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前四项的检测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主讲:孟繁兴
时间:八月份
签名:
输血前四项的检测
目的:分析受血者输血前4项血清学指标感染情况,探讨输血前
4项检测的临床意义。
方法:随机选择自2012 ̄2013年我院需要临床输血的患
者共352例,对受血者检测输血前4项血清学指标。
结果:352例受血者中前4项血清学指标阳性检出165例,
检出率为12.20%。
结论:输血前4项检 测在临床输血工作是十分必要的,可以避
免不必要的医疗纠纷和尽早做好隔离治疗措施工作。
【关键词】输血前4项;检测;分析探讨
输血是临床上经常用到的抢救措施之一.也是许多病症转危为
安的重 要保证,但输血的同时也要承担者相关传染病传染的危
险,为此,临床上输 血前4项的检测就显得尤为重要。输血前4
项传染病标志物为(乙肝病毒 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
炎病毒抗体(抗--HCV)、HIV抗体(抗一mⅥ和梅 毒密
螺旋体抗体(TP)。现就我院2012—2013年需要临床输血的
患者共 1352例,对受血者检测输血前4项血清学指标,报告
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随机选择自2012~2013年我院需要临床
输血的患者共 352例,其中男性164例,女性188例,年龄
范围从2岁一79岁之间,平均 年龄为45.8岁。
1.2检测项目:输血前4项传染病标志物为(乙肝病毒表面
抗原 (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Ⅵ、HI
V抗体(抗--HIV)和梅毒密螺旋 体抗体(TP)。
I.3检测试剂:试剂均购自上海荣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I.4检测方法:以上检测均按照试剂使用说明严格操作执
行,完成检测 后记录检测结果。
2.结果 352例血液标本检测结果。
3.讨论 在临床上除了要确保输血的血型配合外,还特别需
要注意输血传染病 的发生.1临床上常见的输血传染病包括:
3.1病毒性肝炎。病毒性肝炎分五型:甲、乙、丙、丁、
戊。其中甲与戊型 往往经过粪一121途径传播,乙、丙、丁型
肝炎均以血液为传播途径,因而可 发生输血后肝炎。输血相关肝
炎发病率各家报道不一,国外资料显示输血 相关肝炎发生占受血
者14.8%,其中丙肝占84%一100%。美国约有23万
人因输血而得丙肝,占输血后肝炎的90%;在日本占7
1.6%。我国输血相关 肝炎发生占受血者20%左右,其中丙
肝占6.8%一l7.7%.乙肝病毒在微小 剂量下仍有传染的
可能性,而且病毒携带者抗体水平不高时,即目前测定 的方法如
放射免疫测定法可测定l一2纳克/毫升.酶联免疫吸附法可测定
O.2—O.5纳克/毫升,即带毒者抗体水平在上述方法可测定
水平以下时.乙 肝发生率仍较高。
3.2丙型肝炎(简称丙肝)。是由丙型肝炎病毒(HC 引
起的一种进展较 慢的病毒性传染病,可导致原发性肝癌的发生,
病死率较高。法国报道, 1997年有1800人死亡与发生丙
肝有关。HCV主要经血液与血制品传播。 欧美国家75%~9
0%输血后肝炎为丙肝,输血后丙肝的发病率为2%~2O%。
在我国,丙肝占输血后肝炎中的60%--80%。输血后丙肝的
发病率为2%一 表1 1352例血液标本输血前4项检测结果
3.4%。输血及血制品引起的丙肝与输血次数、输血量以及供血
员HCV携带 率有关。接受输血3次以上者。丙肝发病率可增高
2—6倍。接受职业供血 员血的受血者丙肝发病率比接受志愿献
血的高5一l0倍。据报道.美国职 业供血员抗一HcV阳性率
为10.08%,埃及为2O%,印度西部为86%一 92%。
我国供血员抗一HCV阳性率为13.9%。
3.3梅毒。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一种全身性慢性性传播疾病。
几乎可侵 犯全身各器官.并产生多种多样的症状和体征,也可以
很多年无症状而呈 潜伏状态。梅毒的传染源是梅毒患者,其传播
途径有:①性接触,此为主要 的传染途径。②胎传,即患梅毒的
孕妇可以通过胎盘使胎儿受染。③输血致 成感染等。
受血者在接受输血前进行4项常见传染病的标志 物检测是很
有必要的,一旦发现经血清传播的疾病感染,可明确是输血前 已
感染还是因输血而感染.这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医疗纠纷的发
生. 保护患者及院方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对受血者做的输血
前4项感染病 标志物检查可以使医护工作者早些作出必要的隔离
和治疗措施.以免感染 扩散。造成严重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