
1979~1981年,在未进行综合环境评价的条件
下,荣城市兴建了马山港工程,造成巨大损失,后
来不得不将原来建造的大坝炸毁(夏东兴等,
1999)。国外兴建的大型海岸工程也有类似的问
题,如荷兰早期的#三角洲工程∃未考虑建坝后
水体滞留现象,使水体的生态环境恶化。这些事
例说明,在海岸带附近兴建工程设施,一定要了
解海岸体系的地质作用规律,否则会带来严重危
害。
为加强海岸带地区的管理,我国已颁布了海
域使用管理法,各沿海省市制定了海域功能区
划,在沿海的湿地和生态关键区建立了各级自然
保护区。但如何进一步搞好开发规划和保护工
作需要更多的海岸带知识,需要进行海岸带地质
环境调查。
三、调查工作的现状
1国外海岸带地质环境调查概况
国内外的海岸带地质调查工作都促进了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