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

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

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

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FTT688]

四川省共有辖区21个: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甘孜藏族自治州 内江市 自贡市 广安市 遂宁市 巴中市 德阳市 乐山市 凉山彝族自治州 眉山市 攀枝花市

雅安市 资阳市 泸州市 成都市 达州市 广元市 绵阳市 南充市

宜宾市

非物质文化遗产简介: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相对于有形的物质文化遗产而言,是以无形文化为主,以人为本的活化的遗产。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2届大会通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给非物质文化遗产下的定义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人类创造力。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a.口头传统和表述;b.表演艺术;c.社会风俗、礼仪、节庆;d.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e.传统的手工艺技能。我国政府根据本国国情把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分为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杂技与竞技、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民俗十大类。

1、阿坝州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介绍:

(一)、口头传说和表述(民间文学)

1、史诗

史诗是羌族民间文学中的珍品,在羌族口碑古籍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代表作有《羌戈大战》、《木姐珠与斗安珠》、《迟基格布》。

2、歌谣

歌谣是羌族人民生活、生产、习俗、文化、历史、道德和思想感情的反映,表现出羌族人民的价值观、审美观和艺术情趣,是羌族人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羌族歌谣题材十分广泛可分为历史传说歌:《戈基格布》、《木姐珠与燃比娃(斗安珠)》、《赤基格布》。

3、民间故事

羌族民间故事丰富多彩,有神话、传说、,以及其他故事。羌族民间故事片主要以叙述体的口述文本不用唱颂形式。神话故事流传较广且比较有名的主要有《开天辟地》、《造人种》、《两兄妹》、《太阳和月亮》、《取火种》、《木姐珠与斗安珠》、《羌戈大战》等。

4、谚语和谜语

谚语是羌族人民千百年来劳动和社会生活经验的总结。有事理谚语、社交谚语、时政谚语、生活谚语、风土谚语、农林谚语等。羌族谜语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是羌族人民长期观察、分析,对生活事务进行概括的结果。根据所反映的对象以及形式一般分为物谜、事谜、字谜。

(二)、表演艺术

羌族的表演艺术主要有是民间音乐、民间舞蹈和羌族戏剧。

1、羌族民间音乐大体分为民间歌曲、民间器乐、民间祭祀音乐。

(1)、民间歌曲是羌族民间音乐最主要的载体,它直接反映羌族人民的历史、社会、劳动、风土人情、日常生活。

(三)、传统的手工技艺

1、羌族的挑花刺绣艺术

羌族的挑花和刺绣是传统的民间手工技艺,具有鲜明的地域特点和民族风格,在四川民族工艺中有着“南彝北羌”之说。羌绣的纹饰图案丰富多彩大都是反映现实生活中的自然景物,内容多含有吉祥如意和对生活的美好憧憬。如“团花似锦”、“鱼水和谐”、“蛾蛾戏花”、“凤穿牡丹”、“瓜瓞绵绵”、“群狮图”等几十种。羌绣巳于2008年6月被公布为国家级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四)、社会风俗、礼仪、节庆

1、在羌族的传统节日中最重要的是每年农历十月初一过的“羌历年”,是羌族庆祝丰收的节日。为感谢保佑他们丰收的天神、祖先神、山神,节日期间全寨人停止劳动,穿着新装,在神林中举行大型祭祀活动,然后走村串巷共贺节日。羌历年现巳成为展示羌民族文化的载体,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被称为羌族妇女节的“瓦尔俄足”节(歌仙节)是只流行于茂县赤不苏地区。农历五月初五这天全寨的妇女们要祭祀歌舞仙女——萨朗姐,互教互传民间歌舞,并教授勤俭持家之道。此节有母系氏族社会的遗风。“瓦尔俄足”节巳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阿坝州羌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及主要传承人:

名称 地点 传承人

羌族传统刺绣工艺 汶川县文化体育局 汪斯芳 女

羌族传统刺绣工艺 汶川县文化体育局 陈平英 女

羌族传统刺绣工艺 理县文化体育局 王露群 女

羌族传统刺绣工艺 汶川县文化体育局 汪国芳 女

羌族传统刺绣工艺 茂县文化体育局 陈清芳 女

羌族传统刺绣工艺 茂县文化体育局 李兴秀 女

羌族传统刺绣工艺 茂县文化体育局 马新琼 女

羌笛制作及演奏技艺 茂县文化体育局 何克知 男

羌族羊皮鼓舞 汶川县文化体育局 杨骏清 男

羌族羊皮鼓舞 汶川县文化体育局 赵邦蓝 男

羌族羊皮鼓舞 汶川县文化体育局 朱金光 男

羌年 汶川县文化体育局 王治高 男

羌年 汶川县文化体育局 王治升 男

羌年 北川县文化旅游局 杨华武 男

2、甘孜藏族自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介绍:

甘孜藏族自治州是藏族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德格与西藏拉萨、甘南夏河被同称为藏族三个古文化中心。藏传佛教在州内传播广、影响深、历史悠久。州府驻地康定自宋代以来就是汉藏“茶马互市”的重要场所,对沟通祖国内地与边缰的联系,维护祖国统一,促进汉族地区同西南边缰民族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起着重要的作用。甘孜藏族自治州的

藏族车模技艺是生产并流传于藏族民间的一种制作各类木制生活用具的特殊工艺,距今已有千年的历史了。其中以甘孜州得荣县的车模技艺最具代表性。

得荣的车模技艺主要流传于该县子庚乡境内,这里的木制品品种花样较多,约有50余种,其中不乏传统与现代结合的民族手工艺术的精品,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其工艺独特、精美,具有一定的观赏性和实用性,其产品远销于西藏、印度等地,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

甘孜藏族自治州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及主要传承人:

名称 地点 传承人

格萨(斯)尔 甘孜藏族自治州文化局 次仁占堆 男

藏族民歌 甘孜藏族自治州 扎西尼马 男

巴塘弦子 甘孜藏族自治州巴塘县人民政府 扎西 男

得荣学羌 甘孜藏族自治州得荣县文化旅游局 民俗传承

藏族唐卡 甘孜藏族自治州藏画研究所 丹巴绕旦 男

藏族格萨尔彩绘石刻 甘孜藏族自治州色达县文化旅游局 巴德 男

书法艺术(德格藏文书法) 甘孜藏族自治州德格县旅游局 加多 男

阿西土陶烧制技艺 甘孜藏族自治州稻城县文化旅游局 降措 男

藏族牛羊毛编制技艺 甘孜藏族自治州色达县文化馆 冬措 女

藏族金属锻造技艺 甘孜藏族自治州白玉县文化馆 齐麦降称 男

甘孜藏族自治州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及主要传承人:

名称 地点 传承人

德格藏戏 甘孜州德格县文化旅游局 索登 男

藏族民间车模技艺 甘孜得荣县文化旅游局 民间传承

民间藏酒酿造技艺 甘孜州丹巴县文化馆 民间传承

3、内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介绍:

1、内江“一品德”酱豆腐以豆腐为原料,选用中草药、天然香料等佐料,精选无公害大豆,经过浸泡、磨浆、制坯、培菌、腌胚、配料、装坛发酵等过程,用特制配方及纯手工技艺精酿而成。除酿制酱豆腐外,还有五香豆腐干、麻辣豆香干等产品。为了保护这项独门秘制土特产,2004年成功注册了“一品德”商标品牌,2009年被评为内江市名优产品;2012年成功申遗,成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2、黄老五花生酥是威远县着名的特色小吃,因清朝光绪年间发现并流传于后世而得名。 “黄老五花生酥的制作工艺经过民间艺人一百余年的千锤百炼,具有甜、白、香、酥、脆的五大特色。”据威远县黄老五土特产食品有限公司行政办公室主任姚鸿介绍,其产品制作坚持传统古法,甜而不腻,酥而化渣。黄老五花生酥产品色泽自然,甜而不腻、酥而化渣、老少皆宜,与普通的酥糖有着截然不同的舌尖体验,获得内江市名优特新特色小吃称号。黄老五花生酥历经黄氏家族四代传承,其“黄老五花生酥”的手工生产技艺已被列入内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内江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产品:

名称 传承人

“一品堂”酱豆腐 苏怡帆

黄老五花生酥 黄崇友(黄老五土特产食品有限公司)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及主要传承人:

名称 地点 传承人

“叶脉画”工艺 资中 孙源 男

“夏布”工艺 隆昌县 民间传承

内江蜜饯制作工艺 市中区 周维 男

工笔蝴蝶画技艺 威远县 不详

4、自贡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介绍:

1、龚扇,又称自贡龚扇,是汉族传统工艺美术珍品,蜀中名扇之一。四川自贡竹编扇,晶莹光亮,宛如纨绢,驰名中外。由民间艺术家龚玉璋创制至今已逾百多年历史,是自贡着名的小三绝之一,目前龚扇的制作已经传至龚氏家族第五代传人。

2、自贡剪纸是一种古老的民间传统艺术,剪纸又叫刻纸或者剪画,是一种优秀的传统艺术,始于40年代初期,在中国已经有三千多年的历史,郭沫若同志曾经亲自为自贡剪纸题字“中国自贡剪纸”,足见它是享有一定声誉的。

3、自贡井盐,在历史上, 四川省自贡市是以盛产井盐着称。 自贡开采井盐已有 2000年的历史。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自贡井盐深钻汲制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4、自贡扎染,自贡扎染是一种古称蜀颉的扎染艺术,四川省的汉族传统

手工艺术珍品,自贡更为主要的产地。扎染的主要步骤是画刷图案、绞扎、浸泡、染布、蒸煮、晒干、拆线、漂洗、碾布等,其中主要有扎花、浸染两道工序,技术关键是绞扎手法和染色技艺,染缸、染棒、晒架、石碾等是扎染的主要工具。自贡扎染工艺性强,以针代笔,无一雷同,色彩斑斓,款式多样,扎痕耐久。近年研制的棉、麻、丝、缎、皮革、绒等质地的多色套染,永隽雅秀、韵味天成,图案设计富于情趣,特色浓郁。

自贡市市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及主要传承人:

名称 地点 传承人

龚扇(国家级) 自贡市龚道勇竹编工艺有限公司 龚瑶妤 女

剪纸 自流井区文化馆 曾铭 女

自贡井盐传统熬制技艺 大安区燊海井文物管理所 游强 男

自贡扎染技艺(国家级) 自贡市扎染工艺有限公司 常丽先 女

5、广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介绍:

1、武胜剪纸,武胜剪纸艺术历史悠久,据《武胜县志》载:“解放前,民间剪纸与县内的民俗活动相联系。新春之际,用剪纸装饰窗户、彩灯。婚嫁时,枕头、帐帘、布鞋等绣花用剪纸做样。丧葬时,纸扎的陪葬童子、白鹤、引灵幡、灵房等,也用剪纸图案装饰。”虽然表现的形式和内容都非常单一,但因其能渲染气氛,能够生动反映民众生活,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