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国情监测的信息化发展现状及问题对策
[摘要]本文主要对我国地理国情监测的技术应用体
系,以及地理国情监测信息化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发展
对策作了进一步的探讨。
[关键词]地理国情监测 信息化 发展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 P2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
(2015)-5-161-1
地理国情是从地理空间角度分析、研究、描述和反映一
个国家国土疆域概况、地理区域特征、地形地貌特征、道路
交通网络、江河湖海分布、土地利用与地表覆盖、城市布局
和城镇化扩张、孕灾环境与灾害分布、环境与生态状况、生
产力空间布局等自然、经济、人文的空间化、可视化的国情
信息。地理国情监测是国家行使内部宏观和战略管理的重要
手段。地理国情监测的信息化技术和手段不断丰富,为地理
国情监测的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
1地理国情监测技术综述
地理国情监测是综合利用现代测绘技术和地理、人文、
社会经济科学调查技术,综合各时期档案和调查成果,以地
球表层的自然、生物和人文这三个方面的空间变化和相互关
系特征为基础内容,对构成国家物质基础的各种条件要素进
行宏观性、综合性、整体性的调查、分析和描述。总体上,
进行地理国情监测活动, 涉及的关键核心技术包括三个部
分:(1)遥感技术(偏重空间位置的现状、变化数据的获取);
(2)GIS技术(时空数据管理、数据的分析、信息共享等);
(3)地理和社会经济调查与地理编码技术(偏重属性数据
的获取、属性数据的空间化技术等)。
一个完整的地理国情监测项目主要包括确定监测任务
的区域、设计监测技术框架(技术流程、技术组成、技术标
准等)、监测目标、监测对象、内容和指标评价体系、选择
监测尺度、选择监测数据源、数据获取手段、数据处理方法、
监测信息的提取、数据分析方法、监测结果评价、监测结果
表达、监测成果发布、监测数据执行的标准规范、质量控制
和质量评定及管理决策应用等内容。
2地理国情监测信息化技术应用体系
以省级地理国情监测应用为例,总体技术路线大致如下
图1所示。
技术实施方案主要包括:
(1)地理国情要素信息提取技术。从多尺度和多源遥
感数据源中提取具有较高现状和变化识别精度的居民地、道
路交通、地表土质、植被、水系等重要地理要素的技术方法。
利用SAR遥感数据以及控制测量成果,精确确立地表沉陷模
型,实现地表沉降变形监测。
(2)地理国情统计信息获取技术。建立多尺度地理国
情要素面积遥感测量方法
(3)地理国情信息精度评价方法。对地理国情监测要
素的遥感信息提取方法,面积遥感测量结果进行评价。
(4)地理国情演化信息分析技术。利用基础测绘成果
及相关资料获得地理国情监测要素的历史信息,利用地理信
息系统、数理统计等技术方法进行统计分析,获得历史地理
统计信息。与采用遥感技术和辅助数据获取的地理要素统计
信息,共同构成地理国情监测要素的时间序列地理国情信
息。通过统计和对比分析,揭示地理国情监测要素的变化演
进规律。
(5)时空数据库技术。构建能够存储、管理时空数据
的地理国情监测时空数据库,并为省属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
台提供不同时期的空间数据,从而实现历史数据的再现和不
同监测要素变化信息的真实展示。时空数据库技术还包括空
间分析、统计分析方法以及数据分析和统计、数据展示、成
果制作和服务分发等功能。
(6)信息发布平台。以政务网和互联网为基础,分别
构建面向政府和面向公众的地理省情信息发布平台。
3地理国情监测信息化应用问题及对策
目前国内,在一些领域,地理国情监测做的比较深入,
如测绘成果在各行各业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地理信息与
其他专业信息相结合的行业GIS也正在不断发展,但大多数
领域,还应用还比较浅,技术体系、技术标准体系、监测机
制等还不完善,监测活动处于科研加应用阶段,如果实现常
态化、可持续监测,还有不少问题需要解决,需要在以下几
方面不断提高和完善。
(1)加强地理国情监测体制的完善。地理国情监测任
务量大、覆盖面广、技术标准复杂,并且项目周期长、资金
投入大、数据质量要求高,属于国家发展战略的长期性、系
统性工程。因此,应充分借鉴国家在环境保护、交通气象等
有关部门管理和实施的成功经验,加快建立国家地理国情监
测中心或监测总站,并着手建立覆盖全国的省级地理国情监
测中心或监测站,逐步形成完善的地理国情监测网络,为全
面实施地理国情监测提供体制和机制保障。
(2)不断完善地理国情监测的标准。地理信息的标准
化是地理信息广泛应用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地理国情信息权
威性的重要体现。因此,必须不断完善地理国情监测的技术
标准、基准和统计指标体系,为地理国情监测工作提供标准
保障。
(3)加强地理国情监测的装备建设。地理国情监测属
于技术密集性和资金密集性的管理和作业体系,依靠的是大
量高精尖的装备和技术。地理国情监测的装备体系是地理国
情监测工作重要物质基础和技术保障。目前,我国地理国情
监测装备如无人机等领域虽取得了重大进步,但在一些领域
如大数据技术、可视化技术、导航装备应用方面与发达国家
仍有较大差距,因此,通过加大人才、资金投入,对弱势装
备和技术体系进行持续研究,仍是现阶段的重要工作。
4结论与建议
地理国情监测目前已全面进入信息化发展阶段。另外,
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及保障国家安全利
益的考虑都使得地理国情监测的战略作用日益突出。因此针
对我国地理国情监测信息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加大在体制、
标准、和装备三个方面的研发投入和创新,将是现阶段,我
国地理国情监测的主要发展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