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学创新2010年1月 第7卷第3期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January.2010,Vo1.7 No.3 ・191・
中药可增强机体的免疫调节能力,促进长期大运动量训练机
体免疫功能的恢复 。
3 中药在运动创伤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方向
虽然中药防治运动创伤具有独特的优势。但是中药消 除运动创伤的人体试验研究所采片J的评定指标很多,并具有
相当的深度和难度,涉及的学科领域极为广泛。要真正解决
不同运动项目运动员的个体差异,只有结合运动训练的实 际,经过运动员试验予以验证。同时笔者认为,以下是一些
值得注意的问题。(1)中药抗运动创伤的研究与运用中应确
立治法为宜。(2)如何针对不同的运动项日的特点和运动员
机体状况,而采取不同的治法,也是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
(3)积极应川临床药理学方法进行研究。存中药化学成分不 清的情况下,建议通过药理学的方法来研究其病理作用。同
时中药的临床研究由丁受到复方用药和患者对象的制约,一
般不易进行,【大I此,开展药理学的研究是最现实的选择。加
强中药业务人员学习,注重人才培养及学术交流,不断壮大
中药专业队伍,解决“中药后继乏人”的现状;同时要提高基 层医院中药人员的地位,提高T资待遇,改善丁作环境,做好
劳动防护。运用 物技术培养药材活性成分,缩短采收期;
还可运朋生物技术手段给约材注入新遗传基因,改善其品质 和增强其抗创伤的能力,造就优质药材,全而提高药材质量。
总之,存当今竞技体育运动中的大强度训练巾,对精气 和能量的耗损很大,对大筋骨和脏腑功能的影响更大,很容
易引起运动伤害。中药及其组方以其独特的效果、极少的不 良作用和绝大多数不含违禁成分而日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
重视。笔者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中药有关运 动创伤研究必定会得到更加深远的发展,更好地为运动员及
全人类服务。
参考文献
[1]刘林亚.中医抗运动疲劳的研究与进展.中国临床康复,2004,8
(18):3634—3635. [2 张世明.叶锐彬,虞亚明,等.运动疲劳的中医分型和诊断标准的 研究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03,22(1):47—51. [3]刘晓莉,张琴.复方中药消除运动疲劳的优势.中国临床康复,
2003,7(4):649. [4]王克芳.冬虫夏草卜j运动疲劳.中同临床康复,2003,7 (21):3016. 『5]李泰平.人参皂昔药理活性的研究进展.牛物学学报,2003,28 (4):1—3. [6 李和平.中围茸鹿品种4品系5的鹿茸化学成分.中闰运动医学 杂,2003,22(1):38—41. (收稿日期:2009—09—02) (本文编辑:赵正)
中医药抗衰老的研究动态和进展
范淑珍
【关键词】【1_1医药;抗衰老;原则;方法
万事万物都有一个“牛一长一衰一亡”的过程,人类也不
可避免地从一 生,就滑着牛命的轨迹走向衰老。而 代君 王对于“长生 老”的执着追求,吏是付出了不小的代价。生
长于一切都以科学为理论依据的时代,我们都知道“长生”是
不可能了,于是,现代医学就将研究方向放存了“不老”
现代医学认为免疫调节系统与基因表达系统的失摔是 人类老化加速的主要原因 ,对于延缓衰老更是 现了注
射美容、整形美容等…系列先进的 学技术;而我们的祖田
医学对衰老有哪些认识,存抗衰防老方面又有哪些优势呢? 1概述
衰老包括自然衰老(又称为生理性衰老)和早衰,也就是 未老先衰(45岁以前m现衰老现象者,称为早衰) 4j。中医
药抗衰老的日的正是防治 衰和延缓自然衰老。
作者单位:610222成都m双流县籍田中心卫生院 通讯作者:范淑珍 衰老主要体现为脏腑和器官的老化及功能活动的F降 与减退1 51。,tlr以表现为:(1)精力神志改变:精神耗减,寐少
健忘,易于伤感,孤寂郁闷,等闲喜怒,件情 定;(2)五官容
颜改变:头倾日眩,视物昏花,发白齿落,面焦色败,而皮生
皱;(3)形体体态改变:肌肤干痒,肢体懈惰,哭嚎无泪,笑如
雨流,鼻不嚏而m涕,耳无声而蝉呜,溲不利i 白遗,便不通
或泄,昼则使人瞌睡,夜则独卧惺惺,寐则涎溢;(4)对气候变
化的耐受力:未风先寒,未暑先热;(5)消化lf发收能力的改变:
食则易饥,饱则难化 。 。
以} 衰老表现都是以脏腑衰竭老化为基础的,究其本
源,都是脏腑衰竭的不同表现形式。
2对抗衰老的认识
2.1有关衰老,中医很早就有论述,《黄帝内经》中就曾作过
具体的描述:“发鬓白,身体重,行步不正”,“大癸竭,精少”, “好卧”,“皮肤枯”,“筋骨懈惰”,“九窍不利,下虚上实,
涕泣 .192. 中国医学创新2010年1月 第7卷第3期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January.2010,Vo1.7 No.3
俱出”等等。随着生活水平和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很
多疾病都可以治愈甚至得到及时的预防,然而生活节奏的加
快带来的是更多的不良生活习惯,导致越来越多的亚健康状
态和慢性疲劳综合征 ,甚至“过劳死”,正是这些畸形的、扭
曲的生活状态使很多人提前步人了衰老的行列
2.2早衰的原因、病机西医认为早衰主要与遗传有关,也
有人认为早衰是后天机体过度的损伤所造成的,即机体长期
在内外环境中,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和损伤,使机体的自由
基、过氧化物等代谢性废物堆积,造成蛋白质合成障碍,从而 引起机体功能减退而出现早衰 J。中医衰老学说包括肾虚
致衰、脾胃虚弱致衰、气滞【llL淤致衰等几种学说。总的来说,
从虚实定论,往往虚多实少,虚以脾肾俱虚为主,实以肝郁血
瘀为主,临床见证常常虚实夹杂,但多以虚为本 。《黄帝
内经》提出早衰的原因有:第一,饮食不节——“以酒为浆”,
恣食过饱,损伤脾胃。第二,酒色太过——“醉以人房”,伤精
竭液。第三,起居不节——“以妄为常”,损伤形神。第四,情 志不节——“不时御神”、“务快其心”,损伤心神。第五,劳作
太过——“不知持满”,损伤形神。以上各种因素会导致真气
的耗散,“……以耗散其真,……故半百而衰也。”这也正与现
代人的不良生活习惯形成了呼应:现代人们,生活节奏过快,
工作任务繁重,拼命加班——“过劳”, 门坐车、.卜楼电
梯——“过逸”,竞争激烈、丁作压力——精神紧张,更为重要
的还是饮食与睡眠。为了缓解工作生活的 力,人们需要放
松交际应酬,大多的应酬都存晚上,睡眠时间极度的延后、缩 短,长此以往不仅伤及脾胃,更会导致肾精、气l缸亏虚,脏腑
肌肤失养,故而出现早衰… 。轻者出现“三十岁的人,六十
岁的心脏”,重者可导致“过劳死”。
3早衰的防治 《黄帝内经》指出:形与神俱,可以活到百岁。具体提出
了以下五大原则。第一,四季养生:“法于阴阳”——不违背
天时气候。第二,导引吐纳:“和于术数”——运动锻炼。第
三,饮食养生:“食饮有节”——不过饥过饱。第四,起居养 生:“起居有常”——睡眠有规律。第五,劳作养生:“不妄作
劳”——T作不过度。总的来说,防衰抗老要做到情志平和、 生活规律、用药合理。
3.1情志平和和谐社会,不仅要求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更
要求个人身体与心理的同步健康,以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
人的情志活动即人的精神活动,中医概括为“七情”。七情的 变化既可以改变人的行为活动方式,又可以改变人的脏腑机
能状态,从而导致人体生理病理变化。欲长寿,当神全,即
“形与神俱”,通过调养心神,调摄情志,保护和增强人的心理
健康,达到形神的高度统一。
3.2生活规律 3.2.1饮食均衡医食同源,食物同样有四气五昧,大家都
知道“是药三分毒”的道理,通过每天的饮食来调节人体的整
体功能,达到养生保健、延衰驻颜的目的,既安全可靠,又简 便易行 J。均衡饮食是健美的保证。《内经》提出的“天
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五气人鼻藏于心肺,上使五色修
明,声音能彰,五味人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藏,以养五气,气和
而生,津液相成,神乃白生”,阐明了平衡饮食与健美的关系。
《内经》设计的平衡食谱是:“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
五菜为充。气味而服之,以补精益气”容颜自美。结合现代
营养学的研究,限制人量和种类,量出为人,不可贪食,对于
不洁的食物、非时令的食物以及野味、怪食要能免则免;应尽
量食用加工程序少、不含或少含添加剂的食物。常见的抗衰 老食物有:大枣、黑芝麻、牛奶、豆类制品、坚果、菌类、葡萄
酒等。
3.2.2监测大便说完了“人”,就要谈谈“出”了。人的结
构和房屋很相像,要想正常运作就要做到“三通”——情志
通、二便通、气血通,这里着重强调大便通的重要性。宿便的
堆积是毒素产生的主要原因,一日宿便的堆积相当于20跟
香烟产生的危害,可能还不止这些,一定量的堆积就会产生
质的变化,由便秘直接或间接造成的疾病可达数十种,其中
直肠癌和心脑血管疾病甚至可以致命。大便要做到定时、定
量、定形才是健康的,如何做到,就要靠良好的习惯和长期的
坚持了。体内垃圾清除的及时和彻底是保持青春活力的根
本保障。 3.2.3充足的睡眠人可以7 d不吃饭,不可以超过3 d不
睡觉。自然界的阴阳是随着昼夜更替变化而有升降盛衰的 变化。夜间阴气盛,阳气衰,脏腑功能减退,是人体休眠的时
问,当睡不睡,则脏腑组织得不到休息,耗损更多的精血,故
致早衰。规律、充足的睡眠在使得人体的脏腑组织得到充分
休息的同时,使气血津液得到充分的再生,滋润濡养肌肤,故
而面色红润光泽。每天要做到晚l l点之前入睡,成人保证
每天7~8 h睡眠,注意睡眠环境的安静、清洁,睡前可喝一小
杯牛奶,以提高睡眠质量,“美容觉”由此得来。
3.2.4动静相宜动以养形、静以养神。运动能锻炼人体
的组织器官功能,促进新陈代谢,以增强体质、形体健美、防
止衰老,但不可过度劳累。要做到动静结合、形神共养。我
国传统的太极拳、五禽戏等就是动静结合的最好诠释。 3.3用药合理 临床常用的抗衰老药物很多,常用药物有
熟地、何首乌、仙茅、黄精、鹿茸、杜仲、淫羊藿、枸杞等,常用 方有六味地黄丸、金匮肾气丸、左归丸、右归丸、补元煎 等¨ , J。但用药防衰一定要注意因人而异、因地因时制宜。
以上种种原则,可用一“和”字概括,和谐的,即为健康
的,只要记住,凡事不可“过”,把握好度,健康长寿不是不可
能的
参考文献
[1]刘宁.中医美容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 [2]王平.中医药抗衰老的理论与应用.实用老年医学,2002,36(2):
309—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