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微镜的结构及使用
1.在低倍镜下能观察到的清晰目标,在转换高倍镜后却看不到了,其原因最不可能是( )
A. 观察目标在视野之外B. 整个视野变暗C. 没有调节细准焦螺旋D. 被异物污染
2.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胞,用低倍物镜看清楚后,转换高倍物镜却看不到或看不清原来的细胞,不可能的原因是( )A. 物体不在视野中央B. 切片放反,盖玻片在下面C. 低倍物镜和高倍物镜的焦点不在同一平面D. 未换目镜
3.实验中用同一显微镜观察了同一装片4次,得到清晰的四个物像如下图。有关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换用高倍物镜前应先提升镜筒,以免镜头破坏玻片标本
B. 实验者若选用目镜15×和物镜40×组合观察,则像的面积是实物的600倍
C. 若每次操作都未调节反光镜,看到清晰物像时物镜离装片最远和光圈最大的分别是④③
D. 若视野中有暗有明,则可能是反光镜上有污物
4.在使用高倍镜观察酵母菌和大肠杆菌时( )
A. 都可以观察到细胞壁、细胞核B. 都可以观察到核糖体
C. 若发现视野较亮,应调节反光镜和光圈D. 在换用高倍镜后,只能用粗准焦螺旋调焦
5.如图所示甲和乙分别表示不同物镜下观察到的图像。把视野中的标本从图中的甲转为乙时下面描述正确的是( )
A. 正确调节顺序为:转动转换器→调节光圈→移动装片→转动细准焦螺旋
B. 细胞变大,细胞数目变少,视野变亮
C. 移动装片可确定视野中的污物是否在物镜上
D. 移动装片时需向右方移动
6.将浸润在0.3 g/mL的蔗糖溶液中的藓类小叶,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结果如图所示。如果再将装片放在80℃条件下处理一段时间(装片中的藓类小叶保持在0.3 g/mL的蔗糖溶液中)后,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在清晰看到细胞结构后为了更准确判断A处的颜色,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 调节细准焦螺旋,直到物像清楚为止B. 转动转换器,使高倍镜对准通光孔
C. 换上放大倍数为100×的物镜D. 调节光圈或反光镜(电光源亮度)
7.关于“使用高倍镜前必须找到观察目标”这句话的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
A. 高倍镜下观察到的目标数量少,难以找到目标B. 高倍镜下视野暗,难以找到目标
C. 高倍镜与玻片的距离较近,调节焦距时容易损伤透镜和玻片
D. 在高倍镜下调节焦距和在视野中寻找目标都不太方便
8.下面是用显微镜观察时的几个操作步骤,要把显微镜视野下的标本从下图中的A转为B,其正确的操作步骤是( ) ①向右上方移动载玻片 ②调节反光镜使视野明亮 ③转动转换器 ④调节细准焦螺旋⑤调节粗准焦螺旋 ⑥向左下方移动载玻片
A. ①③②④B. ②③④⑥C. ⑥③②④D. ⑥③⑤④
9.下图为显微镜观察到的两个视野,其中细胞甲为主要观察对象,由视野(1)到视野(2),操作过程的正确顺序是( )
①转动粗准焦螺旋 ②转动细准焦螺旋 ③调节光圈 ④转动转换器 ⑤移动玻片
A. ①→②→③→④B. ③→①→②C. ⑤→④→③→②
D. ④→⑤→①→②
10.显微镜观察到如图所示动物细胞,下列对由视野A转换到视野B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装片应向左下方移动B. 需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
C. 换高倍物镜需转动转换器
D. 调节反光镜,或选用较大的光圈使视野亮度适宜
11.2015年9月15日,美国科学家在《自然·通讯》报道了他们的最新研究成果,即利用超声波开启蠕虫的神经元。该技术的亮点是可以利用超声波控制蠕虫的爬行方向。现已知观察蠕虫的爬行需要利用显微镜,若在显微镜下观察到蠕虫逆时针旋转,则实际上蠕虫的旋转方向为( )
A. 逆时针B. 顺时针C. 在左侧是逆时针,在右侧是顺时针D. 在左侧是顺时针,在右侧是逆时针
12.近年来纳米科技发展进步神速,极精微的各式显微镜,如共轭焦锂射显微镜、定量扫描电子显微镜的发明,使细胞的微细结构被观察的更为清楚。下列有关光学显微镜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 放大倍数越大,视野内目镜测微尺每小格所代表的实际长度越小
B. 用10倍物镜观察水绵玻片时,玻片与物镜的距离为0.5 cm,若改用30倍物镜观察时,则玻片与物镜的距离应调整为1.5 cm左右
C. 当用低倍镜看清楚物像后,转换成高倍镜后却看不到物像,其原因可能是被观察的物体未处于视野中央D. 若视野中有一异物,移动装片和转动物镜后异物不动,则异物应位于目镜上
13.下列有关显微镜的叙述,错误的是( )
①标本染色较浅,观察时应选用凹面反光镜和调大通光孔 ②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指物像的面积或体积的放大倍数 ③若转换高倍物镜观察时,需要先升高镜筒,以免镜头破坏标本
④显微镜下所成的像是倒立放大的虚像,若在视野中看到细胞质顺时针流动,则实际上细胞质就是顺时针流动的A. ①④B. ②③C. ①②③D. ①②③④
14.如图所示:甲图中①②表示目镜,③④表示物镜,⑤⑥表示物镜与载玻片之间的距离,乙和丙分别表示不同物镜下观察到的图像。下面描述正确的是( )
A. ①比②的放大倍数大,③比④的放大倍数小 B. 把视野里的标本从图中的乙换为丙时,应选用③,同时提升镜筒
C. 从图中的乙转为丙,正确的调节顺序是:转动转换器→调节光圈→移动标本→转动细准焦螺旋D. 若使物像放大倍数最大,甲图中的组合一般是②③⑤
15.如图所示:甲图中有目镜、物镜、物镜与载玻片之间的距离,乙和丙分别表示不同物镜下观察到的图像。下面描述正确的是( )A. 观察物像丙时应选用甲中①④⑥组合
B. 从图中的乙转为丙,正确的调节顺序是:转动转换器→调节光圈→移动标本→转动细准焦螺旋
C. 若丙是由乙放大10倍后的物像,则细胞的面积增大为原来的10倍
D. 若丙图观察到的细胞是位于乙图右上方的细胞,从图中的乙转为丙时,应向右上方移动装片
16.大部分动植物体是不透明的,不能直接在显微镜下观察,一般要经过特殊处理,如将标本做成很薄的切片。但酵母菌、水绵、洋葱表皮等材料却可以直接做成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这主要是因为它们( )
A. 是真核细胞B. 是活细胞C. 都带有特殊的颜色D. 是单个或单层细胞
17.某同学用显微镜观察装片时,见视野中有甲、乙、丙三异物。为判断异物的位置,他先转动目镜,见甲异物动,然后转换物镜,甲、乙异物仍存在,而丙异物消失。据此推断甲、乙、丙三异物分别在( )
A. 物镜、目镜、装片B. 目镜、物镜、装片C. 目镜、装片、物镜D. 装片、目镜、物镜
18.当你开始用低倍镜观察装片时,如果发现视野中有一异物,移动装片,异物不动,转换高倍物镜后,异物仍在,这异物可能在( )
A. 反光镜上B. 装片上C. 物镜上D. 目镜上
19.某学生用徒手切片法制作花生子叶切片,用染液染色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在高倍镜下转动细准焦螺旋,有一部分细胞看得比较清晰,而另一部分细胞比较模糊,其原因最可能是( )
A. 细准焦螺旋没有调节好B. 反光镜未调节好C. 子叶切片染色不均匀D. 子叶切片切得厚薄不均
20.观察植物细胞装片时,在低倍镜下视野明亮,物像清晰,但换成高倍镜后,物像不见了。导致该现象的可能原因是( )
A. 没有调节反光镜B. 没有移动装片使物像在视野的中央C. 没有调节粗准焦螺旋D. 没有调节光圈
21.用光学显微镜观察装片时,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 将物镜对准通光孔B. 先用高倍镜观察,后用低倍镜观察C. 移动装片可确定污物在物镜上
D. 使用高倍镜时,用粗准焦螺旋调节 22.想观察到细胞中较细微的结构时,使用光学显微镜的正确方法是( )
A. 低倍镜对焦,将观察目标移至视野中央,转用高倍镜并增加进光量,调焦观察
B. 低倍镜对焦,将观察目标移至视野中央,转用高倍镜并减少进光量,调焦观察
C. 低倍镜对焦,转用高倍镜,将观察目标移至视野中央,减少进光量,调焦观察
D. 高倍镜对焦,将观察目标移至视野中央,增加进光量,调焦观察
23.将光学显微镜的低倍镜转换成高倍镜并寻找物像的过程中,一般不应出现的操作是( )
A. 调节光圈B. 调节粗准焦螺旋C. 调节细准焦螺旋D. 转动转换器
24.使用显微镜时,将低倍物镜转成高倍物镜后,发现视野中物像模糊,此时应该进行的操作一般是( )
A. 将平面反光镜换成凹面反光镜B. 使用细准焦螺旋调节焦距C. 使用粗准焦螺旋调节焦距
D. 移动临时装片选择另外视野
25.使用显微镜观察装片,在10倍物镜下观察到的图像清晰、柔和,再直接转换至40倍物镜观察。此时,除调节细调节器外,还需调节反光镜(或亮度调节钮)和光圈。正确的操作是( )
A. 用平面镜(或调低亮度)、光圈缩小B. 用平面镜(或调低亮度)、光圈放大
C. 用凹面镜(或调高亮度)、光圈放大D. 用凹面镜(或调高亮度)、光圈缩小
26.下列关于显微镜操作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
①对光时,阳光照在反光镜上,视野越亮越好 ②进行低倍镜与高倍镜的转换时,扳动物镜转动较省力 ③使用完毕后,要用干布拭去载物台上的水和脏物 ④装箱之前,应下降镜筒,使物镜插入通光孔中 ⑤取、放显微镜时,要左手托镜座,右手握镜臂,并且要轻拿、轻放
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③⑤D. ②③④
27.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装片的程序是( )
①转动转换器把低倍物镜移走,换上高倍物镜 ②在低倍镜下找到目标 ③将目标移至视野中央 ④调细准焦螺旋和反光镜,直至视野亮度适宜,物像清晰为止
A. ②③④①B. ②③①④C. ②④①③D. ③④②①
28.在使用显微镜的过程中,调光和观察时操作者的两眼应( )
A. 左眼注视目镜,右眼闭着B. 右眼注视目镜,左眼闭着
C. 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睁着D. 右眼注视目镜,左眼睁着
29.下面是5位同学在显微镜观察实验中的具体操作,其中操作正确的是( )
甲:用凹面镜对着光源以增大视野的亮度 乙:用卫生纸擦目镜
丙:使用低倍镜找不到细胞,于是立即换上高倍镜期望能快速找到
丁:使用高倍镜已经看到细胞,但有些模糊,于是调节细准焦螺旋
戊:发现被观察对象位于视野左下角,若要将其移向视野中心,应将玻片移向右上角
A. 甲、乙、丙B. 乙、丁、戊 C. 甲、丁D. 甲、戊
30.下列有关显微镜操作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高倍镜下细胞质流向是逆时针的,则细胞中细胞质流向应是顺时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