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师范大学:熊军军、许谞、许盛敏指导教师:温利民
2005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一等奖2005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
承诺书
我们仔细阅读了中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的竞赛规则.
我们完全明白,在竞赛开始后参赛队员不能以任何方式(包括电话、电子邮件、网
上咨询等)与队外的任何人(包括指导教师)研究、讨论与赛题有关的问题。
我们知道,抄袭别人的成果是违反竞赛规则的,如果引用别人的成果或其他公开的
资料(包括网上查到的资料),必须按照规定的参考文献的表述方式在正文引用处和参
考文献中明确列出。
我们郑重承诺,严格遵守竞赛规则,以保证竞赛的公正、公平性。如有违反竞赛规
则的行为,我们将受到严肃处理。我们参赛的题目是:C题雨量预报方法的评价
我们的参赛报名号为(如果赛区设置报名号的话):
所属学校(请填写完整的全名):江西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学院
参赛队员(打印并签名):1.熊军军
2.许谞
3.许盛敏
指导教师或指导教师组负责人(打印并签名):温利民
日期:2005年09月19日
赛区评阅编号(由赛区组委会评阅前进行编号):江西师范大学:熊军军、许谞、许盛敏指导教师:温利民
2005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一等奖2005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
编号专用页
赛区评阅编号(由赛区组委会评阅前进行编号):
全国统一编号(由赛区组委会送交全国前编号):
全国评阅编号(由全国组委会评阅前进行编号):江西师范大学:熊军军、许谞、许盛敏指导教师:温利民
2005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一等奖雨量预报方法的评价模型
摘要
本文建立了一个关于雨量预报方法的评估模型。
首先,通过对给定的大量数据(预报数据和实测数据)进行统计画图分析,得出了
散点图。然后分别对两种不同方法预报的41天中每天4个时段各等距网格点的雨量数
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在可接受的度数差范围内搜索与各个观测站点距离最近的网格点,
按从小到大排序后取其最小的4个网格点,再根据欧氏距离倒数加权的方法对它们赋权
重,取出4个网格点对应的雨量,分别与各自的权重相乘,累加得到的值来预测相对应
观测站点的雨量。
对得到的观测站点的预测雨量进行两种方法的分析,方法一:将预测雨量与实测雨
量求偏差率,并对所有偏差率求出一个偏差率的算术平方根,作为评价准确性的指数,
从而得到第一种雨量预报方法的准确性的指数为102.8755,第二种雨量预报方法的准确
性的指数为726.6841;方法二:将预测雨量与实测雨量分别转化为对应的级别(如雨量
在区间0.1——2.5为1级),用同级率比较法将它们作比较,从而得到第一种雨量预报
方法的同级率为73.9346%,第二种雨量预报方法的同级率为70.9662%。
本文利用数学软件Matlab很好地实现了编程模拟计算,并结合实际测得的数据得
出了雨量预报方法的同级率,很好地指导了人们的生活与工作。
关键词:(预报、实测、网格点、同级率)江西师范大学:熊军军、许谞、许盛敏指导教师:温利民
2005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一等奖一、问题的重述与分析
1、问题的重述
随着气象事业现代化建设的快速发展,雨量预报对指导农业生产和城市工作和生
活有重要作用,但如何准确、及时地对雨量作出预报是一个十分困难的问题,近年来,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预报方法对于提高气象服务水平,增强防灾减灾能力具有重
要意义,因此,广受世界各国关注。
我国某地气象台和气象研究所正在研究6小时雨量预报方法,即每天晚上20点预
报从21点开始的4个时段(21点至次日3点,次日3点至9点,9点至15点,15点至
21点)在某些位置的雨量,这些位置位于东经120度、北纬32度附近的53×47的等距
网格点上。同时设立91个分布不均匀的观测站点实测这些时段的实际雨量。
气象部门提供了41天的用两种不同方法的预报数据和相应的实测数据(预报数据
在文件夹FORECAST中,实测数据在文件夹MEASURING中)。
现在我们所关心的问题就是:
(1)对气象部门提供的大量数据(预报数据和实测数据),怎样进行合理、有效地
分析,进而建立数学模型,来评价两种6小时雨量预报方法的准确性;
(2)气象部门将6小时降雨量分为6等:0.1—2.5毫米为小雨,2.6—6毫米为中雨,
6.1—12毫米为大雨,12.1—25毫米为暴雨,25.1—60毫米为大暴雨,大于60.1
毫米为特大暴雨。所以,若按此分级向公众预报,如何在评价方法中考虑公
众的感受?
2、问题的分析
我们从题目中了解分析到:气象台每天晚上20点预报从21点开始的4个时段(21
点至次日3点,次日3点至9点,9点至15点,15点至21点)在某些位置的雨量,这
些位置位于东经120度、北纬32度附近的53×47的2491个等距网格点上。同时设立
91个分布不均匀的观测站点实测这些时段的实际雨量。
由于网格点比较多,且每个网格点的位置是以经度和纬度表示处在一定的区域,所
以我们把纬度看作x轴,经度看作y轴,采用Matlab图形处理功能的基本绘图命令plot
画出散点图(图一),程序见附录一。
从图中可以分析看出,气象部门提供了在2491个网格点上41天4个时间段的大量
预报数据(雨量),并且同样给出了91个观测站点的实测数据(雨量)。所以我们想通
过网格点上的预报数据来预测实测站点的数据。然而,观测站点集中在所有网格点的中
央部分,而四周是大量的距离比较远的网格点。因此,通过搜索出2491个网格点中对
站点影响比较大的几个网格点,再用搜索出来的几个网格点的预测数据加权求出一个预
测数据(雨量),进而和该站点实测数据进行比较,来评价两种6小时雨量预报方法的
准确性。
在向公众预报时,采取一种合理、准确的预测方法,增加雨量分等级预报的同级率,
能对公众起到良好的出行指导作用,使人们对雨量预报有更深的理解,更多的关注。江西师范大学:熊军军、许谞、许盛敏指导教师:温利民
2005
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一等奖二、模型的基本假设和符号说明
1、模型假设
(1)观测站点的设置是不均匀的;
(2)题中网格是等距的正方形网格(所谓“正方形网格”是指每个格子都是正方
形的网格;网络点是指纵线和横线的交叉点);
(3)一个x轴、y轴分别为纬度和经度的坐标,通过把点的纬度和经度分别看作
横坐标和纵坐标,用欧氏距离计算公式来作为两点22)()(
jijibbaad−+−=
之间的距离。
(4)点到观测站点的距离越短,则对观测站点的雨量影响越大;
(5)单个网格点到观测站点距离倒数与所取的4个网格点到观测站点倒数之和的
比为它的权值;
(6)雨量用毫米做单位,小于0.1毫米视为无雨;
2、符号说明
网格点及其对应的纬度和经度:)2491,,2,1)(,(⋯=inmX
iii个第i
观测站点及其对应的纬度和经度:)91,,2,1)(,(⋯=ibaP
iii个第i
可接受度数差:ε江西师范大学:熊军军、许谞、许盛敏指导教师:温利民
2005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一等奖与观测站点的距离最小的前4个网格点的对:)4,3,2,1,91,,2,1()(===
×niqQ
niin⋯个第i
应权矩阵
与观测站点的距离最小的前4个网格点的距:)4,3,2,1,91,,2,1()(===
×nidD
niin⋯个第i
离矩阵欧氏距离的计算公式22)()(
jijiyyxxd−+−=
时段里,与观测站点的距离最小的前4)4,3,2,1,91,...,2,1()(===
×nifY
niinj个第j个第i
个网格点的预测降雨量矩阵
观测站点的时段预测降雨量矩阵)164,...,2,1,91,...,2,1()(===
×jiyM
jiij个第i个第j
观测站点的时段实测降雨量矩阵)164,...,2,1,91,...,2,1()(===
×jisI
jiij个第i个第j
预报偏差率:σ
预报偏差率的算术平方根(准确性指数):S
统计方法的预报数据与实测数据处在同一级
6210,...,,
iiiiJJJJ种第i
别、相差1级、相差2级、、、、相差6级的频数
三、模型的建立及求解
一、问题(1)及其求解
算法算法::
1.
根据题意,气象部门提供了41天用两种不同方法的预报数据和相应的实测数据,
每种预报方法都有大量的预测数据。为了评价两种6小时雨量预报方法的准确性,我们
采用网格点上的预报数据来预测观测站点的数据,再来和实际测得的数据相比,判断其
准确性。
以坐标为基准点,给定一个可接受度数差(在求解中取),(
iiibap)91,,2,1(⋯=iε
,可搜索得到9至19个网格点),对任意的,搜索其任一个25.0=ε)91,,2,1(⋯=ip
i
观测站点在纬度和经度都上下增加的正方形内的所有等距网格点。若网格点ε()nmX,
纬度和经度在同时满足和时,即认为该网格点是可接εε+≤≤−
iiamaεε+≤≤−
iibnb
受范围内的网格点。
2.
找到可接受范围内的网格点后,我们计算网格点和这些观测站点间的距离。再得到
各观测站点和等距网格点之间的距离后,将各观测站点按距离从小到大排序后保存,我
们用Matlab编程求得结果(见附录二)。
3.
各观测站点和等距网格点之间的距离从小到大排序后,为了更好地用网格点的预报
雨量来预测观测站点的雨量,我们取前4个到观测站点距离最小的等距网格点。
根据欧氏距离的倒数加权的方法,先算出前4个网格点到观测点的距离,再分别对
它们求倒,则4个网格点分别到观测站点的权重为它们之间距离的倒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