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开题报告---中西方谚语的比较研究

开题报告---中西方谚语的比较研究

一、选题依据
课题来源、选题依据和背景情况;课题研究目的、学术价值或实际应用价值
国内外目前对于此项研究已形成较为完整的体系,许多学者已对其进行了较为深入
的研究,对比分析了中英谚语的区别,以及由此折射出的中英文化的差异。
谚语来源于生活,是一个民族语言和文化的高度浓缩和集中体现。研究一个国家的文
化必然要研究其谚语。英汉谚语作为两种不同的语言瑰宝,由于其独特的文化而表现出明
显的差异。因此,如何忠实地翻译谚语,把一种文化在另一种文化中再现出来,成了每一个
译者不可推卸的责任。

本科在读期间已初步学习了英语专业有关英美文学,文化,语言学等方面的相关知
识,具备完成毕业论文(设计)所选课题的基本能力。现阶段已经通过现有的网络和书
籍资源查阅了与此课题相关的部分国内外文字资料,进行了选择性的阅读,掌握了国内
外对于此课题的研究现状,了解论文所要完成的基本任务,对论文有了初步的构思,拟
定了论文题目,分析了选题的实用价值和可行性,为论文的顺利完成奠定了基础。

课题旨在对英语与汉语中谚语基本原则探究的基础上,揭示了不同民族社会文化对
谚语的影响,进一步促进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加深相互理解与沟通。了解英汉谚语的异
同,能够避免用语失误,达到跨文化交际成功的目的。世界经济全球化,使得跨文化交
际成为时代的特征。中国与世界各国交往增多,越来越需要能面向世界,对异国文化有
深刻理解力的人才。对谚语深入的了解,可使我们在跨文化学习和语言交际方面上升到
更高的层面,有助于提高外语学习的整体水平。
二、文献综述
国内外研究现状、发展动态;查阅的主要文献
目前国内外对于此项研究已形成较为完整的体系,许多学者已对其进行了较为深
入的研究,对比分析了中英谚语的区别,以及由此折射出的中英文化的差异。从单纯
的社会语用视角来研究谚语现象难以找到跨文化的统一理据,本文试图在东西方不同
的文化背景下,分析研究中英谚语的不同应用方法,从而提高英语学习水平,提高跨
文化交际能力。随着文化全球化的进一步加强,中西方文化融合的不断深入,谚语的
表达与翻译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体现在各个方面,变得更加全面和完善,同时出现了
很多新的固定搭配,特定意义,对于今后我国在外语方面的学习与研究学习将会起到
更加重要的作用。
[1]Browm.P.& Levinson.(1978). Universals in Language Us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Brown.P.& Levinson.(1987).Politeness: Some Universals in Language Use.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3]Leech G.(1983).Principle of Pragmatics .New York: Longman.
[4]Leech, Geoffrey N.(1983).Principles of Pragmatics.London and New York: Longman..
[5] Levinson S. C. (1983). Pragmatic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6]Thomas J. (1993).Cross-cultural Pragmatic Faliue ,Applied Linguistics.
[7]Hu Zhuanglin. (2006).Linguistics a Course Book.
[8]Dai Weidong.(2002).A New Concise Course on Linguistics for Students of English.
[9] Gowers, Robert. (1998).The Complete Plain Words. Boston: David R. Godine.
[10] Mckane, Willian. Proverbs. London: SCM Press Ltd.
[11] Taylor, Archer.(1999). An Electronic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Proverb Studies .

[12] Fernando, Chitra. (1997).Idioms and Idiomaticity.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3]高一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跨越”与”超越”[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2(10).
[14]寇福明.汉英谚语对比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 2007.
[15]司显柱, 曾剑平.汉译英教程.上海:华东大学出版社, 2006.

[16]罗圣豪.论汉语谚语[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01).
[17]周磐林. 中西谚语比较研究[M].台北:台湾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6:155-156.
三、研究内容
1、学术构想与思路;主要研究内容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或技术)
人类在其长期的生产生活过程中,不同的国家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文化体系。谚语
既是一种文化现象,也是一种语言现象,它广泛地存在于人类社会之中。但是不同的
社会背景下,不但谚语的内涵会有所不同,并且谚语使用方式的具体表现形式也有差
异。本文试图在多个方面进行深入的分析,希望能够找到中西不同的谚语的具体表现
形式,使用频率,使用条件,分布和作用,进而帮助人们提高跨语言交际能力,使人
们能更好的提高英语学习能力。在跨文化交流中,由于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不同,
分属于不同社会集团或社会阶层的成员,对各种谚语的感知是不一样的,因此中西方
对于谚语所表达的不同意思又有不同的表达和应用方法。
本文通过对英汉日常谚语的广泛应用,以及应用环境和背景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
揭示了不同民族社会文化对谚语的影响,进一步促进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加深相互理
解与沟通。在文化的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的形势下,使我们对谚语的了解更加透彻,
在跨文化学习和语言交融方面上升到更高的层面,有助于提高外语学习的整体水平,
对于这个方面的深层次研究学习作出一定的贡献。
(一)介绍谚语的含义,分类等。
(二)对比中英文化中的谚语在文化方面的具体不同。
(三)总结上述比较,引入文化交融和跨文化交际的内容。
(四)针对上述对比和语言文化融合的内容对语言文化的学习方面提出建议,指
导学生在文化方面的学习。
2.拟采取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施方案及可行性分析
本课题属于理论研究型课题,所以在论文的研究方法上主要想采取文献,个案研
究,比较研究,内容分析的方法进行。
首先查阅相关文献,涉猎其中有关谚语的部分,并作适当的摘抄节选,选出可用
内容。然后针对节选内容选取相关实例进行个案分析和研究,把相近内容整合在一起,
构成论文的组成部分。然后对于中英文中的不同实例进行比较研究,深入分析,从而
使文章更有说服力,论证更加透彻。最后将整合起来的内容进行整体的内容分析,从
全局出发,从整篇文章的角度进行研究,删除多余的的部分,增添缺少的部分,改正
不恰当的部分。
以上方法的可行性在于我已经初步掌握了英美文化的相关知识,查阅了相关资料
涉及的谚语部分的内容分析,对于这个领域的研究有了一定的了解,在实例方面也有
了一些积累。本课题的研究范畴清晰明确,国内外学者已对其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
今后还要在理论分析方面多做努力,争取在前人的基础上有所突破,使整篇文章完美。
四、论文进度安排
起止时间 主要内容 预期目标
2010年12月初 2011年3月初 2011年3月-4月 2011年5月中旬 收集资料 整理资料 分析资料 修改初稿 继续修改论文 完成论文 完成开题报告
完成初稿
修改完成终稿
通过答辩

五、审核意见
指导教师意见

指导教师签字:
年 月 日
审核小组意见

审核小组成员签字:
年 月 日
注:1、表格不够可加附页。
2、审核小组意见应开题领导小组填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