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
应用化学
PIMNT单晶生长用多晶料的固相合成
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九十年代后期以来,日、美科学家首先发现弛豫铁电单晶铌锌酸铅-钛酸铅[Pb
(Zn1/2Nb2/3)-PbTiO3][PZNT]和铌镁酸铅-钛酸铅[Pb(Mg1/2Nb2/3)-PbTiO3][PMNT],准
同型相界成分的PZNT、PMNT具有非常高的压电常数,跟传统的压电材料PZT铁电陶瓷
相比,其压电常数d33、机电耦合系数K33从600 pC/N和70%左右分别提高到2000pC/N
和90%,且其应变高达1%以上,比通常应变为0.1%左右的压电材料高1个数量级。由于
此类弛豫铁电单晶材料的优异性能,使其在医学超声成像、声纳技术、工业无损探伤等
声电转换技术领域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在驰豫铁电单晶材料的制备技术方面,目前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和美国宾
州大学在该领域中的研究处于国际前沿的领先地位,已生长出大尺寸的PZNT和PMNT晶
体,但此类高含铅铁电晶体生长存在坩埚侵蚀、熔点较高、晶体均匀性等固有技术难
题,尚难以实现此类晶体的稳定批量生长。从性能角度看,PZNT和PMNT晶体的居里温
度分别为150oC、160oC,属于居里温度偏低,在某些实际使用环境下其温度稳定性不
够,导致器件会逐渐老化,通常其使用温度不宜超过85oC。近年来材料学家还试图寻找
居里温度更高的驰豫铁电单晶,稍后发现了铌铟酸铅-钛酸铅(PINT),其居里温度高达
240oC,然而,PINT晶体须从添加大量助熔剂PbO的体系中进行生长,熔体对任何材料
的坩埚的侵蚀作用都极其严重,且晶体生长的排杂过程也相当困难,造成所生长晶体尺
寸小,且晶体均匀性很差。
鉴于PZNT和PMNT晶体的居里温度偏低,而 PINT晶体生长又极其困难的现状,本
课题尝试将PMNT晶体与PINT晶体加以混合,以生长准同型相界成分的铌铟酸铅-铌镁
酸铅-钛酸铅(PIMNT),其化学式为 0.24Pb(In1/2Nb1/2)O3- 0.42Pb(Mg1/2Nb2/3)O3-
0.34PbTiO3。前期研究表明,PIMNT晶体的析晶特性相似于PMNT晶体而不同于PINT晶
体,PIMNT晶体完全可以采用熔体坩埚下降法进行生长,其晶体配合料不必添加助熔剂
PbO,甚至可以采用PMNT晶体作为籽晶进行定向生长,PIMNT晶体的熔点还从PMNT晶体
的1302oC降低到1276oC,相应的晶体生长温度也可以降低26oC左右,这样有助于减缓
熔体对铂坩埚的侵蚀作用,因此大尺寸PIMNT晶体生长的固有困难比PMNT晶体还有所
减小。初步分析测试表明,所获PIMNT晶体不仅保持了PMNT晶体的良好压电特性,而
且其居里温度由PMNT晶体的150oC提高到180oC,即居里温度介于PMNT晶体和PINT晶
体之间,已经能满足绝大部分使用温度环境的需要。
为了满足PIMNT单晶生长的需要,本课题拟开展PIMNT多晶料制备的研究,研究表
明,PIMNT单晶的压电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多晶料的组成,为了生长出高性能的
PIMNT单晶,须探究适宜于获得高压电性能的多晶料组成,制备出纯钙鈦矿相结构的
PIMNT多晶料。本课题拟通过高温固相反应制备PIMNT多晶料,先期合成出二元前体化
合物InNbO4和MgNb2O6,再合成三元固溶体PIMNT多晶料。应用X射线粉末衍射、差热/
热重分析等方法,对所合成前体化合物以及三元固溶体进行分析表征;掌握合成前体化
合物以及三元固溶体的适当工艺条件,合成出成分稳定的纯钙鈦矿相结构的PIMNT多晶
料;结合PIMNT单晶生长实验,验证高温固相合成制备PIMNT多晶料的有效性。
二、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1、研究内容:
(1)结合系列PIMNT单晶生长实验,探究适宜于获得高压电性能单晶的PIMNT多
晶料组成,确定PIMNT多晶料的最佳化学计量组成;
(2)通过系列多晶料的烧结合成实验,掌握合成前体化合物以及三元固溶体的适
当工艺条件,合成出成分稳定的纯钙鈦矿相结构的PIMNT多晶料;
(3)应用X射线粉末衍射、差热/热重分析等方法,对所合成前体化合物以及三元
固溶体进行分析表征,验证PIMNT多晶料固相合成的有效性。
2、拟解决技术问题:
(1)确定PIMNT多晶料的最佳化学计量组成,掌握多晶料合成的混料操作程序、
固相烧结条件;
(2)形成PIMNT多晶料的固相合成流程,多批次合成PIMNT多晶料锭,生长出大
尺寸PIMNT单晶;
三、研究的方法与技术路线
(1)采购99.9%以上纯度的化学试剂PbO、In2O3、4MgCO3·Mg(OH)2·4H2O、
Nb2O5和TiO2,准备球磨机、压料磨具、压料机等必要设备。
(2)按照适当化学计量比计算物料比例,先将初始试剂进行烘焙处理,以除去可
能含有少量吸附水分,依照所制订试剂比例称量物料。
(3)将所称量物料置于刚玉研钵中,先手工混合1小时,再分装于尼龙球磨罐
中,倒入适量分析纯酒精,制成泥浆状配合料,球磨混料12小时。
(4)经球磨的泥浆状配合料作烘焙处理,将半干物料模压成饼状,然后置于马弗
炉内进行烧结,以获得陶瓷状致密多晶料锭。
(5)以PbO、4MgCO3·Mg(OH)2·4H2O、Nb2O5为初始试剂,按照述操作程序合成
二元化合物MgNb2O6,应用XRD、差热/热重分析对所合成化合物进行表征。
(6)以PbO、In2O3、Nb2O5为初始试剂,通过固相烧结合成二元化合物InNbO4,
应用XRD、差热/热重分析对所合成化合物进行表征。
(7)将PbO、InNbO4、MgNb2O6、TiO2加以充分研磨混合,按照适当计量比制成
配合料,此物料具有化学式xPb(In1/2Nb1/2)O3- yPb(Mg1/2Nb2/3)O3- (1-x-y)PbTiO3所示组
成,通过固相烧结制备出满足晶体生长需要的PIMNT多晶料。
(8)采用垂直坩埚下降法进行PIMNT单晶生长,生长获得大尺寸PIMNT单晶样
品,对所获得PIMNT晶体进行XRD、差热/热重分析和压电性能测试,评估PIMNT多
晶料应用于单晶生长的效果。
四、研究的总体安排与进度
2010.10- 2010.11:阅读有关弛豫铁电单晶PIMNT研究的文献资料,,探究适宜于
获得高压电性能单晶的PIMNT多晶料组成,熟悉课题研究方法。
2010.12- 2011.01:进行系列多晶料的烧结合成实验,掌握合成前体化合物以及三
元固溶体的适当工艺。
2011.01- 2011.02:对所合成前体化合物以及三元固溶体进行分析表征,验证
PIMNT多晶料固相合成的有效性,并逐步改善合成条件。
2011.03- 2011.05:整理、总结资料以及研究成果,总结撰写学位论文,修改定
稿,准备答辩。
五、主要参考文献
[1] 师昌绪.材料大辞典[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
[2] 张福学,王丽坤.现代压电学(下册)[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3] 王永龄.功能陶瓷性能与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4] 方俊鑫,殷之文.电介质物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9.
[5] 徐家跃,范世骐,孙仁英. 0.91Pb Pb(Zn1/3Nb2/3)O3-0.09PbTiO3的析晶行为及助溶剂法
生长[J]. 硅酸盐学报,2002,30(6):721-724.
[6] 曹林洪, 姚熹,徐卓,惠曾哲.铅基弛豫铁电单晶体的生长技术.材料科学与工艺,
2007,15(1):27.
[7] 罗豪苏,徐海清,殷庆瑞,王评初,贺天厚,许桂生,殷之文.新型压电单晶PMNT
的生长、性能及应用,物理,2002,31(3):155.
[8] 郭益平,罗豪苏,徐海清,贺天厚,方必军,殷之文。铅基弛豫型铁电单晶研究进
展及其应用,人工晶体学报,2001,30(4):331.
[9] 唐斌。弛豫铁电单晶的生长及其相结构研究[D]. 西北工业大学,2002. [10] 贺宇。新型铁电单晶Pb(Znl/3Nb2/3)O3–PbTiO3的生长[D],北京工业大学,2000. [11] Guisheng Xu, Kai Chen, Danfeng Yang. Growth and electrical properties of large size Pb(In1/2Nb1/2)O3–Pb(Mg1/3Nb2/3)O3–PbTiO3 crystals prepared by the vertical Bridgman technique,Appled Physics Letters,2007,90, 032901. [12] Ping Yu, Feifei Wang, Dan Zhou, et al. Growth and pyroelectric properties of high curie temperature relaxor-based ferroelectric Pb(In1/2Nb1/2)O3–Pb(Mg1/3Nb2/3)O3– PbTiO3 ternary single crystal. Appled Physics Letters, 2008, 92, 252907. [13] Zhuang L., Dong M., Ye Z. G.. Flux growth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relaxor- based Pb[(Zn1/3Nb2/3)1-xTix]O3 (PZNT) piezocrystals. Materials Science & Engineering B, 2000, 78(2-3): 96. [14] Robert E. S. Shape-changing crystals get shiftier. Science, 1997, 275(28):1878.
[15] Cross L E. Relaxor ferroelectrics [J]. Ferroelectrics,1987,76:241-267.
[16] Ye Zuo-Guang. Relaxor ferroelecrtic Pb(Mg1/3Nb2/3)O3: Properties and present
understanding [J]. Ferroelectrics,1996,184(1):193-208.
[17] Ye Zuo-Guang. Relaxor Ferroelectric Complex Perovskites: Structure, Properties and
Phase Transitions [J]. Key Engineering Materials, 1998, 155-156: 81-122.
[18] Smolenskii G A ,Agranovskaya A I. Dielectic polariztion and losses of some complex
compounds . Sov. Phy. , 1958(3):1380—1382
[19] Nomura S, Takahashi T, Yokomizo Y. Ferroelectric Properties in the System Pb(
Zn1/3Nb2/3)O3-PbTiO3 [J]. Journal of the Physical Society of Japan,1969, 27:262. [20] Shrout T R, Chang Z P, Kim N, Margraf S. Dielectric behavior of single crystals near the
(1-x)Pb(Mg1/3Nb2/3)O3-xPbTiO3 morphotropic phase boundary [J]. Ferroelectric Letters
Section,1990,12:63-69.
[21] Yamashita Y, Yokohama, Saitoh S. Piezoelectric material and ultrasonic probe[P]. United
States Patent,5410209.1995.
[22] Shimanuki S, Saito S, Yamashita Y. Single crystal of the Pb(Zn1/3Nb2/3)O3-PbTiO3 syst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