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苹果树新建园及幼园树形培养

苹果树新建园及幼园树形培养

CH I NESE HORT l CULTURE ABSTRACTS 

苹果树新建园及幼园树形培养 

梁文娟 

(陕西省乾县果业中心,陕西乾县71 33DO) 

摘要:根据陕西乾县苹果生产实践,论述在果品生产过程中两个最重要的基础环节,即果树新建园和幼园树形 

培养的具体技术措施。 

关键词:苹果新建园;幼园树形;乾县 

乾县地处渭北高原南缘,关中平原中段,海拔高度 750 1Tt,年平均气温12.7℃,年降水量537~7]8.2 mm, 日照时数2]94.9 h,昼夜温差大,土层深厚,土质疏松, 

透气性强,属苹果优生区。乾县源于乾陵而得名,因唐 高宗李治与女皇武则天合葬于此而闻名于世。全县总面 

积1 002.7 km ,人口57.8万。20]1年,全县果树面积达到 3.2万hm ,果品总产量54万t,产值16亿元,其中苹果 

2.55万hm ,产量42万t,产值13亿元,是全国优质苹果 标准化生产示范县、中国苹果2O强县、中国果菜产业加工 十强县。果业目前已成为乾县支柱产业之一,成为农民致 

富增收的主要渠道。 

1苹果建园和幼园树形培养的必要性 

随着现代果业理念的推行和人们对果品质量日益趋高 

的要求,在果品生产过程中两个基础环节显得尤为重要, 即果树新建园和幼园树形培养。80年代,我们栽植的果树 

普遍存在许多问题:(1)栽植密度过大,株行距不合适,造 成果园密闭、果品质量下降;(2)品种单一,授粉树比例不 合适直接造成果品产量低、大小年严重,(3)树形培养有问 

题,管理粗放,造成树势衰弱、结果品质下降、腐烂病严 重、病株死树,毁园现象到处可见。鉴于以上原因,乾县 政府部门近几年来要求每年秋、春季由果业局牵头、园艺 

站具体配合实施新建果园,每年新增面积在0.2~0.27万 hm ,为以后新老接替和品种的更新换代打下基础。那么如 

何建园,如何建好园,如何在建好园的基础上做好树形培 养就成了果农首当其冲要做好的工作。在下乡督查中发 现,新建园苗木的质量参差不齐,幼树树形培养中还有 

许多果农走以前的老路子,这对以后果树的生长发育和 果品质量会有严重的影响。为了促进果业良性发展,使 

果农真正致富,我们指导果农从最基本的苹果建园和幼 园树形培养做起。 

2苹果树建园技术 

苹果树是多年生经济作物,它的特点是根系深、树冠 大、产量高、寿命长,定植在一块地方几年甚至几十年不 

动,因此,建园的好坏、果树的生长发育栽培管理、品种 

作者简介:梁文娟(1976-),女,助理农艺师;主要从事现代果 

业集成生产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以及果品生产过程周年技术指导 

工作。 

1 76 布局等对苹果树的经济效益都有很大影响,所以,在建园 

时一定要注意因地制宜、优化品种、合理布局、集中连片。 

栽植时要高标准、高质量、严要求,做到保栽保活,为幼 

树生长、早结果、早丰产奠定良好的基础。在建园中我们 

应掌握的以下技术: 2.1园地的选择 

首先,我们在选园址时应对当地的气候、土壤、年降 

雨量、灾害等进行调查,是否在风带上、土壤的酸碱性、 

有没有低温冻害和冰雹等自然灾害、日平均光照时间和年 

降雨量等都应作以详细调查、了解,依此判定是否适合苹 

果树生长。此外,我们还要考虑交通是否方便、灌溉条件 

怎样,以及操作者是否具有培植果树的经验和技术。最后 

这点很关键,如果没有经验和技术,就得多问、多学、 

多请教,在实践中积累宝贵的经验。其次就是地块,应 

选择地块的长边与当地风向垂直,例如乾县地区选南北 

长、东西宽的长方形地块最好,因为该地终年西北风很 

厉害。综上所述,果园宜选择在避风、光照充足、昼夜 

温差大、自然灾害(霜冻、冰雹)少、交通便利、地势相 

对平坦、有一定灌溉条件、远离污染源、集中连片的沙壤 

土质园区为宜。 2.2苗木选择 

2.2.1基砧宜选用圆根系发达、抗逆性强的圆叶海棠或 

新疆野苹果。 

2.2.2推荐矮化品种和双矮品种 矮化中间砧选用M26, 

长度25~35 cm;或极矮型中间砧M9,长度20 ciTl_以内; 

或矮砧SH系。双矮品种即矮化中间砧嫁接短枝型品种,矮 

化砧一般在15~25 cm之间,旱塬地建议矮砧在20 cm以内 

为宜。 2.2.3选用苗木要求选用高度在1.2 nq以上、嫁接口以 

上5 cm处粗度在1 cm以上的壮苗。保证有3条以上主根, 

且侧根、须根发达。苗木无干缩、无病虫害、根系新鲜、 

含水饱和,最好选用脱毒苗木建园。 

2.2.4 品种推荐根据省果业局新品种推介和在该县的栽 

植表现,适宜乾县大力发展的苹果树品种有:早熟品种 

‘丽嘎啦’、 ‘金世纪’、 ‘秦阳’、 ‘富红早嘎’、 ‘红盖 

露’、‘晨阳’等;中熟品种‘密脆’、 ‘玉华早富’、 ‘红 

将军’等;晚熟品种‘长富6号’、 ‘长富12号’、 ‘王富’、

 ‘七户’、 ‘烟富6号’、 ‘岩富1o-g-’、 ‘粉红女士’;短枝 

型‘礼泉短富’、 ‘宫崎短枝’、 ‘惠民短’;加工类‘澳洲 

青苹’、 ‘粉红女士(兼鲜食)’等。 

2.3栽植要点 

2.3.1栽植株行距及授粉树配植栽植果园必须坚持果园 

机械化管理原则,矮化采用2.5~3 m×4.5~5 m的株行 

距,每667 m 植50-55株,双矮采用1.0~1.5 m×4~5 m 

的株行距,每667 m 栽植110~130株宽行密株的栽植模式, 

有利于行间植草、滴灌和机械化耕作,也有利于株下覆膜 

等管理措施的应用,建议最好采用南北行定植。 

授粉树的配置应与主栽品种的树龄、开花期、树体寿 

命相接近,且花期长、花粉多的品种作为首选。一般配为 

授粉品种的有: ‘嘎啦’、 ‘红星’、 ‘秦阳’、 ‘红盖露’、 

‘富红早嘎’。授粉树配植量占总量的15%~20%,授粉树与 

主品种相距最远不超过20 m。三倍体果树不能做授粉树, 

例如‘乔纳金’。 

2.3.2预留栽植行对于建园土地尽量避免间作作物,需 

间作可选择豆类作物或蔬菜,避免苗木失水。对麦田作物 

栽植前需预留栽植营养带,宽度不低于1.5 m,确保苗木 

通风成活。 

2.3.3施肥栽植坑以60 cm见方为宜,生熟土分开堆放。 

要求施足底肥,每667 m 施优质农家肥1 000 kg以上,每 

株不少于15 kg;株施尿素0.1 kg、磷肥0.5 kg。在施肥 

时要注意:化肥与土壤充分拌匀;家畜肥不可与草木灰混 

施;有机肥作为坑底基肥且要充分发酵。 

2.3.4苗木处理栽植前用NEB生根剂50倍和甲基托布津 

300倍混合液蘸根,能有效提高成活率,同时剪去伤根、劈 

裂根。 

2.3.5灌溉栽植矮化苗木时,有灌溉条件的地区应使矮 

化砧露出地面2/3;无灌溉条件的地区栽植深度以矮化砧露 

出地面2/3~1/2为宜。 

2.3.6栽植栽植时把熟土和农家肥混合后再回填到坑深 

2/3处,再施入化肥与土充分搅拌,回填生土,边填边踩 

实,保证根系舒展,根、土密切接触。栽植后及时灌水, 

可结合灌水加入200倍NEB灌根。 

2.3.7栽植时间分为秋栽和春栽。秋栽一般在93q底~ 

10月中旬,在秋栽时把苗木上叶片剪除,减少蒸腾量,提 

高成活率。春栽建议在3月上中旬土壤解冻后至萌芽前进 

行,栽植前要对栽植进行挖坑晾晒土壤,起到蓄墒、熟化 

土壤和灭菌作用。 

2.3.8冬季苗木假植对春季栽植的苗木需进行冬季假 

植。选择背风、排水良好的区域对苗木进行沙土覆盖假植, 中国园艺文摘20 1 2年第2期 

假植要求:(1)苗木和沙土充分接触;(2)苗木倾斜45。,稍 

顺风向(一般朝南)埋土至苗高60%以上;(3)覆盖沙土湿度以 

手捏成团坠地即散为准;(4)覆盖好后对表层拍压或用草帘 

遮盖,并定期检查墒情。 2.4栽植后管护 

对于秋季栽植入冬后要采用埋土防寒。具体办法:土 

壤封冻前将栽好的苗木顺行压倒,从基部培土直至苗木埋 

完为止,覆土厚度15~20 cm。来年春季萌芽前拨去覆土, 

扶正苗木并踩实。还可采用树盘覆膜、盖草、树杆套塑膜 

袋、绑草等方法。栽植后要立即进行浇水,栽植后15~20 

d需进行再次浇水,确保苗木成活。在生长季要做好病虫害 

防治、除草、追肥等工作,留足清耕带,不问作高杆作物, 

确保提高成活率。 

3幼树树形培养技术要点 

树形的培养对果树早产、高产、稳产、优质、低消耗 

非常重要,为以后的管理打下良好基础。幼园树形培养要 

注意以下几点: 

(1)已栽植的果园无论株行距大小8年以内都要按照细长 

纺缍形培养。(2)一年生幼园在冬春修剪时剪掉主杆上所有 

主枝,只留一个主杆,采用各种办法使主杆直立,不得进 

行短截。按照以上方法,连续修剪2~3g,使中杆强壮挺 

拔。(3)已栽植2年的幼园在冬春修剪时剪掉主杆上所有主 

枝,仍然重点培养主杆。(4)3~4年生幼园如果主杆不够强 

壮仍然要去掉所有主枝,重点培养主杆,如果主杆粗度达 

N3 cm以上时必须剪去粗度超过主杆粗度1/3的主枝,培 

养细小主枝。(5)栽5年的果园已进入结果期,必须坚决剪掉 

粗度超过主杆1/3的大主枝,培养小主枝。主枝一直单抽延 

伸,不得回缩,相临果树的主枝相互交叉时要及时隔株间 

伐,使矮化园每667 m 栽植株数达 ̄1160株左右、乔化园达 

到45株以下。果园要随着树龄的增长、根系的增大、主枝 

的增长进行实际动态管理,逐年间伐、疏枝,达到标准的 

细长纺缍、柱形和变则主杆形。(6)细长纺缍形培养方法的 

核心是3~4年内只留主杆不留主枝和侧枝,不进行短截。 

用顶芽延伸,高度达到行距的80%以上,主枝留足时进行 

落头。在第3或第4年春季,每20 cm选择1个生长饱满的芽 

子进行刻芽,作为主枝的生长点,所选芽子呈螺旋式上升, 

相邻芽子夹角要大于30。,同一方位的上下间距要达到80 cm, 

主枝一直单轴延伸,不回缩短截,第一主枝距地面距离要 

达到1 m左右,不得小于0.9 m,这样可使主枝和中杆的粗 

度比达到1:3~5,树形一次培养成形,形成中杆粗、主枝 

细的标准树形。(7)对预备做主枝的新枝在8月份必须进行拉 

枝,对其他过强枝及时剪除,以免影响主枝的生长。 

一1 

77—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