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Clinical Journal ofChinese Medicine 2013 Vo1.(5)No.15
补肺汤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观察
Clinical observation on treating bronchial asthma with
the Bufei decoction
邓鸥鸥 张伟彬 朱辉军 (1.东莞市樟木头医院,广东 东莞,523633;2.深圳市南山人民医院,广东深圳,518052)
中图分类号:R562.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860(2013)15-0016-02 证型:IAGD
【摘要】目的:探讨补肺汤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支气管哮喘患者80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治疗组
与对照组各40例,两组都常规给予抗炎、解痉、糖皮质激素应用。治疗组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加用补肺汤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
率为97.5%,对照组有效率为85.0%,治疗组的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 o治疗后治疗组的IL一8和IFN—y值明显低于对照组,
IL.4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 o结论:补肺汤治疗支气管哮喘能提高治疗疗效,其疗效机制的发挥可能
与改善气道炎症因子有关。
【关键词】补肺汤;支气管哮喘;炎症因子
[Abstract]Ob 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ects ofthe Bufei decoction treatment ofbronchial asthma.Methods:8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bronchial asthma divided into the ̄emed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40 cases in each based on diferent methods of treated,
the two groups are routine given anti—inflammatory,antispasmodic,glucocorticoid application.Treated group on the basis of the treated
group and Bufei decoction treated.Results:The response rate was 97.5%,the efficiency was 85.0%in the control group,the efficacy ofthe
treated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0.05).The treated group IL_8 and IFN-y was significantly less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the IL-4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0.05). Conclusion:The Bufei decoction in the treated ofbronchial asthma call improve the therapeutic efficacy,the play ofits efficacy mechanism
may be related to with improved airway inflammation factor. [Keywords]Bufei decoction;Bronchial asthma;Inflammatory cytokines
doi:10.3969 ̄.issn.1674-7860.2013.15.007
支气管哮喘哮喘病的发病率在许多国家正逐步上升,随着
我国生活方式西方化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哮喘病的发病率 可能会进一步提高I”。调查显示,到2025年,如果全球人口的
城市化比例从现有的45% ̄59%,哮喘病患者有可能达到4亿 人【2J。作为一种慢性肺部疾病,支气管哮喘给我国带来了巨大
的社会和经济损失,其中不仅包括住院、服药等直接的医疗成
本,还包括间接的非医疗成本,例如误工、青壮年死亡 。
报告同时指出,降低哮喘病负担的障碍包括贫穷、环境污染等,
但是政府和患者自身对哮喘病的轻视、不科学的哮喘病管理方 案等问题也不容忽视[4]。IL.8是和支气管哮喘发病机制及病理
异常相关介质中研究最早的细胞因子之一,而IL-4与IFN.y是两
种作用截然相反的T细胞亚群分泌的细胞因子,以相互拮抗的方
式调节着机体的免疫应答『5】。中医认为支气管哮喘咳喘久久不愈,
咳而无力,咳声低怯,动辄益甚,安静及夜间休息咳喘减轻甚至
消失,动时又复咳喘且症状加剧,咳白色泡沫痰。病机为外受风
寒诸邪,或高声言语,伤及肺气,致使肺脏气机不利,宣降失调, 发为咳喘。治宜补气宣肺,止咳平喘[6-7]。本文为此具体探讨了补
肺汤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3月 ̄2012年10月在我院门诊和住院部治疗
的支气管哮喘患者80例。所选病例标准:年龄<60岁;格拉斯
哥昏迷评分(GCS)评分为3~8分;临床诊断符合中华医学
会呼吸病学分会支气管哮喘诊治指南;无其他系统并发症及多
器官损伤;征得患者同意。其中男性42例,女性38例;年龄 最小12岁,最大59岁,平均(41.5±6.66)岁。病程范围为1
个月~15年,平均(5.02±0.25)年。病情:轻度60例,中度
20例,无重度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
各40例,两组上述治疗均衡性一致,具有可比性( 0.05)。
1.2治疗方法
两组都常规给予抗炎、解痉、糖皮质激素应用。治疗组在 此基础上治疗组加用补肺汤治疗,组方:黄芪30g,党参15g,
白蒺藜15g,熟地黄15g,紫苏子10g,防风10g,白术10克、
五味子6g,甘草6g,紫菀10g,1剂/d,水煎服;咳重痰多加
浙贝母,便秘加大黄。两组疗程都为1周。
1.3观察指标 疗效标准:显效:喘息、咳嗽、咯痰症状消失,肺功能测
定明显好转;有效:喘息、咳嗽、咯痰症状基本消失,肺功能
测定有所好转;无效:无达到显效与有效标准。
炎症因子检测:所有受试者采集血样,采用双夹心ELISA 法试剂盒,由博士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提供,IL.4、IL.8和IFN-y
CJCM中医临床研究2013年第5卷第15期 . 7.
的检测灵敏度分别为0ng/L,Ong/L和50ng/L。
1.4统计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分析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炎症因
子采用( ± )表示,组间差异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有效率
对比采用轶和检验。P<O.05代表差异显著。
表1两组疗效对比【 (%)1 2结果
2.1疗效对比
经过观察,治疗组有效率为97.5%,对照组有效率为
85.0%,治疗组的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尸l<0.05)。见表1。
2.2细胞因子对比 组,IL一4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 l<0.05)。
经过观察,治疗后治疗组的IL.8和IFN. 值明显少于对照 见表2。
表2两组I 4、IL-8和IFN-7值对比(ng/L, ± )
3讨论
支气管哮喘是世界范围内的主要慢性疾病之一,也是导致
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有证据表明过去l0年哮喘的发病率显
著增加,但迄今为止,支气管哮喘具体的病因尚不明确,也没
有临床报道能够根治哮喘。《全球哮喘病负担报告》由全球哮
喘防治创议项目完成,指出脱敏疗法早在1989年就被世界卫
生组织认为是治疗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等过敏性疾病的最 佳治疗方法l8】。同时强调了支气管哮喘己越来越严重地威胁到
人类健康,人们应该加强支气管哮喘相关知识的普及和学习。
哮喘长时间的反复发作,就会对患者产生一定的精神障碍,比
如自卑、抑郁、自闭等倾向,甚至可能引起自虐、自杀等。由
于哮喘常年发作,这样就会导致很多并发症的出现,如呼吸骤
停和呼吸衰竭、心律紊乱和休克等,此外还有一些患者,会出
现精神障碍、引发心血管等方面的疾病。 中医认为形寒饮冷是诱因、肺卫阳匮是主因,肺主气属卫,
外合皮毛,肺气特别是肺卫阳气充行周身,成为人身之藩篱,
起卫外作用。而外界风寒病性属阴邪,直接损伤肺卫阳气,导
致肺卫阳气不足,从而发病。同时饮食不节,过食生冷,脾胃
阳气受损,通过肺胃之间的经脉相连,进而损及肺脏阳气,亦
能致病。糖皮质激素作用于炎性反应的多个环节,调控呼吸道 细胞内靶基因转录,抑制多种炎性反应细胞的活化及炎性因子
的生成,增加呼吸道 受体的敏感性,进而对抗呼吸道炎性反
应,降低呼吸道高反应性,预防呼吸道重塑。
在补肺汤中,黄芪和党参均属补气良药,人参偏重于大补
元气,回阳救逆,常用于虚脱、休克等急症,效果较好。而黄
芪则以补虚为主,常用于体衰日久、言语低弱、脉细无力者。
有些人一遇天气变化就容易干扰,中医称为“表不固”,可用 黄芪来固表,常服黄芪可以避免经常性的感圄[ 。本文治疗组 有效率为97.5%,对照组有效率为85.0%,治疗组的疗效明显
好于对照组( l<0.05)。治疗后治疗组的IL.8和IFN.y值明显
少于对照组,IL.4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
(尸<0.05)。
总之,补肺汤治疗支气管哮喘能提高治疗疗效,其疗效机
制的发挥可能与改善气道炎症因子有关。
参考文献:
[1】黄坚,陈长勋,李仪奎.用血清实验法观察小青龙汤对离体豚鼠气管平滑肌
的作用[J].中药药理与临床,2008,6(12):151—152
[2]秦文敬.支气管哮喘患儿治疗前后血清1L一6、IL一10和GM.CSF检测的临 床意义[J]做射免疫学杂志,2008,8(5):407-408
【3]杨红小青龙汤治疗哮喘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评价[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
报:中医I临床版,2008,15(1):25.26
【4]刘立虎,刘东辉,徐宜全.支气管哮喘的治疗现状与进展[J1ll临床荟萃,2010,
7(2):60-62 [5]Kasahara l(,Shiba K,Ozawa et a1.Correlation between the bronchial
subepithelial layer and whole airway wall thickness in patients with asthma[J].
Thorax,2012,57(3):242-246 [6]刺宝平,李小燕.医圣张仲景对附子的应用浅析[J]_甘肃中医学院学报,
2012,24(3):10—12 [7]李刚.哮喘患者血清TNF IL-13、IgE水平变化及意义[J].山东医药,2007,
47(20):57—58 [8]吴良霞.支气管哮喘的治疗[J]_实用儿科l临床杂志,2008,23(4):247-248
[9]罗英戡谈支气管哮喘的治疗进展[J].基层医学论坛,2012,2(10):18-20
编辑:赵玉娟编号:E.13062607(修回:2013.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