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企业信息化和标准化建设

浅谈企业信息化和标准化建设

浅谈企业信息化和标准化建设作者:陈卫红来源:《价值工程》2012年第16期摘要:为了与全球化经济接轨,企业通过实施国内外先进标准,提升企业的效率和效益,通过应用现代化的计算机信息技术,使企业标准化工作更加精准而有效。

企业信息化和标准化的关系越来越紧密和相融。

企业把经营、设计、制造和管理等作业程序进行合理的标准化后,为计算机系统应用软件提供了支持和保证,逐步实现企业信息化目标。

关键词:企业管理;信息技术;标准化中图分类号:F2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2)16-0128-021企业信息化和企业标准化的概念1.1 企业信息化——即应用现代化的计算机信息技术,整合企业已有的经营、设计、制造、管理形态,为企业的决策提供及时、准确而有效的各类数据,从而使企业决策层做出迅速的反应,其本质是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①能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②以计算机信息技术为实现手段;③涉及到企业的各个职能部门;④需要企业各级管理层的支持和参与;⑤具有信息的收集、传输、加工、存储、更新和维护等功能;⑥是人机合一的系统,包括人、计算机网络平台、系统平台、数据库平台、通用软件、应用软件、终端设备。

1.2 企业标准化——即“为了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现实问题或潜在问题制定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条款的活动。

”标准化是一项活动,包括标准的编制、发布、实施全过程。

企业标准化工作,是为了建立企业经营、设计、制造、管理的最佳秩序,使企业各种资源得到合理配置,从而最大限度地使企业取得经济收益。

企业标准化建设①是企业经营、设计、制造、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②是国家、行业、企业各级标准制定和贯彻的基础;③是企业内各部门联系的纽带;④是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措施;⑤是企业实行全面质量管理的基础;⑥是企业获得良好经济效益的重要条件。

2企业信息化和企业标准化的目标2.1 企业信息化的目标在于:①信息化的第一个目标是为了快速而正确地决策。

信息的匮乏和信息的泛滥,都不能使企业各级管理层做到快速而正确地决策,只有当人们在第一时间掌握了正确的数据,才能快速而正确地决策。

②简化及加速作业流程是信息化的第二个目标。

信息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

企业实现信息化后,其经营、设计、制造、管理的作业流程与传统人工的作业流程会完全不一样的,如:企业的设计文件、工艺文件、管理文件都需要审核、批准等签章,信息化起到了简化流程、加速流程的流转,可以使企业的反应力和执行力更加快捷。

③信息化的第三个目标是避免人为的失误和舞弊。

人难免会失误,有的时候也会舞弊,计算机的数据处理技术,对大量的、重复的或其逻辑关系明确的数据,通过设置可以自动处理。

所以信息化可以自动校对,自动查核。

失误了系统会提示;有人舞弊系统会反映出来,因此信息化可以提高数据的质量和可信度。

④信息化的第四个目标是减少企业组织结构的层级数。

在实施信息化之前,企业需要很多管理人员,而每个人的精力又有限,所以企业组织的层级数越来越多,快速反应和决策能力受限。

而实施信息化之后,企业信息在企业管理平台上共享,所以企业中间的管理层级可以大幅减少,沟通渠道更加顺畅,管理更加有效。

⑤信息化的第五个目标是加速培养人才,其实信息对于人才的脱颖而出是非常显现的,人才要在企业中成长,就必须拥有企业的各种信息。

在实施信息化之前,企业里只有少数人能得到完整的信息,对企业的历史或未来的发展规划,新人们无法知悉。

信息化之后,企业大多数人都能获得完整的信息,信息对人们学习、判断和决策是非常重要的。

2.2 企业标准化目标在于:①标准是规范化的程序,通过技术标准,特别是产品标准的实施,可以提高产品质量,规范企业管理。

标准化工作为评价产品质量提供了准则,而贯彻实施先进的标准,可以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并适应和满足市场的要求。

②通过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的实施,可以进一步加强和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与国际先进企业接轨,可以缩短新产品试制和生产准备的周期,提高全员劳动生产率。

③一项标准是一门知识,是一种成功经验的总结。

通过标准的形式把科研成果和先进经验固定下来,有助于市场推广和应用。

同时,标准的系列化、通用化、组合化,又为新产品的发展提供了方便。

④建立与客户的沟通渠道。

通过标准化工作与客户形成了固定的技术沟通方式,促进国际贸易和技术交流。

特别是通过采用国际先进标准,提高了与客户沟通的可信度,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

⑤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加速,技术标准为解决市场争端提供了依据,降低了技术壁垒风险,通过标准化,明确供需双方的责、权、利,有利于贸易双方分歧的解决。

3企业信息化与企业标准化的关系3.1 企业信息化离不开标准化①在企业实施信息化进程中,首先遇到的是企业传统的人工操作流程与计算机系统信息化流程不相适应的问题,许多企业信息化实施案例告诫,当企业传统人工操作流程与计算机系统信息化软件不符时,切记不要修改软件包,而应修改企业的流程,使之纳入标准化进程中。

标准化工作将保证企业流程转变的正常进行。

②企业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从工程立项调研开始,就必须介入标准化工作,直到投入使用以及不断进行的信息化治理工作,都离不开标准化工作的支持和保证。

标准化工作可以使信息化工作更规范、科学,在减少投资、提高工作效率与质量方面功不可没。

③企业信息化建设在企业经营、设计、制造和管理过程控制中的应用,就是把大量例行的、重复的操作过程,用各种体系文件、技术标准、工艺规范等形式,作合理的、规范的处理。

这项工作实质就是标准化工作的一个部分。

3.2 企业标准化同样离不开信息化①企业标准化工作首先遇到的是文档化的管理过程,信息化之前,文档都是纸质文件,基本靠手工完成,需要文档管理人员多,手工查询速度慢,企业标准化工作使文档管理更具有逻辑性和可追溯性,更易于计算机系统识别和信息化管理。

②企业标准化工作其目的在于把一项项规范的操作过程进行程序化,如:质量管理体系中的审核管理、文件管理、记录管理以及质量控制、管理评审控制、测量系统分析等工作,都是程序化的标准化工作过程。

利用信息化对提高企业的反应速度和产品质量是十分必要的。

③企业标准化工作是一个执行各级标准的过程,企业在执行各级标准的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原始数据,这对于企业来说既是宝贵的资源,也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所在。

信息化之前,这些数据信息往往被少数人掌握,一旦人员调动或流失,企业就造成巨大的损失,甚至无法正常运行。

信息化之后,就可以有效地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保证了标准化体系建设的连续性。

总之,企业信息化必须以企业标准化工作为基础,没有完善的企业标准化工作,企业信息化寸步难行。

而企业标准化建设是一项连续性的工作,是一个不断发展渐进的过程,借助计算机、网络、通讯的信息化支持和保证,就可以降低体系运营成本和建设成本,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企业信息化进程中标准化的工作内容4.1 建立信息交换标准体系为保证企业信息化进程的顺利进行,企业公共使用的数据必须建立统一的信息分类代码标准体系,包括人力资源、客户、供应商、产品、设备等企业经营活动中所涉及的所有环节的各类数据,以支持信息交换。

此外,为保证企业信息化系统的正常运作,信息交换标准体系还包括系统和网络标准、数据库和软件标准等。

4.2 建立产品信息标准体系产品信息标准化的核心是CAD(计算机辅助设计)、CAPP (计算机辅助工艺编制)、CAM(计算机辅助制造)/PDM(产品数据管理)等系统相结合,通过与CAD、CAPP、CAM/PDM等系统配套提供产品信息基础模型库,使CAD、CAPP、CAM/PDM等系统最大利用以往的设计信息,通过对以往产品信息的少量修改,迅速推出新的产品;同时为企业管理信息系统提供准确规范的基础数据,帮助形成决策支持信息。

4.3 建立流程化的管理标准体系在上述两个标准体系的基础上进行企业信息化的全面规划,逐步开发并利用信息资源,最终完成企业的全面信息化管理工作。

5企业信息化和标准化建设的实施案例——CAPP系统应用5.1 CAPP系统的作用工艺编制是产品设计和产品制造之间的桥梁工艺编制所产生的多种重要工艺文件,可以优化企业制造系统和物料供应系统。

在CAPP技术应用之前,企业的工艺编制都采用人工方式,设计人员与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依靠文字形式,存在填写表格工作量大,没有利用图形数据,手工操作难以保证数据正确性,信息不能共享等困难。

CAPP技术应用之后,把工艺编制人员从繁重的重复劳动中解放出来,使工艺编制更合理、更快捷、更艺术。

5.2 CAPP系统的组成CAPP系统共有三大模块组成:工艺管理功能模块、工艺文件编制模块和工艺资源管理模块。

①工艺管理功能模块实现了审签流程管理、工艺更改管理、工艺配置管理、工艺信息管理、工艺文档管理和查询浏览等。

②工艺文件编制模块实现了物料清单编制、工艺计划分工、材料需求计划制定、工艺规程设计、工艺技术文件编制等。

③工艺资源管理模块实现了典型工艺管理和工艺术语管理等。

5.3 CAPP系统的应用:CAPP系统的应用,可达到以下目标:①实现了企业工艺编制工作的数字化;②提高了企业工艺编制工作的效率和质量;③积累了企业工艺编制的经验和知识;④促进了企业工艺编制的标准化和规范化;⑤满足了企业工艺信息的完整性、一致性和集成共享的要求;⑥优化了企业工艺体系,使企业生产和经营管理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CAPP系统若能与企业其他应用软件系统协同,那么其功能和优化效果会更强。

参考文献:[1]杜嘉伟,郑煜,梁兴国.哈佛模式·项目管理.人民日报出版社,2010:第二册,第十二章.[2]阚艳红.浅谈企业标准化管理的创新.石油工业技术监督,2011,(5):29-31.[3]詹俊峰.我国装备制造业信息化标准化工作的现状和挑战./html/show.aspx?id=203719&cid=14。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