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延锋安道拓座椅有限公司:智能化运输管理系统应用

延锋安道拓座椅有限公司:智能化运输管理系统应用

一、应用企业简介

(一)延锋安道拓--中国汽车座椅行业领军者

延锋安道拓成立于1997年,是中国汽车座椅行业的领军企业,为中国主要

汽车制造商服务。拥有从汽车座椅零部件到整椅的各部分的生产制造力,涵盖整

个汽车座椅产业链,满足不同客户的品牌形象及设计理念。目前,延锋安道拓在

全国27座城市设立64家分(子)公司,80家制造工厂,并在海外开设了泰国、

印度制造基地,欧洲和北美办事处。

经过20多年的发展,延锋安道拓为大部分的中国整车制造商的不同汽车产

品,供应卓越质量、技术和性能的产品,国内市场份额第一。近几年延锋安道拓

在全球市场也占有可观的市场份额,产品远销美国、墨西哥、英国、西班牙、日

本和印度等19个国家和地区。2017年,合并销售额320亿人民币,出口销售

额12.8亿美元。

(二)应需而动,信息化建设再升级

作为集团级大企业,延锋安道拓一直是行业信息化建设的先行者。公司总部

2012年以SAP ERP系统为核心,整合了SRM、WMS、MES、WFL等众多系统,

用以实现集团化、多公司、多工厂的集中管控。2018年初,延锋安道拓全面构

建面向智能制造、智能工厂的应用模式,规划了未来工厂整体应用架构蓝图,结

合现有的应用系统,提出了对十多个系统的新建或优化改进方案(见图1-1未来

三年工厂整体应用架构蓝图),包括生产制造执行系统、物料拉动系统、工艺过

程管理、设备管理、质量管理、运输管理六大系统11个子系统。由此,运输管理系统的搭建被提到了议事日程,打造一套智能、高效、共享的运输管理系统势

在必行。

二、YFAS智能运输管理系统的背景及意义

(一)YFAS运输管理现状分析

YFAS的运输管理由集团总部采购部承担承运商资格审核、价格招投标管理

职能,各工厂物流部承担订单配送的履约、承运商执行绩效管理和运费审核的职

能。由于运输管理业务没有独立的系统支持,只能通过手工结合SAP物流台帐

记录,针对运输计划,执行监管,运费核算流程采用传统的线下管理方式,信息

交互、采集、共享使用电话、邮件、Excel等传统方式。当前缺乏统一的物流管

理系统进行管理,主要存在一下几个问题:

线下物流跟踪滞后性存在风险:线下的运输计划和运输执行过程不能实时跟

踪与过程监控,存在影响内部生产或客户交付的风险。

运费结算的手工台帐工作量大:2017年公司物流台帐总条数194952条。

运输数据碎片化:跨部门、跨企业组织之间缺少实时协同,每个节点的数据

分别掌握在物流采购、工厂物流、第三方承运商和司机手中,收集整个运输过程

的完整数据非常困难,不便于进行数据挖据和分析。

运输成本核算粗犷:工厂的整体运费可以统计,但针对每个零件的运输费用

无法精确计算,无法进行更明细的成本分析。

(二)智能运输管理系统的意义随着企业不断发展,对上下游供应链整合和优化、发挥物流规模优势、持续

降本增效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现有的运输管理方式难以满足管理层对运输管理

的日益增长的需求,打造一套适合延锋安道拓自己的智能、高效、共享的运输管

理系统势在必行。

经过近半年多对延锋安道拓各PBU典型工厂的需求调研和分析,延锋安道

拓携手科箭在2018年初联姻共同打造延锋安道拓的运输管理系统,期望全面覆

盖从发货订单、运输计划、运输执行,到承运商的对账结算功能。通过TMS与

现有系统的集成,建立起物流信息高效传递与共享,提高物流运作效率,实现整

个供应链的优化与整合。

三、 智能运输管理系统全面实施

(一)YFAS供应链云平台之TMS云

1. YFAS TMS系统的整体架构

通过对延锋安道拓三个PBU5家试点工厂需求的深度调研和全面分析,结合

当前的SaaS技术在运输系统中的应用,TMS项目组设计了一套全面覆盖延锋

安道拓从发运需求、发货订单、运输计划、运输执行,到承运商的对账结算、运

费成本分摊功能的物流运输的端到端业务实现方案。同时通过TMS与SAP、

WMS、MES、IEM、WFL等现有系统的集成,实现物流信息与客户、供应商、

承运商之间的高效传递与共享,同时实现公司内部采购、物料/物流、财务等多

个部门的协同,进一步提高物流运作效率,实现整个供应链的优化。

2. 多系统之间的数据交互TMS云的引入推动了YFAS的基础架改造,SaaS部署在云端,处于在DMZ

之外的外网,但需要和YFAS部署在本地的多个应用系统做数据交互,原有的ESB

数据传输中间件已经无法满足内外部网络间进行数据传输,而EDI恰好解决了这

个问题。

企业的信息化速度与企业的IT基础架构建设,密不可分。多系统的协同离

不开数据传输通道的支持。延锋安道拓的数据传输通过多个中间件进行:

基于总部部署的应用系统,通过ESB与外围系统进行数据传输;

基于工厂部署的应用系统,通过IOT与外围系统进行数据传输;

TMS系统部署在外网,内网的应用系统通过EDI与外网系统进行数据传输。

通过建立统一的中间件平台,制定了集成的技术标准和规范,从而快速实现

了TMS与各个系统的集成。不仅完成了各上游系统的集成,将各种运输需求汇

聚到TMS的“运输需求池”,还成功地集成了TMS对账、SRM打印开票通知

单和SAP应付凭证付款的全结算流程。物流运费全流程跟踪,实现了每一笔运

输任务、结算运费、成本分摊的全面跟踪。

(二)运输数据统一管理

TMS建立了运输包装数据库,将原来零散分布在各工厂计划员手中的包装

数据进行收集分类,并制定了包装主数据编码规则,并将该包装应用到每个运输

物料。基于物料和包装数据库的创建,TMS中可针对每笔运单进行实际装载率的

统计,便于工厂计划进一步优化装载。

建立了公司级运输需求池,同一个基地的多个工厂之间可进行运输资源共

享。

(三)运输自动化管理

1. 日常运输自动化管理

TMS系统的全流程自动化,将原来手工记录的每个运输过程在系统中通过

每个节点的协同自动记录下来,通过系统接口TMS自动获取上游系统的运输需

求,通过订单指派规则和运单指派规则,自动进行运输计划和委托,并针对需求

异常启动额外运费的流程卡控和管理。整个运输过程实现了全程自动化,并根据

运单或司机进行可视化的跟踪。

2. JIS运输的自动化管理

根据主机厂排序生产的特点,座椅总装厂需要将主机厂的生产排序信号进行

解析,匹配出排序的运输计划,并将该运输计划和司机进行扫码绑定进行JIS全

程的跟踪。

(四)运费结算流程优化

TMS项目组将物流信息和合同的匹配以及承运商对账、结算流程进行了优

化,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工作效率和对账的准确率。TMS云系统灵活、可配置性高,可快速匹配多变的业务发展需求,预先设

定的订单指派规则和运单指派规则可快速匹配合同计算出运单涉及的多级运费,

包含基本运费、装卸车费、提送货费、报关费等。

合同可以按照运单、体积、重量或设备类型设置不同的费率,使用分步、累

进、分步累进等多种计算方式进行阶梯计价,实现了多种计费方式。

设置多级的运费分摊规则,使物流运费分摊更明细,既可以分摊到每一个物

料,也可以分摊到成本中心,甚至WBS;

系统常规设置可配性较高,满足快速发展的业务需求,减少二次开发成本。

(五)运输过程的全程透明化

统一的TMS协同平台为延锋安道拓打造了针对物料计划员、物流计划员、

财务人员、承运商、司机、供应商、客户协同的全过程透明化跟踪方案。同时,

物流管理的每个过程都实现了精细化,为进一步业务改进和效率提升提供了基

础。

使用GPS功能,结合灵活设定的电子围栏系统自动记录车辆进出时间,确

保运单状态实时更新,数据完整准确;

提供灵活多样的操作终端,在电脑端、手机APP和微信端,都可以进行运

单状态确认和跟踪;运单全程可视和运输轨迹全程可回放,实现了企业供应链全流程可视化。如,

针对整车厂的排序拉动需求,TMS云直接从MES系统获取排序的拉动信息,结

合JIS发运看板,实现了JIS发运的实时跟踪和先发至的系统预警。

四、智能运输管理系统的成效

(一)TMS系统实施前后的对比分析

1. 运输过程跟踪的对比

过去,YFAS的物流跟踪通过传统的电话、邮件方式,整个运输过程像个黑

盒子,一旦运输过程中发现问题,不能及时发现和解决,有时候会影响生产的执

行或客户的准时交付。TMS系统实施后,可在线进行全流程跟踪,针对运单的

确认、提货、到货、签收、回单每个节点实时进行监控,可对车辆运输轨迹进行

全程跟踪,如长时间滞留某个节点系统及时报警。司机在运输过程中出现异常也

可以通过APP进行在途异常汇报,承运商或工厂物料人员收到异常后及时切换

紧急方案,或派车支援或安排道口及时收发货,有效降低了延期交付的风险。

2. 运费结算的对比

过去,原始运费结算通过手工台帐月底进行维护,附加费通过零星付款申请,

工作量大且存在滞后性。TMS实施后,运单在执行过程中(可配置提货或到货

状态)自动匹配合同明细产生应付凭证,包含了原始运费和附加费,应付凭证随

着运单的执行而实时生成,无需单独的维护,这些应付凭证作为财务运费预提和

结算的依据,预提和结算的周期大大缩减。3. 运输数据的对比

过去,运输数据分散在各个部门,包装主数据分散在各物料计划员手中,合

同主数据分散在物流采购员手中,而运单的执行过程数据又分散在承运商和司机

手中,收集整个运输过程的完整数据非常困难,不便于进行数据的挖掘和分析。

TMS系统上线后,每个运输环节的数据都保存在系统中,一旦有延期交付,在

系统中找到每个节点的数据,及时找到根本原因并加以解决,解决问题的效率大

大提升。

(二) 智能化运输对业务模式的影响

1. 多终端业务处理模式更便捷

智能化运输管理系统改变了传统系统只能在电脑端操作的特点,通过TMS

社交化和移动应用,实时连接机器和操作人员,可电脑、手机APP,微信公众

号多终端进行业务处理或查询,使用无地点和时间限制,数据获取更加实时有效,

轻松实现数据在供应链各合作方流转,实现端到端的可视化。

APP应用(IOS/Android)为货主、仓库管理、司机、客户提供开放互联

的移动平台,实现了运单计划、执行、监控、结算和KPI分析全流程协同工作。

承运商实时APP派单,司机实时APP查单,并进行提货、到货、在途异常实时

提交,实现了运输全流程实时操作、实时可视化。

2.消息推送让业务人员更容易关注异常运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