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研究进展
5 加强药用植物资源的再生研究
目前国内的天然产物化学的研究对象多为 野生资源,资源的再生问题日益突出。因此, 应开展药用植物资源尤其是野生药用植物资源 的引种驯化。
第四章 中草药研究进展
一 茯苓的研究进展
茯苓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干燥菌核。茯 苓味甘淡,性平,有利水渗湿,益脾和胃,宁 心安神之功能。《神农本草经》记载:主胸胁 逆气,惊邪恐悸,心下结痛,寒热烦满,咳逆, 止口焦舌干,利小便,久服安魂魄,养神。
(3)对道地药材的化学成分进行系统的研究, 从而发现有价值的道地药材特征性有效成分。
(4)有的中药炮制前后化学成分的种类和含量发 生变化,研究这种化学变化对于活性成分的阐明很 重要。
(5)有的中药品种亲缘关系密切,化学成分相似, 临床应用却不同,也有的品种亲缘关系疏远,临 床应用有很大区别,但却有相似化学成分。比较 这些药物的化学成分,有望发现新的活性成分。
3 一般药理活性
抗炎作用,抗肿瘤作用,对神经系统作用。
4 其他作用 对心脏的影响,对肝脏的影响,对消化系统的影 响, 对中毒性耳损伤的影响,对皮肤的影响, 防石作用, 降糖作用。
5 展望
茯苓多糖因生物活性较低,难溶于水,难以深入研究,但 经结构改造,制成多糖衍生物,使其水溶性增加,活性提高, 但对制备工艺优化条件的选择,构效关系的分析还需要进一步 探讨。
(5)分离纯化水溶性成分,微量高效成分的新 技术研究。
3 中药化学成分的生物合成研究 生物合成即阐明化学成分在生物体内的生源与合 成过程。
生物合成研究的意义: (1)确定化合物的结构 (2)仿生合成 (3)定向得到化合物 (4)有利于植物的化学分类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第三章 我国未来的天然药物研究
一 引言
天然药物一般是指来源于植物动物矿物的药物, 植物药是天然药物的主要组成部分。当前,天然药 物仍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250000种高等植物中只 有5%—15%被筛选过。我国药物研究与国际先进水 平仍有较大差距。但我国生物资源丰富,天然药物 的应用有悠久的历史,加强天然药物的研制可以缩 小差距。
三 具有特色的中国传统中药
中国的传统中药,被称为中药,由于中药 的疗效确切,有数千年的临床经验,又加上现 代的科学研究,中国医药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 承认和发扬。
第二章 我国中药基础研究现状与未来应重点研究 的领域
一 我国中药基础研究现状
中药有着悠久的历史,是我国传统文化的 宝贵财富,并日益引起世人的瞩目。中药的基 础性研究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取得了较大的进展。 特别是近十余年来,国家对中药的研究逐渐重 视,使中药在基础性研究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 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二 我国未来的天然药物研究重点
1 发挥传统优势,加强中草药的化学成分研究
我国有丰富的药用资源,从天然药物中寻 找和发现先导化合物的工作是创新药物的关键, 尽管我国天然药用资源丰富,可由我国学者独 立发现的天然先导化合物仅有青蒿素。
2 加强中草药活性成分的构效关系研究
药典收载的化学药物大多为天然原型成 分,以天然原型成分作为新药研制的目标, 难以提高新药研究的水平,因此,必须重视 天然活性成分的构效关系研究。
1 在中药资源研究方面
对全国的中药资源进行了普查,我国现有的药物 资源种类达12807种。
2 在中药的品种整理和质量研究方面 对200种常用中药进行了系统的品种整理和质 量研究,对每味中药都进行了系统的考证,调 查和研究。
3 在中药的化学成分和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方面 已对300余种中药进行过较系统的化学成分研究, 发现了600余种活性单体化合物。
3 发展与结构修饰有关,以提高活性或降低毒副作 用为目的的半合成药物
含量较高的天然化合物可能是因为毒副作用太 强或活性不够明显而未能被开发成药。由于新先导 化合物的发现日益困难,近来一些含量高,生产成 本较低的已知先导化合物的半合成衍生物又被研究。
4 开展天然组合化学研究
组合化学是一种新型药物合成技术,这种 技术不再以单个化合物为目标逐个进行合成, 而是采用相似的反应条件,一次性同步合成成 千上万种结构不同的分子,即合成一化学库。 天然组合化学的运用可增加发现新先导化合物 的几率。
1 化学成分研究
主要为多糖类及三萜类,另有少量的有机酸, 无机元素等等。
(1)多糖类:从茯苓中分离出多种多糖,并测 定了分子量,确定了组成每种多糖的单糖种类。
(2)三萜类:从茯苓中分离出37种四环三萜类 化合物,并鉴定了结构。
(3)有机酸类:如棕榈酸 (4)无机元素:如镁 铜 铁 锌 钙 钾 钠等等。 (5)其他成分:如树胶,蛋白质,脂肪,卵磷脂等等。
2 从中药中寻找活性先导化合物
应加强以下环节:
(1)从粗 提取物开始,进行活性导向分离, 最终分离鉴定活性先导化合物。 (2)加强对我国特有动植物药材的研究,特 别是具有药用价值者。
(3)对民族药和民间药物中一些有特色的药物开 展系统的研究。
(4)对单味药材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开展中药 复方的有效成分研究。
中药研究进展
第一章 古代中药的发展
一 药物的发现
药食同源:人类为了生活生存必须劳动生产。生 活生存和劳动必须猎取事物。人类从觅食中发现 药物。
二 古代本草著作
诗经 我国最早的药物记载 山海经 五十二病方 神农本草经 最早的本草著作 新修本草 第一部药典
伤寒论 金匮要略 雷公炮炙论 本草经集注
本草纲目 世界上最伟大的药学著作 本草纲目拾遗
2 定性和定量分析
对一部分化学成分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 测定成分含量。对不同产地及不同药用部位茯 苓中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茯苓不 同药用部位中,茯神中茯苓酸的含量最高,茯 苓不同药用部位中茯苓酸的含量差异较大,提 示临床分部位入药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不同产 地中茯苓酸的含量差别不大,临床使用时不必 区分产地。
4 在中药的生物技术研究方面亦取得了可喜的进展
对十余种植物建立了液体培养系统,经过筛选已 使有效成分的含量达到或超过原植物。
二 未来应重点开展的研究领域
1 中药的药效物质基础研究
(1)以常用中药为研究对象,得到具有不同药 理作用的化合物,鉴定化学结构,从而最终明 确有效成分。 (2)对常用水溶性成分的研究必须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