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纳米羟基磷灰石在生物医学领域中的应用研究

纳米羟基磷灰石在生物医学领域中的应用研究

第38卷第11期 2009年11月 辽 宁 化 工 Liaoning Chemical Industry Vo1.38,No.11 November,2009 

纳米羟基磷灰石 

在生物医学领域中的应用研究 

田家明 ,张 波 ,李 苏 ,闰清丽 

(1.南沙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广东广州511457;2.辽宁大学化学院,辽宁沈阳110036) 

摘 要: 综合近年来国内外有关纳米羟基磷灰石的研究报道,对纳米羟基磷灰石在在生物医学领 

域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纳米羟基磷灰石;药物载体;肿瘤;复合材料 

中图分类号:TQ 4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935(2009)11—0828—04 

羟基磷灰石[Ca。o(PO )6(OH)2](hydroxyapatite, 

HAP)是人体动物骨骼、牙齿的主要无机成分,呈纳米微晶 

状态,是一种典型的生物材料,具有优良的生物相容性和 

生物活性,植入人体后能在短时问内与人体的软硬组织形 

成紧密结合而成为广泛应用的植骨代用品…。20世纪50 

年代以来,对羟基磷灰石研究有了比较深入的研究,人们 

不仅合成出纯度很高的HAP单晶,还利用陶瓷致密的烧 

结工艺,烧制出了与人体牙齿的强度和韧性均相近的 

HAP多晶体 J。实验研究表明,HAP纳米粒子对肝癌、胃 

癌、骨肉瘤等多种癌细胞的生长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 

用。‘ 

纳米材料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新型材 

料,它比负氧离子先进50年。由于纳米微粒(1~100 nm) 

的独特结构状态,使其产生了小尺寸效应、量子尺寸效应、 

表面效应、宏观量子隧道效应等,从而使纳米材料表现出 

光、电、热、磁、吸收、反射、吸附、催化以及生物活性等特殊 

功能,使纳米材料呈现出无限广阔的应用前景。与此同 

时,对羟基磷灰石研究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当羟基磷灰石 

的尺寸达到纳米级表现出来独特的性能,因此对HAP的 

研究成为生物医学领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本文 

综合近年来国内外有关纳米羟基磷灰石的研究报道,论述 

了纳米羟基磷灰石在在生物医学领域中的应用。 

1 纳米羟基磷灰石在药物载体中的应用 

纳米粒载体是近年来用于肽类、蛋白质、寡核昔酸和 

治疗基因等生物大分子药物,发展迅速的新一类给药系 

统。其主要作用为有效保护这些生物大分子免遭生物体 

体内环境的破坏,促进这些药物通过生物屏障,并导向药 物作用的靶部位 。 

1.1纳米药物载体的概念 

纳米药物载体和纳米颗粒基因转移技术是以纳米颗 

粒作为药物和基因转移载体,将药物、DNA和RNA等基 

因治疗分子包裹在纳米颗粒之中或吸附在其表面,同时也 

在颗粒表面耦联特异性的靶向分子,如特异性配体、单克 

隆抗体等,通过靶向分子与细胞表面特异性受体结合,在 

细胞摄取作用下进入细胞内,实现安全有效的靶向性药物 

和基因治疗 J。 

药物纳米载体具有高度靶向、药物控制释放、提高难 

溶药物的溶解率和吸收率优点,提高药物疗效和降低毒副 

作用。纳米颗粒作为基因载体具有一些显著的优点:纳米 

颗粒能包裹、浓缩、保护核苷酸,使其免遭核酸酶的降解; 

比表面积大,具有生物亲和性,易于在其表面耦联特异性 

的靶向分子,实现基因治疗的特异性;在循环系统中的循 

环时间较普通颗粒明显延长,在一定时间内不会象普通颗 

粒那样迅速地被吞噬细胞清除;让核苷酸缓慢释放,有效 

地延长作用时间,并维持有效的产物浓度,提高转染效率 

和转染产物的生物利用度;代谢产物少,副作用小,无免疫 

排斥反应等。药物纳米载体(纳米微粒药物输送)技术是 

纳米生物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将给恶性肿瘤、糖尿 

病和老年性痴呆等疾病的治疗带来变革。 

1.2纳米羟基磷灰石作为药物载体 

HAP粒子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无毒、无免疫原性, 

比表面积大,生物粘附性强且能结合和传递大分子药物, 

吸附药物量大,具备了药物载体的基本要求。羟基磷灰石 

收稿日期:2009-.07-06 作者简介:

 田家明(1979一),男,助理工程师。 第38卷第11期 田家明,等:纳米羟基磷灰石在生物医学领域中的应用研究 829 

作为药物载体系统能提高药物在生物膜中的透过性,有利 

于药物透皮吸收并发挥在细胞内的药效。纳米羟基磷灰 

石作为药物载体十分安全,因为其与人或动物的骨骼、牙 

齿成分相同,且不为胃肠液所溶解,在释放药物后可降解 

吸收或全部随粪便排出,此外,纳米羟基磷灰石在生成过 

程中很方便引入放射性元素,可用于癌细胞的灭活 。 

Aokil 等将羟基磷灰石纳米微晶用做药物载体,对其 

吸附和释放药物的性能进行了细致的研究。体外动物细 

胞培养实验证明,粒子大小为40 Dill×15 nm×i0 nm的 

纳米羟基磷灰石溶液对阿霉素的最大吸附量为0.2~1 

mg;阿霉素和阿霉素一羟基磷灰石对癌细胞均有抑制作 

用,但阿霉素一羟基磷灰石的抑制作用明显长于阿霉素。 

s.H.Zhu 等使用水热沉淀法制备HAP晶体纳米 

粒,使这种HAP纳米粒在pH值为2~7时吸附上EGFP— 

N1(the green fluorescence P rotein)质粒DNAo把这种 

DNA一纳米粒复合物在体外通过转染的方式导入SGC一 

7901细胞,在一定溶度范围内可见细胞贴壁生长良好,他 

们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发现这种HAP纳米粒子作为基因载 

体转染效率是对照组脂质体(1ipofectmine TM 2000)的 

80%,动物实验显示这种HAP—DNA复合物没有急性毒 

性作用。 

hokazu Ml9 等报道ADM—HAP作用骨肉瘤细胞效果 

较好,且HAP具有缓释作用,可以持续作用肿瘤细胞。 

Xia Q等 叫报道ADM—HAP对W一256细胞的抑制作用 

优于单用ADM。 

HAP纳米粒子是生物活性大分子药物很有前途的载 

体,对这种新型载体功能行为作用机理和进入细胞的方式 

的进一步研究,对如何增强HAP纳米粒子靶向性的深入 

研究都会提高大分子药物给药技术创造更好的发展机会。 

HAP纳米粒子非常容易团聚,因此弄清楚纳米粒子的分 

散机理及条件是其应用的关键 J。 

2纳米羟基磷灰石在肿瘤领城中的应用 

近年来研究表明纳米羟基磷灰石对肿瘤细胞生长有 

抑制作用,而对正常细胞无影响,在肿瘤治疗中可能具有 

较好的选择性,可以选择性穿透肿瘤细胞膜和细胞核膜, 

作用于DNA,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也可直接杀死人肺 

癌、肝癌、食管癌、泌尿系癌细胞等多种癌细胞 。 

2.1纳米羟基磷灰石抗肿瘤作用 

1992年,Aoki 等将采用液相沉淀法合成的纳米羟 

基磷灰石微晶作为抗癌药物的载体,在进行体外细胞培养 

的实验中意外发现,用作空白对照的羟基磷灰石微晶对 

Ca一9癌细胞的增殖也有明显的抑制。 

刘莹等… HAP对人前列腺癌PC一3M细胞、膀胱癌 

T24细胞、肾透细胞癌786—0细的生长增殖具有抑制作 

用,呈明显的剂量效应和时间效应关系,显示出较强的抗 瘤活性。 Savic R【13]等发现纳米颗粒可以进入癌细胞的细胞 

膜、细胞核和细胞质等部位,在溶酶体、线粒体、高尔基体 

及内吞小体内均有分布。HAP微粒可以栓塞肿瘤末端动 

脉毛细血管从而抑制肿瘤生长 。 

Chen J 等研究了HAP能进入舌癌Tca81 13细胞与 

溶酶体结合发生化学反应,导致溶酶体破裂,酶的释放,启 

动细胞凋亡最终导致细胞死亡。 

2.2纳米HAP抗肿瘤机制 

纳米HAP可以作用于细胞膜,它可增加细胞液中 

ca 浓度,当肿瘤细胞外存在HAP等纳米粒子钙池时,其 

超强钙摄入能力可导致过多ca 摄人,出现毒性,从而抑 

制其生长;还可诱导细胞周期阻滞和凋亡,HAP使Bel一 

7 402人肝癌细胞增殖阻滞于Gl期,阻断细胞周期的进 

展.导致肿瘤细胞胀亡;对端粒酶活性也有影响,纳米 

HAP有抑制肿瘤细胞的端粒酶基因的表达,下调端粒酶 

活性的作用-- 。 

3作为硬组织修复材料 

纳米HAP一高分子复合材料通过对天然硬组织的模 

仿,成功地解决了常规HAP生物陶瓷抗弯强度低、脆性 

大、在生理环境下抗疲劳性不好等临床应用中遇到的问 

题,因此在硬组织修复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Ⅲ 。 

3.1 纳米羟基磷灰石与夹然高分子材料的生物复合 

纳米羟基磷灰石/天然高分子复合生物材料,包括纳 

米羟基磷灰石与胶原、骨形态发生蛋白、多糖类材料进行 

的复合,因各天然高分子材料的特性不同,复合而成的生 

物材料也具有各自的特点” 。 

黄永辉 等指出纳米羟基磷灰石一胶原骨具有良好 

的生物相容性,是安全的新型骨缺损填充材料,纳米人工 

骨材料植入骨缺损3~6个月可形成骨性连接,6一l2个 

月骨结构塑形改建,且局部无不良反应。 

富建明 等对24只健康新西兰大白兔的研究指出 

纳米羟基磷灰石组骨缺损修复区随时间增长修复材料被 

利用与新生组织结合成骨而不断减少,直至与正常骨接近 

而趋于稳定,HA组新生骨仅围绕材料生成。最后指出纳 

米羟基磷灰石可与新生骨组织结合且成骨较快,有良好的 

生物相容性。 

Itoh 通过动物实验研究了载有骨形态发生蛋白 

(rhBMP)一2的纳米HAP/胶原复合材料的性能,结果表 

明,载有rhBMP的HAP/胶原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骨诱导 

性,加速骨重塑过程,将其植入承重部位,能够有效缩短骨 

整合时间。Kikuchi 等以戊二醛为交联剂,采用共滴法 

得到纳米HAp/胶原复合材料,在修复兔胫骨节段缺损 

中,有大量新骨形成,经切片HE染色显示骨组织直接与 

材料键性结合,无毒性及炎性反应。实验表明,随着戊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