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卷 5期 2013年10月 天气预报技术总结专刊
WEATHER FORECAST REVIEW Vol.5,No.5
October 2013
2013年1-2月北京地区空气质量指数(AQI) 与气象条件分析
张建忠1 孙 瑾1 安林昌1 王维和2 王冠岚1 靳军莉3
1 国家气象中心,北京,100081,zhangjz@cma.gov.cn;2 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北京,100081; 3 气象探测中心,北京,100081
摘要:2013年1月1日开始,环保部门公开发布空气质量指数(AQI)和PM 2.5浓度。本文分析了北京地区1-2
月大气环流背景特征、主要空气污染过程的AQI、PM 2.5和紫外吸收性气溶胶指数(AAI)的变化,AQI与气象 观测要素之间的相关性以及利用总体理查森数(R B)对AQI的可预报性等内容。得出以下结论:(1)500hPa北 半球乌拉尔山地区至贝加尔湖地区的高压脊强弱、位置是北京地区是否导致污染物堆积并形成持续性污染 的重要天气背景。(2)AAI指数在污染状况监测中可以作为参考。(3)AQI指数与相对湿度、气压有着较好的 相关性,利用相对湿度和气压建立的方程 Y = 6951.32 + 3.1128 X1–6.79088 X2对于空气质量指数(AQI)的 整体变化趋势和平均状态上拟合效果较好;(4)R B对AQI预报有着较好的研究价值,1-2月,当总体理查森数 ≥10.63时,大气稳定度高,利于污染持续或发展。
关键词:空气质量指数 气象条件 污染预报 紫外吸收性气溶胶指数 总体理查森数
者为空气质量指数。从环保部门的监测数据统计 引 言 知道,2013年1-2月,以细颗粒物(PM 2.5)为首要
污染物的天数达到了51d。在这种情况下,大气环 境的背景场以及天气要素的相关性是否还与以前 的研究结果一样,就是本文想要探讨分析的内容。 2013年1-2月,北京地区大气环流稳定导致
雾霾天气频繁。1月共出现5次雾霾天气过程, 分 别 是4-7日、10-14日、16-19日、21-24日、 27-31日,持续时间最长的达5d 。与之相对应, [1] 1 资 料
雾霾天气导致了5次严重的污染天气。中央气象 台和北京气象台先后发布了雾霾预警,其中,13 本文采用的主要数据如下:2013年1-2月
日10时北京市气象台发布史上首个霾橙色预警。 期间NCEP/NCAR逐日再分析资料,水平分辨率为 2月,大气环流略有调整,但也出现了4次污染过 程,但由于持续时间短、PM 2.5浓度相对较低,污 染程度明显轻于1月份。
2.5°×2.5°;北京市环保局35个观测站空气质 量日报数据;海淀宝联和密云上甸子的PM 2.5逐小 时监测数据;上甸子本站气压、风速和相对湿度 逐小时观测数据;北京南郊观象台的本站气压、 2013年1月1日之前,环保部门正式公布的
污染数据是以可吸入颗粒物(PM 10)为基础的, 风速、相对湿度逐日观测数据。 污染物与气象条件的相关研究多以PM 10为分析对 象 [2-6] 。根据以前学者的研究,PM 10浓度与能见 2 2013年1-2月北京重污染的环流
度、相对湿度、本站气压和风速相关性较好 [5] , 特征
而大气稳定度、风向风速等与雾霾的持续乃至污 染加重是密切相关的 [4,6] 。 从2013年1月 的500hPa高 度场(图1a) 来
看,乌拉尔山高压脊偏低偏东,贝加尔湖地区受 弱脊控制,受70 ~80°N低涡影响,高压脊伸 展到60°N附近,与常年同期相比,乌拉尔山附
按照环保部门的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技 术规定(试行) 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AQI是 [7] [8] 从6项污染物基本项目中选择空气质量分指数最高 52 天气预报技术总结专刊 5卷
80°N 70 60 50 40 30 20 10 EQ 80°N (b) 70 (a)
60 50 40 30 20 10 EQ 0 20 40 60 80 100 120 140°E 0 20 40 60 80 100 120 140°E
图1 2013年1月500hPa高度场平均分布(a)2月与1月500hPa高度场差值分布(b)(单位:dagpm) 近地区的高度偏低12 ~16个dagpm。乌拉尔山 地区高压脊发展偏弱时将不利于引导脊前冷空气 的东移南下。与此同时,东北冷涡或低压的强度 明显偏弱,这同样不利于北方东路冷空气的东移 南下。正是在这种大气环流异常的情况下,冷空 气的活动较常年平均偏弱,从而使得华北地区污 染物无法扩散导致严重污染。2月份,乌拉尔山 空在乌拉尔山地区偏东地区(70 ~90°E)之间 有高压脊,形成了阻塞形势 [9] ,阻挡或减弱了西
北路冷空气东移南下。(2)高压脊最高伸展到
60°N附近,极地冷空气无法南下。(3)贝加尔 湖地区有间断性高压脊活动导致西伯利亚远东地 区的冷空气路径偏东。(4)在850hPa华北西部 有高压脊维持阻挡了西北路和西路冷空气经过北
附近地区的高度场比1月份高了12 ~16dagpm, 京,也是污染天气持续的重要天气背景。 贝加尔湖及其以东地区高度场较1月 份偏低 4~8dagpm(图1右),环流形势调整导致2月份 污染天气明显减少。1月份AQI日指数大于150的 天数达到了17d,大于2月份的12d。 具体分析1月份5次空气污染过程的北半球 中纬度环流演变情况(见表1),归纳北京出现 污染较重的天气环流背景如下:(1)在500hPa高 中小尺度天气系统能短暂影响空气污染程 度,但不能彻底结束污染。例如,1月14日夜间 有短波槽经过,北京地区出现降水天气,导致北 京地区污染程度从14日的5级(重度污染)回落 到15-17日的3级(轻度污染),但由于亚欧中高 纬度大尺度环流场并未出现调整,北京地区污染 程度18日又迅速加重到5级。
表1 2013年1月北京地区5次污染过程北半球中纬度地区环流特征 日期 4-7日 10-14日 16-19日 21-24日 27-31日 500hPa 两槽夹一脊 一槽一脊一涡 两槽夹一脊 西槽东涡夹一脊 两槽夹一脊 850hPa 40°N附近为平直西风 华北西部有高压脊,偏东部有涡东移 华北西部有高压脊 结束原因(500hPa) 8日横槽转竖,槽底过北京 14日夜间有短波高空槽过北京 40°N有高空槽经过北京 东北冷涡南下,槽底经过北京 贝加尔湖槽东移,槽底过北京 贝加尔湖地区有切断高压,华北西部为平直西风
华北西部有高压脊
北京地区污染物主要由三部分组成,最主要的部 分是本地的排放,第二部分是周边地区污染物的 输送,第三部分是污染物的再生。通过比较2013 年1-2月35个空气质量监测站数据可以看出,这 段时间的华北地区大气污染表现出细颗粒污染占 主导的特征,以细颗粒物(PM 2.5)为首要污染物 的天数达到了51d。
3 空气质量指数与 PM2.5浓度、紫外 吸收性气溶胶指数特征
冬季历来是北京地区大雾多发、污染严重的 季节 [10-11]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污染物成分
以及源地都有了变化。根据一些学者的研究 [12-14] , 5期 张建忠等:2013 年 1-2 月北京地区空气质量指数(AQI)与气象条件分析 53
3.1 空气质量指数与PM2.5浓度 表2 空气质量分指数(IAQI)与细颗粒物浓度限值
按照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技术规定 [7] , 颗粒物(粒径小于等于
空气质量分指数(IAQI) 2.5μm)24小时平均( μg•m
-3 )
AQI是由污染物项目中最大的分指数决定的,当
AQI大于50时,空气质量分指数(IAQI)最大的 污染物即为首要污染物。细颗粒物PM 2.5浓度限值 与IAQI对应关系见表2。
0 50 100 150 200 300 400 500 0 35 75 115 150 250 350 500
我们以1月10-14日污染过程为例,针对AQI 和主要污染物(PM 2.5)分析特征如下。 1月3-10日,大气稳定度的持续偏高为空气 中污染物的累积提供了条件,导致自10日开始, 空气质量指数AQI持续5d在250以上,空气质量 等级均为5级。宝联站观测资料显示1月10日下 海淀宝联PM 2.5小时浓度持续维持在500 μg•m-3以
上,11时前后,PM 2.5小时浓度开始下降,18时后 下降至300 μg•m-3。海淀地区日平均空气质量指数 为401。14日,PM 2.5小时浓度下降至200 μg•m-3以 下,海淀地区日平均空气质量指数降到337。这 次过程中有一个特点值得关注,10日下午和12日 中午,城区PM 2.5浓度出现了短时间激增的现象。 上甸子位于郊区,其PM 2.5浓度变化总体趋势 与城区宝联站相似,但值略低,特别是在12日至 13日的时段明显偏低。这反映了北京地区城区与
午PM 2.5浓度开始增加,从15时的88 μg•m -3 激增
到17时的340 μg•m (图2),当天海淀地区的空
-3 气质量指数24小时均值达到了258。11日,该 地区PM 2.5浓度维持在200 ~ 450μg•m -3 之间,空 气质量指数24小时均值达到了413,空气质量达
到6级。12日上午,海淀地区PM 2.5浓度出现短暂 下降,13时浓度再次突增至614 μg•m -3 ,17时左
右,市区和近郊区大部的PM 2.5小时浓度值都达到 700μg•m 以上,通州甚至达到950 μg•m
-3 -3 ,22时, 郊区的污染程度还是有着较为明显的差异。
除北部地区几个子站稍低外,其他监测站数据维 14-15日,北京地区连续两天出现日降水量
不足0.5mm的雨雪天气过程,污染过程得到缓和。 3.2 空气质量指数与紫外吸收性气溶胶指数 北京地区的污染天气不仅与本地产生的不同 大小的颗粒物有关,而且与周边地区的输送也有
持在700 μg•m -3 ,23时,西直门北、南三环、奥体
中心等监测站点PM2.5实时浓度突破900μg•m 门北高达993 μg•m
-3 ,西直
-3 。空气质量指数24小时均值
达到了498,空气质量持续6级严重污染。城区 部分地区的空气质量指数达到了500。13日01时, 关系。有研究学者利用MM5、WRF等模式进行了局
上甸子 海淀宝联
图2 2013年1月10-14日上甸子和海淀宝联监测站PM2.5小时浓度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