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传达设计的重要性
论文摘要:在现代视觉传达设计中,时时流露出传统的美学观。本文分析了这些影响,
并肯定其积极的因素。指出它将会有助于发展本民族的视觉传达艺术。
从我国文化发展的历史经验来看,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化的发展,要想立于不败之地,
就要勇于吸收,敢于继承,善于交融。无论是从我国早期华夏文化的形成到两汉文化高峰的
出现,还是盛唐文化受到西域、印度文化的影响而发扬光大,无不表明,只有勇于吸收.才
能发展;只有敢于继承、善于交融,才能真正成为自己文化的主人。在招贴艺术方面,我们
也还是应该“立足中华,面向世界”,既要尊重民族艺术的独特性,体现中华民族的审美心
理,又要反映现代人的内在精神追求。在视觉传达设计中,我们也要“寻根”,寻找我们民
族传统文化中为其他民族所不及的思维优势和独特风采。艺术始终要讲内在的延续,一种艺
术形式的产生及被容纳,需要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其中包括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习俗、
伦理道德、审美习惯等,它们构成了潜在的深层文化结构,深锁于民族的心理和精神之中,
调节和制约着民族文化的发展和外来文化的介入。正因为这样,作为外来的视觉传达设计,
在中国设计者的作品中,时时流露出传统的美学观潜移默化的影响。分析这些影响,肯定某
些积极的因素,将会有助于发展中国特色的视觉传达设计艺术。下面,就从这个角度进行一
定的剖析。
艺术设计及许多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的发展,表现在与其它学科的交叉交融上。艺术设计
各个专业与其它学科的交叉交融发展,并不应当限制在学科内,这些专业的相互影响与相互
促进是历史形成的。艺术设计各个专业的发展,应当也必然体现与各自相关联的其他学科专
业的交叉交融,造就适应快速发展的各行各业对专门艺术设计所需要的人才。"服装设计与
工程专业"、"包装工程与设计"等专业,就是符合当今和日后细分市场需要应运而生的。但
是,目前这些专业依托在工学门类,是舍本逐末之举。中国本土产业进步的根本出路在于"
中国设计",仅仅满足于"Made in China"是不够的。"设计"是有别于"制造"概念的,前者是
对未知领域的开拓和新的物象、形态、可能的创意发现,而后者只是对这些开拓和发现结果
的批量加工复制。满足"中国设计"需要的设计师,对相关产业技术的了解和熟悉固然重要,
但是对设计师的创造力培养仍然还是第一位的。
视觉传达设计对于我国企业提高竞争能力的作用十分重要,在与众多学科交差交融中发
展速度非常迅猛。不应当想当然地认为还与装饰、染织差不多。艺术设计各专业的区别也是
显而易见的。横向比较一下,就可以得到立体的判断。但凡是个医生,对人的疾病都能大致
诊断,但是医学学科门类分为二级学科就有7个,本科专业不完全统计就分了29个。人类
健康固然是最重要的头等大事,怎样细化研究都是有必要的,看医生都愿意找专家,肯定不
会有人愿意找个"拓宽专业面,增强适应性"的医生看病。视觉传达设计的工作也是很专业化
的,不仅仅是完成一张没有油画大、更没有壁画大的设计稿,而是至少涉及印制几万张几十
万张之后的效果,更是直接影响到客户的产品销售,企业的兴衰。
我们再看看同样在我国属于新兴学科的管理学类是怎样划分专业的,应该能够从中得到
一些启示。管理学学科门类的二级学科倒不多,只有4个,但是本科的专业种数至少有30
个,包括管理科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业工程、工程管理、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会
计学、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旅游管理、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
土地资源管理、农林经济管理、农村区域发展、工程造价、商品学、审计学、电子商务、物
流管理、国际商务、公共关系学、公共政策学、城市管理、公共管理、信息资源管理、物流
工程、海事管理、信用管理等等。你看分得细不细,怎么就没有人敢说这些专业的许多课程
都一样,不能称其为专业,只能是专业方向呢?
大学教育的主流到底应该是"专业教育"还是"通识教育",一直还在争论着。其实,专业
教育和通识教育并不是绝然对立的。专业教育要以通识教育为基础,都是为了使学生的专业
能力更出色。一些高校的视觉传达专业连"视觉传达设计史"这类课程都不开,却热衷"通识
教育",岂不是本末倒置。将上手和后劲对立起来也是不符合实际的。"企业招聘首先选快手,
上手慢了肯定不行。企业招聘人才不仅要面试,而且还要有试用期。只图上手快,后劲跟不
上,职业位置也坐不稳。反过来,上手慢的后劲也不会大,连位置都抢不上,也就没有机会
发挥后劲了。" 不断学习是追求上进者毕生的事情,不可能在有限的几年掌握一生使用的知
识。大学教育的主流应该是培养学生毕业时"抢位置"的能力和追求上进的素质,也就是应当
着力于培养日益细分的职场所需要的专业人才。
视觉传达设计各专业都是"给人看的设计","告知的设计"。由于解决问题的差异性,解
决问题的方式不同,要求具备有区别的知识结构,因而新的专业必然出现和发展。如同同是
诊病,由于解决问题的差异性,就有了临床医学与口腔医学专业的区分,又有口腔医学与口
腔修复工艺学的专业细分;因方式不同,临床医学与中医学就各自都是二级学科类,也有了
放射医学与临床医学的专业不同。难道艺术类的学生就都是天才,同样的学制能样样精通?
中国设计业和设计教育的整体水平一直徘徊,不能不说与艺术类相关专业特别是搞传统工艺
美术的总是只看到各专业的共性有着直接的关系,因为一些人从表象上是理解不到视觉传达
设计的发展,视觉传达设计早已不仅仅只是以造型基础、图案或视觉形式为学科基础了,与
视觉传达设计的专业细分设置的前提,在于每个专业的毕业生达到每个岗位对专业设计
师的基本要求,在固定的学制内完成能够而又必须掌握、了解的知识和技能,也就是知识结
构的完善。我们还是发展中国家,专业细分设置还必须考虑到便于国际对接。视觉传达设计
学科目前可以包含6个专业:平面设计(Graphic Design)、包装设计(Package Design)、
书籍设计(Book Design)、广告设计、电子视传设计(电影电视片头、影视广告等影象,
电子读物、多媒体等的视觉传达设计)、会展设计。
会展设计,目前有的学校开设在工业设计专业。其实会展设计是以信息传达为目的的空
间设计形式,是以视觉传达设计为主兼有产品设计和环境设计因素并与声、光、电等现代技
术相结合的专业。
插图专业很有独立开办的必要。字体设计专业也越来越显现出开办的可能和必要性,工
学门类里的焊接专业能从本科到博士后都研究不完,而中文字体作为特殊技术产品早已经供
不应求,却遭到学习视觉传达设计者的藐视。
视觉传达设计类各专业的专业课程,可由学科平台课程和各个专业的方向设计(含史论
与设计思潮等)课程组成,尤其应当注意适度加强各个专业所涉及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
人文科学以及相关应用技术的学习,加强传统认为是上下游专业工作的相关知识技能的了解
和熟悉,使得学生毕业时在其专业领域内真正成为行家里手。职场是需要能够一进去就能创
造业绩与效益的专业人才,也只有具备这样能力与素质的学生才具有继续深造培养的价值。
在现阶段,艺术学作为一级学科门类经过一些讨论是容易得到确认的,"设计学"能否被
确认为一级学科门类肯定有争议的过程。但是,无论结果如何,视觉传达设计作为紧随时代
发展的"既有自然科学特征又有人文学科色彩的综合性的",由多学科交叉融合而形成的多种
细分专业所构成的学科类,因其特殊性和所含专业的相互关联性以及学科归属性,这种二级
学科类的地位是历史形成的,也是不可替代的。而且只会随着社会经济和产业进步而发展,
这种趋势也是不可逆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