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meprazole奥美拉唑
奥美拉唑又称为沃必唑、洛赛克、亚砜咪唑等,是近年来研究的作用机制不同于H2受体拮抗作用的全新的抗消化性溃疡药。
它特异性地作用于胃黏膜壁细胞,降低壁细胞中的“质子泵”活力,故本类药物又称为质子泵抑制剂。
2003年6月20日,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奥美拉唑在治疗频繁烧心时,为非处方药。
pantoloc潘妥洛克锁定
潘妥洛克(泮托拉唑肠溶片),适应症为-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中、重度反流性食管炎-与下述药物配伍用能够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 -克拉霉素和阿莫西林,或 -克拉霉素和甲硝唑,或 -阿莫西林和甲硝唑(详见用药方法)以减少该微生物感染所致的十二指肠溃疡与胃溃疡的复发。
在反流性食管炎的治疗中,潘妥洛克通过独特的机理作用,对胃粘膜进行保护,从而有效地改善消化性溃疡患者的病情。
临床上,潘妥洛克(对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中重度反流性食管炎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在反流性食管炎的治疗中,潘妥洛克中的泮托拉唑是苯并咪唑衍生物,通过特异性地与胃壁细胞上的质子泵结合,抑制胃酸分泌。
泮托拉唑在胃壁细胞的酸性分泌小管中被激活,再特异性地与胃酸分泌的终环节-质子泵(即H+,K+-ATP酶)结合,抑制胃酸分泌抑酸效应呈剂量相关性,能够有效抑制基础、夜间胃酸分泌。
esomeprazole埃索美拉唑
埃索美拉唑是一种质子泵抑制剂,通过抑制胃壁细胞的H+/K+-ATP酶来降低胃酸分泌,防止胃酸的形成。
用于治疗消化不良、消化性溃疡、胃食管反流病及柔林格综合征。
质子泵抑制剂(proton pump inhibitors,PPIs)用于治疗酸相关性疾病,是近十几年来临床应用广泛、疗效最好的药物。
PPIs即H+/K+-ATP酶抑制剂,其抑酸作用强,特异性高,持续时间长久。
胃酸分泌的最后步骤是胃壁细胞内质子泵驱动细胞内H+与小管内K+交换。
PPIs阻断了胃酸分泌的最后通道,与以往临床应用的抑制胃酸药物-H2受体拮抗剂相比较,作用位点不同且有着不同的特点,即夜间的抑酸作用好、起效快,抑酸作用强且时间长、服用方便,所以能抑制基础胃酸的分泌及组胺、乙酰胆碱、胃泌素和食物刺激引起的酸分泌。
第1个PPI奥美拉唑(omeprazole)1987年在瑞典上市,第2个PPI兰索拉唑(lansoprazole)1992年在日本首先上市,1994年10月德国研制的泮托拉唑(pantoprazole)在南非上市,1998年12月日本又推出新的PPI雷贝拉唑(rabeprazole)并于1999年8月获FDA批准在美国上市,PPIs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的地位已被国内外大量的临床试验所确立、证实。